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尉迟敬德来不及舞槊招架,突然使出一招镫里藏身,槊锋呼啸而过,把他胯下战马的耳朵都削掉了半只。

    高开道没想到对方这样一个异常粗壮的大汉,竟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灵活身手,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

    瞧见对方收招的动作略显迟滞,尉迟敬德果断出手,一把抓住槊杆的情节处,气沉丹田,猛地一拉,同时发出一声暴喝:“呔!”

    高开道只觉一股巨力袭来,待反应过来,手中已然一空,紧接着,便见对方还以颜色,一杆长槊带着劲风刺向自己的面门。

    高开道急忙斜身闪避,险而又险地躲过这致命一击,旋即抽出鞍上的铁锏,狠狠地砸向对方坐骑的头颈。

    尉迟敬德反应极快,当即弃掉夺来的长槊,也以铁锏相迎。

    “锵!锵!锵!”

    两锏连续相击,火星四溅,两人旗鼓相当,一时间杀得难解难分。

    尉迟敬德见相持不下,身周又都是敌卒,再继续缠斗,显然于已不利,便猛地一夹马腹,与高开道错身而过,迅速拉开数步距离,旋即腰间发力,突然长槊回扫,高开道只得矮身避开,再去追赶时,终究是慢了一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扬长而去。

    就在尉迟敬德从燕军战阵里杀进又杀出之时,那边厢阿史德诘鲁的部众们正与唐军步阵进行着一场惨烈的对射。

    羽箭和弩箭一拨又一拨地射出,几乎没有间歇,突厥骑兵那防护性能有限的皮铁甲和硝制皮甲很难抵挡住如此密集的箭雨,把他们就像割草一般射落下马。

    阿史德诘鲁带领突厥轻骑不断绕着唐军战阵引弓射击,前队一箭刚发,后队箭矢即至,有如成倍人数齐射,唐军战阵不断有人中箭倒下。

    这是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所幸这样的战斗只是过渡,双方的步卒都在徐徐前进,而疾驰的骑兵划出了一道大弧线之后,便重新迎向了马背上的对手。

    骑兵与骑兵再次相冲,顿时人仰马翻。

    尽管突厥人轻生好死,自幼习练骑射,称得上是天生的战士,但玄甲军为李唐父子呕心沥血,精心打造出来的天下强军,单凭优秀的作战素养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就足以令前者在交战时感到力不从心。

    “颉利发大人,若是再不向可汗求援,我们就全完了!”

    又一轮对冲过后,一个阿史德部的千夫长向酋长急切地建议道。

    阿史德诘鲁刚张了张嘴,就发现自己不用回答了,因为一大队铁骑正朝着这片战场奔腾而来。

    与此同时,尉迟敬德也注意到了异常的动静,遁声看去,心中登时激荡万分:“颉利终于舍得派过来了!”

第204章 黄花堆之战(终)() 
颉利可汗骑着神骏非凡的“赤骓”,驻马眺望远处正在集结的唐军,目光冰冷,面沉似水。

    “三哥,我们该怎么办?”

    欲谷设看着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旌旗和人海,脸色不由得白了几分,连问话的声音都微微颤抖起来。

    颉利可汗斜睨着欲谷设,眼角动了动,这才开口说道:“五弟,当年我们伟大的先祖伊利可汗以五千骑起兵,破铁勒七万,西并天山,后以五万骑大破柔然阿那瓌三十万大军,使我突厥从此称霸漠北,横扫万里西域,而我们身边尚有数万之众,与唐军正面交手,何惧之有?难不成五弟怕了?”

    虽然颉利可汗分派五千附离支援后军,可中军的战力依旧非常可怕。

    除了收拢过来的五千执失部骑兵,还有两万作战凶猛著称的拓揭,更有五千堪称人人皆能以一敌十的附离压阵,故此颉利可汗面对唐军的威武之师,心中丝毫不怵。

    欲谷设被颉利可汗说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忙不迭地应道:“三哥所言极是,五弟受教了。”

    颉利可汗复又转头看向渐渐成型的唐军战阵,鹰隼般的眼睛渐渐眯起,过了片刻,忽然扬声唤道:“骨咄禄特勤、俱俭特勤何在?”

    “在!”

    颉利可汗身后的两名突厥贵族齐齐应声。

    颉利可汗举鞭一指,下令道:“你们二人各领两千附离,同时攻其两翼,给那些中原人一点颜色瞧瞧。”

    “是!”

    ……

    ……

    刺耳的尖啸声突然划破了长空。

    唐军探马接连射出鸣镝示警,刚刚会师的李曜、李世民、高满政、秦武通等人纷纷举目望去,见到远远飞驰而来的两道钢铁洪流,俱都不由为之动容。

    李曜指了指前方的来敌,向身边并辔而立的李世民问道:“秦王,那是甚么?”

    李世民面色冷峻地道:“漠北凶狼,附离。”

    附离作为突厥汗国最强的精锐战士,各个骁勇彪悍,骑术精湛,常以寡溃众,几乎是草原上无敌的存在,就连当初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组建玄甲军时,也是参照附离而进行选材和训练。

    事实上,突厥人不仅擅长漠北游牧的传统弓骑战法,还沿袭了波斯、中亚诸国的重骑战术,从而形成了这个时代最强的骑战体系。

    而且,附离的装备水平也不弱于玄甲军,其人马皆披挂铁甲,唯露两眼,非劲弓利刃所能伤,根据《阙特勤碑》的记载,后来的毗伽可汗阙特勤骑着披甲栗色马作战时,被射中一百多箭依然毫发无损。

    他们所乘的战马名号“贺兰”,皆是精挑细选,优中选优的良驹,“贺兰”兼具后世伊犁马和蒙古马的特点,虽然体格不算高大,身形线条也不算优美,但筋骨结实,肌肉发达,体格比例匀称,持久力和负重力都相当出色,既适合强突作战,又适合长途奔袭,李世民自己就非常喜欢骑乘“贺兰”,并盛赞其“腹平肷小,自劲驱驰之方,鼻大喘疏,不乏往来之气”。

    只是以游牧为生的突厥汗国,经济结构非常单一,尽管突厥人乃柔然“锻奴”出身,擅长打造铁器,兵器铠甲制作精良,但漠北炼铁资源非常匮乏,大多都是通过与中原王朝时断时续的互市或者举兵劫掠的方式获得,来源非常有限,是以全铁具装和甲胄只会装备可汗亲卫附离和地位较高的突厥贵族,其他的汗国战士皆无资格拥有。

    虽然之前与朔州军交战的步利设麾下卫士也是铁甲重骑,可他们与附离相比,无论是个人的身手,还是铠甲具装和坐骑,明显都差了一个档次。

    当唐军全部摆好阵列时,戴着双翎头盔的“漠北凶狼”们已经抢在唐军步弓发起远程攻击之前射出箭矢,压制唐军阵中的弓弩手,并形成一道弧形的阵型,且骑且射,逐渐绕开铁桶一般的步兵战阵,准备对唐军侧翼的骑兵发起突击。

    这支秦王府、代州军、岚州军临时组成的大军,自然是由并州大总管秦王李世民来指挥作战,李世民年龄虽不过二十五六,却已久经沙场,他只看一眼,便看出对方佯攻主阵的作战意图,当机立断,下令秦琼和程知节分率两千玄甲重骑即刻出战相迎。

    突厥附离阵形不算齐整,但那股凶猛向前不顾一切的气势着实有些恐怖,绝非李曜此前看到的任何突厥骑兵能够拥有,而与之人数相等的玄甲军重骑则排出了严密而标准的冲锋骑阵,显然皆是训练有素且经历无数战斗洗礼的百战猛士。

    唐玄甲军战突厥附离,已然是这个时空战场上的最强对决。

    “全力冲锋!”

    “杀啊——!”

    铁蹄翻飞,战马犹如离弦之箭,双方的骑兵以最快最猛的方式对撞在一起,许多骑士的兵刃还未见血,被第一时间撞得栽落在地,下一瞬,便被蹄声隆隆的战马疾踏而过,身躯变作肉泥。

    骨咄禄特勤和俱俭特勤皆是阿史那家族当中顶级的猛将,当然都是直冲各自的最强对手而去,很快便分别与秦琼、程知节交上了手,打得你来我往,丝毫不落下风。

    双方的至强战力不计后果地展开正面冲杀,李世民眼含赞赏地看了眼胶着的战况,忽然视线转向正前方,猛地高声喝道:“中军随我前进!”

    秦王大旗一卷,李世民一马当先,冲向颉利可汗的本阵,高满政、李曜、秦武通等人齐齐跃马扬鞭,紧随其后。

    面对敌方杀气冲宵的阵势,颉利可汗突然长笑一声,旋即把铁槊一挺:“突厥的儿郎们,你们是狼,还是羊,现在就证明给本汗看吧!”

    两三里的距离,只在眨眼之间,便缩短为零。

    无数喊杀声、兵器碰撞声,迅速汇成最激烈的交响曲……

    ……

    ……

    残阳如血。

    朔风忽起,尘土飞扬,血腥气息,弥漫了一片天地。

    唐军和突厥军各自收兵,有如两头搏杀得精疲力竭的猛兽,不约而同地停止战斗,并拉开了一段相当长的距离,然后开始安营扎寨。

    这一夜,两军相安无事。

    当旭日再次升起的时候,突厥大营中突然出来一骑,策马直往对面的营地奔去。

    而有趣的是,唐军大营恰好也有一骑驰出。

    两人在一片狼藉,未曾打扫的战场上迎面相遇,互相一招呼,才知原来对方都是奉命送信的使者,也不再多言,便互相交换了信件,各自打马折返而去。

第205章 世民求父亲赐一姊妹!() 
武德六年,冬。

    十月廿三,唐朔州总管高满政率军进屯黄花堆。

    十月廿四,高满政联合秦王李世民、岚州总管右武卫将军秦武通、检校代州总管刘世让,以十万五千之众阻击颉利可汗率军北归。

    初时唐军连战连捷,斩首一万余级,俘突厥酋长步利设、执失思力、苏农林哥以下一万两千多人,交由刘世让领军押送雁门,其后秦王李世民、高满政、秦武通合兵挟连胜之势再战,然而颉利可汗虽遭连败,其麾下尚有虎狼兵数万,唐军与之鏖战半日,未能分出胜负。

    十月廿五,颉利可汗遣书信求和,希望两军休战,交换俘虏,而秦王李世民却遣人送劝降书,要求颉利可汗举国内附大唐,并亲自入朝谢罪。

    颉利可汗见此书勃然大怒,遣弓骑向唐军营地射去一封回信。

    在信中,颉利可汗一口回绝了秦王李世民提出的过分要求,并宣称唐军若敢继续开战,他将奉陪到底。

    李世民得到颉利可汗如此强硬的回应,赶紧升帐议事,监军检校御史李曜劝谏道:“受伤的狼王总是最为疯狂,我们此前之所以能够取得几场胜利,不过是因为占得先机,而我军与突厥人正面相抗之后,损失明显大于对方,可见突厥未受重创,士气未衰,我们应趁局势占优之机,同意与颉利议和。”

    高满政、秦武通、天策府铠曹参军褚亮、记室参军房玄龄等人纷纷向秦王李世民进谏,表示支持李曜的建议。

    要知道这个时代,在铠甲兵器和兵员素质旗鼓相当的情况下,马匹的特点和优劣,往往能够决定一场重骑对决的最终胜负。

    昨日玄甲军与突厥附离交手,前几轮对冲,双方的伤亡人数差距甚微,但到了后来,玄甲军中许多战马的体力渐渐不支,冲刺速度很快下降,从而导致骑乘的玄甲战士在对抗中直落下风,甚至因马失前蹄而死伤者也不在少数。莫说李世民看了心疼,就连李曜也认为现在突厥尚未真正衰败,应该避其锋芒,不能让这支原史中攻灭东突厥的王牌精锐过早陨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