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熟铁要怎么打?打到体积缩小,变成钢?熟铁不应该渗碳吗?就重量来说,甚至钢比熟铁种。就算生铁杂质是比较多,可是生铁要成钢,也不需要缩小那么多吧。

    再者,熟铁不能打枪管吗?几十斤熟铁才能打成几斤钢管。甚至我都给你钢了,这是要怎样缩小体积,打成精钢?这手工比机械厉害,体积可以缩小那么多?

    原来,是废品问题。废品多,费得材料多,结果也不知到哪个天才这记载,纪录多少熟铁变成打成钢,说几十斤熟铁变几斤钢…就这样用了不知多久。

    就是因为这样,李忱想到了马丁平炉炼钢法。这才是现代大量钢铁生产得滥觞,它是修建巨大的平炉,不再是转炉,从顶部注入空气燃烧,然后钢水可以从底下一个口流出。

    比起转炉炼钢,它是比较慢。转炉也许只要一刻钟唐代一刻,半小时。就可以出钢,可是平炉炼钢要一天。

    可是,一来量大。平炉可以做很大,用数量弥补时间。更重要得是,它完全不挑铁材。有些矿石还不适用转炉,可是平炉来者不拒,甚至一些废铁、生铁矿都可以用。完全可以把作废得枪管,回炉再用。

    李忱敲自己脑袋,怎么把这平炉炼钢法给忘了。中国铁矿,贫矿多,杂质多,正适合平炉炼钢。甚只以后不用把铁矿练成生铁了,直接丢进平炉内就可以了。而炉渣,刚好拿去作水泥。李忱很讨厌浪费得。

    就这样,才有了如此弗格森步枪得量产,钻孔不再是问题,公差问题,李忱早就有了游标卡尺,加上大量的钢材,全钢式中四式步枪才得以实现。这威力,甚至还超过历史上曾经的弗格森步枪。

    因为是全钢打造,可以承受更大的膛压,威力自然比他的“前辈”,还要大上许多。

    解决了枪,接下来该炮了。接着演示大炮。这东西,老早就看过了。如今几个宰相也不会为了一个大炮而震惊,不过,接下来他们还是震惊了。

    炮手得操作下,熟练得一炮击发,准确击中了数百丈外的目标。看得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是什么炮?太可怕了,这种武器一出,这还要怎么档阿?威力,射速、射程,全部兼备。

    这一炮打出了数百丈,现代得两千六百公尺,这威力已经冠绝古代。要知道,即便是号称威力最强,射程最远得床子弩,射程也不过现代一点五公里。这种炮的射程,完败了床弩,完全可以吊打了。

    这就是李忱倚仗得本钱,你们就算把床弩搬到战场上,也别想用远程火力压制神策军。床弩都不行了,更别提手持得那些什么弩。

    这是??宰相们震惊得上前,强力微观。没错字,他们仔细得看,微观。

    这炮壁,不光滑。,郑朗摸索道,回阁老话。这是膛线。炮弹在膛内会沿着膛线前进,一旦出膛,会受到膛线影响,精准度和设成皆大幅提高。

    枪已经实现了,这炮当然膛线化了。配套得还有炮弹,不过这炮弹并不光华,表面还有突起得颗粒,那是锌。圆柱体得炮弹,上面有八个圆点,两两成一排。这样刚好符合膛线,不是像米尼弹那样,在尾端上下功夫。

    各位阁老,此炮为大四式火炮。总重量…。,军器监开始介绍大炮。这炮,不要看打得很远,这是野战炮,重量很轻,非常轻,只有两百三十公斤。

    通体用钢材打造,还是前装炮。炮弹大约重3公斤。操作时候,需要四个人操作。因为很轻,所以拉动得时候,只需要一匹马就可以拉动。完全符合野战炮得标准。

    几个宰相一边听,一边仔细看。就看这炮,立在一个炮架上,炮架有两各大轮子支撑。有炮耳,可以略为调整角度。

    接着,炮手又开始演示。还有什么好演示得?有,首先是炮弹,炮手首先小心的把一个东西钻进炮弹前方。

    这是引信。,军器监介绍。说是引信,其实不完全正确。这东西就是一个撞针,不过前端涂有极易发火得磷。撞击时候,真会刺进圆柱炮弹内,引发里面的火药。基本上效果非常好,触发率很高,因为分开装设,安全性也很好。

    这不仅仅是安全,制造上也方便,炮弹壳,可以用模具大量生产,然后前方空洞,可以很方便填入火药,引信分离,也不怕运输途中炸了。

    唯一麻烦就是,必须在发射前把引信转进炮弹前方,不过相比优点,这只是一些小缺点而已。也就是能攻出一定公差范围得螺丝,才能这样做。

    炮手装填引信,装填手忙着把药包放进炮膛内,固定得纸包,内装颗粒火药,定量化得设计,让发射速度更快,调节药包数量,可以调整距离。

    接着又是击发,平射距离都有两千六百公尺,击中目标,轰然爆炸。弹片四射,十多米内人形标把纷纷倒地。

    有此利器,何愁国之不平。,李德裕赞叹道。李忱很满意这次效果。这炮模仿得是1859年,法制前装加农炮。

    可以这么超前,主要是技术得进步。钻膛不再是困难的事情,造炮更是简单内冷铁模设计,钢水出炉,直接倒进模具,不费什么功夫,稳定、可靠得炮筒就出来了。

    接下来还有一种炮,就见这炮,炮桶击粗,是刚刚见到大炮的两倍,炮身也很长,比起刚刚那轻便型大炮,重了好几倍。

    圣人,各位阁老,这是大四式臼炮。,臼炮,就是工程炮了,这炮射程甚至可以达到四公里,发射实心炮弹,专门用来打城墙。

    这臼炮,让李忱拿捏不定主意,这年代的城墙,几乎无甚抵抗力,大四式大炮,就足够让人喝一壶了,有没有必要造臼炮呢?

    而比起臼炮,另外一种炮更让他揪心,一直在想这种炮,有没有必要作。接着,他们又参观起那种让李忱揪心的炮,传说中得拿破仑炮。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六章 警惕() 
基本上,不要怀疑这种炮有没有可能制造成功。基本上,能用手工敲出来的东西,就是观念问题。

    这种先进大炮,法国人到十九世纪中才制造出来的炮,有可能用手工敲?当然可以。不是李忱乱说,这种炮传到了日本,在幕末战争中,大为活跃。被日本人称为四斤山炮。因为可以走山路,所以叫山炮。

    四斤,因为炮弹重四磅,差不多就日本四斤。四磅其实还不到两公斤,在李忱手里,加大了点威力,炮弹增重,炮径也略粗,炮管略长,符合11倍径。

    这炮,当然不是日本人买得,日本萨摩藩仿造成功。他们也是略为增加了炮长,轻便不变。

    没有工业化得日本,都可以仿造出来,目前有了工业化基础的大唐,再仿造不出来,就是笑话了。

    不过,这也让他为难,因为他也仿造了穿越众最爱得拿破仑炮。这种前装滑膛炮,仿造成功,让拿破仑炮有些鸡肋了。

    拿破仑炮,不是拿破仑一世,是拿破仑三世。他在位时期,大量生产这种炮。炮身为青铜铸,分为六磅和12磅炮,属于滑膛,还不是线膛炮。机动性强、火力猛,制造和使用都很简单得大炮。

    听起来好像很不错,不过,因为是青铜制造,导致它非常沉重,12磅炮,就有557公斤左右,炮身、炮架加上车轮,超过一千一百公斤。哪怕是轻点的六磅炮,炮重也达到390公斤。

    比起刚刚大四式炮,运动起来更加不便。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造炮,最好的是用钢,其次才是青铜,最差的铁。青铜炮,才具有好得延展性,那个时代铸铁技术还不过关。

    拿破仑炮,可以承受多放许多火药,以减少寿命为代价,增加威力和射程,而不会炸膛。在缺钢得年代,是最佳选择。

    不过,这炮不仅沉重,连射程都不如大四式。大四式可是线膛炮,这拿破仑炮还是滑膛而已。虽然沉重得拿破仑炮可以达到一千五百公尺得射程,可还是比不过大四式。

    这就让李忱很纠结,到底要不要这种炮。毕竟这可是名炮阿,穿越众都不能放弃的。再者,拿破仑炮比大四式好得地方在于,他可以发射四种炮弹,实心弹、开花弹、散弹和榴散弹。

    实心弹和开花弹,大四式都可以发射。问题在散弹,这是近距离用来对抗击群冲锋的利器,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一炮横扫过去,保证世界清净。

    李忱就为难了,到底要不要制造这种炮。毕竟哪怕是散弹距离更近,只有几百公尺,可是他的对手,都还没有进化到可以对抗这种武器的程度。他们不可能拿出更远的武器来了。

    虽然床弩射程更远,不过把床弩搬到战场上,那只是笑话。八百多公尺得散弹距离,足够压制任何,他如今敌人得远程武器了。

    再者,这个年代,集群冲锋才是常态。用散弹更好压制。他担心,大四式太远,炮弹威力也不如近距离发射散弹,能压的住人海战术吗?

    圣人,臣以为,生产大四式火炮为佳。,在观看了演示,又听说了李忱的顾虑后,李德裕这样说道。

    理由很简单,大四式的开花弹,足够压制人海战术了。大四式的发射速度也不慢,射程又远,又精准,这完全可以弥补散弹了。敌人多?只需要远距离多打几发而已。

    况且,近距离,人海战术也不必担心,大唐还有轰天雷,简化版得轰天雷,用弹弓发射,完全可以近距离压制人数优势了。所以,这种滑膛炮,其实也无甚必要了。

    圣人,为何不用钢铸此种滑膛炮呢?,这个时候,工部尚书郑朗插话了。让李忱茅塞顿开,他完全忘了,现在可以量产钢了,完全可以用钢铸阿,何必苦逼的用青铜,铜很贵好吗。

    圣人,吾等也有试铸了钢炮。,军器监赶忙说道,不过不明白圣人之意,所以只有做了几门试验。

    李忱连忙让军器监把钢铸炮秀出来看看,一看之下,算是颇为惊喜,钢铸得拿破仑炮,重量大幅减轻,威力不变。当下,李忱决定,就采用此种炮为正式火炮,这下他根本不用为难了。

    重量大幅减轻,不会比原先被定为大四式的前装加农炮重。虽然不刻有膛线,可是照样可以发射锥形炮弹,达到一千六百公尺。这已经很足够。还因为没有膛线得关系,可以发射散弹,哪怕距离只有二百五十步,也非常足够了。

    这主要就是用来克制骑兵,和大规模士兵冲锋。稍远就可以用锥形弹给予痛击,近距离就用散弹来克制。这种炮已经非常足够了。

    不过,之前得前装加农炮,也不算浪费,完全可以当作技术储备。反正到时候,刻个膛线,花不了多少时间和费用。同样也是锥形炮弹,改装起来也方便。甚至,这样改,对短期内大规模列装也有帮助。能省点功夫,是省一点。

    当下,参观完也晚了。李忱没有留饭,各自让宰相回府。不过回去得路上,李忱在想两件事情。

    首先是迫击炮,构造简单,以唐代目前可以制作锥形炮弹的技术,完全可以实现。也许可以做出来,不过目前还不急,迫击炮对提供火力支援,和打击壕沟颇有效果,唐代目前应该还不用。

    不急着用,可以让研究院和军器监,研究一下,当作技术储备。必要得时候,完全可以紧急加工出来。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创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