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天下-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素来杀倭贼颇为勇猛,却是为何?自然是不容他们祸害我大明百姓。可你们就容残元南犯?诚然,燕王反皇上,说到底是他们朱家的事情,但这既是家事,也是国事。”

    “若是任由燕王与朝廷之战不断,则我大明国力必衰!届时残元岂不是趁机南下?那样有多少百姓会遭受祸害?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尽已全力,能够让战事早先平息,不给残元可趁之机,岂不比杀倭贼更有作用?”

    “至于为什么要帮着燕王,我想这个不用多说。大家都是江湖儿女,自然懂得富贵险中求的道理……。”

    第五安看着任建建侃侃而谈、一幅大义凛然的形象,心中甚是欣喜,暗道几年未见,二师弟到底长大了,懂得忧国忧民了。

    甚至听着记忆中特别熟悉的那句攘外必先安内的话,他都忍不住猜想任建建是不是被明非穿越到身上了。

    不想正在自己频频点头肯定之际,却听得任建建来了一句富贵险中求,顿时感觉脸上有些发烫,正欲上前予以纠正,却听得五虎帮数人齐声叫好、喝彩连连。

    黄忠竖起大拇指,说道:“任兄说得对!自古以来便是富贵险中求,就算失败,大不了是脑袋掉了落下碗大一块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谢大有昂头道:“好男儿岂能甘心平庸无为的一生?有得这般机会,自然要搏上一搏,如此才不负来这世上走一回。”

    二人话毕,人群中竟有十数人叫好晌应,还有不少人则是暗自点头。

    第五安没想到群豪竟有人对富贵险中求真的感兴趣,但他知道基于这样的理念而产生的队伍,那肯定是不好带的。

    是以,他到底忍不住,大声说道:“这位好汉有所不知,燕王之所以反……”便把昨日朱棣说的那一番慷慨陈词道出,尽量学着朱棣声情并茂的样子,说朱允炆如何连削五王、如何逼疯他朱棣等等。

    人群中一片恍然之声,更有人叹道:“清君侧,忠义也!”

    第五安自己都觉得眼眶有些发热,便拭了拭眼角,说道:“连自己叔父都容不下,又岂能容下天下百姓?燕王是反了,可却是不得不反。于情于理,我都当助他一臂之力。”

    古醉等人听得第五安如此说,立即表态愿意帮助他替燕王出些力气。反正对他们来说,燕王也好,皇上也罢,都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

    先时不肯,只因不愿同袍相残。现在既然知道相残亦是为了百姓免受更大的祸害,自然也就放下这个心结。

    古醉等人开了头,群豪也渐渐有了响应,其中有多少是为了险中求富贵的不得而知,但总共竟有百十来人表了态。

    正在这时,众人听得人群后传来惊呼:“蒙古骑兵杀来了!”

第八十五章 郡王有音讯() 
第五安、古醉等人赶至人群后方,见远远驰来一队人马,约有四、五十骑,装束打扮正是蒙古人。

    古醉皱眉道:“此处是七老图山,多半是鞑靼人。他娘的,一会是倭贼,一会是鞑靼,都把我大明当什么了,想来便来?”

    先时没表态的豪杰或者是不认同第五安和任建建的观点,或者是有自己不便启齿的心思,但见此次北上杀倭的领头人古醉都走了,便有些兴意阑珊,有些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的茫然和索然。

    此时见着蒙古人,且人数明显比已方少,顿时来了豪情,纷纷叫嚷:

    “残元流寇竟敢踏入我大明境地,真当我大明无人么?各位好汉,咱们给他们拼了!”

    “犯我明境者,虽远必诛!”

    “薛满天,人家都跑到眼跟前儿来,屁的虽远必诛!”

    “你个驴日的柳云成,就知道给我叫劲,有本事就比一比,看谁杀的鞑靼人多。”

    “老薛、老柳,你们两个都是一张嘴,消停点行不?咱先听听古大侠怎么说啊!”

    “对对,古大侠,咱们给鞑靼人拼了罢……。”

    第五安感觉脑袋有些大,暗道:“那些愿意帮我的好汉难道也是这样的性情?这样的队伍不好带啊……或许应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正自愁想,见古醉振臂一呼,说道:“诸位豪杰,准备迎敌!”

    众豪杰轰地一声散开,纷纷抽刀拔剑,口中杀声一片。虽然杂乱无绪,毫无阵式可言,但好歹人多,瞬时将官道堵了个严严实实。

    第五安更感觉脑袋大,总觉得这样不妥:对方是骑兵,若是加速冲锋过来,众豪杰肉身之躯如何能抵挡?

    不曾想那队骑兵却是远远地慢了下来,最后在众人前面二十余步处停下。

    第五安瞧着对面多是蒙古人装扮,但为首两人却是汉人,不禁有些奇怪,低声说道:“古大哥,先问问情况吧?”

    不料对方当头的一位年轻汉人率先说道:“诸位好汉这是何意?为什么挡着官道?”

    古醉上前一步问道:“你既是汉人,为何与鞑靼人一伍?”

    年轻汉人拱手道:“好汉有所不知,这些并非鞑靼人,而是土尔扈特人,现已归降我大明。”

    众豪杰正准备力御外邦,热情已是高涨,闻得对方竟然不是鞑靼人,心中极是不甘,有人忍不住喝道:“你是何人?岂能凭你一句话就相信你?”

    年轻汉人笑了笑,再度拱手道:“我乃燕王府护卫百户白里会,这位是百户欣海,都是高阳郡王麾下。”

    第五安闻得此言,不禁一喜。昨夜被上官虩追杀,睁开眼来又是群豪与大内义弘对峙,一时竟然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正是寻找朱高煦。

    正是瞌睡来了就遇着送枕头的,不想眼前这人竟然巧不赶巧的就是朱高煦手下。只是不能凭他一句话便相信,还得让其证明一下身份才行。

    正在这时,任建建侧过头来,低声说道:“大师兄,我识得这两人,确实是十五神甲中人。”

    第五安自然相信江湖小灵通二师弟的话,对来人身份不再持疑,上前说道:“百兄,我是第五安,劳请告诉我高阳郡王在哪里,我有急事相告。”

    两名汉人男子正是十五神甲中的六弟百里会、十五弟欣海。

    百里会闻言而喜,翻身下马与第五安见礼,道:“原来是第五公子,幸会幸会。我大哥经常提起你,说你在京师如何帮着他脱险……”

    欣海也下马见礼,笑道:“大哥说第五公子擒魏国公于马上,如天神一般,令我等十分敬仰。”

    第五安客气一番,再问朱高煦下落。

    百里会道:“大哥去大宁拜见宁王,我们就是前去与他汇合,第五公子可与我们同行。”

    第五安微微迟疑,毕竟他对北平城的情况有些不放心,并且静女还在燕王府。但他更知道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的重要作用,须得通知他这边已经开打了。

    正自为难,听古醉说道:“第五兄弟,我们也与你一道去,大家相互有个照应。”

    来士卧点头道:“此去大宁不过一日路程,待回来再去相助燕王不迟,毕竟这打仗终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第五安想着也是这个道理,便向群豪说明,先去大宁迎高阳郡王,然后再去北平。

    先时未表态帮助朱棣的豪杰便罢,那些曾经表过态的,听到第五安如此说,有些便迟疑起来。

    燕王的事都没还弄明白,怎么又多出一个宁王来?看着这似乎不像清君侧,而像是藩王私结同党啊。

    这一迟疑,一众豪杰心中越发觉得燕王清君侧的水份有些多,而他自己反叛的可能性倒是更大了一些,多半又开始打退堂鼓。

    待最后与百里会、欣海等人一道前去大宁的,竟只有古醉、五虎帮等三十余人,其余豪杰则是说着青山不改、绿水常流而纷纷告辞。

    第五安有些无奈,但看着留下的三十余人倒是比较坚定和热情,觉得多少也算是个安慰,便不再耽搁,率众启程。

    第五安等人脚力不错,便顺着官场附近的小道前行。百里会等人仍然骑马走官道,只是刻意放缓些了速度。

    如此,两边人马总体进程相当,于下午酉时,已能远远看见大宁城廓。

    …………

    豁阿哈屯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会在泰宁卫城,所以一到泰宁就将这里当作了自己的新家。

    作为一个战利品,而且是一个被转手送给别人的战利品,能够成为泰宁卫指挥使阿扎失里的女人,已经算长生天眷顾了。

    但令豁阿哈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有幸来到大宁城。

    比起泰宁卫城,大宁太过繁华。尤其是宁王府,在豁阿哈屯眼中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仙境中自然有不少仙女,但作为草原上最美丽的女人,豁阿哈屯相信自己一点都不比仙女差。相反,从那些仙女眼中,她还看到了欣赏、羡慕,甚至嫉妒的眼神。

    这一切都让豁阿哈屯暗暗生出女人特有的那种不知名字的满足,更是在心里认定那些仙女终究是凡人,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被众位仙女围绕的宁王却是例外。

    宁王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但豁阿哈屯总觉得他有着比年纪不相符的淡然。甚至有些真正的仙气,因为她注意到他竟是从未正眼瞧过她一回。

    但她一点都不失落,当然更不会感觉羞恼,反而觉得心里有一种恬静。因为一看到宁王,她便会想起雪地里那张俊朗的脸。

    那个将她送给阿扎失里的男人。

    高阳郡王。

    这个男人救了自己,成全了自己,却把自己送给了别的男人。

    作为草原上的女人,豁阿哈屯并未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毕竟,她只是一个战利品。

    只是当初看着那个男人骑马离开泰宁卫城时,她以为自己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再看见那张俊朗的脸,心里隐隐会有些伤感。

    但是,长生天实在太眷顾自己了!

    豁阿哈屯做梦都没想到,事隔两年,自己不但又见着了这张俊朗的脸,而且彼此间就隔着一张案几。

    豁阿哈屯有些庆幸自己不是大明女子,否则一定不能陪着自己的男人与这张俊朗的脸面对面的喝酒。

    想到这里,豁阿哈屯再次端起酒杯,笑道:“郡王殿下,既然你与阿扎失里结为安达,我们便是一家人,以后且多多走动。”

    豁阿哈屯身侧是满面红光的阿扎失里,对面正是笑吟吟的朱高煦。

    当日与第五安辞别,朱高煦确实先到燕山,他留下六弟百里会、十五弟欣海二人等待最后一批土尔扈特降兵,自己带着两千余降骑穿燕山向北。

    没有人知道朱高煦将两千降骑安放在哪里,只知道他与三弟敬风、四弟江破三人三骑进了大宁城。

    见过了十七叔,朱高煦便来到泰宁卫营地,与阿扎失里饮酒叙旧。

    阿扎失里曾被朱高煦救过性命,便认为欠下其一个莫大的人情。从贝儿湖回来,朱高煦又送给了他一个美丽的女人,即是从额勒伯克手中抢回的豁阿哈屯,阿扎失里更是高兴异常。

    一旦异常,与朱高煦结为异姓兄弟便成了正常。

    朱高煦听见豁阿哈屯这样说,笑道:“那是当然,我今日便想请你和安达去北平做客。”

第八十六章 大宁城内外() 
宁王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其人虽年轻,为人处事却极为老道。史称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