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明月-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皓朝四周百姓环抱了一圈,威风凛凛,落落大方,众百姓再一次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一行人这才骑马的骑马,乘车的乘车,华丽丽的打道回府。

    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步两个指挥使司,合称三衙。

    高俅以太尉衔掌殿前司,并权知侍卫亲军马步两司事,所以有称高殿帅的,也有称其高太尉的。

    三衙主要掌管的便是中央禁军,中央禁军虽然已经完全没有野战能力,可是在汴梁,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治河、维持京师治安,还有被寄予厚望拱卫京师安全。

    所以高俅虽然是个正二品的官员,却是个实权人物,影响力并不比相公级的人物低,也算是权倾朝野的实力派,不但官家宠信,老公相蔡京拉拢,就是一些王子也与其关系匪浅,所以高衙内才能如此嚣张,丝毫没将赵皓这个从四品官和五服以外的宗室放在眼里。

    叩哒哒

    大街之上,高俅正巡营而回,骑着一匹八尺高的火骝驹,在一干将士的簇拥之下,飞驰而来,往府内而去。

    刚刚进得府内,闻讯而来的老管家见到高俅便放声大哭:“大官人可来了,衙内被人殴打重伤在床,我等都快急死了!”

    “甚么?”高俅瞬间脸色大变。

    不知是生平作恶太多还是怎地,他妻妾成群,却膝下无一子,唯有这个过继的儿子,便是当做亲儿子看待,宝贝得不得了,只指望这个过继的儿子将来能传承自己的香火。

    去年之时,这高衙内看上了某个禁军枪棒教头的妻子,高俅不惜栽赃陷害部曲,硬生生的将那枪棒教头坐罪发配充军。虽然那教头的妻子后来寻了自尽,高衙内的心思并没得逞,却可见高俅对这个宝贝儿子的宠爱之深。

    如今听得高衙内被人打成重伤,高俅瞬间便失去了理智,疯了似的朝高衙内的房间内奔去。

    等到他看到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高衙内时,不禁惊呆了。

    那高衙内整张脸都肿了起来,一双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脸上还残留着血迹,又布满了鞭痕那模样走在大街上,恐怕高衙内的亲妈都未必认得。

    高俅悲呼一声,一个箭步窜到床边,抓着高衙内的双手,嘶声喊道:“盛儿,你恁地落到如此境地?是何人所为?”

    那高衙内见到高俅到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只是一个劲的喊“父亲为我做主”。

    高俅见得高衙内哭得一塌糊涂,语不成声,不觉一阵手忙脚乱,回头怒声问道:“郎中何在?”

    那管家急声道:“郎中即刻就到,公子尽是皮肉之伤,未伤及筋骨,还请大官人勿忧。”

    这当然是宽心的话,虽然只是皮肉伤,但是整张脸肿成这样,按照那时的医术,并不是没有丧命的可能。

    高俅嘶声问道:“何人所为?”

    “那人自称宗室子弟赵皓。”一个家奴战战兢兢的答道。

    “赵皓,赵皓,赵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高俅先是一楞,随即明白过来了,忍不住发出咬牙切齿的怒吼声。

    此刻,爱子心切而失去理智的高俅,早已将蔡京在前日散朝之后对他的告诫置之于九霄云外,脑子里尽是报仇雪恨的念头。

    “那赵皓深受官家宠信,原因尚不明,暂不可与其争锋,待得查明原因之后,再出手未迟。”

    这是蔡京对高俅的警告之言。

    对于蔡京来说,就算是赵皓诗词书画和蹴鞠俱精,名下的青楼又甚对赵佶的胃口,但能赢得官家如此的宠信,依旧是不符合常理,其中必有重大蹊跷。

    作为一个纵横官场数十年,横扫群臣无对手的宦海高手,蔡京在未查清赵皓得以宠信的原因之前,是不会轻易出手的,同时也告诫同党之人,亦不可随意出手攻击赵皓。

    要么不出手,要么一击致命,这是蔡京的原则。

    只是,此刻的高俅,已然被仇恨蒙蔽了理智,不再在意那句告诫。

    *************

    赵府。

    赵皓还在后花园和方百花苦苦练枪,一心想将那曾经威震北辽的五虎断门枪练个娴熟,争取将武力提升到80以上。

    心腹家奴如梁烈、李宏等人都在后花园中陪同,赵皓所住的上房前悄无一人。

    一个中年的花农提着花剪,刚刚从后花园回来。

    那后花园养了十数枝梅花,正是盛开的时候,但是梅枝之美,在于奇、趣、残,自然要修剪一番。

    有意无意之间,那花农已靠近了赵皓的厢房门口,突然那花农眼中精光一闪,朝四周张望了一阵,确定无人之后,如同狸猫一般,迅速的推门一闪而入,动作一气呵成。

    窜入主房之后,绕过一道紫色的屏风,进入卧房之内,那花农双眼四处搜索一番,一眼便看到了放在书桌上的碧玉拂尘。

    对于心存野心篡位为帝的赵皓,一开始就没将赵佶的御赐之物当一回事。在他眼里御赐之物和普通陈设物品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当做一个贵重的物品而已。毕竟这玩意的把柄由一整块翡翠制作而成,那拂尘丝也是纯金制作的,价值至少上万贯。

    其实,此物是赵佶心爱的至宝之一,若非当时突然得到护法神的庇护,一时心神激动之下而为,哪里可能会赐给赵皓?

    他最喜爱的第三子郓王赵楷,去年偷偷参加科举考试,在公平阅卷的情况下得了状元,令赵佶大为高兴,但想要这个碧玉拂尘作为奖励时,却被赵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此物不但本身昂贵珍稀,其中的政治意义更是非同一般。若是换上其他人,早就用大铁盒子装起来,再加上三四把大锁,然后放到密室之中锁起来才放心。

    那“花农”原本还对这随意放置在书桌上的碧玉拂尘心存犹疑,担心是赝品,后来见得那整个碧玉拂尘的把柄的确是由一整块翡翠制作而成时,这才放心。

    他颤抖着拿起了那碧玉拂尘,蓦地一用力,只听咯咯的两声,那整块翡翠做的拂尘把柄便断成了三截

    那人又将三截翡翠把柄拼凑在一起,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已然断成三截,这才不声不响的退了出去,伸头朝门外张望了一阵之后,这才蹑手蹑脚的走出来,提着花剪,若无其事的向前院走去。

第150章 大不敬之罪() 
汴梁的天气,越来越冷了,寒风呼啸,看看风雪便要来了。

    赵皓早早起来,穿戴整齐,匆匆用了早膳,便出门上朝。

    那柄被打碎的碧玉拂尘,依旧静静的躺在书桌上,他没注意,伺候他的婢女和家奴们也尚未注意到。

    于是赵大夫依旧像往常一样,悠然的登上了马车,缓缓的往皇宫而去。

    虽然外面滴水成冰,但是马车里的座位上垫着貂裘,车帘也换成了白叠布,怀里又抱着暖炉,车厢内温暖如春,赵皓躺坐在貂裘之上,继续闭目养神,随着那平稳的马车缓缓而行。

    到了皇宫门口,虽然宣德门前已聚集了不少官员,但是离开宫门还有两炷香的时间,赵皓也懒得和其他人啰嗦,继续在马车上养精蓄悦,自然也未注意到那边人群之中的高俅,正在恶狠狠的盯着这边。

    高俅这边,虽然聚集了数十人,但是离高俅极近的只有两人,正在小声讨论着什么,似乎并无意让其他人知道,其他人也识趣,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太尉大人,此事是否需要禀报老公相做决定。”一个身着朱色官袍的中年官员低声问道。

    高俅恶狠狠的说道:“不用了,老公相年纪大了,过于谨慎,必然不允,就按本官的意思去办,亏待不了你等。”

    “太尉大人,我等就豁出去了,犬子的事情,就全托给太尉大人了。”另一人也是身着朱色官袍,胡须已花白,脸上的神色与那年老的官员又不同,带着几分悲壮之色。

    高俅沉声道:“本官何曾亏待你等?再说你等可风闻言事,有何风险?”

    此两人正是宋朝监察机构御史台的两名侍御史,中年侍御史名陈奉,须发皆白的侍御史名张允。

    “御史者,天子耳目之官,所以上广聪明,下防威福古人有言,‘猛虎在深山,藜藿为之不采’,犹言直臣在朝,奸人远避也。”

    侍御史为台谏官,在宋代,台谏官虽然官职品阶不高,但是权力却不小,可以监察百官。

    最重要的是在宋代台谏官自始至终可以风闻言事,范围没有限制,除了“禁中语不可泄漏”外,“中外之事皆得以风闻”,不论是议论谏诤,还是纠察弹劾,均“不问其言所从来”,不必有什么真凭实据;也“不责言之必实”,所论不当也不负错误的责任,不得穷诘,不得治罪。同时,台谏行事皆独立负责,言事、纠弹,皆“不关白官长”。

    说得简单点,台谏官不但可以监察百官之过失及作奸犯科之事,甚至可以无责任弹劾,说直白点就是可以诽谤、污蔑都基本无责任。

    这里说的基本无责任,是因为在宋仁宗之前,是可以完全无责任诽谤、污蔑和弹劾,宋仁宗之时,台谏官们可能玩得过火了一点,后来遇到特别的离谱的弹劾,确认失实的还是要追究一定的法律责任,而后果也无非降职、免官、罚俸等,不同担心身陷囹吾甚至更严厉的处罚。

    三人一边小声的说着话,一边朝赵皓的马车那边望去,眼中充满不善之意,尤其是高俅的眼中,更是杀气腾腾。

    “老公相来了。”有人低声道。

    高俅一抬头,果然见得蔡京的暖轿缓缓而来,便对那两人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不再多言。

    不一会,宫门缓缓的打开,众人一拥而入,直奔垂拱殿而去,赵皓也不紧不慢的拖在后面。

    众人按照朝会排班的序列站好,等待着官家的到来。

    不一会,赵佶在梁师成等人的簇拥下而来,赵皓抬头看了看这厮,不过数日的时间,赵佶似乎又消瘦了一些,健康值掉到了81,但是却神采奕奕的。赵皓略微一思虑,便知那壮阳丹发生了效果,这几日官家怕不是夜夜笙歌,神威凛凛。

    百官依旧拜见,礼罢。

    梁师成征询赵佶的意思之后,便高声道:“陛下有旨,有事早奏,无事散朝!”

    话音刚落,侍御史陈奉忙不迭出列道:“启奏陛下,臣有事。”

    梁师成便道:“讲。”

    陈奉道:“微臣身为侍御史,为天子之耳目,奉旨监察百官,以正朝纲,以”

    梁师成不耐烦的说道:“你就直言欲弹劾谁罢?”

    陈奉眼睛偷偷的扫了一眼高俅,一咬牙,朗声道:“微臣欲弹劾太中大夫、宣威将军赵皓!”

    赵皓原本躲在人群之中,正在假寐养神,听得自己的名字,不禁惊骂了一声“卧槽”。

    特么的别人躺着中枪,老子站着也中枪

    大堂之上,群臣一阵凌乱,顿时发出一阵嗡嗡的议论声,虽说台谏官可以风闻奏事,但是这宗室赵公子刚刚上朝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被盯上了,也太着急了点,好歹也是个宗室。

    “荒唐,这赵大夫还是个小子”连礼部尚书金崇岳都看不下去了。

    百官之前的蔡京,一双老眼之中突然精光闪烁,冷眼朝那陈奉望去,眼中露出了一丝怒色。

    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