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白门楼开始-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也较量了半载了,没想到到最后还是你高云来送我一程,不知道这算不算命运额安排,不过在老夫看来,这样已经很是满足了。”

    “別驾切莫如此,若是別驾愿意,晚生每日来陪別驾饮酒也是分内之事。”

    “每日?”阎象抬头看了看黑漆漆的牢顶,眼神之中带着一丝空洞,“哪里还有那么多每日?就算子叹与老夫都有此心,可是这贼老天却每每不如人愿!”

    阎象回神摇了摇头,似乎是在惋惜,也似乎是在感叹,“好的事情一次也就足够了,多了也就乏了。。。”

第11章 清流之死() 
“仁之小者在保护一二无辜,仁之大者在匡救天下黎民。別驾明知此次九死一生却欣然前往,实在让晚生受教太多。”

    酒已经喝了几盏了,从话语之中高云已经深刻明白了阎象的用意。在早些时候高云还认为阎象此行仅仅是为了袁术的利益或者给自己图上一个流芳百世的机会,但是现在高云只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希望天下太平的仁慈老者。

    “別驾的大眼界,大格局让晚生明白,別驾不在乎谁能登的上这九五之位,在乎的只是天下一统,百姓安平。”

    高云起身行礼,阎象也缓缓的拱手回礼,趁着起身才踱了两步,说道:“我们早已经半个身子入了黄土,作为这一代人,你们说我愚忠也好,迂腐也罢,但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哪怕这件事情只有十不存一的概率,我们要用自己行为为后者开辟一条康庄大道。”

    回位坐下,阎象自饮了一杯,才缓缓开口:“胡老将军,范参乘都是忠义之人,这次大难都是受老夫的牵连,子叹若是能够从轻就从轻的好,这样老夫心里也好受一些。”

    高云一听,就立马说道:“这些別驾可以放心,主公也是这个意思。毕竟胡杰老将军背后都是江淮的世家,主公不能完全不顾这些世家的反弹,云此前已经去过牢房,确保这些人无恙,只是他们。。。”

    “只是他们都供出是老夫主谋是吧。”阎象说的云淡风气,似乎早就将这一切看的明白。

    “主公想要保住这些胡将军这些人,就必须找到一个抗下整个事情的人。无论从任何方面来看,这个人于情于理都是老夫,想来他们招供也是主公授意,子叹切莫自责。”

    阎象继续说道:“这样也好啊,胡杰他们活下来了,江淮世家就会默认此事,寿春就不出现纰漏,你与世子的计划就能施行,百姓也不会遭受战乱之苦,甚好甚好。”

    “其实老夫刚刚说了一个妄语,老夫根本不确定你到底能不能来,只是老夫迫切的希望你能来,才会出现幻觉,觉得你一定能来。”

    “好在你确实来了,好在你们也确实会阻止主公的肆意妄为,我的理念终于也有人传承,就算我们的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能够保这江淮之地的安宁就已经够了。”

    说道这里阎象的眼神突然一厉,“但是子叹你要记住,想要中原安定切莫要贪重蹈主公覆辙。天下战乱已久,百姓受的苦已经够多了,北方有曹袁争夺霸主,南边刘景升张绣虎视眈眈,巴蜀刘君郎自立之心久已,西凉马腾韩遂兵强马壮,这些都是强敌,这些都是阻挡天下一统的对手。

    我不敢确定他们统一天下之后会不会施政于民,保黎民一个安宁。但是我相信世子,世子是我看着从小长大的,他的仁德之心我都看在眼里,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这么相信你们,相信你们会给寿春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相信你们会还天下一个乾坤清朗。至于怎么对付这些对手,我说不上太多话,军略上子叹你比我懂的太多,但是我只求他日功成名就之时,你与世子莫忘初心,莫忘百姓这十几年来受的寒霜苦楚!”

    说道这里,阎象突然从衣袖之中摸出了一个锦盒,然后亲手交到了高云手中。

    “我知道长乐宫这个地方,那里是世子拉拢心腹的地方,但是仅仅有那里还不够。”阎象目光已经移动到了锦盒之上,“这里面有一把钥匙,可开我家后院厢房,里面都是这么多年来我搜集那些江淮世家土地兼并的证据,以前政局稳定我拿这些世家没办法,但是现在想来应该会有些作用。”

    阎象的目光慢慢趋于平静,“我有一儿名朗,天资聪慧,子叹若是喜欢以后就带在身边吧。。。”

    似乎向是交代后事,阎象说完着一些话之后眼神再次变得空洞,此时的他就像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脑海中能够回忆的只是以前的峥嵘岁月。

    毕竟不到最后一步,谁不想活的久一些。

    高云的身子已经弓成了九十度,他毕恭毕敬的给阎象行了礼。在他看来这个老人无论以前有多偏执,无论以前是否对付过自己,但这一刻都是可敬的。

    这是真的不顾自己性命,只顾天下黎明百姓的清流。他有情有义,忠心耿耿,就算知道袁术必亡的情况下也不去投他人,只会用自己脆弱的臂膀试图挽回袁术偏折的轨迹。

    可是这一切终究只是徒劳。

    “別驾之言晚辈铭记于心。只要有我高云辅佐世子的一天,就一定会告诫世子以天下苍生为重。

    世子雄才伟略,手下能人数不胜数,想必将来也一定会还天下一个太平。只是届时百姓安平,国家富裕,別驾真的不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高云说完已经抬头,他分明看出了阎象一瞬间闪过的那一丝犹豫与不舍,但是立马又被果决的表情所掩盖。

    他是有办法的,他早已经与袁耀商议过计策。今日来到牢里就是想劝说阎象玩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把戏,但是看到阎象现在的表情,高云知道这一切恐怕是难以施行。

    “想,但是却不能。”阎象摇了摇头,面带笑容:“象不过是一个将死之人,就算今日不死也会不久于人世,况且象之性命与天下黎民苍生比起来实在是过于微乎其微了。。。”

    右手举杯再次自饮,这一刻阎象已经喜欢上了酒精的感觉,他甚至在惋惜这一生为何滴酒不沾,现在想想少喝一点应该也不会误事吧。

    可是再要斟酒之时,壶中已经尽了。

    “罢了罢了,酒已尽,子叹自去吧。”

    “別驾。。。”

    “自去吧。。。”

    高云走了,走的比出城西牢房之时还要沉重,阎象的忠贞,阎象的偏执,阎象的仁德已经将他心彻底填满。

    这一刻他在挣扎,在自我反省,在思考,在放逐。平心而论若是换了自己,很难有勇气象阎象一般走出这一步。

    “主公之愿,象随之。”

    这是高云听到阎象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走出牢房之后才听到独白,他明白阎象说出这句话之后,心意已决。

    是啊,正如阎象所说,他们这一代人说他们愚忠也好迂腐也罢,但是有些事情总要去做,哪怕就是千分之一的概率,他们依旧是一往无前。

    乱世就是这样,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就能完成,与其无功的死去还不如将意志继续传承。

    阎象就是这样的人,他也确实做到了。至于是傻,还是伟大,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建安五年二月二十,豫州別驾阎象因组织群臣死谏,被袁术抓捕入狱。

    同年二月二十一日傍晚,豫州別驾阎象于水牢之中自缢而亡,享年58岁。

    。。。

第12章 两强的决定() 
“启禀主公,乐将军兵马已经屯兵官渡,随时准备迎战。”

    “启禀主公,徐将军于将军大军已屯乐安港,等待主公发号施令。”

    “启禀主公,李将军已入关中,平港之地入我军之手,随时可以北渡。”

    “启禀主公,满主簿已经将浮桥材料运往前线,只要主公令下,便可造桥渡河!”

    曹孟德凝眉听着手下的汇报,最终还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意挥手让这些传令官退下。

    此时的曹操并不在许都之中,也不会躺在家中舒服的床榻之上。因为与袁绍的关系恶化,两军在前线不断的屯兵示威,身为人主的曹操早早的赶到了官渡前线,每日生活在军营之中,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也正是因为曹操这样的做法,使得曹军士气大振,曹军士兵一个个就像打了兴奋剂一般整日在黄河渡口操练,按照他们的意思就是要为曹孟德赢下这一场生死之战。

    曹操抬头看了看营帐中的几个随军谋士,除了荀彧要留守许都之外都是他最为熟悉的三个人。

    “这袁本初也是奇怪,根本不在乎士气一般。不仅不亲身前线,对岸的士兵操练之声又是若有若无,莫非已经无可用之人了?”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在打趣,因为袁绍作为河北霸主手握重兵,根本没人敢去小看。

    “主公神机妙算。”程昱上前拱手说道:“袁本初就算再机警也只会想到主公分兵青州乐安,至于让曼成将军入关中随时北渡河内,他袁本初就算是三头六臂也不会料到这样的结局。”

    程昱并不是什么阿谀拍马之人,李典入关是曹操的后备之计,而这个法子确实想的好,到时候大战开始李典强度平港定会让袁绍首尾不得相顾,影响这个大战的局势。

    至少在曹孟德想出的这个谋略之上,程昱荀攸戏志才三人都是非常赞同与欣赏的。

    程昱说完,戏志才已经上前,简单的行礼之后就开口道:“袁本初身在邺城恐怕也不是为了贪图享乐,只是北方大族林立,此时又要与主公开战,袁本初定是要去安抚这些蠢蠢欲动的世家。

    只可惜黎阳守将乃是颜良,此人不仅为四庭柱之首,而且性格稳重,善于军略,加上又荀友若为军中参事,黎阳之坚可想而知!不然就凭袁本初身不在前线这个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强度黄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戏志才分析的十分准确,其实他还少说了一些,何止是颜良,现在的黎阳河北四庭柱都是俱然在列。

    “颜良者,吾甚惜之。”曹孟德本能的叹息了一声,他惜才这方面绝对是黑不得的,对于颜良这种当世良将他有的也只有叹息。

    场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安静,四人似乎都形成了默契没有说话,最终还是荀攸上前打开了僵局。

    “主公何须叹一颜良,想我军大将无数比肩颜良者数不胜数,可属下早上刚刚接的一个情报,想来主公定有兴趣知道。”

    “恩?”曹孟德本以为荀攸会继续安慰自己,没想到突然来了这么一个转折便是显得饶有兴趣。

    “是寿春方面的。”荀攸的语气波澜不惊。

    “寿春?莫非他袁公路等不及了,已经要称帝?”

    “不是称帝,不过也十分快了。”荀攸抖了抖衣袖,“据情报所言,豫州別驾阎象率领百官进袁术府中死谏,不料却被袁术全部下狱,并在当日赐死了阎象。”

    其实荀攸的情报也不是很准确,按照袁术的意思阎象虽然必死,但是并不是急着当日就杀,阎象的死完全是自己殉节的结果,可是这一传一百传百就变成了袁术迫切处死自己肱骨之臣的说法。

    “袁公路就是一条疯狗!”曹操毫不犹豫的爆了粗口,“阎澹靖乃是名士,此人帮袁术奠定了寿春基业,可谓是劳苦功高,没想到只是一次进谏就让这样的忠义之士丢了性命!”

    曹操翻了翻眼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