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莫驰行了半个时辰,李曜策马来到一处真正的山坡,驻马举目眺望,就见前方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旁,有数十顶毡帐,而在毡帐之间,零零散散地点缀着许多篝火。

    朔州三面环山,西高东低,东部和中部一马平川,朔州平原土壤肥沃,水草丰美,是塞外罕有的膏腴之地,这里一到秋季,牧草就会生长得非常茂盛,正所谓“秋高马肥”,仅仅马邑周边数十里地便可牧养数百万牲畜,而在桑干河及其各支流构成的水网区域,则是有汉以来著名的产粮区。

    这些毡帐所在的位置,原本应该是生长着齐整庄稼的良田,可现在却变成了可以肆意践踏的荒土。

    此外,在毡帐群的不远处,还有一大片残垣断壁,显见是一座沦为废墟的汉人村庄,隔着老远都能听到毡帐里和篝火旁传来的疯狂大笑和凄厉惨叫。

    李曜听得一阵心寒,将骏马拴在坡下的一棵矮树,然后沿着河畔,悄悄地窜入一间烧焦的房屋残骸里,她蜷缩着腰身,透过墙壁的裂缝向外看去,就见一个强壮的突厥士兵肩膀上扛着一个赤条条的女子,晃悠悠地朝李曜所在的地方走来,随后就将肩上状若死去的女子往废墟的窗口里一扔,拍了拍手,便扬长而去。

    这女子正好压在李曜的身上,李曜忙把她放下来,随即朝对方看了一眼,一双眸子登时亮了起来。

    因为,这个女人居然还活着,而且还有救!

第181章 百人杀() 
这女人面色惨白,皮肤冰冷,浑身汗渍,肌肉松弛,寒风吹在她的身上,竟也全无反应,显见是体液流失过多,再加上疲劳过度,导致严重虚脱了。

    兴许是突厥人以为她已活不成了,所以才会把她当作尸体扔弃到这里。

    李曜稍作检查,也不再多想,赶紧实施抢救。

    李曜迅速脱下自己的皮袍给此女裹在身上,然后将对方平放于地,手掐人中、合谷、内关诸穴,忙活了好一阵子,才终于把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女人幽幽醒来,李曜顿有所觉,立即捂住对方的嘴巴,用只有两人才能听见的声音,一字字地道:“莫出声,否则,死。”

    声音似比空气还更冰冷,女人不禁打了个寒战,努力地点了点头。

    李曜拧开随身携带的锡壶,开始给女子喝御寒的姜汤水。

    女人喝得很慢,李曜也很有耐心,而且还时不时地望向窗外。

    明亮的篝火渐渐熄灭,嘈杂的人声渐渐停歇,一切慢慢归于宁静。

    待到女人一壶水饮尽,李曜将她抱到墙角,附耳低声道:“不要乱走,我会回来的。”

    李曜说着,把长刀和弓箭搁在这女人的身旁,只带上一柄牛耳尖刀,随后朝窗外轻轻一跃,便融入到一片茫茫夜色之中……

    ……

    ……

    月黑风高。

    李曜潜行于毡帐之间,鬼魅一般无声无息。

    相较唐军而言,突厥人的营地,显得比较松散而随意,只需择一块平地,便可落脚。

    这数十顶毡帐,除了中间一顶最大的穹庐帐,其他都只是用木杆支撑和毛毡捆扎起来的尖顶小帐。

    按照突厥汗国的军制及草原部落的“十进制”来推算,驻扎在这里的突厥兵应该为一个百人队。

    在摸清营地布局和人数规模之后,李曜并没有急着进入毡帐,反而游走在毡帐群的外围。

    暮色更深。

    一名藏在干草堆里的突厥暗哨,望着前方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景,满脸都是困意。

    可他刚想要打个盹,却忽觉有一只温暖细腻的手捂在自己的嘴上,旋即又觉喉间突然冰冷。

    然后,他就再也没了感觉。

    李曜在尸体上擦掉尖刀上的鲜血,几个快速的闪身,扑向了不远处的一丛野草,又重复做了相同的事情。

    在营地的四面八方,不多不少,八个值夜的突厥哨兵,只一炷香的工夫,便全部沦为李曜的刀下亡魂。

    然而,一场杀戮游戏才刚刚开始……

    当李曜回到毡帐群的时候,忽然有一顶毡帐打开了,出来一个肥壮的突厥人,这胖子径直走到河畔,似乎准备往河里放水。

    胖子正要拉开裤裆,突然发觉背后有人,可未等他回头去看,一双纤细却强而有力的胳膊已然箍住了他的脖颈,随着一声骨节断裂的“咔嚓”声,他的双眼转向了背后的人,只是他什么都没有看清,就轰然倒下。

    李曜把尸体拖入远离河边的石堆里,然后悄悄来到那突厥胖子的毡帐旁,拉开帘幕,探身往里一瞧,就见被衾里躺着两个虚弱无力的少女,仿佛破布娃娃一般,模样惨不忍睹。

    李曜心中杀意更浓,不由握紧了尖刀,闪身钻进了旁边一顶传出阵阵呼噜声的毡帐,不消片刻,那鼾声便戛然而止。

    李曜杀死毡帐内的突厥兵,随即迅速进入相邻的一顶毡帐,只听得一声闷哼过后,她就又出来了。

    李曜每进出一顶毡帐,就意味着一个突厥兵的死亡。

    李曜为确保不放跑任何一个敌人,采用“剥洋葱”的方式,从营地的最外一圈毡帐开始,由外及里,将沉睡中的突厥兵悄悄抹杀。

    渐渐的,她杀红了眼,竟不知不觉就杀到了位于最中央的穹庐圆帐前。

    直到此时此刻,李曜才猛然醒觉,自己居然忘了多留一个可供审讯的活口。

    因为她已经杀了九十九人!

    李曜无声地长吸了一口气,待到理智完全回归,这才走向大帐的帘幕。

    帐外夜风呼啸,寒冷刺骨。

    但帐内却异常闷热,炉火仍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油烟味和羊膻味,若非毡帐顶端还有“绦瑙”可以换气,只怕常人坚持不了多久就被活活憋死了。

    李曜一进来,就见到一个衣不蔽体的少女守在火炉旁,正一脸惊惧地看着自己,紧接着,她就莫名其妙地晕倒下去,摔得“嘭”的一声响,顿时惊动了毡帐中沉睡的人。

    人醒了,李曜却松了一口气。

    因为幸存的突厥人不止一个,三个赤条条的突厥大汉从白花花一片的女人堆里钻了出来,每个人都异常强壮,肌肉虬结,面相也很凶悍。

    他们一见李曜,竟然齐声笑了。

    笑声方歇,其中一位脸上有道狰狞刀疤的大汉贪婪地打量了李曜一眼,用蹩脚的汉语赞叹道:“这位汉家小娘,水灵!莫要以为穿上男人衣裳,别人就认不出你。”

    另一个满面虬髯的大汉却警惕地道:“小美人,你好像来错了地方。”

    李曜轻轻摇了摇手指,语气诚恳地道:“不不不,我是专门来拜访各位的。”

    “你应该知道,一个汉人女子,只要来了我们这里,就再也离不开了。”

    三个大汉之中,最后开口说话,也是汉话讲得最流利的,正是此前那位把女人当作垃圾扔掉的人。

    可当他的话音一落,李曜手中突然飞出一道寒光,这个人立刻仰面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了,连叫都没叫出来,反倒是一个被他的大脑袋压着胳膊的女人发出了一声无意识的痛呼。

    另外两个大汉定睛一看,就见死者的眼眶上露着一截刀柄,刀锋已然齐柄而没,一颗颗豆粒大的汗珠,立刻从他们的额头上滚落了下来。

    李曜若无其事地从一块烤羊腿上拔出一把小刀,淡淡地道:“看来你们很喜欢说废话,这习惯,该改,若改不了,就过来求我。”

    刀疤脸闻言,登时醒过神来,他似已完全明白这个怪女人为何能够半夜入营了,当即暴喝一声“去死”,同时抓起身边的长刀,突然朝李曜的头顶猛地劈去。

    李曜侧身轻轻一闪,便躲过了对方这势大力沉的一刀,虬髯汉一见李曜身手竟如此了得,也赶紧拿起一柄铁斧杀将过来,可就在虬髯汉准备砍向李曜脖颈的那刻,他忽然感到迈在前面的腿一阵剧痛。

    紧接着,他就发现自己的小腿骨已断成两截,不废也残了。

    而恰在虬髯汉痛嚎响起之时,那刀疤脸竟连人带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了大帐。

    李曜忽然一声冷笑。

    笑声未消,她手中的小刀也已闪电般地透过帘幕缝隙飞了出去。

    下一刻,一声来自刀疤脸口中的惨叫,顿时响彻了夜空。

第182章 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李曜回到房屋残骸,径直走到墙角,摇了一下躺在地上睡觉的女人,开口唤道:“起来了,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那女人扶墙而起,问道:“去哪儿?”

    李曜重新挎刀负弓,淡淡道:“百夫长的大毡房,那里暖和。”

    那女人先是一怔,随即贴到墙上,惊恐地摇起头来。

    李曜笑了,声音平和地道:“没事的,随我来吧。”说罢,人已转身而走。

    那女人见李曜的身影即将消失,似乎更加害怕,赶紧跟了过去,她一走出来,就见营地里的几处篝火已被重新点燃,还有许多被突厥骑兵掳掠而来的人正在搬运东西,她再仔细看去,立时明白夜里不间断的动静从何而来,因为这些人都在抬突厥人的尸体……

    李曜一边走向穹庐大帐,一边向跟在自己身后的女人连声问道:“你叫甚么?多大年纪?哪里人氏?被抓来多久了?”

    女人恭顺地答道:“回恩公,妾姓高,名盈娥,刚满十七,原是住在马邑城,出游时为突厥人所掳,至今已有百日。”

    李曜心中一动,又问道:“朔州总管高满政是你的甚么人?”

    高盈娥答道:“他是我堂叔,吾父是总管府属官,我们都是前齐太原王辩才之后。”

    李曜点了点头,她知道高辩才这人原是范阳王高绍义之子,当年北齐后主高纬将他过继给英年早逝的太原王高绍德作为后嗣,这才承袭了太原王的爵位,只是她没想到自己随便一救,居然都能救到一个有前朝帝王血统的女子,不由暗叹北方人口真少,能在乱世中活到现在的人,若无一点来头,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李曜领着高盈娥进了大帐,此时帐内的物件摆放得整整齐齐,完全看不到任何的打斗痕迹,毡毯上睡满了盖着突厥袍服的女子,而那三个突厥大汉却已不知去向。

    李曜给了高盈娥一小块羊肉,又抬手指了指火炉上的水壶,叮嘱道:“高娘子先吃着,若是口渴了,那边还有热水,吃完就好好休养,待到天明以后,我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你帮忙,没有体力可不行。”说罢,举步向外面走去。

    高盈娥刚才借着火光,看清了李曜的样貌,她实在没料到对方竟是一位翩翩美少年,不禁心肝儿狂跳,忍不住红着脸问道:“妾还未请教恩公尊姓大名?”

    李曜脚步一顿,改用自己原来的女声回道:“高娘子莫要再唤我恩公,我叫‘李明真’,不过在旁人面前,须称我‘李御史’才行。”说着便拉开帘幕走出了大帐。

    李曜来到矮坡下,青海骢在寒风中等得久了,似乎非常难受,一见女主人复归,激动地摇头摆尾刨蹄子,李曜迅速取下马嚼子和裹蹄布,然后解开缰绳,翻身上马,便无所顾忌地向东疾驰而去。

    ……

    ……

    夜色深深,寒风烈烈。

    一个负箭执弓的斥候营哨兵正在岗位上跺脚取暖,忽然听到远处隐隐传来一阵马蹄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