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白门楼开始-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说完,祢衡也是眼前一亮,“奉孝真是好计谋!如此一来,这场元日庆典就变成了表明立场的台阶,子叹也不用去费过多的心神择选敌人,能不能出席就将这群世家的态度完整呈现出来!”

    大雪依旧,三人也是渐渐没了话题,郭嘉已经有些忍受不住寒冷回到马车之中了,祢衡放心不下,也随着郭嘉回到车中暂息。

    高云依旧愁眉紧锁,他本以为这次北援孔融之后,便是他困龙出渊之日。只要官居庐江太守,便是进可助袁耀夺得寿春大权,退可自保自立,不至于随着袁术葬身火海。

    但是现在他才发现,他将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世家之间的较劲远远比他想的厉害,想要靠这么一点兵权就在庐江站稳脚跟就是天方夜谭,在这个时代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少不了世家的支持。

    元日就要到了,无论在中国哪个年代过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本想上任庐江太守之后便是迎接元日,可谓是双喜临门,可是残酷的事实却告诉高云,自己想过个好年都不是那么容易!

    时间飞逝,三日转瞬即到,大雪还是不依不饶的散落人间,但是高云只需用撩开遮挡在眼前的积雪,便可以模模糊糊看清楚庐江郡那若有若无的城墙。

    虽隔数里,但归心似箭,高云知道这些将士们已经受够了寒冬的摧残,便是猛地一拍马背,下令下去,大军火速开往庐江!

    “嗯!?”就在这时候,高云突然看见前方出现了一对人马,二十来名穿甲之士手持武器整齐的在皑皑白雪之中站立。为首的有三人,自己却一个都不认识,大约看得出他们穿的都是汉制官服,缓缓向自己走来。

    “庐江校尉陆绩见过太守大人。”

    “舒县令贺辅见过太守大人。”

    “舒县尉张从见过太守大人。”

    为首的三人对着高云就抱拳行礼,马背上的高云也开始眯着眼睛打量起了三人。

    庐江校尉陆绩,年纪最为年轻,明眼人都能看出他还不过而立之年。但是高云却心中感慨,如今还没到公元200年,若是按照历史来说这陆绩不过13岁的孩童,甚至比他小一辈的陆逊还要年轻四岁,但是现在呢?俨然已经是一副成熟稳健之模样。

    狗血的历史偏折高云已经不想再说,便在脑中开始思索舒县令张从,经过一番思索高云确定至少三国之类的书上未有提及过此人,但是高云知道这个张从背后却有一个巨大的靠山,吴地四姓之一的张家!

    至于贺辅,高云则更是兴趣非常,贺氏在会稽丝毫不逊于张氏在吴郡的名望,与当时吴郡四大姓并存的便是这会稽四大姓,而贺氏正是这其中之一。

    贺辅此人中规中矩,其弟贺纯也算是会稽名士,博览群艺,最后做到了江夏太守的位置。但是贺家最为有名气的人物还不是贺纯,亦不是贺辅,而是贺辅的儿子贺齐。

    如今贺辅三十岁出头,那么贺齐应该还没有偏离历史轨道,还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童,但是这个孩童在日后却是不逊于东吴十二虎臣的存在。

    他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是江东那时候平定山越,平定叛乱起义的绝对性能手。当时就有戏称,只要平乱一事交于贺公苗之手,那么一月之内战事可平!

    这个人的能力肯定是有的,但是也有那么一点小小的瑕疵,史书记载贺齐生性奢绮。这一点在军事方面表现的极其明显,他所领部队兵甲器械极为精良,所承战船也是奢华至极。

    有人说他铺张浪费,也有人说他正是因为军备精良才战无不胜,高云揉揉脑袋不想深究,毕竟历史人物谁又能说个透彻呢?

    随后,高云已经缓缓下马,带着身后众将便拱手回礼。

    “有劳诸公出城等候。。。”

第74章 只关乎陆家的前途命运() 
“庐江政务就要劳烦二位了。”

    高云拱手对着郭嘉,祢衡一礼,便是笑着走开,留给郭嘉祢衡的则全是堆积如山的卷宗。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结合历史也知道郭嘉最强的能力就在于军务,对于政务方面反而要差了很多。至于祢衡,此人文学才情绝对是一流,说白了也就是研究典学,诗词歌赋能力很强,但是无奈现在根本有政务人才可用,更何况两人都是文人,高云猜测这个时代的文人多少还是能处理一些政务的。

    郭嘉是个懒胚子,这政务大多都要落到祢衡身上,祢衡是个奇人,才思敏捷是肯定的,以前没有出仕也许才没展现政务方面的技能,换句话说,高云将政务交给他,其实也是想看看祢衡还有多少的可以发展的空间。

    吕玲绮一直在房中倒腾,也许是因为女孩子总要装饰装饰新房间吧,以至于招来的女性亲卫操练都搁置下来。吉平自从来到寿春之后,就一刻也没又闲下来。在高云的帮助之下,吉平在太守府的街道上盘下了一间房子,除了平日免罚义诊之外,还在四处搜索可以学医的年轻苗子,看来老爷子是要打算开宗立派了。

    武人方面,臧霸还是回到了九江继续担任九江校尉。管亥,太史慈,龚都三人也都住进了高云为他们安排的宅邸之中。

    至于典韦这个憨厚的汉子,则是习惯了住在高云家中,死活不愿意离开。高云没他办法,便是还是给他安排在了太守府的东厢房,顺便还可以教导教导郝昭的武艺。

    “太守大人。”

    高云迈出太守府的那一刻,太史慈管亥已经策马立于门前,他们都是简装出行,手中的武器却未曾离身。

    “两位早,还是叫我表字吧,免得生分。”

    管家潘冉已经扶着高云上马,马背上的高云揉了揉额头,便是对着两人说道:“出发吧。”

    本就是约好出行,高云身边总要有两个人来保护,现在最闲的恐怕就是管亥太史慈两人了,所以他想都没想就要让两人陪同自己一同去往陆府。

    庐江的积雪还是很深的,马蹄踩在软绵绵的雪面上立马就是深深陷下去了一大块。好在三人都是良驹,就算

    一路在过坎坷,也是很快的来到了陆家的府邸。

    “咚咚咚”高云扫去肩膀上的积雪,敲几下门环之后,便是有一个童子探出头来,看着高云身后两位武人持刀的架势,显然有些愣神,只是半掩着门瓮声瓮气的问道:“敢问大人找谁。”

    高云一笑:“吾乃庐江太守高云,特来拜见陆公。”

    童子被高云的身份吓了一跳,便是说道:“太守大人稍后,这便去通知老爷。”

    。。。

    陆家的院子还是很大的,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但是一切物件都是按照周礼来进行摆设。

    陆家本是吴郡四大家族之一,但是由于陆康升迁庐江太守之后,便是举家迁徙到庐江一带。他与张家只是在庐江的设分支不同,陆家是实实在在决定将家中所有的底蕴都依托在庐江大地之上,也真是因为这样,陆家才一跃成为了庐江第一士族。

    高云来的时候就找郭嘉祢衡等人详细的了解了一番陆家。陆家这个家族在大体之上还是与其他世家一样,拥有土地,传承家学。

    但是陆家这百年来,子弟仕途并不是很好,当的最大官的还要属陆康的祖父,出任过扬州刺史,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州之长。之后就是陆康了,从州长官变成了郡长官,就这样也是他陆家当的第二大的管了。

    没有三公九卿之位,陆家的影响力当然不能与袁杨荀陈这样的庞然大物相比,但是他们却有自己特有的经商手段。

    要说商业在东汉末年可是个贱业,但是这也只是对于那些没有世家背景,没有土地的走商而言。一般的大世家在拥有土地的情况下也会分出家中一些子弟去经商,来供给整个家族的开销运转。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东汉末年四大豪商,他陆家在生意方面虽然不能与甄卫相比,但是家族也算富裕,而且他所经营的商业项目是其他世家都不能模仿的,那便是造船业。

    江南多水,陆家造船为首,这些话不并不是空穴来风,高云既然知道了陆家的缺点优点,也好与陆康等人坐地来谈谈条件。

    “季宁公安好,晚辈冒昧来访,还望季宁公见谅。”

    陆康并没有坐在首位,要说官职这里高云最大,高云都只是下座他也只能作陪。

    左手扶了扶花白的胡须,陆康右手拄了拄拐杖,便是笑道:“太守大人哪里话?太守大人如此青年俊才能造访我陆家,简直让寒舍蓬荜生辉。”

    斜眼看了看身边的陆绩,便是轻喝道:“逆子还不给太守大人看茶?”

    高云笑着接过陆绩的茶盏,便是在脑海之中开启了系统。

    “陆康,武力13,智力89,政治90,统率20。”

    “陆绩,武力40,智力82,政治82,统率30。”

    果然是名门士族,高云心中作出了判断,难怪这个年代世家实力是可怕的,随意被历史带过的两人都有如此可怕的四维。

    另一边,看着自己幼子已经坐下,陆康便是开口:“太守大人走马上任,犬子又是庐江校尉,以后在大人手下任职,还望大人多多提携。”

    “季宁公哪里的话?小子只是晚辈,况且公纪兄才学兼备,在下还应与公纪兄多多学习才是。”

    看着高云不卑不亢,陆康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太守大人。。。”

    “季宁公在上,可称呼小侄表字即可。”

    “呵呵。”陆康干笑了两声,便是有些欣慰的说道:“那老夫就托大了,不知子叹贤侄今日造访所谓何事?”

    高云对上了陆康的眼神,便是笑道:“季宁公心知肚明,又何必再问小侄?”

    “世子已经托付于我,此事老夫也能帮上子叹几分,只不过这成败与否还要看天。。。”

    “季宁公!”没等陆康的“意”字说出口,高云就起身打断,对着陆康恭敬的鞠躬之后,就开口说道:“此事与世子无关,与庐江世家无关,有关只外乎庐江陆家前途命运!”

    高云说完,陆康便盯紧了高云那双眸子,老迈的右手死死捏住拐杖,似乎要等高云如何自圆其说。。。

第75章 陆家入局??() 
“出来吧。”

    送别高云之后,陆康一把坐回了大厅中的首席,他老迈的身子似乎已经难以承受门外的还冷,只是对着屏风后面幽幽的说了这么一句。

    听到陆康的吩咐,屏风后面立马闪出一个十四五岁的孩童,那孩子也竖着发饰,但是面相还是显得尤为稚嫩。

    “孩儿见过翁翁,见过公纪伯父。”

    孩童叫做陆逊,字伯言。

    本名陆议,后改名逊。其实陆逊的祖父为陆纡,父亲为陆骏,但是因为少年丧父,祖父又不在人世,便过继到陆康名下。也就是说,陆康实际上只是陆逊的从祖父。

    好在陆逊从小聪慧,又有饱读诗书,深受陆康喜爱,以至于被陆家当做第三代的接班人来培养,所以陆康对其疼爱简直不能用言语表达,就算陆逊不过年华十四,陆康依旧允许其参与家中大事的议论。

    “你们刚刚都听到高子叹的话了,都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陆绩首先起身,拱手说道:“回禀父亲,依儿子所见,高太守此人深藏不漏也。”

    陆绩在厅中踱了两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