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明月-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的身旁,簇拥着十几个家将家奴,更显得来者身份极其不一般。

    待得那紫衣公子坐定之后,众家奴又坐在四周的桌子,将那公子围护起来。

    众人惊得目瞪口呆,那店家也是手足无措,很显然他的小店第一次接待这样尊贵的客人。

    很快,热气腾腾的鸭血粉丝汤端了上来,那小公子慢条斯理的品尝着,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

    鸭血粉丝汤是南京的传统名吃,属金陵菜、金陵小吃,是金陵菜和金陵小吃中重要的代表,是久负盛名以鸭为特色的美食之一。

    倒是边上的家奴们陪同和迁就的意味更多一点,吃得有点漫不经心。

    不一会,那公子将粉丝和汤吃了个干净,这才心满意足的扔下一贯钱,率众扬长而去。

    “我的娘……那居然是赵公子!大户人家,山珍海味吃腻了,也要吃吃我等百姓的吃的玩意,店家赚大了……十二万鸭血粉丝汤得了一贯钱。”

    “哪个赵公子?”

    “江宁城,只有一个赵公子,那可是宗亲,天潢贵胄……据说这次守城赵家出了不少力,光钱粮就出了三万贯,都是赵公子的主意。”

    众人正议论间,赵皓已驾车缓缓离开,深藏功与名……没有人会知道,他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扛住了整个江宁城。

    只是,这些对他来说,非但没有多大的意义,而且还可能给他带来麻烦……低调才是王道。

    江宁城未破,朝廷大军一来,方腊必败,江南的生产和经济秩序迟早得以恢复,这才是大事。

    否则若是破了江宁城,方腊凭借江宁城,据江而守,这平叛之战不知要多久才打得下来,如今北面辽人气息尚存,金人又虎视眈眈,若是多折腾几年下来,这大宋的气数便要更弱了几分……

    马车在大街上飞驰而行,很快便来到了城东大营,辕门口的守卫一见得是赵皓的马车,当即露出恭谨之色,予以放行。

    那守卫之所以如此恭谨,不是敬畏赵皓的宗亲身份,而是敬赵家的续命神丹……

    那些幸存的守城将士,都成了江宁城中的英雄,据说去任何一家青楼找乐子,都只收取一半的费用,甚至有的姑娘还白给。

    战死的将士们,家眷都得到了一笔丰厚的抚恤金,遗体被厚葬。

    而最痛苦的则是伤兵们,虽然整个江宁城的郎中都出动了,但是伤筋动骨都一百天,何况此时的医术并不高明,就算轻伤者想要治愈都得卧床一长段时间,而那些重伤者,更是奄奄一息,不知是否能活过明日。

    而赵公子配制的“续命神丹”则成了伤兵们真正的救命药丹,奈何赵公子每日只能配制一瓶,只能优先那些伤势最严重者。

    赵皓刚刚踏入重伤病号区,立即便有一群宋兵围了上来,见礼之后,纷纷哀求赵皓救治自己的弟兄,却被赵伝挺身挡住。

    一抬头,只见一道白色的身影迎面而来,白衣如雪,面罩轻纱,手提药箱,连日来的劳累,眼中尚有血丝,带着几分疲惫,但是却行走匆匆,似乎在赶路一般。

    只是与赵皓对视了一眼,原本略带疲惫的眼神之中,蓄满了笑意,如沐春风。

    虽只一眼,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从大营之中回来之时,已是过午时分,赵皓腹中颇为饥饿,正要就近找一家酒楼填饱肚子,却听得大街上一阵喧哗声传来。

    数十骑官军挥着皮鞭,正沿着东门大街一路呵斥而来。

    朝廷大军已渡江而来,童宣帅今日将自东门而入,入驻江宁,自是要清道相迎。

    ************

    十五万大军,渡江而来,驻扎在江宁城外。

    除北门之外,其余三道城门外吗,大营如同星罗棋布,旌旗连绵,甲衣如雪,使得江宁城中的百姓愈发心中安定,纷纷敲锣打鼓,张灯结彩的迎接朝廷大军的到来。

    是夜,江宁知府王汉之在春风楼设宴,率全城大小官员、富绅名流,在此接待大太监……人称宣帅的童贯。

    华灯初上,五楼的大厅之中,便已宾客满堂,众江宁城中的应邀者不敢托大,早早便已赶来入席,就连郑家的家主郑青也不例外。

    作为赵家少主,江宁知府视为小友的赵皓,与父亲赵士盉也在应邀之列。

    大厅之中,灯火辉煌,有如白昼一般,各式精美的灯笼如同争奇斗艳一般悬挂在厅顶,四周的装饰也是极其华美,流苏红绸,珠帘明扇,如同殿堂一般。

    又有丝竹声声,极其悦耳,而西北角的席位,坐的都是各大青楼的红牌、头牌姑娘,不但个个花容月貌,而且各有一手神通,或曲,或琴,或舞……

    赵皓和王珏、谢瑜一桌,兄弟们近几月来,聚的时间不多,今日难得聚首,自是话题比较多,从花石纲之乱,到方腊叛乱,一直聊到江宁城之战,聊得极其兴高采烈。

    赵皓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听着两位兄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时插上几句,眼角却不时的朝大堂的入口望去。

    他倒想看看,这个六贼之一,颇具传奇色彩的阉党,到底是副什么模样……

    说来,这老太监(此时应称宦官)倒也是个奇才,威震羌人,大破西夏,平定方腊,战功赫赫,却在伐辽时丧师而逃……打弱逼倒是在行,但是遇到硬点子还是差了点。

    正思虑间,门口传来一阵喧哗声,众人抬头望去,只见王汉之等人簇拥着一名身着绯色锦缎长衫,头戴乌纱璞头,腰系玉带的高大汉子而来。

    这汉子四五十岁的年纪,面皮黝黑,筋骨如铁一般健硕,零零落落几根须髯,看起来魁梧有力,神威凛凛,而且说话如洪钟之音。

    “童贯,武力58,智力75,政治67,统率72,健康值87。”

    在赵皓的印象中,这个牛逼的死太监,应该像达康书记演的那个高力士一般,兰花指翘起,鸭公音响起……这才是标准版的死太监画风。

    若非系统明确显示此人便是老太监童贯,赵皓哪里肯相信这声若洪钟的昂藏大汉,居然裤裆里没有留根……

    而更令赵皓震惊的是,立在童贯身旁的左右两人,一人是王汉之……另一人赫然是他的老相识。

    神霄派祖师!

第99章 两虎相争(求订阅求月票)() 
站在童贯右边的王文卿,换了一副行当,那道袍和铁剑都是崭新的,全身也收拾了一通,看起来倒是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不似当日落拓潦倒。

    或许因为赵皓的穿越,方腊提前起义的影响,深受赵佶宠信的林灵素尚未与蔡京、童贯等人闹翻。在林灵素那里,蔡京和童贯仍然是仙官转世,而非是“飞天大鬼母”、“北都六洞魔王第二洞大鬼头”转世祸国,所以林灵素与童贯的关系仍然处在蜜月期。

    王文卿因看不惯明教妖孽横行,那日拜别赵皓之后,仍旧四处用雷法救人,奈何个人之力终究微薄,反而被叛军一路追杀,无奈之下,只得渡江北去,准备投靠师兄林灵素,不料恰恰遇到准备渡江的童贯大军。

    王文卿倒也胆大,装神弄鬼一番,又耍了一通天女散花般的神雷,唬倒了一片官军,被带到童贯面前。童贯听得王文卿是林灵素的师弟,当即将其奉若上宾,又知其熟悉江南叛军的情况,便邀其共同南下平叛,待得叛乱平定之后再一同进京面圣。

    林灵素被赵佶称为“聪明神仙”,极受宠信,蔡京和童贯都要敬让几分,面对林灵素的师弟,童贯亦极其敬重,所以这等重要宴会,亦带在身边。

    童贯等人一到,众人立即纷纷起立相迎,赵皓对这老太监并无好感,只是饶有兴起的查询其身后的一群将领的属性。

    刘延庆、王禀、刘稹、王涣、王惟忠、辛兴忠、王渊……

    “刘延庆,武力75,智力68,政治56,统率79,健康值89。”

    除了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刘光世的父亲刘延庆的属性还算尚可之外,其余众人的属性很少有一项过65的,不过庸碌之辈。

    直到他看到了杨可世。

    “杨可世,武力82,智力61,政治36,统率85,健康值92。”

    武力82,统率85,不愧为西军最精锐之师——白梃兵的统领。

    历史上的伐辽白沟河一战,童贯以优势兵力却不敌日薄西山的辽军,在宋军惨败的情况下,唯有杨可世率白梃兵冲阵,一直杀到辽军统帅——名将耶律大石帐前,险些将耶律大石击杀,也算是给西军挣回了一点颜面。

    童贯及众将坐定,乐声响起,宴会正是开始。

    作为童贯的上宾,王文卿和童贯、刘延庆等人坐了主席,而东道主一方则由王汉之、赵士盉、江宁府通判李宇陪同。

    宴会之上,觥筹交错,一片欢声笑语,而那群头牌、红牌姑娘们,则开始纷纷登台献艺,歌的歌,舞的舞,弹的弹,好不热闹。

    这种宴会,对于赵皓来说,就是来打个酱油混顿饭,跟他没有多少关系,却不料宴会之间突然又生出事来。

    那王文卿虽是一介道士,如今被童贯奉为上宾,又是林灵素的师弟,众人皆对其十分敬重,以真人相称,倒是如鱼得水,十分跳脱。

    而赵士盉一向低调谨慎,话并不多,只是众人聊得高兴的时候,偶尔礼节性的附和一番,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寡言。

    然而,王文卿得知赵士盉的身份之后,突然变得十分兴奋起来,当即急哄哄的抓着赵士盉问赵皓是否有来,令众人十分意外。

    顺着赵士盉的指点,王文卿抬起头来,见得赵皓正在几个年轻公子那一桌谈笑风生,不禁神色大喜,端着酒樽,便大步奔向赵皓而去。

    “令公子与王真人似乎甚为熟络?”童贯疑惑的问向赵士盉。

    其实同席之中,童贯对赵士盉并不感冒,宗室子弟他见的不知多少,何况还是个与官家出了五服的宗室,加上赵士盉又低调老实,童贯完全把他当个摆设,视而不见。不料王文卿对赵士盉家的公子却是如此关心,不免正眼看待赵士盉起来。

    别人可能不知道王文卿这个破道士有什么了不起,童贯却见识了林灵素在赵佶身边装神弄鬼、呼风唤雨,将赵佶摆弄的服服帖帖的本事,对王文卿可谓是极其看重。

    “公子,赵公子……”

    赵皓正与王珏和谢瑜两人闲聊,突然听得有人叫,回头一看,便见得王文卿满脸神色激动、大声欢笑而来。

    这装神弄鬼的破道士,倒也算是性情中人……

    只是这一来,赵皓想不低调都不行了,纷纷抬头朝这边望来。

    就连童贯也忍不住朝这边看,想看看这个令王真人主动向前问候的宗室公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抬头看时,只见得一个年轻公子,面如冠玉,气宇轩昂,身材修长,站在王文卿面前,如同玉树临风一般,不觉生出了几分好感。

    以貌取人,自古至今皆是如此。那童贯见得赵皓生得一表人才,又是宗室公子,而且与王文卿关系极为亲密,加之其原本就是个喜欢结交之人,暗暗便对赵皓生了拉拢之心。

    他转过头来,对赵士盉笑道:“令公子倒是一表人才,他日定非池中之物,咱家甚为喜爱,不若邀来同饮一杯,如何?”

    于是,赵皓便被带到了这个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