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明月-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占洌躺狭撕窈竦慕跣逅刻海至⒆乓桓銎练纾练缰坝醒俸团谩筛瑁晌瑁勺嗬制鳌

    坐在四周护栏旁的雅座之间,可遥望那四周的一片花海,细闻空气中传来的花香,还有那一声声清脆的鸟语,沐浴在习习春风之中,心旷神怡。

    此时的五楼大厅,已有数十人抵达,三五成群,皆是衣着华美,多是少年,也有老成持重的中老年儒生,众人或饮酒闲聊,或赏花,或讨论诗词,没有一个木讷低调之辈。

    百花庄庄主乃是一介大儒,名陆清,约四十多岁,据说是清真居士周邦彦的弟子,颇有才名,在江宁城中的读书人中声望极高,见到王珏等人前来,也只是起身点个头就算见礼了。

    王珏的前来,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往年都是王府大公子王璹来参加的,今年换来二公子,自然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然而,当众人的视线落在了赵皓的身上时,全场竟然引发了一阵窃窃私语声,就连前来迎接的王府管家也傻眼了,甚至包括端坐正中的百花庄主陆清及身旁的几个大儒也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如此一来,跟着王珏一起来的那西贝公子反而被众人忽略了,波澜不惊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

    “赵……赵公子,这边请!”那前来迎接的管家说话都有点结巴了。

    赵皓见众人这般模样,不觉一头雾水。卧槽,老子难道是通缉犯吗,就算病过一场,来得突然了一点,也不必全场这么大的反应啊。

    不过那管家倒是老江湖,脸上的诧异神色一闪即逝,很快就帮赵皓安排了一处醒目而尊贵的位置。

    赵皓大咧咧的坐了下来,赵伝和梁烈则立于其后,两旁的窃窃私语声逐渐传入了他的耳朵。

    “赵家纨绔子居然还来参加牡丹花会,脸皮也挺厚的。”

    “是啊,前年时被郑家三公子一番羞辱,竟然还敢来?”

    “哈哈,我至今还记得前年之时,赵家纨绔子那一笔鬼画符的字,还有那狗屁不通的诗词,被郑家三公子好一番羞辱。”

    “今日好像谢家公子也来了,他是那纨绔子的表兄,多半会帮衬则个。”

    赵皓稍稍整理了一下众人的议论声,心中已是瞬间明了。

    看来百花庄的牡丹会,名为赏花,其实也带着诗词笔会的意味。听他们的议论,前任赵皓在前年的牡丹花会中出了大洋相,便不再参加此会,所以今日贸然随王珏而来,众人才有了各种诧异的表情。

    赵皓本人自然在诗词方面也没什么造诣,不过……有些梗已被穿越者玩烂了,最好不要逼我再玩……赵皓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令表兄谢公子在那边,公子是否要去相见?”旁边的梁烈悄声问道。

    赵皓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见得在离他的东面方向,却有一个蓝衣少年公子,与自己年岁差不多大,正朝这边望来。

    “谢瑜,武力:35;智力:74;速度:16;轻功:15;政治:72;统率:21;健康值:92;对宿主好感度:65。”

    既然姓谢,又说是表兄,那自然便是母亲的亲侄子了,虽然对自己的好感度一般但也不算低,少不得也要前往见礼一番。

    两人寒暄一阵,大致互相问候了一下“舅父舅母身体可好”“姑父姑母安康”之类的话,谢瑜便压低声音,悄声道:“待会姓郑的若是挑衅,弟弟不必搭理,为兄自有计较。”

    赵谢联姻,便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是同进共退。谢瑜未必喜欢赵皓,但却少不得要维护赵府的颜面。

第十四章 请公子吟诗一首() 
赵皓回到座位上之后,主人陆清起身说了一通“承蒙诸位大驾光临蓬荜生辉”之类的客套话,牡丹花会也正式开始。

    众人一通觥筹交错,酒过三巡之后,牡丹花会也到了高潮。

    百花庄主陆清长身而起,手执酒樽,满面笑容,缓缓的朗声道:“今日牡丹花开最盛,值此盛事,老夫三顾相请,方请得梅花居士出面,为诸位演奏一曲清音。”

    全场瞬间一片静寂,雅雀无声,然后蓦地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欢呼声雷动。

    赵皓满头雾水,不觉疑惑的问向旁边的梁烈:“梅林居士是甚么人,很牛逼吗?”

    梁烈被他乍的一问,当即露出一副无辜的神色,拼命的摇起头来。

    “梅林居士,琴技名满江南。三年前,清真居士曾闻其一曲,惊为天籁绝音,自此梅林居士声名日盛,只是其生性淡泊,江宁城中以得其一曲为荣,然不惜千金求之而不得。”

    回答他的居然是赵伝。

    赵皓点了点头,心头却暗自纳罕。我去,云叔虽然是大盗出身,倒也挺八卦的,这种娱乐新闻知道的不少。

    “诸位官人公子,梅林这厢有礼!”清清冷冷的声音从东南角传来,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只见东南角挂起了一道长长的丝缎帷幔,好似一道丝墙,那清冷而柔柔的声音,便是从从帷幔之后传来,朦胧的丝幔之后,一道窈窕的身影盈盈而拜。

    指尖轻挑,琴音叮的一声划空而起,全场瞬间一片静寂,再无一人发声,连针落地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琴音淙淙而起。刹那间,人已置身牡丹花丛中,朵朵花卉正绽开花瓣,白的如雪,红的如霞,嫩嫩的花蕊之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春光明媚,春风习习,彩蝶绕花翩翩而飞,行走花间只觉衣袂飞扬;正心旷神怡之间,突然花中突然有美一人,飘然流雪,袖舞流云,人面牡丹相映红,此人只应天上有,何时翩翩降人间……风光旖旎之时,琴音突然又是一转,清逸飘洒,自在飞扬,如碧空万里间的一缕絮云,如春江花月夜的一曲渔歌,如雨后初晴的一抹彩虹,洁白,清新,空灵……

    一曲终了,整个大厅之中的众人皆为琴音所醉,悄声静然,如入梦中,无人敢发出半点声响,似乎生怕打破这由琴音所营造的绝美气氛。

    “琴心如玉,举世无双!”

    百花庄主陆清腾身而起,由衷的发出赞叹。

    陆清话音刚落,全场如梦初醒,掌声雷动。

    卧槽,真特么绝了,这要在后世,绝对是音乐界的执耳者!

    赵皓也忍不住赞叹,抬起头来时,只见那丝幔之后,已立起一个白色的窈窕身影,抱琴转身而去。

    赵皓正要回头,突然心头又是一动,他发现那女子走路极慢极慢,而且步履不稳,似乎走快了便会摔倒似的。

    梅林居士离去,宴会的气氛逐渐变得热闹起来,逐渐又走向了诗会的风格。只见得到处一片觥筹交错,行酒令,品诗词,赏牡丹,又有歌姬弹琴歌舞一曲,好不热闹。

    那些文人士子聊到诗兴渐浓之时,不知在谁的倡议之下,竟然以牡丹为题斗起诗来。开始只是小范围的斗诗,闹到后面,陆清索性站出来,让厅中众人以牡丹为题,有意者可留大作,或诗,或词,或赋,再让大家赏鉴。

    陆清的旁边,坐着一干江宁大儒,大都已过而立之年,一面饮着美酒,一面品评诗词。摆在他们面前的,都是从各桌送过来的新作。

    今日的诗词之作以年轻人为主,质量并不高,看得陆清微微皱眉,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有几首质量较高的,令他开怀。

    此时他正和几个大儒在一旁谈笑,真正好的诗词已经出来了,后面估计也难有佳作,两人便在议论这些上佳的诗词。

    “三春堪奇牡丹蕊,半倚朱栏彩蝶回。此花开后万花黯,更待来年春时归……陆公,郑家虽托皇后之福而盛,但是却也人才济济,大公子郑宁才华横溢,早入国子监,这三公子郑玉虽然为人张扬狂傲,诗词功底倒也不错,听说来年亦将入太学就读,前途无量也。”

    陆清微微一笑,拿起一首道:“郑玉之作虽然不错,不过品性似乎差了点……比起谢瑜公子的佳作,终究差几分火候,听说谢瑜三月之后将入太学,此作已果然非同凡响。你看……鸢飞草长牡丹盛,飞尽繁花。浓翠莺啼,驿路桥边卖酒家。相约携手寻芳去,满引流霞。往事蹉跎,犹喜潘郎鬓未华……此一曲‘丑奴儿’是否更佳?”

    众人一边品评诗作,一边闲聊,不时有新送来的诗词,分成几份由众人传看品鉴。好的诗作依旧有,但是若要超过谢瑜的那首《丑奴儿》,恐怕还是要差点水准。

    “咦~”陆清突然发出一声轻呼,引得众人纷纷朝他手中的诗作望去。

    “春日晚,数点杏钿香浅。恻恻轻寒风翦翦,锦屏春梦远。稚柳堆烟娇软,花影暗藏深院。初试轻衫并画扇,牡丹红未展……这曲‘谒金门’乃何人所作……香雪居士是何人?”

    众人细细鉴赏那词,均觉意境甚雅,婉约清新,的确是词中上佳之作,不觉纷纷露出诧异的神色。

    有家奴悄悄的走了近来,在陆清的耳朵边悄悄的说了几句话,陆清脸上顿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原来是王家的女公子……倒也是算个奇女子,怪不得满城公子王孙梦寐以求而不得,恐怕终非池中之物。”

    陆清这一赞叹,众儒生纷纷会意,不觉朝王珏的身旁望去。

    此时的王珏,已然成了宴会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不时有少年公子前往敬酒搭讪,其中包括谢瑜、郑玉等人。

    在王钰的对面,端坐着一名紫衣小公子,以折扇半掩面,轻轻的慢慢的小酌着杯中的清酒,眼观鼻,鼻观心,对环绕在王珏身旁的众人视若不见,始终就未正眼看过任何一人。

    只是,大厅内的众人逐渐识破了她的身份,那些前来搭讪的少年,多半都是冲她而来。

    “这位兄台,相见便是有缘,在下郑玉,不知可否敬兄台一杯?”

    “……”

    郑家三公子郑玉,生得唇红齿白,相貌堂堂,虽然才气不及其兄郑宁,却也在江宁文坛中也有一席之地。年少多金,仪表堂堂,门户显赫,文采盎然,典型的高富帅加强版,不知迷倒了多少江宁少女。

    只是在那女扮男装的紫衣少女面前似乎行不通,郑玉端着酒杯硬生生的站了一炷香的时间都未得到半点回应,倒是王珏过意不去,打了个哈哈与郑玉对饮了一杯,打发郑玉走人。

    “这位兄台相貌不凡,不知是王兄何人,可否引荐?”

    比起郑玉,谢瑜不但各方面都不相让,而且多了三分才气,行事也要比郑玉老成许多。他采取的是曲线救国的路线,悄声请王珏引荐,只是最终依旧遭到无情的拒绝,不过终究不显山不露水,不失面子。

    郑玉和谢瑜两人,各方面已算是厅中少年中的佼佼者,他们两人尚且受如此冷遇,其他人自是不必说在,众人皆乘兴而来,怏怏而归。

    此时,诗会已告一段落,评选出三首绝佳诗词——郑玉的《赏牡丹》,谢瑜的《丑奴儿》,香雪居士的《谒金门》。

    由陆清等三位大儒亲自用宣纸重新抄写,悬挂于大厅之中的屏风之上,供众人赏评。

    众人摇头晃脑一番吟读之后,纷纷赞叹,自愧不如。尤其是有人打听得“香雪居士”的身份之后,更是一阵哗然,望向王珏身旁的眼神,又浓烈的几分。

    赵皓自进入大厅以来,开始还好奇的东张西望,又凭栏观赏了一番庄内的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