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其他王朝,如周隋后裔、蕃国客使等等

    仪式最盛大,排场最隆重,不管是朝臣或是皇帝,都要穿上最华丽得朝服,盛装出席。皇帝接受完群臣和使者参拜后,还管一顿饭。

    这个仪式理论是在含元殿举行的。理论上本来最初这种隆重仪式,应该是在太极宫。待高宗大明宫修成后,改在大明宫含元殿。可是,到了唐代后期已经改在更后面的宣政殿了。所以,那天杨二会伤感,不是没有道理得。

    大朝会以后,是朔望朝。每月初一、十五举行。参加的人稍微简单一点,凡京司九品文武职事以上,都可以参加,或者说,都必须参加。

    就像今天这样,凡是在京大小官吏家属,都忙活起来。天未亮许多人家都挑起灯火,伺候主人家上朝了。

    最后,则是朝参了。朝参就是正常得朝会,通常只有五品官以上,职事要重的官员参加。故而能参加的人数不多,通常是在紫辰殿举行。

    与前面两个仪式性的朝会不同,这个朝会才是真正重要的朝会,有什么事情都在这里讨论。

    所以,能够进入这里参与讨论得官员,才算真正步入了大唐决策圈,成为其中一分子。这一个被提拔加入紫辰殿议事的行为,被称为入阁。

    那么说了半天,这入阁到底和左右上阁门有什么关系?其实阁,指的就是这两个左右上阁门了。

    因为以宣政殿为界,一道城墙把大明宫被分割了北、南。北是宫城,南是皇城。北是内朝,而南是外朝。宣政殿属内朝,要进宫城,这样的话就要通过左右上阁门进入。

    你可以想像,当你有一天,升到了可以参与政事的职务,当朔望朝结束,皇帝还有事情要讨论,你在数百同僚面前,大摇大摆得,走进上阁门,多么遭人羡慕、嫉妒、恨了。

    想到这里,李忱傻笑了一下,一旁得马公公凑趣道,不知大家因何发笑阿?呵,我是想到,自家有这么几道围墙,不怕贼人偷跑进来。,李忱说了个傻理由应付。

    其实,他是从这道城墙,想到中国相权的演变。也没多复杂,无非就是内朝变外朝,外朝被冷落。

    从古代的三公九卿,到唐代三省六部,明朝废六部出现内阁,满清军机处的军机大臣。这些变化,说穿了就是一个道理,皇帝在集权。

    其实历朝历代各种相权的演变,无非就是新皇帝即位,跟旧有那些大臣尿不到一个壶里,他就找了些亲近得大臣,重新组了个决策中枢。然后被后代得皇帝效仿,就变成常制。

    然后,就是一个权利得变更,这些新职变成实权职位,旧职就被冷落了。接着改朝换代,新朝建立,模仿前代设置各种官吏。又重复了前面这一个行为,新职务团结在皇帝周围,变成一个新的决策中枢,原先的新职变成旧职,原先的旧职,退出了历史舞台。

    所谓君权与相权的演变,就是这样而已。从来都是一个君权,一个集权,千年来都没变过。国父之所以是孙中山,大概是因为他的五权宪法太过惊人吧,中国历史上,从未有人想过,或是胆敢把权利这样分拆。

    在明末,了不起都是质疑君权。却没人想过,权利还可以这样拆分。不过大家其实可以放心,这样的东西在中国,就是惊艳一下而已,从来没真正实行过。在他胡思乱想间,宣政殿到了。

    群臣已经在监察御史带领下,群官按品级在殿廷就位,气氛严肃,就等皇帝出现,等李忱就座,便要行礼。

    在宦官的宏亮嗓门中,李忱进入了紫辰殿,一时之间,原本目不斜视的大臣,目光全部聚集在走进来得李忱身上。不管看得到的,或者踮起脚尖也看不到的,连本来该纠举风纪的御史也不例外。

    远远观之,新皇帝龙行虎步,身材魁武,颇为不凡。但是,一靠近露馅了,傻里傻气的东张西望,好像田舍奴进了城,瞧着什么都新鲜。群臣叹息,傻皇帝。

    这宦官原来也有嗓门大的。,不管朝臣多失望,李忱真的看了很新鲜,光进来那个声量宏大的宦官就让人新鲜。

    踏入宣政殿,李忱四处打量,这殿宽度在李忱看来,很是一般,不过挺深的,虽然不如李忱想像中,皇帝高踞龙座,底下一大排,从头看不见尾的大臣,不过人数也不少了,大臣站了好几排看起来到也整齐。

    真要看那样的场景,要开含元殿,那边排场更大,不过刚刚提过,大唐如今真的很少开那里了。

    而如果只是皇帝和宰辅商量事情,人数更少一点,会在延英殿,就是很多章之前说得,延英奏对。延英殿很李忱进去看过,可不像现在位居三层九阶之上得龙座,就一层而已,显得君臣关系更亲近一些。

    坐在龙椅上,端坐在龙椅上,群臣行礼完毕,便开始了今天得朝会。首先让贽宣读了一下诏书,把身边得几个美人,他儿子都一一都册封了,就万事不管。

    他的元配,晁氏,没有被封为皇后,被封为贤妃。小红和苏小小都被封为美人,杨二被封为昭仪。他的长子李凗,也被封了郓王。接下来李忱得一切都当看戏了。好一场大戏。

    接下来,侍中从贽手里接过诏书,喊有制,就开始宣读。宣读完,当场下方群臣就激动了。朝廷人事大风吹,宰相李得裕被贬官,除荆南节度使,加受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李德裕为相多年,在朝中素有声望,此诏一出,朝野百官无不惊骇。

    李德裕被贬,他的职务自然有人接手,兵部侍郎白敏中,被提拔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任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

    之后又是一连串的罢免和提拔。被视为李德裕同党得,盐铁转运使薛元赏贬为忠州刺史,其帝京兆少尹薛元龟为崖州司户。然后很多李党时期遭罢辍的牛党人物,纷纷复起。朝臣不禁惊叹,看来这个牛党复起势不可挡,自家是不是要趁早改换门庭。

    李忱看着下方朝臣,五颜六色得表情,很是精彩。他着重观察李德裕,想看看他,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得职务,被派去出镇一方,是何反应,虽然荆南节度使也是重要职务,不过哪能跟宰相相比。

    看了以后暗暗点头,不愧是一代贤相,虽然乍看之下,有些失落。不过,只一会就回复常态,而当听到他在朝时打压得牛党复起,也没太大反应。好像不关他的事情。就知道他虽然心里还不太能够接受,不过也平静接受这样的转变了。

    接下来,他又观察了那些被破格提拔之人,看到他们很多人一下子变得趾高气昂,就好笑。不过也不是所有人,像那个白敏中,修养倒还不错,没有太过得意忘形,不愧是白居易得弟弟。

    没错,这白敏中,是白居易的弟弟。虽然他是被李德裕提拔起来得,不过算不得李党,被算做牛党,他的复起,很多人以为算是牛党复兴的象征。

    呵呵,复兴?有可能吗?作为一各穿越客,他知道党争得厉害,一点都没有复兴什么牛党得想法。随那些人去猜吧。

    李忱突然有一种简在帝心得感觉。原本电视剧中,那些大臣拼死拼活的猜帝王的意思,以求得上进。

    现在,他从看客,变成人家猜想的对像。这感觉陶陶然,这就是权利得滋味吗?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朝会请跳舞() 
夜里,大明宫,含凉殿。这个靠近太液池的便殿,凉风习习从湖上吹来,吹散了白天的暑气,闪耀得烛火反向照亮了湖面,吸引了湖中饲养的鱼类朝向光源而来,仿佛是向如今在殿中与妻、子享乐的大唐天子李忱,朝圣一般。

    靠近了含凉殿,你可以听到阵阵丝竹之声,还有哄笑与叫好声,当今天子李忱,正在殿中,跳着舞。

    李忱牵着苏小小的手,两人靠得很近,他揽着苏小小的腰,带着她得娇躯,随着自己的方向而动,周围围观的人,除了他的妻还有母亲郑氏,喔,如今是皇太后了。

    除了自己升任皇太后,她的弟弟,李忱的舅舅,郑光,也被提拔检校户部尚书、诸卫将军、平卢节度使。全家人都荣升了一阶,所以,这位郑太后,抱着孙子,很高兴的看着殿中满场乱转得李忱,高兴的拍着手应和着。

    大家这个舞跳得真好,哀家看这长安,舞跳得最好得就是皇上。,郑太后叫着说,母亲这可是偏袒了,儿子就是胡乱跳了。,李忱笑着回道。

    胡乱跳,这么有章法,这已经是新舞蹈了,连这个曲调都不一样,哀家之前都没看过呢。这是波斯胡人从海外新传来得舞蹈,来,阿娘,儿子带您跳一遍。

    哎呀,我就不跳了,都老骨头了,跳不动了。,郑太后本来想推辞,但是在儿子盛情邀约,周遭嫔妃起哄下,也站了起来,李忱上前牵起母亲的手,把他带到场中央,开始起舞。

    这舞步很简单,就是这样我左脚前进,娘,你就一脚后退,然后这样当然,也可以有点变化,简单就是踏、并,踏、并。,李忱一手牵着母亲的手,另外一手没有向苏小小那样揽着腰,而是放在肩膀,带着母亲跳。

    很简单嘛。对阿,这是基本的,万变不离其宗,这舞步就是这样简单好学,,转了几圈,郑太后熟练了,李忱把苏小小唤来,让她陪郑氏跳,自己牵过小红的手,教小红跳舞。

    这是什么舞步阿?,小红有点羞涩得问道,哪有人这样跳舞得,不是牵她手的是李忱,她都不好意思跳下去,因为两人贴得很近,彼此之间都可以闻到对方得气息,李忱的怪手还在乱摸。

    这叫华尔兹。,李忱笑得像个怪叔叔,听说是遥远得大秦国,传来得舞步,当地人都是这样跳舞得。

    华尔兹,应该都听过这种舞蹈,李忱把它带到了大唐,没别的意思,就是为了玩闹而已。

    这种舞步在现代是相当广泛得交际舞。因为跳起来很简单,舞姿优美、三拍子得旋律,带有些些许浪漫与哀怨气息,故而在现代颇受欢迎。不过现在看来,唐人也应该会很喜欢,看场中跳得正欢的几人,李忱这般想道。

    人派了吗?派了,符伯会亲自去的。,场中跳得热闹,苏小小带着郑太后,小红和晁氏,两人一组跳的正欢,李忱藉口休息,抱着儿子坐在场边,跟杨二,看似闲聊,其实正说着重要的话。

    呵,贽好打算阿,藉口朕讨厌李德裕,把他贬出了朝廷。,李忱冷笑,声音没有特异放低。因为音声人正在卖力演奏李忱教导得三拍子式得音乐,很好得掩盖了李忱不轨得图谋。

    狼子野心,分明是害怕李相再度逐宦,才编了那么一个藉口,把李相贬谪。,杨二得声音,平淡中带有气愤,贽分明是怕了李德裕,想贬谪他,又担心引起朝中大臣不满。

    居然藉口李忱,在李德裕主持得登基大典后,跟左右说,他见了李太尉,连寒毛都竖起来了。把李德裕贬出朝堂。

    人是他贬谪得,他获得了好处,但是居然把罪过推给皇帝,难怪杨二生气,从来只有大臣替皇上背锅,今天居然是皇上替家奴背锅,这贽真是太嚣张了。

    一定要要跟李相讲清楚,荆南节度使只是开始,不是结束。我看贽不把李相扁到崖州,不会甘心的。,李忱面带微笑得说道,他知道,贽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要知道,当初李德裕曾经被贬官到蜀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