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智兴没有办法,要应对这种方式,无外乎三个。第一个,撤兵?那不可能,朝廷没有下令,他不能撤。为什么不能撤?李忱有点疑惑,不过他没问。

    第二点,发钱,多发点赏钱也可以。可问题是,钱从哪里来?他自掏腰包?先不说王智兴肯不肯,就算肯也没钱可掏,那可不是几贯钱,至少要几万贯。

    第三点,王智兴这么做了,杀…他把那些有意见得中层军官杀了个干净。暂时把事情压下去。可惜,到后来他还是为此复出代价,彭城军丁不待见他,逼得他以七十多岁得高龄,卸任回长安述职,换人接手。不然他不敢肯定会不会被人给…

    ‘彭城毕竟是先祖得发家之地,可惜阿…。’,王通又唠叨了一会,才带着酒意,摇摇晃晃得回去了。他今天就是来给李忱送税单得。

    王通走了以后,李忱想了很多,他考虑到,自己必须广开财源,不能完全指望这个酒了。酒得用量太大,朝廷也盯着紧,万一哪天政策一变?想到这里,李忱就打了个寒颤。

    酒不能做了,该靠什么好呢?

第一百三十六章 茶 茶() 
李忱感觉,关于酒,朝廷抓得太紧了。其实照他这样,是不能往外卖酒得。一切都酒都是朝廷独家经营,这是王通后来告诉他的。

    这个朝廷,从上到下,每个环节都要抓,抓不抓得牢是一回事,但足够说明朝廷得决心。这让他很有危机感。

    唐朝得酒税,从原本得无到有。随着财政得吃紧,也越征越高。原本无税,到后来越抓越紧,先是征酒税,后来变成专卖,禁止一切官私酿。大概是因为抓不胜抓,民间私酿屡抓不绝,朝廷下令,连酒曲只准官方卖。

    这样有用吗?很显然有用,但是不够,于是又开征专卖税,每斗税150文。真是要命。

    大概就是因为如此,以至于他得醉红尘销路,始终半上不下,因为不合法,卖的人都不敢大卖,只能私底下偷运。怪不得,他始终没有等到,原本预计得合作计划,始终都没人上门洽谈大量销售。

    至于其他酒坊,人家有背景,有关系,就不怕。因为这酒税是地方代收得,朝廷根本管不到,地方为了税收,很多时候都睁只眼闭只眼。

    那现在,他也算有关系了,不就可以卖了吗?主要是,他考虑到,这酒价,还得和粮食挂勾。粮价便宜,酒价也便宜。

    问题来了,那万一粮食歉收,粮价暴涨,那他不要说买“贵伤伤”得酒,恐怕到时候连酒都没得买。更何况他这个蒸馏酒,还特别浪费粮食。如果真的出现饥荒,到时候就算有酒,他都不敢买来酿,缺德阿。同量得酒,得花多少倍得粮食才作得出来。

    想了会,李忱还是觉得,得赶快考虑条新得财源,今年看起来粮食还够用,明年天知道什么情况,得未雨绸缪才行。这可不是杞人忧天,中国,天灾是常态。

    这跟什么德行无关,也不是中国地理位置差,主要中国太大了。横跨得经纬度也多,不是这里就是哪里会发生些天灾什么。而一发生天灾,粮价就会变动。这酒…实在太不可靠了。

    酒不行,茶怎么样?说到酒李忱本来想到烟…,喝酒抽烟,喝酒抽烟…现代人很多烟酒不离手,让他一下想到这个,如果真得有烟草,那利润可是哗哗的。可是呢,唐朝哪来得烟草阿。

    李忱多希望,这个时候出现一个西洋人在他面前,饥寒交迫得拿出一些美洲特产,希望拿这些特产换两口饭吃,多爽阿。

    可惜歪歪也是有限得,作者又不是某些高中生,也不考虑一下汉朝时候得航海技术,直接搞个西洋人,不仅可以到美洲,还可以又到中国,千里迢迢给主角送补给,让主角称王称霸,好像只要是西洋人,天生就会航海似的。

    没有帆船,开那种三层排桨船也可以撑到美洲,你以为玩大航海时代吗?全程不吃粮食,不喝水,光靠秘药消除疲劳,就可以一路从印度划桨划回欧洲?

    喔,对了,记忆久了,模糊了。应该不用称王称霸了,记得那本小说里面,猪脚就是皇帝。

    扯远了,没有烟,那就茶吧。虽然说唐代的茶,课税也课得很重,可是也是一条补充不是。到时候酒卖不好,或是干脆没了。就拿茶来补充好了。

    ‘茶阿?’,对了,早该把现代的茶制程提出来了。这么酒以来,他在唐代,喝唐代的茶,已经喝习惯了。也不觉得这茶有点怪味有什么了不起,至于泡茶麻烦,有什么关系?反正不是他泡,有人代劳了。

    想喝茶就让几个孩子动手,美其名锻炼他们能力。李忱知道,在唐朝这茶泡的好,跟现代那种可以把咖啡摆布出什么花样得技术,一样得吃香。即便你不靠这吃饭,也可以增添个人特色。所以他就名正言顺偷懒了。长久下来,他都忘了,他可以弄出一点现代茶出来。

    嗯,说是现代也不太对,这茶大概在明清两代就定型了,喝法就是那样。跟唐茶得区别很大。这绝对不是唐人不喜欢那种回甘得味道,记得之前就提过,这次工艺问题。

    茶得味道,可不是你现在喝的茶。现代人喝的茶,是经过几代人改良,才得到得,去除苦味,又让茶能够回甘,尽量保留了最好的滋味。要知道,汉代之所以不流行喝茶,主要是太苦了,苦得被拿去当药用。

    唐代制茶过程虽然有些改变,但是苦味还是存在。这不是随随便便改个泡法就没问题得。他又不是没试过,直接冲泡,那味道,苦得他无法入口。

    对,就拿茶下手好了,可以做为酒得补充。甚至,可能来说,他不想在瓦舍卖酒,最好只卖茶。酒喝多会闹事,没听过茶喝多也会闹事得。

    突然间李忱想到了点什么,茶,要泡茶,那要茶具什么。唐代得茶具和现代得茶具又是大不相同。如果他可以用现代泡茶取代唐朝的煮茶,那么…

    试想,每个喜欢上这种泡茶方式得人,会不会回家以后也想喝一杯?要喝一杯现代泡茶,势必不能用唐代得煮茶工具。哇哈哈,那是多大得市场阿。想到这,李忱就差点笑出声来。

    没办法不笑得,如果他回到汉朝,那还真没办法,光推广茶饮,这难度就不小了。可是唐朝,这可是一个饮茶习惯已经普及得时代。

    如果真得把泡茶推广开来,每个人都要换茶具,光卖一个茶壶,三个茶杯,他就可以卖出多少个?以十万来算都是少的。

    更何况,茶壶花样可多了。虽然他不太记得,可是他知道,泡茶得茶壶,不说样式,单是材质就百百款。光卖个茶壶茶杯,就可以赚个百万贯吧。

    嗯,你说仿冒问题怎么办?到时候市场好,绝对会有很多人争先模仿,唐代没有专利权不说,到了现代,有专利法,可以打官司,但是一个商品受欢迎,仿冒还少的了吗?

    问题是,他掌握了渠道,也掌握了上游,别人要怎么跟他抢生意?先说渠道。人家喝到这茶好喝,够格调,想买回去自己有空也可以喝。他在哪喝的?极乐天。自然就会想要从极乐天这边买茶具回去。自己天然就优势。

    固然,要是人家带茶具回家,呼朋引伴什么,也会接触到。不过人家一问哪买得,也会极乐天买。

    往远点说,要是真的推广开来了,别人见到有利可图,也跟着模仿,很多地方都能买到茶具。他还有上游呢,他只要把制茶工艺把好关,不使它外流,那么人家想喝茶,就只能上他这买。茶都只能上他这买了,茶具还能少的了?

    话说回来,这样的想法好像有点自私了,敝帚自珍,这点要不得。况且,如果利益巨大,到时候他再怎么保密,都会被有心人给撬出来。

    没关系,能保密多久算多久,真要到那时候,他能搞得花样多得是。没必要怕。而且到那时候,自己手上绝不会只有这点收益,即便有所损失,自己也完全受了了。

    打定主意,李忱开始盘算起现代茶得制程,要是想不起来,一且都白搭了。他拿过张纸,开始把自己记得得制程写下来。

    ‘我记得要炒…,然后…。’,李忱记得他曾经参观过茶叶什么馆得,有介绍过茶得制程,一边回想,一边想着自己该怎么进行这件事情。

    看来还是得买生茶回来自己做,老实说这样风险很大,太集中了…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这样太危险了。

    可是要派人另外在别的地方进行?派谁?似乎谁都不行。他到现在就几个家人而已,那些孩子还不到可以帮忙得时候,学习为重,要派他们大用场,等他们成年吧。

    至于仆役…虽然他买了些仆役回来,也有个管家,但是李忱也不是很信任人家,虽然廖管家看起来憨厚,也很会办事,也是他买回来得奴仆,生死操之在手。但那也不代表,他可以任意把人家怎么样,除非你家权势够大,不然就是没有敌人,你以为杀害奴仆,可以没事吗?

    况且,生死操之在手,并不意味着人家就对你伏首贴耳。人心隔肚皮,天知道他可不可信任。毕竟,奴仆出卖主家的事情,他可没有少听说。万一他在他还没稳固地位以前,偷了方法,泄漏出去怎么办?到那时候,就算把对方打死,你也挽不回损失了。

    ‘人手还是不够阿。’,李忱想到这里,仰天长叹。他两眼发值得看着院子。人手不够该怎么办呢?

    难道还是要用买来得仆役吗?李忱仔细思索起来。发觉自己陷入一个误区。大概是因为被出卖过,导致他对外人都不太信任。可是极乐天,用得大都是所谓的外人,那为什么不怕?

    因为在他眼皮底下,他盯得到。他现在每天要旬两次戏场。帐目也会仔细查核,跟怕被手下蒙蔽。所以不怕。

    结论是,因为他盯不到吗?如果可以分身千万,那他绝对不怕了。可他能分身千万吗?不能,结果还是得怕?

    不能阿,如果人都这么不信任,那样怎么做事业?

第一百三十七章 茶(2)() 
因为他盯不到,因为他不能分身。所以他不能信任他人,总觉得他们会使坏。那他还怎么做事业?

    全天底下人都这样想法,那就大乱了。商业根本运行不起来,因为每个人都不可信任,只能用自己信任的人。可是你能信任的人有多少?就算你只在关键地方安插自己人,可是那规模也是有限得。

    尤其是现代企业,动辄就是跨国公司。要是说只信任自己人,不要说垮台了,根本连发展都发展不起来,一辈子就地方商店得命。

    现代得社会交通方便,人员流动性强,出外打零工什么更是常见,也没看到现代企业跟防贼似的,防范那些外人阿。

    现代人,都可以使用外人了,何况古代可没有现代交通那么发达,人性那么复杂,相对简单一点。使用起来应该更相对得安全些吧?

    李忱又想到,也不能这样讲。现代企业,用外人也是有限得,关键部门还是要用一些亲信。要用可靠得老员工,哪有可能随便让个新人来接触。那还是要用自己人?我也不可能相信些新买来的奴隶。

    得,绕来绕去,又绕回了原点,追根究底还是自己起家太快。根基不够牢靠,满打满算,跟着自己的人,就算年资最长得,也不满一年,当不起他得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