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明月-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城县。

    城外排了二十多个赈灾点,一溜的粥棚排开,粥锅里正冒着腾腾的热气,老远就飘来一阵米香味儿,大队大队的灾民正在排队领粥。虽然肚子里是空的,但是毕竟有了盼头,所以灾民们虽然大多气色不太好,可是瞅着还精神,。

    锅里的粥虽然不至于像杜公才那般夸张在里面放肉丝,但是那粥放了不少米吗,很浓,喝上一碗顶个半天不在话下。只是人限一碗,喝得太多怕撑坏了胃,反为不美。

    在粥棚之后,一袋袋的米粮堆积如山,仍有马车不断的来回穿梭,拉来米粮,卸粮的汉子们忙得热火朝天。

    喝完粥填饱肚子的灾民们,开始排队领粮和路上充饥的馒头,还有水。十几个官吏正在忙忙碌碌的安排发粮、登记等事宜,周边又有三四个锦衣卫以及一般衙役在维持秩序吗,防止哄抢。

    灾民们的脸上充满激动和喜悦的神色,又带点惴惴不安,说话都不敢大声,只是不时的小声议论着。

    领到了粮的百姓,喜极而泣,不知是谁带头的,一个个把粮扛出来之后,停在空地,便举家往开封城和雒阳一线的方向,整整齐齐的磕几个响头,哭声喊着“谢官家恩典,谢钦差大人恩典”云云,这才举家扛着米粮离去。

    一驾华丽的马车停在四五十步外,四周十数名鲜衣怒马的锦衣卫护卫在旁,车帘被掀开,赵皓和徐处仁并排而坐,默默的望着面前这欣欣向荣的一幕,感慨万千。

    赵皓望着那些跪地而拜,喜极而泣的百姓,缓声道:“我大宋朝,富甲天下,区区一次天灾算不得甚么,真正千百倍甚于天灾的,是**……杀程节,查封其钱粮,本侯至死不悔,就算再来一次,本侯依旧会选择如此做!”

    徐处仁的眼中满是钦佩之际的神色,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钦佩,语气中却不无担忧的说道:“只是这一次,公子得罪的人太多,蔡京一党,还有宗室中一些人,都会全力反扑,甚至牵连到某些亲王与郡王……公子须好生准备,毕竟程节叛乱一事,纰漏太多,是非全在官家一念之间。官家看似不问世事,其实心明如镜,个中曲折,恐怕一眼便知……”

    赵皓微微一笑:“徐先生不必多虑,官家虽然心中明白,但我自有良策,让官家不予追究,甚至重重有赏。”

    徐处仁听赵皓这般说,原本心中一直悬着的,此刻也稍稍放下心来,笑道:“公子未及弱冠,下官原本是不信的,只是自公子此番使金而归,立下不世之奇功,下官不信也得信了。”

    ……

    汴梁,蔡府。

    花厅之中,蔡京一身短衣小褂,躺在凉椅上,正睡得香甜。

    七十古来稀,蔡京七十三岁的高龄,还能保持抖擞的精神和旺盛的权欲,与平生的休养是分不开的。而午睡,是他每天必须的项目,在他午睡之际,是决计不许人打扰的,就算是官家驾到也不行。

    开封府尹蔡懋,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花厅外的走廊上焦急的走来走去,不时的朝里头张望,却又不敢进去扰了蔡京的睡眠。

    等了许久,终于到了未时,蔡京悠悠醒转,身旁的婢女急忙湿毛巾,蔡京擦了几把,又结果递上来的香茗,含了一口水,呼啦啦的在嘴里转了几个圈,漱了口,然后吐在婢女递上来的瓷盆里,这才慢悠悠的问道:“厅外可有人等候。”

    “蔡府尹等候老公相多时了。”

    “哦?进来罢。”

    门外的蔡懋一听,一个箭步窜了进来,失声痛哭道:“老公相,冤啊……”

    蔡京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怒道:“你也算二品大员了,恁地如此毛躁,有话直说,喊甚么冤?”

    谁知不说则已,一说蔡懋愈发哭得厉害了,战战兢兢的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蔡京,哭道:“老公相,杜公才来信……千古奇冤啊……呜呜呜……”

    其实,程节之事,和他没有半根毛的关系,只是此人一向谄事蔡京,极尽阿谀之事,已成了习惯,哭得倒像那么几分像模像样的。

    蔡京满脸疑惑的接过书信,拆开之后,细细阅读,尚未读完,便蓦地腾身而起,双目尽赤,满脸通红,神态极其吓人,惊得四周的婢女胆战心惊,不知发生何事。

    蔡京刚想说甚么,却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又往后一倒,蔡懋看个真切,急忙一个箭步向前,一把将蔡京扶住,接着身旁的婢女们也花容失色,急忙也向前抱住蔡京。

    几个人手忙脚乱的将蔡京放置在凉椅上,拍背的拍背,按人中的按人中,好一会蔡京才逐渐清醒过来,情绪也稍稍平复下来。

    许久,蔡京才发出一声怒吼:“赵皓小儿,你罔顾国法,行此丧尽天良、人神共愤之事,我与你势不两立!”

    吼骂了数声,蔡京又喝道:“备轿,老夫要进宫面圣,找官家要个说法!”

    不一会,蔡京和蔡懋两人,各乘了官轿,领着数十名家奴,急匆匆的往皇宫方向赶,眼看便到了宣德门前,却又看到一抬熟悉的官轿。

    “是余太宰的官轿。”蔡懋认得明白,急忙掀开帘子,对蔡京说道。

    这时,前头的官轿也停了下来,白发苍苍的余深,当朝太宰,正蹒跚着走下交子,蔡京也急忙下了轿子。

    两人一相见,便双双老泪纵横,双手紧握,对赵皓骂不绝口,不过仅限于祖宗三代,往上了倒也不敢骂。

    就在两个老鬼又哭又骂的时候,一架官轿趁机从他们身旁掠过,飞也似的来到了宣德门前,紧接着奔下来一名官员,跟守门的侍卫打了个招呼,径直进了皇宫,直奔延福宫而去。

    那人正是金崇岳!

第211章 铁证如山() 
    延福宫,凝合殿。

    大殿之内,赵佶身着短襟,躺在芦苇为席的凉榻之上,微微闭着眼睛,脑袋枕着李师师的一双玉腿,双腿又架在小翠香的怀里,神情悠然。

    李师师负责按头,小翠香负责按腿,两人都曾得赵皓指教,经络穴位按摩之术已然炉火纯青,按得赵佶全身通泰,十分受用。

    屋内四周放着冰块,四周又有宫女扇着凉风,即便是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与两个美人亲密接触也丝毫没有半点炎热的感觉,从两个女子身上传来一丝丝的淡淡的幽香直往他鼻孔里钻,愈发心旷神怡。

    梁师成垂手而立,静静的伺候在旁边,神情十分恭谨,突然一个小宦官轻轻的走了进来,对着他轻轻的说着什么。

    梁师成神情一肃,转向赵佶,神情有点迟疑,欲说还止,终究是张了张嘴,低声道:“启禀圣人,礼部尚书金崇岳求见。”

    赵佶眉头一皱,摆了摆手道:“不见。”

    梁师成又道:“其受寿安侯之托,有紧急要事代为启奏。”

    话音未落,赵佶身上的四只柔弱无骨的小手突然都停了下来。

    赵佶双目一睁,缓缓的起身来道:“我那侄卿既让金崇岳专程来求见,必是十万火急之事,那便让他进来罢。”

    “喏!”

    不一会,金崇岳便一路小跑着窜了进来,见到赵佶,急忙稳住身形,向前拜道:“陛下万年。”

    赵佶摆了摆手道:“免礼,既是紧要之事,速速道来罢。”

    金崇岳急忙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章,恭恭敬敬的递上:“特受寿安侯之托,有事启奏。”

    赵佶朝梁师成望了一眼,梁师成忙向前接过那奏折,再递给赵佶。

    赵佶将奏折展开来,细细阅读了一番,眉头不禁微微皱起,神色也越来越凝重,最后更是满面阴云密布。

    突然,赵佶猛的将那奏折往地上一扔,怒声道:“胡闹,简直便是胡闹!他虽是钦差,代朕巡守京西,岂可如此肆意妄为?那程节也是名门之后,士大夫之家,私藏兵甲固然可恶,也罪不至死,岂可就此定为谋逆之罪,且先斩后奏?”

    说完,他话锋一转,双目朝金崇岳一瞪,厉声喝道:“此奏折你既已过目,难道不辨真假,也敢呈递给朕?他未及弱冠不懂事,难道你一把年纪也不懂事?”

    京西首富程节,曾进贡过一对一尺多高的玉珊瑚,故此赵佶心中还是有印象的。而私藏弓弩这事,虽然国法明文禁止,但是凡是有点家底和地位者,家中都难免备有此等违禁物品,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偶或也抓过人,定过罪,很少因此就定性为谋逆造反的,赵佶虽然看似糊涂,其实心中如明镜似的。

    他只道赵皓公报私仇,心中极度不爽,但是赵皓不在眼前,索性便拿金崇岳撒气。

    金崇岳被骂,脸色却没有一丝变化,而是不慌不忙的伸手从怀中又掏出一个锦匣出来,呈递到赵佶面前,缓缓的说道:“启禀陛下,微臣原本也不敢相信,但寿安侯道此案铁证如山,尽在此匣之中,微臣不敢私拆此物,故此进宫面圣,还请陛下亲自辨别。”

    其实赵佶心中也有点犯难。此时的赵皓圣眷正浓,赵佶对其十分看重,而那程节和蔡京及余深的关系,他也是心中清楚明白的,心知此番蔡、余两人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正不知如何处理此事,听得金崇岳说赵皓有罪证呈递,眼中露出一丝亮光,急忙令梁师成接过。

    梁师成将那锦匣缓缓打开,检查了一遍,确认里面的物品无异状之后,这才递给赵佶。

    赵佶打开锦匣,见得里头不过一叠纸状物,不觉眉头微微一皱,取出其中一张纸状物,稍稍一瞄,眼中便光芒大盛,如同他当初第一次见到李师师一般,眼中尽是贪婪的神色。

    随后他又将那一叠纸状物全部取出来,仔细查看了一番,眼中的神色越来越亮,最后他的视线落在底下一张白纸之上,眼中再也遮藏不住狂喜的光芒。

    那将那叠纸状物放入锦匣之中,取起那张白纸,细细浏览起来,越看越喜,如获至宝。

    许久,他才将那张白纸者了起来,放入锦匣之中,说起话来的神色已变得十分和蔼可亲,声音也变得柔软起来:“我那侄卿可曾道余下的罪证,现在何处?”

    金崇岳神色淡然,不紧不慢的说道:“最迟明日晌午可送入宫中。”

    赵佶眉开眼笑,笑道:“好,很好,我那侄卿果然会办事,此案果确实铁证如山。”

    金崇岳深深一拜道:“既然如此,微臣已代寿安侯转达,就此告退。”

    赵佶摆了摆手,笑道:“送金尚书出宫。”

    梁师成在赵佶身旁不远候着,早已将那“罪证”看了个七七八八,心中已然明了,急声对身旁的小宦官道:“还不速速送金大人出宫。”

    待得金崇岳离去,赵佶这才将那锦匣递给梁师成道:“好生保管,莫要丢失了。”

    梁师成急声道:“微臣省得。”

    ……

    宣德门前,余深和蔡京两人怒发冲冠的怒骂了一通赵皓,又细细密谋了一阵,这才齐齐进宫。

    两人在内侍的带领之下,急匆匆的进了延福宫,来到凝合殿前,恰遇梁师成带着几个小宦官出来。

    蔡京急声道:“守道,我等欲觐见官家,还请代为通报。”

    梁师成见到两人联袂而来,心中已知大概,哈哈一笑道:“两位相公齐来,必是有大事,可惜不巧,官家刚刚往神宵殿去了,怕是要闭关几日才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