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天下-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安不知道朱棣视他为可有可无的人,眼见众人领命而去,心中暗道不可落了后。可事与愿违,待他认出陈赫等数十军卒后,仍然落在了最后。而骑上黑马又发觉自己对去往安贞门的路线不是很熟,便低头向陈赫询问。

    听得呼声,第五安见是郑关西率数十军卒拥来,不禁一喜,暗道夺取安贞门更有把握了,叫道:“郑兄,你是随我去安贞门?”

    二人也算不打不相识。

    第五安本就不认为郑关西与自己有多大的过节,且他既然成为张信的侍卫,自己当然要给张信几分面子。后经接触,又觉得此人颇为豪迈,便与其称兄道弟起来。

    郑关西就更不用说了,不但知道第五安是张信的友人,自己必须给面子,更重要的是人家是高人,接受自己给的面子那才是给自己面子,便越发主动地给第五安套起了近乎。

    眼见跟不上张信,郑关西想着跟着高人也能套套近乎,于是加快跑来,说道:“第五公子,安贞门轮值的兄弟好些都与我有交情,或许我可以起点作用。”

    第五安后世记忆中没有关于朱棣起兵的细节,但先前看到朱棣洒了些口水便得到了军心,心中很是认同这种方式。

    毕竟,这样就不用死更多的人了。

    此时听着郑关西所说,第五安心中越发高兴,等问明路线后便大呼一声冲啊,同时驰马前去。跑得数百步,听着身后刀佩铿锵、脚步峥峥,忍不住回头一瞧,暗道:“领兵还是有点威风,有点好耍喃……就是人有点少……”

    燕王府八百甲士,其中仅三成是原燕府护卫甲士,余下皆是招募的各色勇士,亦即是朱棣所说的身手异常的能人。

    由于兵分九路,安贞门又是朱棣认为非至关重要的所在,故而第五安仅领得五十余众,此时加上郑关西等数十军卒,亦不过百余名。

    第五安扭头瞟着身后军卒,脑中冒出一个念头:“我这充其量算个连长罢?到底还是不够威风……有机枪就好了,可以整个机枪连……。”

    如此一番胡思乱想,不觉安贞门已在眼前。第五安既然认同朱棣的感召之法,便亦依葫学样,准备来个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在城门前数十步外勒住黑马,叫郑关西前来,道:“你选几个嗓门大的,先对城门喊话……”

    安贞门上有两个百户的军卒,见城内一队甲士突然出现,且刀枪在手,不禁有些纳闷,都怔怔地将第五安一行人盯着。

    此时太阳即将落下,而第五安等人又是侧对西边,照在脸上的光线便有些不足。轮值守将是百户卢曲,他探头看了半晌才认出郑关西,于是大声道:“郑关西,你这是准备出城还是做什么?可有谢指挥使的手令?”

    郑关西听得声音便知对方是隔壁卢家那个一根筋的二小子,笑道:“卢曲,你妈叫你回家吃饭了!还当个屁的值,赶紧回去。”

    卢曲是一根筋,却是适合当军人,不管来人是谁,总得按规矩办事。见郑关西不回答自己的问题,心中便多了丝警惕,再道:“郑关西,你别给我胡扯,若是没有谢指挥使手令,我绝对不能放你出城!”

    第五安见郑关西半天说不到感召的正题上来,忍不住挑眉提醒:“嘿!嘿!奸人,奸人!”

    郑关西闻言赶紧上前几步,大声说道:“兄弟们,给你们讲个消息,朝廷出了奸人,他要害燕王……。对了兄弟们,燕王没有疯,就是给奸人逼得没有办法,所以装疯。这都是奸人作的恶啊!而北平城中也有奸人,就是谢贵和张昺,燕王已斩了他们的人头……”

    城门上许多军卒都识得郑关西,听其一番话后顿时议论纷纷、或惊或疑。

    有的军卒低声道:“关西子的话你也信?他就是一张嘴……不过我到底是希望燕王没事。”

    马上有军卒斥道:“你懂个屁!人家郑关西是张佥事的侍卫,还能胡言乱语……我就说燕王怎么会疯嘛……”

    卢曲亦是又惊又喜,喜则燕王竟然没有疯,惊则是指挥使和布政使都被砍了头。听着身侧军卒议论,却又起了疑心,毕竟这一切都是郑关西没凭没据的一句话,自己可是轮值守将,万万不可大意。”

    第五安见卢曲不语,觉得是郑关西感召能力不够强,正欲提醒他学学燕王那样声情并茂,却听得远远传来声响,左右看去,见声响之处升起滚滚青烟。

    这却是朱棣约定的信号,即成功夺取城门后,便立即放烟。而细细看去,竟先后升起八道青烟。

    第五安知道自己又落在了最后,忍不住喝马前行,准备亲自上阵声情并茂地感化对方。郑关西、陈赫见第五安前去,亦是跟了上去。身后百余名军卒见状,也便随之而动。

    卢曲也看见了青烟,心中却是更加警惕,见第五安等人向城门走来,赶紧喝道:“郑关西,你若再上前,我可要放箭了!”同时手一挥,道:“准备放箭!”

    城上军卒听到卢曲命令后皆有些不以为然,暗道都是熟人熟事的,哪里需要放什么箭,大不了喊关西子退回去便是。

    但县官总是不如现管,守城军卒再怎么不以为然,也知道卢典的命令是军令,不得不从。只是箭是搭上了弦,却未拉满弓,又将箭头放低,想着卢曲真要是下令放箭,自己便朝着地上放几下嘛。

    正自想着,众军卒却看见马上那位蓝衫男子不声不响下了马,还认真地整理了一下衣衫。心中兀自奇怪,又突然觉得眼前一花,那男子竟似化作一道蓝光疾身而来,瞬时隐在城垛之下,不由得齐齐嗡地一声惊叹。

    卢曲自然也看见,赶紧将头探出城垛,准备看看下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却突然觉得眼前一黑,同时一阵风声扑面而来。心下大惊,沉手便欲拔出腰间佩刀。

    不想手还未触及到刀柄,卢曲便感觉喉间一紧,竟是被蓝衫男子扼住了脖子。尚未来得及反应,又觉得自己飞了起来,眼前一切都颠了个个儿。

    自己被人单手举了起来?

    原来第五安见感召之策不管用,便又生了擒贼先擒王的主意。先是脚踏洛书九宫步掠至墙下,再借助甬梯借力,一跃上了城墙将卢曲制住。

    此时站在城垛上,第五安觉得比当初生擒徐辉祖还要威风,声音都不由自主地大了起来,喝道:“郑兄,快快控制城门!”

    城下百余人亦是看得两眼发直,倒是郑关西早对第五安有了高人认识,反应得最快,听得第五安喝声后便振臂高呼,率军卒分两侧从甬梯奔上城门。

    守城军卒一声惊叹刚罢,便又被第五安单手高举卢曲的面画惊呆。等到认清现实以后,没有谁想着解救卢曲,倒是见郑关西等人上了城门,便纷纷围上前去。

    “关西子,燕王真的没疯?”

    “没疯,骗你我生儿子没**。”

    “那人谁啊?好生厉害!”

    “第五公子,张佥事的好友,那是高人……”

    …………

    第五安仍自举着卢曲,但见郑关西等人上了城门后,双方军卒竟像胜利会师一样相互打着招呼,却没有一人理会自己,便有些无趣地将卢曲放了下来,想想又不妥,干脆将他点了穴,丢在垛下。

    跃下城垛,背着双手溜达一圈,第五安瞧得明白,这确实是会师。两边军卒三个一群、五个一伍地围着小圈,没有一处议论先前夺城门的事情,倒全是说的燕王如何如何,个个兴高采烈,少数人口沫横飞。

    这便夺了安贞门?

    第五安有些意外,觉得夺城门比自己想的还要容易。但他并没有如军卒那般兴高采列,而是有些不安。

    不知为何,他总感觉背心有些发凉,好像有双眼睛在背后盯着自己。

第七十九章 不会告诉你() 
第五安隐隐有些猜测,但并不能够肯定。而且,就算能够肯定,自己似乎也没有办法让这种感觉消失。

    既然如此,便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让陈赫等人放烟为号,再与郑关西作了交待,第五安毫不迟疑地骑马出城,去燕山寻朱高煦。

    第五安不记得历史上的朱高煦是否也是这样在关键时刻没了人影,但记得他在靖难之役中几次救了朱棣,是一个万万不能缺少的人物。

    又想着先前那几道青烟,第五安心下极是欣慰。自己夺城门纵然容易,但显然其余八门也不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容易。

    毕竟,要么是朱棣亲自出面,要么是张玉、朱能等燕府重将出面,各处城门守将一定比卢曲更容易被感化。

    虽然打仗就要死人,但能够少死一些总是好的。

    驰出十数里,背后被人盯着的感觉越来越清晰,第五安数次勒马回顾,却又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或许是自己多疑?

    第五安暗自调整心态,纵马疾驰。到了燕山脚下,已是夜里亥时初。

    四下一片黑暗,并没有听说已经没有但自己仍然期望存在的两千残元降兵的灯火营帐,第五安终是确定朱高煦已不在燕山。

    略略分析,第五安决定继续向北。他卸下马鞍,让黑马自行向南回跑,自己则掠身上了山。

    两千人骑必定要走较宽的山道,自己抄小道或许能追上他们。第五安按照这个想法,在夜色里飞掠。

    过得一个多时辰,第五安掠至一处山峰,站在山顶一块巨石上探手四望片刻,忽见前方隐有光火闪现,不禁大喜。

    从光火的亮度来看,距离此处十分遥远,但既然能够看见,那便算不上太过遥远。第五安准备歇息片刻再赶过去,但就在这时,他突然觉得背后再也没有那种被人盯着的感觉了。

    因为,感觉已经变为事实。

    夜色朦胧,一道人影静静地站在第五安身后大约三十步外的树林里。月光从树叶的空隙间洒落,在那道身影上形成数十个淡淡的白点,感觉有些不像真实的人,而像秋天里的一棵满身斑驳的白桦树枯干。

    第五安瞳孔微缩。

    “静儿在哪里?”

    对方先说了话,证明确实是一个人。

    第五安仍然看不清楚是何人,但听着对方的话以及声音里透出的寒冷,脑中不自觉地闪出上官虩三个字,几乎没有思索便说道:“我不会告诉你。”

    对方没有再说话,缓缓走上前来。第五安终是看得分明,来人发髻高耸、宽袍大袖,臂间伸出一柄拂尘,确实是上官虩。

    静女私离栖霞山,这让上官虩怒不可遏。但并没有因此乱了心思,而是极快并且坚定地判断出静女定是西去蜀川找那个小孽种。

    或许是追赶速度过快,或许是静女挑的小路隐蔽,上官虩竟是后发先至的错过静女,直抵米仓山。

    确认那个小孽种和静女并没有在乾元宗,上官虩想过种种可能,最后决定再回去沿海。但在沿海寻觅两月余,仍是没见着静女半分人影。

    折转向北,上官虩偶尔听得一个武林小辈说曾经看见万山门掌门黄裳领着两名年轻女子向北平去了,于是果断来到北平。

    不想在北平城转了不到一个时辰,她便见着许很军骑在街上疾驰,似有军事发生。心想军乱之时,城中百姓多半藏居家中不出,那样寻静儿则更难,于是她决定继续向北找寻,等北平安定以后再来。

    走至安贞门,上官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