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明月-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着骑马,二蔡也是无可奈何。

    一骑飞奔而来:“报,前头便是任丘,再行一日便可到莫州了。”

    童贯回头看了看天色,回头望了望满脸苦色的二蔡,又看了看赵皓,这才道:“就在任丘城外扎营,今夜在任丘城内休憩罢。”

    众将士纷纷发出一阵欢呼,加快了行军脚步,浩浩荡荡的向任丘进军。

    赵皓也回头望了望,看似不经意的瞄了二蔡一眼,嘴角浮现出一丝狡黠的笑意。

    这一战,他注定要偏离皇帝赵佶的旨意,二蔡监军,背后的小报告必将如雪片般飞往汴京,几乎没有调和的余地,索性先给两个家伙一点颜色看看。

    ……

    任丘城只是一个小邑,方圆不过两里,人口不过两三万人。

    两万多大军的大营便驻扎在城外,而童贯、赵皓、蔡懋、蔡攸和种师道兄弟等人则入了城,由任丘县令接待,安排一处较为宽敞的大宅子作为行辕。

    入夜。

    童贯正在闭目养神。虽然只是临时住一晚,但是任丘县令倒也不敢怠慢,毕竟也是相公加国公,派了几个丫鬟在内伺候着。

    几个都管在外守候着,夜色已深,绝不允许任何人入内打搅宣帅的休憩。

    门口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只见数道身影,直奔童贯所在厢房而来。

    “宣帅可在里头?”最前的一人问道。

    “夜色已深,宣帅已休憩,概不见客。”领头的都管,连头都没抬,直接回绝道。

    在这里,宣帅便是最大的官,所以那都管也不用看来者是谁。

    “烦请入内禀告宣帅,就说隆德郡公求见!”对方也来了火气了。

    那领头都管双目一瞪,正要呵斥,突然想起“隆德郡公”四个字,一抬头便看到了一身戎装的赵皓,神色大变,急忙向前参拜。

    赵皓摆了摆手:“入内禀报罢。”

    那都管急匆匆的奔了进去,又急匆匆的出来:“宣帅有请郡公。”

    赵皓点了点头,大步而入。

    卧房当中,虽然说不上富丽景象,四下里都是香气馥郁,唾筒,茶捂,香炉,一应俱全。几个侍女虽然算不上绝色,倒也是身段玲珑,明眸皓齿的。

    听得是赵皓前来,童贯早已披衣而起,正襟危坐,满脸肃然。

    赵皓入了卧房,似笑非笑的望了童贯一眼,然后视线又落在了那几名侍女身上,童贯脸色一变,急忙挥手令众侍女退下。

    赵皓笑道:“宣帅在汴梁自家宅子内风流快活不打紧,此间人多口杂,须莫要落了行迹,此可是要命的大事。”

    童贯神色尴尬道:“公子取笑了,此间侍女只是服侍起居,老奴岂敢放荡形骸。”

    赵皓不再纠缠此事,神色一肃,问道:“明日便到了莫州与河朔禁军汇合,西军尚在赶来途中,大战在即,不知宣帅有何良策?”

    童贯望了望赵皓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说道:“公子亦知临行之前,官家已有旨意,此战奉辞伐罪,务在救民,不专杀戮,劝诫为主。待得到了莫州,三军汇合之后,我等当在雄州一带,排列大军压境,再遣骑勇入辽境宣读官家招降檄文,瓦解辽人军心,再率军入辽境。辽军早已被女真人打得七零八落,南部不过三四万兵马,我十万大军一到,辽人必土崩瓦解,望风而逃!”

    卧槽~

    赵皓心头只想骂娘,很显然,这厮还是打算和历史上一般折腾,结果自然也必将和历史上一般,被辽人杀得丢盔弃甲,望风而逃。

    童贯见赵皓默不作声,眼中似乎有怒意,不觉暗自心惊。他可是领教过赵皓的手段,对赵皓畏之如虎,生怕赵皓一个不高兴,把他那好不容易长起来的命根子又收了回去。

    许久,赵皓都未发一言。

    童贯不淡定起来,恭声问道:“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赵皓冷笑道:“辽人虽只数万人,却都是精锐之师。更何况,我等即将面对的是辽军最悍勇之将耶律大石。若是这般打法,与送死何异?”

    童贯疑惑的问道:“依公子之意如何?”

    赵皓淡淡一笑:“宣帅为三军之主,鄙人为都统制,总管诸军,总有些似乎分工不明的状况。今夜找宣帅,是想明确职责,避免冲突。”

    童贯望着赵皓,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低声问道:“不知公子意欲如何分工?”

    赵皓沉声道:“简单点,大事宣帅做主,小事鄙人做主,不过……”

    童贯:“不过甚么?公子但讲无妨!”

    赵皓又笑了:“是大事,还是小事,鄙人做主!”

    童贯的脸色变得极其犹豫起来,许久才道:“公子虽有掌兵经历,但是终究未经历大战,如今伐辽事大……还请公子小心谨慎为主,一旦事若不济,老奴和公子都罪责难逃!”

    赵皓眼中神色变得严厉起来:“从今日起,军中一切大小事务,便由本都统制做主。若得有功,尽皆归宣帅,事若不济,罪责可尽归赵皓,绝不抵赖!”

    童贯见得赵皓来真格的,不禁惶急起来:“公子须知还有两位副使,若是老奴一切尽由公子做主,那两人必然飞书禀报官家,弹劾我等。”

    赵皓沉声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两位若是不安分,本都统制自会处置。”

    童贯仍然不死心:“此事,还须从长计议,公子切莫冲动行事……”

    赵皓冷冷的笑了,眼中杀气腾腾,嘴里挤出了两个字:“童谨!”

    童贯听得这两个字,不禁魂飞魄散,好不容易才强自镇定下来:“公子说甚么?”

    “童谨,男,宣和二年六月初九生于汴梁,寄养于汴梁西门宣帅之堂侄家中,宣帅每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日准时探望,风雨无阻。”

    刹那间,童贯满头大汗,全身发抖起来:“公子……”

    赵皓沉声道:“我能让你子孙满堂,也能让你断子绝孙,宣帅要相信锦衣卫的本事!”

    童贯彻底瘫倒在软塌之上:“全凭公子做主!”

    赵皓没有看他,只是冷冷的丢下一句话:“记住,事若不济,尽可推责于我,不必遮掩,也不必担心我怪罪与你。”

    童贯怔怔的望着赵皓的背影,突然说了一句话:“公子,这是何苦?大宋宗室,除开皇子,能到郡王者已是极限,公子未及弱冠,便已是郡公,封王那是迟早的事情,何必立于危墙之下?诚为公子不值!”

    赵皓停了一下脚步,终究是没有回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还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

    ps:先奉上一章吧,三更有点悬……

第255章 河朔禁军() 
莫州。

    不等大军抵达城下,横海军承宣使,知雄州军州事,左军都统制杨惟忠便率众亲自出城十里前来迎接。

    “杨惟忠,武力75,智力7,政治35,统率8,健康值90。”

    杨惟忠此人,赵皓倒是了解一二,当年对西夏作战勇猛,战功赫赫,深得童贯信任,故被推荐统领河朔禁军。

    此人少年以番人身份于环州参军,能混到正四品的武官,也算是一员良将了。只是此人的黑历史,此时恐怕只有赵皓一人所知,此乃后话。

    赵皓一行到了莫州城,安顿了兵马,便入城休憩。

    是夜,莫州府衙内堂。

    童贯端坐正中,赵皓坐于一旁,蔡懋和蔡攸分列左右,再往后便是种师道和种师中,然后便是杨惟忠,并无其他人。

    赵皓率先问道:“杨将军,河朔禁军虚实如何?”

    十万大军,河朔禁军占了六万,是此次北伐的主力大军,而且河朔禁军戍守河北边境近两百年,必然熟悉此处军事地形和辽人的虚实状况。

    杨惟忠原在西军,此次奉命前来统领河朔禁军,抵达也不过七八日的时间,不过终究应是大致情况已有了解。

    听得赵皓一问,杨惟忠的神情便黯然起来,摇了摇头,苦笑道:“此处情形,实在要让宣帅和郡公失望了……远远不及西军,难以担当大任。”

    众人的脸色微变,纷纷用疑惑的神色望向杨惟忠。

    “河朔之地,近二百年未尝动兵戈,河朔禁军将兵骄惰,不练阵敌军,须之用百无一有。在库的军粮多是粗粮,且不及账面之一半。更重要的是军器甚缺,虽於太原、大名、开德支到,但兵甲器械依旧不足、或不适用,至於得地版筑之具,并城戍守御之物悉皆无备。”

    甚么?

    除二蔡之外,其余众人纷纷脸色大变。

    军队疏于训练;军粮不足账面一半,而且还大多是粗粮;兵器、铠甲、弓弩、箭枝等一律欠缺或者损毁,挖掘战壕、攻城、守城等必用的器械通通没有储备。

    这还是禁军么?地方的厢军也不至于是这般情景。

    赵皓终于知道为什么历史上的此次北伐,以将西夏人打得哭爹喊娘的西军将领为主,还有部分西军精锐兵力参与,包括凶名赫赫的白梃兵,面对已经日薄西山的辽人,还会输得惨不忍睹。

    大宋天子赵佶以招降为、不准杀戮的错误指导方针,为其一;作为主力大军的河朔禁军不堪一击,要啥没啥,为其二;童贯的临阵脱逃,致使原本只是小败,变成兵败如山倒,为其三。

    军粮之事,倒是小事,在大军的后面,有数十万民夫,正源源不断的朝河间府运粮草,只要催紧一点,便可跟上,毕竟这次大战,在后勤方面,宋军已有了充分的准备。

    至于兵器、铠甲、弓弩等,加紧从其他地方调,实在不行,系统兵甲铺里可以造一点予以,也耗不了多少功德值,只要做好保密工作就好。

    现在最关键的是,河朔禁军的战斗素质问题。让一群久疏战阵、毫无士气和战意的去上阵,面对做困兽斗的辽人无异于送死,最重要的是,一旦出现大量的兵损,必然崩溃,则整个阵型全部溃乱,就算是西军再强也会被带偏,以致全军溃败。

    但是如果放弃河朔禁军,就凭两万西军和战斗力一般的京师禁军,与辽人最后的雄兵去决战,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要想取胜,就算是胜,那也是惨胜。

    首先,宋朝出师无名,属于背盟行为——檀渊之盟,从狭义的道义上来说站不住脚。

    其次,对辽人来说,一旦败了,便是灭国之灾,必然拼死相斗,而对宋军来说,胜了无非是丰厚的奖赏,败了只要跑得快保住命即可,也没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如没有绝对的优势兵力,没有过硬的战斗素质,就算是指挥得当,就算是胜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那种。

    听完杨惟忠的汇报,众人纷纷陷入了沉思,尤其是童贯的脸上明显的露出了悲观的情绪。

    童贯抚边二十年,打的仗基本都是顺风顺水的那种,就是己方无论从士气、兵力、装备和战斗力都占上风的情况下,不出篓子,稳打稳扎取胜。

    如今一听得河朔禁军这般情景,胜率有多大,他心中岂能没有数?

    赵皓腾身而起,沉声道:“杨将军,烦请带本官去河朔禁军大营去看看。”

    ……

    河朔禁军大营,灯火辉煌,一片通明。

    辕门口,几个守卫正东歪西倒的倚在门柱上,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谈笑风生。

    赵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