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明月-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柔弱无力。

    臂力已达300多斤,理论上能开得两石弓,使得他的武力瞬间也提升了10点,到了70。再将拳、掌、腿、箭、刀、枪、剑、戟、棍等中级技能书全部学会之后,武力又升了5点,提升到了75。

    75的武力,也算是身手和勇力极好的了,寻常人岂能伤他,就算是没有人在他身旁保护,也可以横着棒膀子在大街上行走了。

    其次是符文的升级,也给赵皓带来不小的惊喜。

    中召唤符(将):可召唤武力86…90之间的武将,使用时间2小时,消耗功德值2000。

    若吃个幸运符,抽到顶级武力90的几率几乎是100%,那便是三国悍将张郃的武力了。

    传音符(中):使用时间10分钟,范围50000米,只可对与宿主亲密度达80以上者使用。

    足足一百里的通话范围,平时用处不大,若是战时,可能因此而成为决定战局胜负的关键,此乃宝中之宝!

    “公子,已收拾停当,马车已备好!”

    这时赵伝轻轻的走了进来,低声对赵皓道。

    赵皓将奇珍阁的物品在脑海里浏览了一遍,收敛心神,缓缓的说道:“方腊虽为叛贼,但其舍命相托,我答应他之事,自然要一一做到,先往苏州城去!”

    ****************************

    汴梁,皇城,御书房。

    大宋道君皇帝赵佶,正穿一袭道袍羽冠,刚刚做完吐纳修炼,从内静室内出来,坐在一个玉蒲团上,正在翻阅着案几前的奏章。

    面前一个香炉之中,檀香袅袅,寂静无声。

    一个五十许年纪,面白无须的老宦官,也身着一袭道袍,手持玉磬,悄然肃立一旁,此人便是琴棋诗画精通的,自称苏轼大学士之后,人称隐相的大宦官梁师成。

    此人是城府极深,属于人狠话不多的那种,但是极其能揣摩赵佶的心意,由是极其受宠。在禁中时日,想赵佶之所想,急赵佶之所急,行赵佶之所愿,最终必然使赵佶满意。到了后来,赵佶简直一刻也离不开这位梁师成。

    突然赵佶捧着一份奏折,刹那间眉飞色舞,神情激动起来,忍不住哈哈大笑。

    “好,好……好一个童道夫,果然不愧为抚边二十年之名帅也,不到四个月便扫平江宁叛贼,擒拿方腊等一干逆贼归案,朕心实慰!”

    梁师成急忙谄笑道:“此乃官家洪福也。”

    赵佶心头高兴,虽然知道梁师成乃行溜须拍马之事,心中也是舒坦,一边继续浏览奏章,一边笑道:“道夫战功赫赫,当重重有赏,其余将校士卒,亦应重赏之……”

    突然,他的神色愣住了,捧着那奏章看了许久,才问道:“守道可知宗室子弟,还有从军的么?”

    宗室子弟,到了赵士盉这一代,就过数百人了,到了赵皓这一代更是过千人,赵佶又哪里记得如此许多。但是宗室子弟从军的,却几乎没有,有了太宗赵光义烛影摇红的传说,哪里还敢让宗室子弟带兵的。

    梁师成神色愣了一愣,略微思索了一阵,才笑道:“怕是宗室之中移居江南的那一支,恰遇道夫大军路经江宁,少年报国心切,故此随军而往。”

    赵佶眉头微蹙,眼中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道:“当年朕那堂叔抱病移居江南,堂弟赵士盉生性木讷,难成大器,如今此贤侄赵皓却天资聪颖,年少有为……”

    梁师成会意,急忙接过话来:“既然如此,久居江南终究是埋没了,官家不如召之入京,为国效力,他日或许可为栋梁之才。”

    赵佶大笑:“守道之言,甚合我意……替朕拟旨,拜那赵皓为朝奉郎,即日进京,不得有误。”

    朝奉郎,正六品,却只是个文臣之寄禄官,无定员,无职掌,不驻本州。

    “官家圣恩,乃皓公子之福泽,怕不感激涕零?”梁师成应诺,急忙记下。

    赵佶继续浏览那奏章,紧接着又愣住了:“仙长王文卿,号冲和子,乃通真达灵元妙先生之师弟……仙术超绝,法力无边,擅雷术……昔方腊叛乱,屡屡以神雷破敌救人……今又以神雷轰塌睦州城墙,使得大军轻破睦州,居功甚伟……”

    这一刻,赵佶彻底兴奋了起来,比听到方腊被擒的消息还高兴,哈哈大笑:“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想不到元妙先生念念不忘的冲和子仙长,竟然与童道夫偶遇江南,亦算是一段奇缘合当在彼处遇上……朕当遣人亲往江南迎之!”

    梁师成脸色微变,却终究什么也没说,毕竟来了一个林灵素,已经将宫城之内闹得乌烟瘴气,怕是再来个师弟不知又要闹出什么动静。

    赵佶将奏章从头到尾看完之后,又意犹未尽的再看了一遍,这才对梁师成吩咐一应封赏事宜。

    童贯平叛有功,拜太师,封楚国公,其余将校士卒均有赏赐。

    梁师成笑道:“官家深仁厚泽,及于枯骨。众平叛将士,自道夫以降,闻官家此言,岂不粉身以报?”

    赵佶呵呵大笑,满脸得色彻底展现了出来,不住只是点头。

    梁师成见得赵佶高兴,也笑呵呵的说道:“这几日那艮岳园中的莲花正盛开,满园清香,便知是官家之喜事来了。”

    赵佶大喜,随即又神色微微黯然道:“叛贼是平了,朕的神功昭运石却沉在淮水之底,再无重见天日之时……朱勔那厮,近来如何?”

    梁师成恭声道:“方腊叛乱之事,因朱勔而起,官家将其罢免亦是罪有应得,听闻其如今已回苏州老家,斗鸡走犬,无所事事。”

    赵佶楞神半晌,心头微微有点酸意,声音变得低沉了起来:“朱卿家为朕之艮岳奔波,不辞劳苦,奈何贼军势大,一时倒是委屈他了……其对朕一片忠心耿耿,朕不能负他,让他官复原职罢。”

    梁师成心头轻轻的吁了一口气。

    他心机深沉,转弯抹角提起艮岳,自然而然的让赵佶想到了朱勔。在童贯的报功奏章批阅之后,赵佶心头舒爽,也是让其想到朱勔的最佳时候。

    不经意之间的一句话,却比那长篇累牍的万言奏章都有效。

    他这几句话,价值二十万贯,朱勔已付。

第111章 刺杀() 
苏州,朱府。

    虽然经过叛军的冲击,府内的钱财细软,珠玉字画等值钱的物品均被抢劫一空,府内的陈设也被砸得遍地狼藉,但是高墙绿柳依旧在,那足够在里面跑马的府院依旧在。

    苏州城收复之后,在外避难的朱勔也回到了朱府,经过两个月的修葺,朱府又焕然一新,恢复了往日的金碧辉煌,宛若皇宫一般。

    朱勔搜刮江南近十年,家产何止千万贯,府内折损的财物,不及他一成的身家,原本就算不得什么。除了有钱,虽然朱勔已被罢免,并无官身,然世人皆知他与朝中的相公们私交极好,在苏州城仍然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苏州知府见到他也得先下轿子向前问候。

    叛乱已平,朝中的相公们也早早有打点,对于朱勔来说,只等东风一到,便要在苏州城上喊一声“我老朱又杀回来了”。

    苏州的夏夜,显得特别闷热难当,没有一丝风。

    三道黑影出现在朱府侧墙之下,个个蒙着黑色面纱,身穿黑色劲装,背负刀剑,腰悬一个皮囊,其中应装着暗器之类,标准的刺客装。

    来者正是赵皓、赵伝和武松三人,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刺杀朱勔。

    方腊之乱,因朱勔与花石纲而起,江南数以百万计的百姓遭到荼毒,如今叛乱已平,方腊等一干叛军主将已被俘获送往汴京,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枭首示众的结局,然而罪魁祸首朱勔却依旧逍遥法外,按照历史上的进程其非但没得到处置,反而加官进爵,恩宠无比,直到七八年后才死在赵桓手里。

    七八年时间太长,赵皓等不及了,朱勔必须死,短时间内想要朝廷治罪那是决计不可能了……除非赵佶死。所以唯一的办法,便是效武松杀蔡虎,仗剑刺杀之。

    这也是方腊投降时提出的条件之一,方腊虽然是逆贼,但终究是以性命相托,他岂能食言?

    朱府的高墙,高达三丈有余,上面又布满了锋利的枪头,若是寻常人,哪里能上得去?

    但是墙下的并不是寻常人,一个飞檐走壁的飞贼,一个武力高达94的悍将,一个……赵皓上墙比他们两人上墙还要容易的多。

    赵伝飞贼出身,甩出一道飞抓,钩住墙头,噔噔的便到了墙顶,又拔出赵皓的百炼钢剑,对着墙头的那些枪尖一阵横扫,待得扫平之后,才立在了墙头,恰恰被那高出院墙的柳树挡住身影。

    武松一扯那飞抓的丝绳,试了试力道,也缓缓的爬上了墙头。

    至于赵皓,吃上一颗轻身丸(中),体重减轻30%,虽然多了一身肌肉,体重已达140斤,但是服了轻身丸之后便只有百斤左右。

    三百多斤的臂力,一百斤的体重,赵皓在赵伝和武松两人目瞪口呆的神色之中,像提棉花一般把自己提了上去,半点不费力。

    赵伝收起了丝绳,三人顺着柳树下去,刚刚落地,便有三道黑影忽的扑了过来。

    三人大惊,手中的刀剑纷纷出动,三道寒光闪过,那三道黑影便扑的栽倒在地,接着朦胧的月色看过去,却是三条猛犬。

    汪汪汪~

    不远处,一长串愤怒而凄厉的犬吠声在夜空之中响起,传遍整个朱府。

    卧槽……

    三人顾不得去击杀那条该死的狗,急忙朝最近的一排厢房飞奔而去,如同狸猫一般,赵皓为此有此吃了一颗神行丸(中),奔速丝毫不亚于他们两人,三道黑影如同狸猫一般窜到了就近的一排厢房之下,然后又齐齐甩出飞抓,爬上了屋顶,贴在屋顶上一动不动。

    “抓刺客!抓刺客!”

    朱府哗的一声沸腾起来了。

    很快,赵皓等人便发现躲在房顶没卵用,几条死狗已循着气息将朱府内的家奴带到了赵皓等人藏身的屋檐之下。

    “刺客在三公子的房顶!”

    四面的家将家奴飞身赶来,灯笼照的通明如白昼。

    赵皓等人在房顶上奔来跑去,四处查看屋下的人群,寻找突破之处,却发现有人抬着木梯朝这边飞奔而来。

    正犹豫间,屋顶上已经出现了几个身着锦衣的家将,向他们飞跃而来——这些人原本也是江湖悍匪、飞贼出身,平素偷偷摸到人家大姑娘的闺房之中的事也没少干,身上也藏着飞抓这种玩意。

    “贼子,纳命来!”

    四把明晃晃的单刀带着凌厉的刀风向他们袭来。

    一道剑光从赵伝手中飞出,将四人的刀荡了开去。四人连人带刀往后退了两步。

    与此同时一道黑影纵身飘起,最左一人刚刚站稳,一道白光便袭向他的肋下。

    避无可避,他只觉肋下一痛,鲜血缓缓流出,他像头怒狮一样狂吼一声就要扑向武松拼命,却身子一僵,轰然倒下。

    余下三人,齐齐大吼一声,与赵皓等三人厮杀在一起。

    战不三合,其中一人已被武松劈去半边头颅,紧接着顺手一刀,劈中与赵皓交战那人的后背,那人痛呼一声,又被赵皓一剑透穿喉咙。

    就在此时,余下一人也被赵伝击杀。

    三人各提一具尸体,往人群密集的东面一扔,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