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罗葛菩萨双眼微微一眯,睨着李曜,玩味地说道:“原来竟是个女御史,有意思,可两国交战,势同水火,你我敢做甚么?”

    李曜一字字地道:“运送米粮。”

    药罗葛菩萨目光微微一闪,问道:“可是送往马邑?”

    李曜不可置否地点了点头:“没错,我们想要通过你们回纥人控制的地盘。”

    药罗葛菩萨冷声道:“难道你们就不怕我全吞了么?”

    李曜忍不住呵呵笑了:“我们分成十日输送,每天只有区区两千石,更何况我来找你的缘由之一,就是因为知道你是一个草原上为数不多的聪明人。”

    药罗葛菩萨心中一动,直截了当地问道:“我的报酬是甚么?”

    李曜又一字字地道:“两万石粟米,马邑、回纥各得一半,如何?”

    两万石?即使只有一半,也可以让他的部落比较完整地熬过这个寒冬,药罗葛菩萨听得大为动容,旋即平复了一下情绪,摇了摇头,说道:“少了,我要七成,你也晓得,我们回纥是铁勒诸部出兵最多的,而且我还需要拿出一部分去打点打点某些不聪明的人,毕竟周边的眼睛和嘴巴很多,我们可不想背上通敌的罪名而遭颉利灭族,另外……”

    药罗葛菩萨忽地犹豫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我还有一个要求,我希望我们回纥与马邑守军之间能有一个默契。”

    药罗葛菩萨替父领兵从征朔州,带出来的两万回纥青壮,已有近半数折损在了坚固的马邑城下。

    可颉利可汗只把回纥人当作廉价的战场消耗品,就连高开道刚刚运来五万石粮草,也没有分给他们一份口粮,令回纥部上下所有人都感到无比心寒和愤恨。

    李曜心中暗笑,她哪还不晓得药罗葛菩萨的心思,不外乎就是阳奉阴违,想要借机保存自己部落的实力,欣然道:“好吧,我本来也是这般想的,既如此,那我们……”

    药罗葛菩萨颔首道:“成交!”

    只是不到半个时辰的工夫,双方便一拍即合,达成了秘密协议,随后药罗葛菩萨将李曜一行人请入营中,找来随军萨满祭告天地诸神,剐了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领着回纥营一干大小头领,当李曜的面齐齐跪地发誓:“谁若是违背誓言,泄露机密,长生天惩之,形同此牲!”

第188章 马邑,即日可破!() 
夜色深沉,白雪纷飞。

    残破的城楼里挤满了枕戈待旦的人。

    因为缺乏御寒之物,在这寒冷的雪夜,除了少数执勤的巡逻兵,其他等待轮值的将士只得抱团取暖。

    三更时分,城头上忽然发出“笃”的一声响,几名未曾入眠的守军士卒立刻翻身而起,纷纷遁声寻去,很快便在城楼外露的立柱上发现了一支缚着信笺的羽箭。

    士卒们不敢大意,赶紧层层上报,朔州总管高满政拿到信笺,拆开细看,就见信上署名为检校御史李曜,说是自今夜起,将在每日夤夜通过回纥人的营盘向马邑城中输送五百至六百石米粮。

    高满政刚看完密信,又有一名校尉前来禀报:“南面有人请求入城面见总管。”

    高满政未及细想,便急忙赶到城南,借着城头气死风灯的火光,往城下仔细观察,见到风雪中立着一个人,浑身贯甲,看不见样貌,但此人没带兵刃,身材看着不强健,想必也不是什么跑来诈城的先锋,便令人放下一个箩筐,拉动绳索,将对方接了上来。

    见来者迈出箩筐,高满政忙向身边的亲兵低语了一句,那亲兵迅速从身上扯下一块布条,开口道了声“得罪”,便将来者的双目蒙住,以免对方窥探城防虚实。

    一路无话,到了朔州总管府,高满政才让来者取下布条,问道:“来使可否摘下你的面甲示人?”

    来者点了一下头,立即取下兜鍪和颊当,随后还当着高满政的面,自行褪去铠甲战裙,从怀中取出一顶纱罗幞头,往头上一戴,这才拱手一揖,道:“御史李明真见过高总管大驾。”

    高满政打量了李曜一番,淡黄遥郏B石带,言语得体,举止沉稳,就是看着年纪太小了,只怕还未满十五岁,不由皱了皱眉,疑惑地问道:“你真的是李御史本人?可还有凭证?”

    李曜颔首道:“正是。”说着从腰间拿出鱼符和通关符节,一并递给对方查看。

    因为马邑城被围困已久,高满政确认完李曜的身份,便迫不及待地问起外界的消息。

    李曜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将自己的退敌计划也简略地讲述了一遍。

    虽然高满政听到李曜将大半粮草给回纥人,感到有些不痛快,但他也知道若不先喂饱回纥人,马邑肯定得不到一粒米的援助,而且李曜等人能从层层包围圈中运送粮草,已经足以称得上大书特书的奇迹之举,更何况一天五、六百石的米粮,实际上也超过了现在城里的全部存粮,只要分配得当,供应全城军民并没有太大问题。

    只不过,高满政还有一个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李御史,为何会需要十天运送米粮?”

    在高满政的眼里,胡人贪婪成性,反复无常,所以他能理解李曜不一次性运送大批粮草的苦衷。

    只是十天的时间,似乎有些长了,他对自己能否坚持到突厥人退兵的预定日期,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李曜答道:“那是因为我们要让颉利在第十日吃一次大亏。”

    高满政肃然拱手道:“还请李御史为高某细说端详。”

    李曜解释道:“近来河朔降雪频繁,若只断其水源,并不足以保证颉利会在短期内决定退兵,是以李某决定留下来协助高总管守城,待到第十日,我们将会联合代州总管刘世让……兴许还会有岚州总管秦武通,秦王等河东诸军,对突厥人发动一场突袭,以战促和。”

    高满政沉吟半晌,兀自点头道:“缺水少粮,天寒地冻,攻城不利,突遭反击,若是如此,颉利想不退回漠北都难。”随即顿了顿,继续道:“却不知李御史会带多少人马入城?”

    毕竟,坚守不出,也要看条件的。

    现如今马邑城中的守城器械早已全部毁坏得难以修复,而且高开道带来了投石机,仅是半个白昼的攻击,就给城墙造成了多处坍塌,虽然工匠们及时填土夯实,但临时修葺的牢固性终究还是变差了,城墙上每多一个修补的地方,守住城池的希望就会减少一分。

    高满政出身将门,深得兵法韬略,自然知道一味死守,在攻城武器的打击下,守城军民定然会士气大跌,只怕这城池还未被攻破,就已有人生出了投敌的心思。

    李曜道:“如果只算跟随李某入城者,共有十五人。”

    高满政蓦地瞪大了眼睛,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惊愕之色,未等他开口说话,却又听得李曜认真地道:“待到明日突厥猛攻之后,李某等人会伺机出击,争取挫一挫新来之敌的锐气,否则的话,我们根本坚持不了几天。”

    高满政反应过来,不敢置信地道:“你要去偷袭高开道?凭你这十五人……”

    “非也。”

    李曜纠正道:“实际上,是十四人,另一人是总管的侄女,高盈娥。”

    “盈娥还活着?”

    高满政先是一怔,旋即便叹息道:“她肯定吃了不少苦。”

    李曜也叹了口气,缓声说道:“她在突厥人的营地里呆过很长时间,遭受了极其残暴的虐待,其凄惨模样,实难言喻,我们本打算将她送往代州,可她说父母皆在马邑城中,坚持要回来……”

    “高某明白,请御史莫要再说了。”

    高满政忽然出声打断,恨恨地道:“若连御史十四人都敢出击,高某手握三万大军,又怎能做缩头乌龟!”

    ……

    ……

    清晨雪停。

    马邑城外,突厥大军有如一股雪原上的黑潮,铺天盖地席卷而至,缓缓占据了马邑守军视野所及的全部区域。

    初冬的雪终究不大,大军涌过之处,积雪眨眼间荡然无存,现出了饱受鲜血灌溉和浸泡的深色泥土。

    昨日,颉利用自己一时心急付出的惨重代价,总算认清了一个事实——在面对擅长守城的将领面前,即便有了攻城器械,若无合理的搭配使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于是,这位突厥可汗以“量才施用”为由,很干脆地把攻城大军的指挥权托付给了燕王高开道,而他自己则理直气壮地待在大营里享受着美酒和女体。

    高开道受宠若惊,自是异常卖力,天还未亮,他便下令突厥士兵用鞭打的方式驱使牧奴们顶着风雪挖掘泥土,然后在马邑城受损最严重的南城墙段之外堆出了一座宽达数十丈,高逾马邑城墙的土山。

    高开道看着一台台投石机被人缓缓推上夯平的山顶,扬鞭一指城头,对左右伴骑信心十足地说道:“马邑,即日可破!”

第189章 比试一番,如何?() 
土山上人喊马嘶,投石机反复运转,无数上百斤的重石呼啸着砸向城头,落点全部集中在马邑城墙南段,只待其坍塌,突厥大军便可一举杀进城内。

    怎奈长达一个时辰的连续轰击,马邑城墙虽被投石机砸得坑坑凹凹,但却依旧巍然不倒。

    自秦汉以来,马邑地处雁门关外,一直都是农耕文明抵御游牧民族入侵最重要的外围据点。

    无论是现在的高满政,还是过去的王仁恭、刘武周、苑君璋等人,每个马邑守卫者都将城防视为第一要务,除了不断对城池进行强化和完善,还在城中汇聚了上千名土木工匠,使得马邑城墙的坚厚程度和守军的修缮能力,都远远超过了高开道的预料。

    当然,曾经攻破过多座坚城的高开道也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待到守城军民布满城头,高开道马上命令投石手发射散装石料,投石机的皮袋猛地弹起,细碎的石块铺天盖地打到城墙内外,痛呼声顿时响成一片。

    伤亡者大半都是没有甲胄和盾牌护身的民夫,随着城头上的声音渐渐减少,马邑城外四面八方的号角声依次响起,一天的攻城战终于全面展开了。

    高开道一次性投入六万人进攻马邑南城墙,几乎达到了该区域所能铺开的兵力上限,而高满政也赶紧调集城中一半的兵力进行针对性的防守。

    在滚雷般的喊杀声中,密密麻麻的士兵簇拥着上百台巨大的攻城器械,有如狂潮般涌向城墙。

    与此同时,马邑城楼上鼓声大作,守军开始对敌人发起攻击。

    游牧诸部战士骑射了得,不过若论攻城,高开道的一万燕军才是马邑守军的最大威胁。

    在千疮百孔的墙垛间,三千多名弓箭手拉开一石步弓的弓弦,随着高满政的一声号令,抛射出一支支三棱雁翎箭,利用射程优势压制敌人阵中的燕军步弓手。

    这些羽箭的箭簇带着一股子臭味,显见都蘸过污秽之物,中箭者若不及时拔箭和处理伤口,很快就会感染细菌,古代可没有抗菌药,伤者一俟感染,轻则卧病月余,重则数日即死。

    实际上,高开道的燕军步弓手所用的柘木弓射程并不差,但守军居高临下所增加的抛射距离比他们远得不是一星半点,而高开道没有将土山堆得更近,主要就是为了避免投石机遭受火矢的覆盖打击。

    但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