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明月-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虎断门枪,何谓五虎,一虎南山下,二虎伏蛟龙,三虎群羊散,四虎战金风,五虎面门刺,此之谓五虎。这套枪运用了枪法中的拦、拿、滑、扎、撩、挑、绞、砸及劈枪、扫枪等。动作敏捷精灵,刚劲有力,勇猛矫健,神情兼备,是一套风格独特的传统套路。

    枪法十二个字要诀:缠拿批崩挑挂拧盖扣挫拨扎。

    赵皓虽然已逐渐过了学枪的最佳年龄,有了中级枪法基础打底,学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虽然只不过一个多月的功夫,已学会了大致要领,余下就要靠时间磨炼,增加其熟练度和实战经验。

    不经意之间,赵皓发现自己的武力已增加了1点到了79,自是与这套五虎断门枪有关。

    虽然自己的志向不在于为将,但是距离那个远大的目标还天差地远,所谓艺多不压身,尤其是这种厮杀保命的功夫,赵皓自然是要勤加苦练,说不定什么时候,这几点武力便救了自己的命。

    不过今日早上,赵皓练枪练得却不怎么顺利,不时被梁烈打断。

    “禀公子,渭州团练使陈大人求见!”

    “不见!”

    “禀公子,宁远将军求见!”

    “不见!”

    “禀公子,左司员外郎求见!”

    ……

    赵皓终于火了,将长枪一把插在地上,怒声道:“不见,一律不见,还要我说几次?”

    前日在朝堂上那华丽丽的一幕,使得文武百官都闻出了味道,这宗室公子赵大人,可是朝廷的新贵,官家面前的大红人,就连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蔡老公相,都没放在他的眼里,可见其在官家心目中的地位。

    那些四品以下的官员,除了蔡京一党的,其他请流派也好,童贯派也好,纷纷来拜访求见,不说要攀附点关系,就是日后相见能打个招呼,也至少不用担心这位炙手可热的新贵从背后插上自己一刀。

    只是,赵皓一介新人,其一不想给官家留下结党营私的形象,其二前来拜访者多为谄谀之辈,没有结交的必要,所以一律不见。

    这样一来,愈发能显得这位官家面前的大红人的神秘之处。

    赵皓斥退了梁烈等人,取出长枪正要继续练习,却见老管家匆匆赶来。

    这一次,赵皓自觉的放下了长枪。

    老管家赵全,在赵府已有二十年,当年祖父赵仲恕还在的时候,便已为赵府效力,一直忠心耿耿,所以父母才将其派来入京照顾自己。

    这次自己入京,里里外外全靠老管家鞍前马后的打理,自己只出出主意就好。如今府中的事务井井有条,青楼那边有很多事情也是老管家在处理,倒也是难为了这位五十出头的老人家了。

    “启禀公子,青楼那边客人太多,每日排队入楼者挤满街道,终非长久之计,还请公子示下。”

    原来那些官员得知赵皓一律不见客,为了攀附点关系,便转向了“天上人间”,一时间那处青楼人满为患,终究不是长久办法,再说大保健这玩意又不是逛菜市场,太过于喧哗影响fu wu质量。

    “既然如此,还请老管家另寻一处有意chu shou的青楼,按照‘天上人间’之风格改造之,一切事宜,全凭老管家做主就好,不必来问我。”

    “老奴谨遵公子之令!”

    赵皓望着老管家离去的背影,终于微微松了一口气,继续捡起长枪,刚刚练了几招,却又见梁烈急匆匆的跑来,不禁气急败坏,怒声问道:“你又来干甚?”

    梁烈急忙向前几步,低声道:“宫内来人,请公子进宫面圣。”

    ……

    赵皓舒舒服服的坐在暖和的马车里面,缓缓的穿越汴梁的大街小巷,往皇宫而去。

    冬日里的汴梁,西伯利亚韩流南下汴梁周遭地势甚为开阔,也没什么可以遮挡寒流的山峦,还是相当寒冷的。

    而且每到冬日,汴梁都会大雪,家家封门,汴河连底都冻上,没有漕运,只能靠城里的存货和陆地运输,柴炭米粮油盐等物价自然也会飞涨。

    每年甚至都会有房舍压塌之类的,也会有一些最低层小民百姓没有生计来源,熬不住的时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赵皓在这个冬天里,赵皓能捞上一大笔功德值。

    汴梁的百姓是这个时代的地球上最最幸福的居民,没有之一。每年最冷的时候,开封府都会挨家挨户送温暖(不是查水表那种),遇到饥寒难熬的百姓,都要补贴柴炭钱和口粮,虽然不多,但也足以度日。

    赵皓自温暖的江南而来,虽然第一次经历如此寒冷的天气,但是他那健壮的身躯足以适应气温的差异。

    大雪尚未来临,大街上虽然不及夏秋之时的热闹,但是街头依旧熙熙攘攘的。

    两旁的民居,每家都挂起了厚厚的毡帘,也有清寒一点的挂麻布的,阔一点的挂白叠。屋内那放了胡椒香料芫香的羊肉汤香气,一阵阵的飘过来,钻入鼻子中。

    那些酒楼瓦舍,依旧热闹非凡,那姑娘们银铃也似的笑声,还有悠扬的乐器声,四处飘荡,给这冬日平添几分温暖的气象。

    到了宣德门,虽然才进宫几次,但是那门口的宿卫早已知晓赵大夫的大名,而且除了王子们,年纪这么小的官员进宫的就他一个,倒也好认,所以只朝宿卫点了个头,便得以进宫。

    随着内侍的带领,一路来到延福宫之内,听得官家在蕊珠大殿内,正要前往蕊珠殿时,又有内侍传话官家让赵大夫在昆玉殿待命。

    就在前往昆玉殿时,路过会宁殿前,见得茂德帝姬赵福金正领着几个小帝姬在玩耍。

    偏偏那赵福金眼尖,一抬眼便看到了赵皓,当下便舍弃了一群mèi mèi们,朝赵皓飞奔而来,口里喊着“皓哥哥”。

    或许是这小姑娘太惹人喜爱,也太跟他自来熟了,抑或是因为对这小帝姬历史上的悲惨际遇的怜悯。

    望着绝美如小仙女般的赵福金,蹦蹦跳跳而来,又如同光明女神蝶一般璀璨夺目,令赵皓眼中不觉又莫名的露出几分怜爱的神色。

    等到奔到赵皓面前,那小姑娘又不知说什么好,只说“皓哥哥你来了”,仰着头,望着他那俊美的脸庞,眼中满是小星星。

    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说道:“皓哥哥,你给我们玩蹴鞠好不好?”

    那日赵皓在蹴鞠之战胜了高俅,赵福金亲自给他办法的银碗锦缎,自然印象极深,赵皓等着赵佶,闲来无事,自然应允。

    有内侍拿来蹴鞠,于是赵皓就在一群小帝姬面前玩起了白打颠球表演,时而头顶,时而背滚,时而脚颠,耍出各种夸张的招式,惹得一群帝姬们纷纷叫好,也跟着赵福金喊着“皓哥哥”。

    赵皓见得这群帝姬之中,有柔福帝姬赵多福,顺德帝姬赵璎珞,仁福帝姬赵香云,保福帝姬赵仙郎等人,历史上的境遇都极其悲惨,不是入了洗衣院郁郁而终,便是被折磨死于刘家寺的,不觉又添了几分怜悯,表演得愈发卖力了。

    就在赵皓表演得正起劲时,内侍前来传唤,道是官家传见,赵皓这才与一群依依不舍的小帝姬们道别。

    随着内侍来到蕊珠大殿,内侍轻轻推开门引赵皓入内。

    大殿之内,陈设清雅富丽,有各种乐器,还有一张棋案,其余便是挂满了字画,有赵佶自己的杰作,也有蔡京、米芾等名家的手笔,琳琅满目。

    然后赵皓便见得年轻的女子,穿着乳白色的衣裙,肌肤如雪,眉如山黛,眼波流转之间,道不尽的风情,说不清的柔媚,静静的坐在琴案前,正在奏一曲《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那女子也如同春日里的白雪一般,洁白,明亮……

    赵皓见到那柔媚而动人到了极致的女子之时,一开始也免不了心中一跳,不过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因为他已经知道那女子是谁了。

    北宋第一名妓李师师!

    赵佶让自己一阵好等,又见得李师师满眼的柔媚和风情,难不成刚才在……

    当下赵皓目不斜视,朝赵佶施礼:“魏晨拜见官家”。

    赵佶头戴通天发冠,穿着圆领宽袖的青色便衫,正坐在李师师身旁,见得赵皓前来,抬头来笑道:“侄卿久等了。”

    说完,又对李师师笑道:“我这侄卿,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你若是求他给你作词一曲,千金难易。”

    李师师蓦地抬头,静静的望着赵皓,眼中神色极其复杂。

    这,就是令李嬷嬷咬牙切齿的赵公子么?

    ps:顺便推一本书,《文定山河》。

第148章 打得你服!() 
李师师微微一笑,朝赵皓盈盈一拜道:“他日若得机会,当请公子不吝赐词一首,今日既有公事,奴家且去安排茶汤点心。【。aiyoushenm】”

    说完,朝赵佶嫣然一笑,转身便出去了。

    这个女子,虽只有二十三四岁,但是在宋时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可是她的风情,却却是媚到了骨子里去了,而且倒也识时务,嘴巴上说准备茶汤点心,其实是让赵佶和赵皓密谈正事。

    赵佶望着李师师那盈盈而去的背影,眼中有添了几分渴望的表情,回头朝着赵皓笑道:“侄卿少年风流,朕亦不相瞒,此女琴棋诗画俱佳,与‘天上人间’之小翠香各有千秋,朕甚爱之。”

    赵皓只得尴尬一笑,我去……这倒是尴尬了,如此私密的事情跟我谈,倒是真没把老子当外人了。

    赵佶又笑道:“师师适才在你未来之前,曾向朕提起,你那‘天上人间’衣袍极美,听人云谓之旗袍,不知朕可否代其索旗袍一领?”

    赵皓笑道:“但得官家发话,值得甚么,就算十件百件亦可。”

    赵佶哈哈大笑,心头甚是高兴,又道:“既然如此,侄卿不妨好事成双,赠其诗词一首,朕亦添几分光彩?”

    赵皓微微一笑道:“遵旨!”

    说完,移步到书案之前,磨墨,蘸墨,挥毫。

    “一剪梅

    奴本是、明珠擎掌。怎奈生的,流落平康。人前乔做娇模样,背地谁知,暗泪千行。

    三冬汴梁怜飘荡,归雁声里,徒叹悲伤。安得珠玉百十斛,宝马香车,来赎云娘。”

    这首“一剪梅”,改自元代真氏之曲牌解三酲,用第一人称手法,自述身世,哭诉遭遇,反映了妓女的苦难、哀怨和渴望。

    虽然是改编,亦未减其神韵,词句如泣如诉,哀切感人。曲词流畅,对仗工整,格调庄重,亦见其才华。

    赵佶瞬间愣住了。

    字是好字,正是神似自己亲笔所书的瘦金体,词亦是好词,情真意切。

    只是那一句“安得珠玉百十斛,宝马香车,来赎云娘”……这是要朕给师师赎身么?

    其实,赵佶要赵皓给李师师写词,还存了几分试探与当和事佬的意思。

    毕竟“天上人间”生意火爆,小翠香也成为官家的枕边新宠,倚红楼的李嬷嬷自然对赵皓和“天上人间”恨之入骨,李嬷嬷的这种情绪又感染到了李师师,然后又从李师师这里被赵佶探知。

    赵佶一是想看看赵皓的心胸气量,若是这护法神与小女子计较,难免令他失望;二是想拉近两者之间的关系,毕竟一个是自己的护法神,一个是自己的心肝宝贝,若是闹得太僵,终究是不美。

    没想到赵皓不但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