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过苏莱曼之后,李忱便率领驮队踏上归途。

    只是没想到苏小小藏在船上,偷跑回了大唐。李忱发现人,已经来不及了。本来想送人回去,可是李忱因为沿途已经良好经纬度,不怕迷路,采取了最短航程,想送人回去,这样一来一往就要耽搁一个月,只好让她跟着了。

    本来还打算,等下一个贸易季节开始,就送她回去。谁知道,苏莱曼得信宋到了。

    苏莱曼把他在大唐得许多产业,都盘给了李忱,连那两艘海船都卖给了李忱。回来得路上,李忱嫌那两艘船慢,加上要装载货物,耽误时间。于是撇下了两船先走,反正这两船船上也有老资格船首,不怕他们迷航,或是不回来了。

    结果,因为李忱得目的,路上耽搁了一些时间,结果到了广州,这三艘船又碰了头。然后船首带回了苏莱曼得信。信上没说要李忱把苏小小送回去,反而请李忱照顾苏小小。

    苏莱曼又打算回来大唐了,因为他忽然发觉,不管生活习惯还是语言,他都习惯在大唐。短暂得回乡,满足了他的思乡之情,他又想要回大唐来。于是,就拜托李忱先照顾一下苏小他明年就会回去了。

    至于,她为什么跟着去长安,很简单,因为她没去过。所以就以父亲拖李忱照顾她为名,应试跟了过来。

    闹了一阵子,两女手拉手去旁边说悄悄话,留下李忱一个人,翻着手上得各种报表。

    这一趟出海,他赚的盆满钵满,三艘船带来了数万贯得收入。收入是重点是他开辟了一条收入丰厚得黄金渠道,很多事情可以大手大搅得来做了。

    一个多月前,三艘船又出去了。其中两艘船是李忱的新舰。那艘长度达到25丈,桅杆数更长高达五桅的新船,也出航了。

    这艘船的建造工期长达七个月。会造这么久时间,是因为长度太长了,远超过目前大唐海船。梁快和精于鲁班之术得高达,采用李忱建议得拼接龙骨技术。而为了测试拼接龙骨的强度,他们事前花了几个月建造原尺寸模型,不断试验。确定没问题之后,建成得船只,连模型带测试,七个月。

    之后又又花了几个月海试。海试完美得完成,这艘船不管在各方面,船速、抗波性能,都不逊于飞鱼号,抗波性能和载重量更是尤有过之。被李忱命名蹈海号。

    放下这张关于船只得出行相关计划得报告,李忱拿起另外一张,这是戏园的收入报告。戏园的收入,在李忱出海后,出现一各大得跳水。不是郑佩佩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出现了很多竞争者。

    李忱在出海前,露了一手,假装作法,用火药把一个巨石给炸成碎片,很有效得吓唬住了那些隐藏得敌人。

    然后又用一份假的宝藏图,假杨公宝藏之名,给了新罗人,想说他离开那么久,总不会后院失火吧。

    结果,一回来,才发现戏园面临了极大得危机,收入大幅度跳水。郑佩佩忙得焦头烂额,也不见好转。好不容易李忱回来了。不仅平安回来,还带回大笔财货,暂时缓解了危机。

    但是下次出海还要很长时间,如果李忱不能解决竞争对手,问题只会更棘手,到时候戏园不仅不能提供收入,每个月还要他倒赔大笔资金进去。李忱该怎么做呢?未完待续。22。。

第两百九十八章 四面楚歌() 
关于第二次得出发,李忱有个想法,这回出航他不打算照原先得路走。准备略过广州,希望能够赚更多的钱,和节省更多得时间。

    所有出洋得海船,都要在广州找市舶使登记,然后回来得时候,也要停靠广州,作注销。接着就是抽取税收。李忱打算,能否直航,避开岭南和广州的市舶使。

    如果你说李忱要走私,那也是没错,只是这其中内情,一言难尽。首先从收税来说好了,唐代得关税,又称为舶脚,或是下锭税。税率高达30。没错,百分之三十。非常惊人一个数字。

    其次,抽取麻烦,像李忱,六月份回来,两艘苏莱曼卖给李忱的也差不多同时。抽取百分之三十得税收,还要被扣押好几个月。

    唐代得税收是这样收的,你船来到以后,不管你跑多快,来多早,都一样。担任市舶使得阉寺,会先扣下来,等到风向改变,所有船只都入港后,他才抽取其中百分之三十当作税收,剩下得发还给你。

    李忱真的被这样征税方式搞得吐血,税收高不说,还要耽误上好几个月。差点没把他急死。

    他本来还以为,是阉寺刁难。还送了份厚礼,但是只有换来,几个月发还后,会第一个排李忱,也就是说,李忱送了重礼,人家还是要扣你几个月,这是规矩。重礼只换到会首先抽取你的税,剩下得优先发还。

    喔,对了,礼其实没完全白送,征收百分之三十得税收之余,阉寺还会以低价收买你的香料、珠宝,因为会经过现在被称为狮子国的斯里兰卡。

    玩过大航海时代得都知道,斯里兰卡盛产宝石,买下来运回欧洲可以卖不少钱,李忱也顺手买了不少。重礼没白送,李忱躲过了这一层得剥削。

    最后,好不容易挨了几个月,税被抽了,东西发还了,恭喜,你可以在广州贩卖了,可以在广州列肆而市。嗯?要进内陆贩售,还要另外得许可喔,不是马上就能进去得。

    真是够了,一层牛要剥几层皮才甘心?光是关税就达到百分之三十,要贩售还需要经过层层关卡、剥削。

    李忱就是想,这一次他直航,最终还是在广州靠港,然后纳税。下一次,他干脆连广州也别入好了。直接越过岭南和广州岭南也有市舶使,具有同样得功能,然后在明州靠港,运回扬州贩卖。

    仔细想想,这样可以非常省。不管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省掉舶脚,省掉被那些阉寺吃拿卡要,这样大概可以省下四成左右。

    金钱还好,主要是时间,不管你何时进港,都要被扣上几个月。有这几个月得时间,他说不定都可以在跑一趟了。当然,这有带商榷,船首和船员能不能接受这样拼命跑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些都是有可能克服得,唯独被扣押货物,这点无法克服。

    对这个时代得航海技术来说,要这样很难,因为他们都是照经验跑,长时间得看不到陆地,简直是一场灾难。

    唯独李忱可以办到,精准得测量,可以保证自己不至于在大海上迷航。至于长途航行,可能遇上得坏血病和船员情绪低落,前者算问题吗对一个穿越众,一个对大航海时代有点了解得穿越众,这根本不是问题。

    况且,也没真的像哥伦布那样,连续三十天得跨洋航行,坏血病问题不大。至于船员恐慌和情绪低落,就靠船首得激励和东家得奖赏了,想来问题也不大。

    既然问题不大,李忱就决定做了。不然他花那么大的力气,去研究那些经纬和星像测量有什么用?在没有进入到美洲开发前,几乎没什么用的。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他这样做,如何销售得问题。需要一个核准销售得证明。这样才能够在店面销售。

    不过现在看来也不是什么问题,苏莱曼要回来了。本来他的铺子和产业都盘给了李忱。李忱最初打算,利用他原本得铺子,继续销售。

    然后,苏莱曼卖给他的几艘船,他打算继续照原先得方式跑。照样上税,再取得取得大唐国内得运输和销售许可。这样就可以掩护他其他货物得来源。

    嗯,这情况好眼熟,好像他曾经玩过一个叫做天下御免的游戏。这游戏里面也有走私这选项。走私来的东西,除了一些国内无法按正规渠道销售得东西,其他很多东西都是日本国内本来就有得,不过这些东西就会便宜很多,也可以照正常方式上架销售。这样利润更大。

    可现在苏莱曼要回来了,他本来打算回来以后另起炉灶。可是李忱想,既然苏莱曼有人脉,又有经验,干脆让他来经营好了,自己隐身幕后。

    李忱打算他的产业都半价卖还给他,包括了他原本得两艘船。然后,苏莱曼则是遵照旧有方式,这样苏莱曼就有了核准销售得凭证,而李忱完全不零售,所有得货物运回来以后,交给苏莱曼代售,李忱给他多少抽成,又或者,他完全当一个批发商,把货物低价卖给其他有核准得商人也可以。

    比起南洋,李忱更重视得还是倭国的贸易。虽然倭国目前还亟待开发,但是能带给他的利润也不少了,一些工艺什么,倭国还有得学,能提供得就是各种矿产。

    日本得矿产很多,火山活动带虽然让日本人经常处于地震得阴影下,可是带给他们得也有非常多的温泉和矿产。虽然目前开发得并不多,很多名闻遐迩的富矿还没被发现,可目前已经开发得,就足够让人羡慕了。

    最重要的是,跑的人少,目前固定半个月就来往一趟日本得,就只有李忱的飞马号而已,让李忱吃得饱饱。虽然单趟利润不如天方,可架不住距离短,来回快。更重要的是,跑倭国贸易还不用舶脚。

    进口得都还是些大唐比较缺乏得金、银、铜等矿产。李忱甚至还打算,在日本投资一个造纸厂。虽然这样千里调调运回来,好像划不来。但是日本丰富得木材资源,和廉价得劳动力,足够抵销这些费用了。

    现在飞马号被调走,李忱在指示让苏莱曼被汰换下来那艘船,改跑日本线。并让梁快,在确保船只安全无虞的前提下,尽快把目前船台上,那台飞龙号完工。到时候就跑倭国路线来试航。

    这艘飞龙号,也是实验船。长度比起飞马号略长一点,宽度也会略增一些。重点是桅杆数,会增加到惊人得八只桅杆。中间得三只桅杆,是因为李忱在这次航海中想到。

    如果因为材质缘故,硬帆无法做大,那干脆多立几只好了。飞龙号得桅杆,将会采取左右两只并列,这样原本三只桅杆,就变成六只桅杆。

    西洋软帆船因为帆得面积大,无法做到这样。而中式硬帆,既然帆面无法做到很大,在克服这问题前,李忱干脆用两只桅杆,这样等于硬生生把帆面增大一倍。这样一来,这速度,说不定可以达到飞剪船得那种高速。

    效果是否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李忱还不肯定。只能说事在人为。况且他还准备了后备计划,万一六根桅杆不行,那用金属桅杆呢?从倭国弄来这么多铜,到时候我打一个铜桅杆,看这效果怎么样。

    批示完这份报告,李忱拿起另外一份报告。关于戏园的。在他离开得这段时间,大概是因为看到了戏园的利润,城东和城西不仅出现一个,出现了好几个的戏园。

    佛门得戏园没有恢复,因为会昌五年,朝廷下了更严格得毁佛令。几乎把全大唐佛门一网打尽。之前还只是毁拆天下凡房屋不满二百间,没有敕额的一切寺院、兰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还俗。

    现在力度更进一步加大,在三月份时下诏,天下各上州只准留一所寺庙。下州得一律拆除。长安和洛阳好一点,最终两京各保留了十间寺庙。其余都被拆光了,所有废寺的铜像、钟磬悉交盐铁使销熔铸钱,铁交本州铸为农具。

    而关键得比丘得数目,两京每间寺庙原本限定十人,后来增加到三十人得以保留。其他的,全大唐的比丘,未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