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天下-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二十余名军卒不明所以,难免有些惊讶,稍稍怔过之后才退后,让别的军卒替上。

    后面的军卒早已搭箭,替上之后便张臂拉弦,箭头瞄着下面那队人马。却同样是不及松弦便觉得手中一颤,硬弓竟然垮散,亦是当场怔住。

    而城门两侧百十步距离都是弓箭的有效射程,那数百名军卒没有遇着弓矢莫名其妙断裂的变故,箭矢便如雨点般射下。

    第五安乾象指弹出便跨前两步,紧贴于城墙,仰头看去,见墙头又伸出一排弓箭,当下毫不迟疑再捏诀弹出。

    与此同时,他听得身后马蹄大作,心下明白朱桂等人已向城门冲来,便脚踏洛书九宫步,在城墙和两侧甬梯上往返飘忽,不断弹出乾象指,将上面弓箭斩断。

    但守城军卒密集,斩断一批又冒出一批,而且前后间隔十分短暂,他始终只能控制城门上方二十余步的范围。

    朱桂等人全力冲向城门,借着第五安的压制迅速穿城而出,但其身后绵延的军卒队列中却不断有人被城门两侧射来的箭矢命中。

    城门上一名百户发现下方异常,喝令军卒从两侧甬梯涌下。军卒见着梯下有人,立即挺枪而来。

    第五安担心正在鱼贯而出的代王兵马被截往,心中顿时紧迫,再顾不得拿捏力道。先是全力向一侧甬梯弹出一记乾象指;同时脚下用力,又飘向另一侧,手中乾象指又出,亦是用尽全力。

    这两记乾象指分化两片刀光,从甬梯两端冲在前面的军卒身上穿过。

    两侧最前端的三名军卒拦腰断成两截,顿时血汁肠肚喷洒而出。第二排的军卒位置略高,则从大腿处断开,亦是扑通栽倒。第三排军卒则是小腿胫骨断裂,惨呼声陡然响起。

    甬梯瞬间被堵住,军卒不能再往下涌。加上后面的军卒被眼前一幕惊了心,便拥在梯上大喘气,没了继续冲下来的心思。

    虽然甬梯军卒暂时被阻,但城门上方的军卒没有阻碍后,已纷纷张弓对下方人马射出一片箭矢。

    城下普通军卒在疾奔途中对箭矢的躲避大部分靠运气,对少数远方射来的箭矢或也能格挡下来,但对正前方自上而下的凌厉射击却丝毫没有办法。

    城上只是一轮劲射,下面便又伤亡一片。

    没有中箭的军卒见身边同伙不断倒下,心中的危急感陡增,于是脚下越发用力,加快了冲驰速度。

    好在与其他三处城门情形不同,那边是在激战中临时冲城,难免混乱拥堵;此处军卒先前一直顺着街道保持着队形,故而冲起来后迅速而有序,不多时便过去大半。

    静女等人护着朱桂家眷冲来,见来箭甚急,干脆跃身于旁边马车上;手中长剑飞舞,将来箭一一格开。

    将及城门,静女瞟见一道身影在城门两侧甬梯间飘忽往返,不断有军卒向其掷枪砸石,甚是惊险,瞬时心中一紧,急道:“安哥,走了!”

    第五安跃至城门来便一直全力使出指象诀,此时内力已有些势弱,能够有效压制的范围越来越小。听到叫声后迅速一瞟,见冲城队伍已近尾部,便后掠而起,同时再向城上弹出两道乾象指。

    先时贴于城墙,第五安多是将伸出墙体外的弓箭斩断。此时掠身空中,指尖刀气便对着城头军卒而去。瞬时在七、八名军卒脸上划开一道数寸深的伤口,险些将其脑袋剖开。

    旁边军卒骇然,下意识向后退去。第五安借机掠至城门,正与静女等人一道出了城。

    稽子君等人将守城门的十数军卒斩杀、打开城门后,见朱桂等人已冲来,便闪身避让。不想冲来的军卒瞬时填满城门,只得退出城门外,在两侧协助军卒向东驰去。

    此时见第五安等人出来,稽子君等人大喜,亦是分别跃上几辆马车。

    城上军卒见城内敌人已是寥寥,便涌到城墙外侧来,向着下面一通乱射。第五安等人身手了得,将马车护了下来。而马车后面百余军卒则无法格挡背后来箭,纷纷扑倒。

    终于驰出箭矢射程,第五安等人寻得几匹无主战马,欲追赶前方朱桂。正在这时,却见城廓两侧火把忽现,隐有大量人马冲来。

    …………

    都指挥使司内火光冲天。

    一众指挥使、同知、佥事远远站着,一边喝令军卒灭火,一边皱眉悄语。

    “此事颇为蹊跷,谁有这么大胆,竟敢刺杀陈都督?”

    “陈都督那么多侍卫都着了道,对方却只有区区五人,显然是有备而来啊!莫非是他在京师的仇家?”

    “别说这些了,说说眼下该如何向朝廷交待吧。”

    此言一出,一众人等叹而无语。值此闻军卒报来,说庶人桂反叛,已然率军冲出城去。

    一名同知大喜,道:“此事明了!定是朱桂遣人杀了陈都督。”

    一名佥事亦是欣喜,道:“指挥使,若将朱桂捉回,当是大功一件。事不宜迟,当立刻发兵追击。”

    指挥使沉吟道:“你们都认为该追?”

    “指挥使,若是我等不追,怕是朝廷降罪啊。”

    “朱桂东逃,定是向着北平而去,但中途尚有蔚州、广昌两城。此时发兵追击,便可与蔚州、广昌前后夹击。”

    “指挥使……指挥使?”

    “或许,指挥使另有妙策?”

    指挥使虚眼瞟着远处陈质的尸体,道:“此人活着的时候,我并不待见。现在死了,倒让我想起他说的一句话来。”

    “请指挥使明示。”

    “当初来大同,他便借酒后之言向我表明,朱桂再如何不济,也是太祖皇帝的儿子,不可事事做绝。”

    “可是……”

    “此言有理。那么多藩王,谁与谁交好,谁与谁有恶,我们所了解的情形并非一定准确,若是……”

    “是也是也。说到底,这是他们家的事,今日闹得凶,说不定明日便又是一团和气,倒是难为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

    “其实此事对我们并无不利之处,朱桂兵反、杀了陈都督,我们奋力镇压,将叛军斩杀大半,但朱桂却侥幸逃出了城。”

    指挥使点点头,道:“顾佥事说得是实情!”

    众人心下明了,纷道:

    “在指挥使亲自带领下,我等追杀出城,又斩敌数千……”

    “唯朱桂趁乱脱逃,我等自然要追,却又闻得城中尚有叛军,只得先行回城平叛。”

    “那是必然!毕竟城中有无辜百姓,我等绝不能让叛军祸害他们。”

    “嗯,与此同时,指挥使当即立断,令密哨前往通知蔚州、广昌卫,严防叛军东逃。”

    “这便是事实。”

    “当然是事实。”

    “呵呵,李同知,如此一来,或许北平也会记着我们一个好处?”

    “嘘……”

    …………

第一百十一章 身先士卒() 
按照第二套方案,此时应该有人从这两个方向而来。但第五安终是谨慎,让众人先走,然后再与稽子君向着那些火把迎去。

    最终确定,那些正是从其他三处城门出来的张信等人。来不及过多询问,双方汇合后赶紧纵马追赶朱桂等人。

    一夜疾驰。

    次日巳时,任建建从后方赶来,道:“大师兄……政委,大同兵马退回去了,现在后方无患。”

    第五安点点头,示意朱桂放缓前行速度。至下午申时,前哨探得已距离蔚州不过二十余里。

    朱桂疲倦得没了一丝暴脾气,摇头道:“第五政委,歇一歇吧。”

    第五公回头看看,点头道:“原地休息。城管军的随我来。”说完又向前驰出数十步方才下马。

    不多时,城管军一众豪杰纷纷从军卒队列中出来,围至第五安身侧。

    第五安左右环视一番,皱眉道:“其他人呢?”

    众人欲言又止,齐齐看向张信。

    张信道:“昨夜各门混战,我城管军虽然勇猛,但在无法计数的刀枪、火器面前仍然损失严重,先后阵亡四名旅长、六名团长。”

    第五安惊而黯然,叹道:“当由我负全责啊。”

    张信、古醉自然不认同这话,说道计划乃是三人共同商议,万无让第五政委独自承担责任的道理。

    其余豪杰亦是连道不可,纷纷响应张、古两人。

    这时朱桂遣人来通报了军卒伤亡情况,原一万多人马现在仅剩不到五千。

    众人听后都沉默了下来。

    第五安暗叹:“这时候便需要政委了啊。”于是努力笑了笑,道:“同志们,大家都振着一点,虽然我们失去了十位同志,但他们死得其所,让我们更多的人顺利出城,至少代王手下那也是五千条性命嘛。所以……”

    张信接过话头,道:“所以我们要完成计划,不能让他们白死。”

    第五安诧异地住了口。

    张信瞟着第五安,隐晦地向后面朱桂一行努了努嘴,悄声道:“五千人马也不少啊。”

    这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明显,但作为城管军高级别的几名干部之一,第五安还是认为自己已经弄懂了张信的话中含意,于是说道:“代王也损失惨重,实在不好开口啊。”

    稽子君凑了过来,低声道:“不用开口,一切看行动嘛。”

    第五安怔了怔,觉得张信的意思似乎并不完全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意思,迟疑道:“不太好吧?”说完看向张信。

    张信看看稽子君,又看向第五安,点头道:“第五政委,世上之事无非就是你情我愿,如果军卒渴望加入我城管军,我们也没理由拒人于千里之外嘛。”

    第五安看向古醉。

    古醉离得稍远一些,但显然知道第五安三人在私语什么,裂嘴笑道:“我无所谓,听军团长和政委的。”

    第五安想了半晌,突然倒嘶一口气,看着张、稽二人,道:“那就试试?”

    张、稽二人相视一笑,点头道:“试试!”说罢招呼众豪杰骑围聚一处,切切私语一番。

    歇得半个多时辰,众人再度启程。

    第五安与朱桂并马而行,从宁王朱权在北平的幸福生活开始聊起,逐渐展开到代王朱桂到北平以后,又将会过上怎样的幸福生活。

    与此同时,张信、稽子君、古醉以及五虎帮黄忠等人亦在队伍中与各自熟悉的千户、百户畅谈起来。

    众人虽然分散开去,但谈话套路极其一致。都是先从唠家常开始,比如张千户老家哪里、李百户家人可还安好等等,然后便是对其在代王麾下的军旅生活表示嘘寒问暖。

    接着很自然地作起了横向比较,说到了燕王麾下,然后深入到城管军,最后细化到城管军中所有人之间都没有上下级之间的差别,同吃同睡,亲得像兄弟。

    一众千户、百户频频点头,也有部分人趁机发了些对军旅生涯感觉厌倦的牢骚。但让众豪杰稍有点意外的是,对方关注的重点并不在城管军内部的兄弟情谊,而在他们一嘴带过的日常生活。

    而一说到日常生活,旁边的普通军卒也来了兴趣,纷纷相问。

    “顿顿有热面馍?不会吧?”

    “怎么不会?不仅是热面馍,还全是又大又白的热面馍。”

    “什么?两天就能吃一回肉?乖乖,我一个月都没闻着油味儿了。”

    “那还能有假?你不说我身手好吗?不吃肉哪里来的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