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明月-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皓笑而不语,直到张越将茶饮了半盏,这才笑吟吟的对张越道:“让宪台大人受委屈了,还请多多海涵!”

    张越饮了半盏龙井,脸上也逐渐恢复了血色,见得赵皓有礼,心情也变得顺畅起来,似乎预感到了好事在即,当下从容而淡然的回道:“钦差大人不必多礼,不知大人召下官前来,有何见教?”

    赵皓缓缓的站起身来,心事重重的在屋内踱了一圈,然后立在张越身前,叹了口气道::“不瞒宪台大人,本侯明知宪台大人贪赃枉法属实,杜公才的账簿绝非其臆想而作,奈何宪台大人抵死不招,如此奈何?还请宪台大人明示!”

    噗~

    张越口中一口茶水登时喷了出来,目瞪口呆的望着赵皓,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心中不禁一阵暗骂,嘴里却依旧笑嘻嘻的说道:“钦差大人何苦为难下官,也为难自己?如今京西之灾已平,首恶杜公才已罪证如山,就此回京复命,官家那里已是奇功一件,何必太过执着?”

    赵皓摇头道:“不可,不可,如果就此回京,放过你等这群吸民血,吃民膏,啃民肉,嚼民骨的恶鬼,本侯如何对得起京西遍地的尸骨累累,如何对得起那无数饿死的冤魂?”

    张越哈哈大笑而起,冷冷的望着赵皓,满脸揶揄之色:“然则,纵寿安侯是钦差,又奈我何?”

    赵皓淡淡一笑:“如此,宪台大人是决计不肯从实招来了?”

    张越没有回答,只是转过头去,冷哼了一声。

    赵皓脸上露出残酷的笑容,转过身来,高声喝道:“既然如此,宪台大人也饿了,抬上来罢!”

    “喏!”

    两名锦衣卫当即走出厢房外,不一会门外便传来一阵浓烈刺鼻的味道,惹得赵皓忍不住伸袖捂住了鼻子。

    张越一边捂住鼻子,一边满脸疑惑的扭头望去。

    只见那两名锦衣卫用白布蒙住鼻子,抬着一个脏兮兮的木桶进来,轻轻的放在地上。

    张越扭头定眼看了一眼,不觉哇的一声,将早餐都吐了出来,屋内满地的呕吐物。

    赵皓接过武松递过来的白绢,捂住口鼻,沉声道:“此乃三十年陈的大粪,没有半点掺假,如果宪台大人不肯从实招来,便请享用!”

    张越不听则以,一听赵皓此言,忍不住又是狂吐了一阵,吐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许久才强行忍住那恶心的冲动,指着赵皓骂道:“寿安侯,你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堂堂四品大员行此无耻之私刑,可知还有王法,还有官家?”

    赵皓大笑道:“宪台大人若去告官家,本侯自是罪责难逃……只是如此一来,天下皆知宪台大人吃屎之事,如此宪台大人便成了史上吃屎第一人,千古流芳,万世留名,子子孙孙皆以宪台大人为豪也!”

    张越一听此言,气得张口结舌,指着赵皓:“士可杀不可辱,你岂敢如此侮辱我堂堂士大夫?”

    赵皓冷笑道:“宪台大人作恶却不肯从实招来,本侯既然杀不了大人,只好辱之!来人,请宪台大人用餐!”

    一名锦衣卫应诺,搅动那粪桶中的粪勺,满满的舀了一大勺来。

    那张越望着那一大勺臭不可闻的大粪,指着赵皓说不出话来:“你……你……你……”

    只说了三个“你”字,登时晕了过去。

    赵皓一摆手,一名锦衣卫舀来一大盆冷水,对着张越当头泼了下去,将那厮硬生生的泼醒来。

    醒过来的张越彻底服气,二话不说,只道:“拿笔墨纸砚来,本官认罪就是……”

    赵皓这一招的确阴毒到了极点,张越固然可以告赵皓动用私刑,但是若此事传开来,其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吃屎的官员,遗臭万年,那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一百倍。

    况且,有宋一朝不杀士大夫,只要不是谋反,最多是发配蛮荒之地,更何况就算认了罪,有老公相和太傅撑腰,或许还有翻案的可能。

    两者相害取其轻,张越一盘算,便爽快的主动认罪,并签字画押。。。

    赵皓仔细检查了一遍张越的认罪书,确认无误,没有甚么喊冤的藏头诗之类的字句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挥手道:“宪台大人果然爽快,带下去罢。”

    待得张越被带下去,粪桶被移出厢房,赵皓再也忍不住,也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张越被带到大牢之后,并未关到原来的号房,而是单独关了一处。紧接着锦衣卫又将杨宇等人带出大牢。

    从早上审到初更时分,赵皓一连审了二十余名五品以上的大员,连饭都没吃一口,直到出府在夜风中清净了许久,才积攒了一点点食欲,吃了碗面。

    不过所幸的是,二十余名五品以上大员,无一例外的爽快认罪,如此京西贪墨窝案便已坐实,余下众官员见得各自的上峰们自张越以降,都已认罪,倒也不用赵皓以屎相逼,乖乖的跟着画押认罪。

    到了次日下午,所有监押的犯官,便已全部认罪。

    只是苦了赵皓,一连两天都吃了几碗清汤挂面,完全没甚么食欲。

    ……

    洛阳城外,北邙山下。

    从山脚到山下,密密麻麻的都是无名新坟,都是饿死的灾民沉睡之处。

    那星罗棋布般的坟冢之前,立着上百名手持青龙错手刀,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中间簇拥着两人,正是赵皓和徐处仁。

    赵皓一身白衣,长身玉立,倒背着双手,满脸肃然,望着那漫山遍野的新坟出神。

    立在他身旁的徐处仁微微叹了一口气,低声道:“此次大旱,京西北路饿死者约八十三万五千三百人,京西南路饿死者约二十一万六千五百人,两路合计达百万人……哀哉,痛哉!”

    赵皓怒道:“京西南路,灾情更甚于北路,且受赈灾之粮不及北路一半,又遭遇匪患,饿死者尚不足北路之三成,何也?恶官之人祸,远甚于天灾也!”

    徐处仁又叹了一口气道:“今幸得公子降临京西,灾患迎刃而解,祸国殃民之奸佞也得以伏法,此乃京西百姓之幸,国之大幸也!”

    赵皓冷笑道:“祸国殃民之奸佞得以伏法?我朝不杀士大夫,纵是祸国殃民,也不过发配蛮荒之地,他等靠着朝中的那些相公们,潜首一两年又可复出,继续祸害黎民苍生……然则此处尸骨累累,冤魂无数,不再复生!我等身处庙堂,不能锄奸除恶,何以面对苍生,何以挺身立于天地之间?”

    徐处仁见得赵皓越说越激动,不觉也动容起来,细细一想却也无可奈何,只得苦笑道:“太祖誓碑遗训,不得擅杀士大夫,公子纵然一身正气,然则奈何?”

    赵皓咬牙道:“彼等乃祸国殃民之毒虫,岂配称之为士大夫?我赵皓舍得一身剐,哪怕举世皆敌,也得替百万冤魂讨个公道!”

    徐处仁满脸迷惑的望着赵皓,不知其意。

    只见赵皓径直走到那匹八尺骏马之前,一个翻身便稳稳当当的落在马背上,一提缰绳,吼道:“回城!”

    此刻,徐处仁终于似乎明白了过来,惊得魂飞魄散,急声喊道:“公子,万万不可乱来,此事须从长计议!”

    夕阳西下,那一道白色的骑影,带着一溜烟尘,踩着如血如火的霞光,滚滚向洛阳城而去。

    ps:许久没码字了,终究有点生疏,争取明天能三更……

第224章 断头酒() 
“开饭啰!”

    大牢的铁门打开,随着狱卒的吆喝,一阵饭菜酒香飘了进来,那香味越来越浓烈,瞬间在整个牢房中弥漫开来。

    这些平时大鱼大肉惯了的犯官,一连几日都是粗茶淡饭而且还吃不饱那种,嘴里早已淡出个鸟来了。此刻闻得那浓烈酒肉香味,如同饿狼一般,眼中都冒出绿光来。纵然是自恃身份,也忍不住纷纷扭头朝牢房门口张望过去。

    眼前的情景却令他们迷惑不已。

    前面几日,都是大桶大桶的饭菜,狱卒像分猪食一般每个号房里分一碗,今日却是来了好些狱卒,手里提着竹篮,隐隐可见那竹篮里有菜有酒有肉的。

    不一会,那一篮蓝饭菜便分到了各个号房之内,两荤一素,还有一小壶酒,虽然比不得众犯官平时大鱼大肉的,但在牢房里能吃得如此伙食,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很快,便分到了最后的一间号房,号房里一人缓缓的从稻草堆中爬了起来,从栅栏门口接过酒菜,又木然的端回到里头,坐在稻草上望着那酒菜出神。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昔日京西北路的最高长官杜公才。昔日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都转运使,如今成了阶下囚,显得格外的失落。

    一来他的罪证是最完整而毫无争议的,二来他并非科举出身,算不得士大夫,三来他还涉嫌造反谋杀钦差。故此这几日一直在惊恐中度过,生怕赵皓一剑便把自己砍了,毕竟赵皓是有先斩后奏的权力的。

    不过几天的折腾,杜公才便消瘦憔悴了许多,脸色乌青,满头发丝已然苍白了大半。酒菜纵好,奈何此刻他毫无食欲,就是龙肝凤髓也难以下咽,只是望着那酒菜发呆,没有一点动筷的意思。

    突然,他似乎想起什么似的,蓦地像被烙铁烫了屁股一般跳了起来,嘶声叫道:“断头酒,此乃断头酒!”

    众犯官难得吃上一顿像模像样的饭菜,正吃得津津有味,牢房里到处是咕嘟的饮酒声,渣渣直响的吃菜声,突然听得他这一咋呼,顿时纷纷面色大变,一个个放下碗筷,神情变得惊慌失措,甚至是惊恐和绝望起来。

    “该死,就算他是钦差,难道就可随意处决我等!”

    “岂有此理,老子就算有罪,也非死罪!”

    “大胆赵皓,岂敢目无国法!”

    ……

    整个牢房瞬间炸开了锅来,人声鼎沸,有的人开始用锁链砸栅栏。

    “安静!乱咋呼甚么?”

    突然牢房里传来一阵大吼,硬生生的将众人的吼声压了下来。众人听得是张越的声音,顿时安静下来,纷纷抬头望去。

    随着一道吸酒和咂嘴的响声过后,张越那中气十足的声音,不紧不慢的响起:“我朝太祖誓碑遗训不可杀士大夫,就算是官家也不敢违背,何况他一个钦差?我等一百零九人,只有数人不是科举出身,如今我等的酒菜都一样,若是断头酒,他赵皓难不成还敢将我等全部问斩?”

    众人一听,顿时如醍醐灌顶一般,脸上惊恐的神色逐渐褪去,又听张越道:“我等昨日爽快认罪,赵皓目的已达到,不但回京可得官家重赏,又抄了我等的产业以中饱私囊,再加之坊间对其赞誉有加,正是名利双收,自是一高兴就将我等伙食改善了一番,诸位不必多疑,该吃还得吃,该喝还得喝……”

    众人听他说得有理,纷纷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又继续大饮大嚼起来,杜公才东张西望一番之后,确认自己的酒菜与旁人无误,也放下心来享用酒菜。

    ……

    洛阳大街,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生气,再加上钦差大人将京西贪官一锅端的消息传了开来,使得洛阳城愈发热闹起来。

    东街大道,都转运使府衙所在地。

    附近一座小酒楼里,一群身着儒衫的书生摇着折扇,一边饮酒,一边讨论着时事。众书生大都十七八岁的年纪,在这个年纪的书生,血气方刚,最喜欢指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