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此前代州唐军成功袭营,突厥军不敢再出营夜战,因此从雁门至马邑的粮食补给通道得以全面恢复,铁勒诸部对突厥本部各种阳奉阴违,自然不在话下。

    翌日一早,颉利可汗再次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马邑城下。

    这一次,那些可怜的俘虏又被人押到了阵前,便听得颉利可汗远远地喊话道:“本汗的耐心可是有限的,从即日起,本汗每天杀两百人,直到尔等献城投降为止。”

    颉利可汗的话一说完,一队突厥兵从汉人俘虏当中挑选出两百人,这些人看起来都是老弱病残,在突厥兵的皮鞭驱赶下,他们像待宰的羊羔一般,面向城头跪成了长长的一排。

    在求生欲的驱使下,这些原本精神麻木、神色呆滞的俘虏,终究还是会怕死的,许多人开始放声大哭,顿时求饶声此起彼伏。

    哭闹许久,颉利可汗望见城头上竟然没有出现慌乱的场面,心中感到有些古怪,但他还是语气凶戾地吐出了一个字:“斩!”

    随着这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突厥兵纷纷举起长刀,猛地砍下,一时间血雾喷洒,人头滚滚。

    行刑结束后,突厥人将砍下的头颅垒成一堆,而后颉利可汗扔下一句“明日再来”,便草草收兵而还。

    看完整个过程,城头上的一些聪明之士不禁有些佩服高总管和李御史的先见之明,若非他俩及时采取措施,否则今日城中定会出现不小的骚动。

    如此又过了四天,被突厥人斩杀在马邑城下的汉人俘虏已达千人,颉利可汗瞧见马邑守军依旧秩序井然,不由疑惑非常,便命人将高满业提到阵前,嗔目大喝道:“高将军,你真以为本汗不敢砍下你家兄弟的脑袋么?”

    高满业望着站在城头上的兄长,放声大叫道:“阿兄,救命啊!”

    高满政不为所动,对自家兄弟遥声喊道:“满业,莫怪为兄无情,你莫忘了,我们就是因为不愿跟着苑君璋做胡虏走狗,这才举城投奔大唐,希望你能明白,为兄心中的大义,岂能为苟且偷生而置之不顾。”

    高满业仰头惨笑一声,语气决绝地说道:“如果阿兄能活着保下城池,还请照顾好我的妻儿。”

    说着,他猛地撞向身后持刀的刽子手,那刽子手收刀不及,刀锋穿胸而过,直没刀柄。

    高满业突然自杀死掉,颉利可汗就此失去了一个看似有用的筹码,不由气急败坏地扇了刽子手一个大耳光,随即举鞭遥指高满政,嘴巴张了又张,过得好半晌,也没说出一个字来,只得收回长鞭,悻悻地道:“算了,收兵。”

    高满政颓然地坐倒在城头上,李曜上前安慰道:“令弟死得壮烈,端的是一条好汉!李某定以此事上表朝廷,以彰其义,还望高总管节哀顺变。”

    高满政泪流满面,摆了摆手,泣声道:“让我一个人待一会儿,我想静静。”

    李曜叹了口气,便也不再多言。

    ……

    ……

    不知不觉,朔州平原上已然平静了三天。

    自从高满业自杀之后,颉利可汗便停止了杀俘活动,这天又下起了大雪,颉利可汗百无聊赖,只得窝在大帐里,抱着美丽的义成公主白日宣淫。

    冬雪刚停,帐外便传来侍卫的声音:“可汗,吐屯发赵德言求见。”

    颉利可汗忙道:“本汗还未起身,让他稍等片刻。”

    待得衣冠穿戴整齐,颉利可汗将赵德言召入帐中,肃声问道:“不知德言来见本汗所为何事?”

    赵德言道:“可汗,根据本部巡骑上报,近日以来,恢河水渐枯,如今几近断流,快要无法满足大军的人马饮用了。”

    “哦?”

    颉利可汗惊疑了一声,不由皱起了眉头,奇道:“怎么河水如此早就开始干涸呢?”

    三年前,苑君璋率众依附突厥,朔州一度成为突厥汗国的粮仓和牧场,故此颉利可汗对当地的几条河流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赵德言道:“冷暖无常,天地无常,今年的气候本就不同往年,这河水之枯涨自然也是无法预料之事,对此……”

    赵德言犹豫了一下,才继续道:“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颉利可汗颔首道:“德言但说无妨。”

    赵德言瞅了眼正襟危坐的义成公主,暗暗咬了咬牙根,突然双膝一跪,向颉利可汗叩首道:“臣赵德言,恳请可汗还师漠北!”

第199章 掎角() 
武德六年,十月二十一日,上午。

    朔州城内,各营令旗兵在街道上纵马来去,一营营士卒在校尉的带领下从不同的方向往北门而去。

    昨夜回纥部首领药罗葛菩萨暗中派人朝马邑城头射了一封密信,说是颉利可汗下达了撤走部分兵力的命令,今日凌晨时分,突厥本部十三万人马,包括阿史那、阿史德、苏农、执失四部及高开道的燕军,开始拆营拔帐,整理辎重,准备朝恒安方向进发,并留下回纥、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斛薛、都播等大小数十个别部继续包围马邑。

    得此消息,高满政和李曜立刻召集诸将,透过情报分析突厥本部撤军路线,选定伏击地点。

    恒安,就是后世的山西省大同市,在这个时代,恒安还是一个城池坚固、地势险要的军镇所在。

    马邑与恒安相距二百八十余里,中间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突厥人携带辎重一日行程最多四十里,唐军虽然多为步卒,可若是轻装行军的话,速度可达每日六十里以上,理论上来讲,即使晚个大半天出发,唐军也会在三天内追上颉利可汗。

    只不过,唐军要想遏制突厥骑兵的机动和冲击力优势,充分发挥中原步骑阵式的威力,就须得选择一处险要的地形作战。

    经过朔州众将的一番商议,最终将伏击的位置选在了黄花堆。

    黄花堆,早年叫做“黄瓜堆”,位于朔州和云州的交界处,是马邑来往恒安的必经之地,距离马邑一百二十里,步卒急行两日便能抵达。

    李曜和高满政都是做事果断之人,决定下来,便不迟疑,立刻派人把行动计划通报代州刘世让、秦王李世民、岚州秦武通三支友军,随后集结城中大部人马,出城北奔赴黄花堆。

    由于突厥军沿着恢水河畔行进,而高满政的朔州军则在铁勒部落的故意放行下,朝腊河谷的东北方向前进。

    因此,对于高满政的朔州军来说,只要做好保密事宜,两军在抵达黄花堆之前,都不会有交集。

    两天后的傍晚,朔州军率先抵达黄花堆,军情紧急如火,高满政当机立断,暂且不顾将士疲惫,晓谕全军诸营连夜赶工,挖掘陷阱,设置障碍,并规定所筑工事者合格者,方可进行休整。

    天光微明时分,朔州军各营相继完成了工事作业,黄花堆的山梁和谷地间出现了数道由拒马、木栅和壕沟组成的人工屏障。

    李曜陪同一夜未眠的高满政巡视工事,登上一处山岗时,李曜发现这里有个一尺多高的夯土台,走近仔细一看,认出这原本是一个大型建筑的遗址,便向高满政问起此地的来头。

    一听李曜问起,高满政便激动地讲述自己先祖的事迹。

    大约七十年前,这里曾耸立着一座土隘,正是当时北齐王朝与草原往来的北方门户,当时的北齐频频遭受柔然人的进犯,北齐文宣帝高洋率军征讨柔然可汗郁久闾庵罗辰,在朔方与庵罗辰交战,虽然取胜,但柔然人一击便走,并没有蒙受多大损失,所以高洋决定冒一次险,在北齐大军班师的时候,亲自率领北齐最精锐的部队“百保鲜卑”负责殿后,利用庵罗辰贪得无厌的心性,引诱其现身出击。

    庵罗辰得知这个情报,不由大喜过望,果然率军折返追杀过来,打算拿下北齐皇帝,狠狠敲一笔大财。

    当时,柔然数万大军将高洋团团包围在这个位于黄花堆上的土隘,齐军将士夜不敢寐,唯有高洋气定神闲,安慰全军将士,并称柔然不知我军兵力,不敢夜攻,要大家安心歇息,结果柔然果然没有发动夜袭,次日一大早,高洋率千余“百保鲜卑”突然杀出隘口,庵罗辰猝不及防,被齐军杀得伏尸二十里,折兵数万,连妻儿老小都做了俘虏,狼狈逃回漠北后,至死未敢再发兵南侵。

    最有意思的是,此战之后的次年,柔然残余诸部被如日中天的突厥彻底消灭,因为忌惮高洋的威名,当时横扫草原、西域的突厥汗国也不敢打北齐的主意,竟主动遣使示好,一度与北齐往来不绝。

    说起这些历史的时候,高满政感到无比自豪,他望向远方,手握成拳,朝空中重重一挥,慷慨激昂道:“今时今日,在这个先祖曾经创造辉煌的地方,我高满政将以突厥人的鲜血来证明自己。”

    诚然,高洋疑似身患精神分裂症,其凶暴荒淫堪比桀、纣,但却不能掩盖他的文治武功亦是成绩斐然的事实,故而在北齐皇室后裔的心目中,半生明君半生暴君的高洋不但是他们祭奠缅怀的先祖,同时亦是值得他们顶礼膜拜的偶像。

    两人漫步回军帐,一名亲兵满面亢奋地跑来,报告道:“禀报总管,刘世让将军率两万代州军渡过黄水,现已进入预设的埋伏地点。”

    高满政笑道:“好!刘世让进军如此神速,果然没让高某失望。”

    李曜沉吟片刻,蹙眉道:“算上总管的部众,我军现有四万五千人,与突厥四部兵力尚有很大的差距,就是不知秦王军和岚州军能否及时赶来。”

    她的话音刚落,两个背插小旗的飞骑一前一后奔至帐前急报:

    “报,岚州总管秦武通将军及所率一万人马已到达本地附近,此刻正在原地休整。”

    “我奉秦王之命,特来告知朔州总管高满政,秦王率兵五万绕至浑水西岸,预计一个时辰之内抵达本地。”

    李曜欣然道:“如此一来,掎角之势已成,我们至少占据八成胜算。”

    高满政仰天长笑一声,斩钉截铁地道:“我军必胜!”

    紧接着,他对身边亲兵吩咐道:“传令下去,斥候营加强监视敌情,其他各营结阵待命。”

    大半个时辰之后,就在高满政和李曜得知秦王李世民领军如期而至时,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冲到二人面前,气喘吁吁地道:“突厥人来了!”

    高满政跨上战马,一手执槊,一手勒缰,豪情万丈地道:“传令全军,准备痛击胡虏,一雪前耻!”

第200章 黄花堆之战(一)() 
微微起伏的丘陵之间,数十名穿着皮袄的突厥斥候正打马小心前行。

    来到一处树林时,为首的百夫长忽然扬起了手,斥候们俱都勒缰驻马,等待他的下一步指示。

    那百夫长的视线先是落在林边数以百计的新伐树桩上,随后抬头看向前方,瞳孔陡地一缩,忙调转马头,大声疾呼:“有情况,快撤!”

    就在这时,一支燕翎箭呼啸着飞来,无比精准地洞穿了百夫长的咽喉。

    紧接着,附近又有无数弓弦响动,突厥斥候立时伤亡惨重,随后远远地传来了一个杀气腾腾的声音:“全都杀光!一个也不许放走!”

    一大队唐军骑兵猛然窜出树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截住了箭雨打击下的幸存者。

    “杀——!”

    “去死!”

    距离实在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