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虎,这个国家就要看你们了。,清闲下来的李忱,站在大明宫城墙上,看向远方。

    对于税收,他其实不是那么生气,早就有准备了。锦衣虽然目前还没有遍及全国,但是一些重要的治所,大城市,都有设点了。

    对于税改成效不彰,李忱早有心里准备。只是刚好碰上一堆人藉着反对科举,几乎又一次演变成党争,让他有些生气,才藉着税收得由头,敲打了他们一下。

    其实他根本不指望,那些家伙能拿出什么办法。税收得情况,跟朝廷得权威是挂勾得。宪宗时期,最高可以收到三千伍百万贯,之后就逐年降低。将到现在得一千万。

    宪宗那时候,也是朝廷声威最盛的时候。大唐十五道,基本上还免强能掌握在手里。之后每况越下,陇西丢了,十五道最后只剩下八道还在上缴赋税,缴得还不多,不然怎么也不会只剩一千多万。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等待朝廷打了大胜仗,趁机恢复过往威势,这财税改革才能显现成效。只是…河北三镇,真的会那么听话吗?一旦收了财权,他们几乎就是任人宰割了。想到这里,李忱只能沉默得望着远方,望着长安得西南方。

    这个方向上,有一群人很吸引众人得目光。他们像唐军一样,穿着红袄,可是确戴着跟唐军不同得两当铠,有见识人的知道,这种是早在汉代就被淘汰得盔甲,根本不是唐军制式装备。

    除了被铠甲吸引外,这群士兵连行进都很整齐,踏着划一得步伐,背着奇怪的东西,嘴里唱着歌,在褒斜道上前进着。

    这就是小虎他们得新军了,正在越过蜀道,前往汉中。他们搭有轨马车一路顺顺当当得到了眉县。他们就走上了沟通长安与汉中的一条官道,褒斜道。

    褒斜道,这是一条沟通关中与蜀地得重要古道。从关中沟通汉中,有几条道路,这条是开凿最早,规模最大,使用时间也最长得一条路。开凿时间不详,不过在战国策里面,就有这条栈道得记载了。

    而这条路在唐代,经多次修筑,政府规定为驿道,设置馆驿,通行起来倒还很方便。

    只是,走得顺顺的时候,当某次脚步落下,小虎突然喊停,似乎心有所感。小虎喊了停,整各队伍都停了下来,后面带队得李诚义感到奇怪,跑道前面问,发生什么事了。

    你还记得,叔曾经教过的事吗?,小虎冷汗直冒,吞了口口水,什么事阿?叔教我们可多了呢。,李诚义偏了偏头,不明白小虎在说什么。

    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停下了。,这个时候其他人整被好队伍,都凑了过来,难道是发现敌情?这怎么会,这里可是大唐腹地阿,吐蕃人真要打到这里,蜀地也快完了吧。

    再说了,就算真打来,停在这里算什么事?前方找个平坦开阔得实地,列阵御敌,也比停在这栈道上强吧。

    你们记得,叔教过我们,共振吗?共振?,除了高骈,所有人都在霎那后,脸色雪白,急忙赶回队伍,大喊道,不准踏步了,各自走各自得。不准踏步了。

    怎么回事阿?什么叫共振,怎么你们各各都像见了鬼一样。所有人都跑了回去,高骈只能抓住小虎问道。

    边走边说吧。,小虎前行,队伍跟上,不过这次不再踏着那种整齐划一的步伐了,每个人都零零落落得,踏着各自得步伐前进。

    共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路上,小虎措辞跟高骈解释。共振得话,现代人都懂,可是怎么跟没听过得解释共振?要解释共振,就要解释频率。可是这样岂是三言两语说的玩得。

    小虎会突然冷汗直冒,是想起了共振这件事情。踏步的时候,整齐划一的声音,是他得最爱,觉得这是一种力与美得体现。搭配上雄壮得军歌,可以让他百听不厌。

    当这种声音,与山谷间形成共鸣,就是另外一种体验了。只是,想到共鸣,小虎就想到共振,想到李忱跟他们说过一个故事,有一对士兵,踏上一座桥,雄赳赳气昂昂的踏着正步,节果桥垮了,士兵都逆死了。

    不是因为那桥偷工减料,而是因为共振。然后李忱就跟他们解释什么叫共振。当然,在此之前他们都上过频率这堂课,才能了解共振是什么意思。

    虽然李忱也说不清楚,是哪只部队,再那个地方发生这种事情,可是还是给小虎留下深刻印象。

    那情况,和他们很像不是吗?栈道悬空,跟桥不是很像,但是谁知道他们这样踏步,会不会引发同样的事情。现在这种悬空得情况,摔下去有个人形就不错了。

    其他几人也上过课,小虎一说,他们就懂了,只有没上过得高骈,不依不饶非要弄个明白。

    就这样,艰辛得穿越了褒斜道,他们到达汉中,在汉中补给过后,又继续出发。这回,他们的目标是金牛道。

    知道这里为什么教金牛道吗?,高骈在秀优越感,因为阿…。因为有金牛嘛?这都不知道。李诚义讽刺道,那你知道金牛哪来的吗?传说当年秦王欲伐蜀,但是蜀道难行,于是告诉蜀王,要送他一头五千斤得大金牛。,一旁的小虎,边走边大声说道,他是在告诉那些士兵,虽然是在行军途中,可是还不到战时,所以管制没那么紧。

    贪财得蜀王上当了,派出五千力士开山,迎金牛入蜀。结果秦国得大军,顺着这条道路也进来了。这就是金牛道得由来。

    看吧,这种事情谁不知道阿。有些野蛮人没智商还爱表现,惨喔。,李诚义摇头晃脑,高骈气得想扁人,可是现在虽然不是战时,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好两方真的开打,最后只能把这笔帐,暂且记下。

    这里就是剑阁吗,当真险要阿。是阿,李太白说得一点都不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阿。顺着金牛道,一定会到一个地方,剑阁。一行人无不赞叹,这座关卡得易守难攻。

    这剑阁,当年姜维带着三万士兵,就挡得魏国十万大军不得进入。如果不是钟会偷袭阴平道,魏国恐怕耗尽国力也打不下这里。

    这剑阁地形真的很奇怪,前陡后缓,从前面来看,其时也不是多险要,只事前面略缓,到了这里就收窄。可是后面又很平坦。

    想从北面攻破,在冷兵器时代,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后面平坦,下去就是蜀中的精华之地了,要增援也很容易。简直是难攻不落得关卡了。

    好在,小虎他们今天不是来攻城得。锦官,才是他们的目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蜀道() 
这里就是朝天峡了?真是好险要阿。,在栈道上,小虎感叹道。跋涉数天之久的,小虎他们终于到达汉中,修整两天后,又走金牛道前往锦官。在到达剑阁之前,会先到一个有名的地方,朝天峡。

    朝天峡,原名漫天寨,李白吟出著名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在这里说得。前边的地势即使险要,都没这里险。

    会改名朝天峡,是因为当年安史之乱,玄宗出奔蜀中,蜀地百官就是在这里接驾,故而更名朝天峡。

    这里另外还有一个名称,明月峡,据传是江中有一块巨石,夜间会放出柔和得光辉,宛如明月坠江,石头被称为明月石,峡因此得名。

    这是入蜀必经之地,几千年来都是蜀地沟通中原的重要之处,所以开发得历史非常早。先民们用智慧在夹岸得峭壁上,开凿出了栈道,使得这里可以往来商旅。

    小虎他们寻着栈道,满怀敬畏得看着这里得地势。嘉陵江切巴山而过,形成了一个极深得峡谷,栈道就在峭壁上,当年得秦国得大军伐蜀,就是走这条路。

    好在还有其他的路,要是巴蜀之地,就靠这条栈道,我只要把栈道烧了,这里千军万马都别想过了。,一边走,高骈一边感叹道,他这番话,深得小虎和李诚义得赞同。不愧是职业军人,看到这栈道,光想着如何攻防了,连刚刚那点敬畏之心,都抛在脑后。

    过了朝天峡,地势略平缓好走,再往前行,就是著名的剑阁了。剑阁得地形,前面还算平缓,可是到了剑阁,就突然陡了起来,过了最高点,往南又是平缓得地形。

    北面是悬崖峭壁,中间就只有一个小的,仅能供两人通行的狭窄通道。登上高点的地方,就是剑门关。这个地形,只要城门一关,下面就攻不上来。

    如果给你们打,你们会怎么办?,看着这险要得关卡,小虎问李诚义和高骈,两人给出的答案,和当年晋伐蜀一样,从正面吸引敌人,侧面绕过小路偷袭。

    正面攻打?别开玩笑了。,李诚义摇头,据说这剑门关,从建成之后,就没有被人正面打破过。同意,这关口,正面几乎不可能突破得。,高骈难得赞成李诚义,小虎也赞同这想法,看过这剑门关得险要,从正面攻打,根本是拿人命来填。

    不过,三人聊得投入,完全没有注意到,一旁的小兵拿眼睛瞪他们,在我们这些剑门关守军面前,谈如何破关,也太没把我们放在眼里了吧。如果不是知道,这只军队有通关得命令,小兵都想举报这几人是奸细了。

    过了剑门关,又走了好几天,终于到达了西川节度使的治所,锦官城。由一位推官,出面接待他们的。

    之前长安应该有押送一批物资过来?东西呢?,都替你们堆置再军营了。有没有照规定,远离火源和防水?放心,我们判事都安排好了。年轻的推官回答道。

    对于他的回答,小虎信了一半。在终于看到了那批物资后,最后一半也放下了。这些物资可是攻克维州得关键阿。只要这个没问题,其他都没问题了。粮草什么的,西川节度使都会供应。

    在锦官城下,这只队伍又休息了很多天,等士兵们都回复体力,消除长途跋涉得疲劳后,小虎他们继续开拔,前往维州。

    维州离锦官其实并不远,直线距离不过百里。只是,离开锦官,往维州去,这地势阿,就开始陡峭起来,望山跑死马,可以很贴切得形容他们如今得处境。

    百多里路,小虎他们足足走了三天。地形陡峭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要顾及辎重,第三面则是照顾士兵得体力,故而一天行进距离并不长。

    不过,既然进入了敌占区,小虎他们并没有因为距离短,就疏忽戒备。按照规定,哨探放出了数十里得范围,探测敌情。不过,预估中的敌军骚扰或攻击,都没出现,他们平安得走了三天。

    在第三天中午,神策左军一如预期的,到达了维州外。军士们开始扎营。扎营的地方,距离维州不算太远,不过这是个刚好得距离。太近,对方要是打开城门,直接冲击大营,他们连点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或者是,士卒出营门,还没有列阵的时候,就被敌军冲击。

    太近不好,太远也不行,这样进行到可攻击范围,士兵们就要走上好大一段路,平白损耗体力。

    辎重营扎营,忙碌得负责挖壕沟,立起拒马墙,营寨。战兵则往前列阵,预防敌军趁着扎营,出来攻击他们。要是这营地扎不好,晚上就休息不好,影响很大的。

    小虎和李忱义,指挥自己的兵马,左右列阵,待整好队以后,军官们除了几个负责督促外,其他几个军官,都开始观察维州城。

    只见他们每人,都掏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