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天下-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妙锦初衷并没想过会到北平,但那夜形势所迫,又觉得愧见大哥徐辉祖,只得一路同行。她本不相信燕王会反,想着借此能确实一下,转念又想着能够见着大姐徐妙云,心中也便安定下来。

    徐妙锦性情与湘王朱柏相似,亦是喜欢道仙种种,虽然对三个侄儿疼爱异常,但终不是适合说话的对象。却是与第五安偶尔谈及经道,便颇觉得投缘,闻言笑道:“第五公子,我们还未将《参同契》论完,你可得说话作数,尽快到燕王府来。”

    第五安对这位年纪相仿但叫得莫名其妙的徐三姨颇为钦佩,虽然近日来越发觉得这个姨叫得有些别扭,但却甚是喜欢与她共论《参同契》,于是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定下来,五日内必然到府上拜访。”

    朱高燧等人笑而欲辞。

    朱高煦一直未语,此时忽然说道:“大哥,我暂时不打算回府,请代我向父王请安。”

    众人闻言一怔。

    朱高煦笑着解释道:“你们今日回去,父王便知道我们都安然无虞,是以不必担心我。再者,我却是去北方,亦是有要紧事。”

    朱高燧恍然道:“你却是想着你那个十五神甲了罢?”

    朱高煦哈哈一笑,道:“就你聪明!”口中并未明确是与不是,又向徐妙锦行礼告辞。

    朱高炽见状不再多问,只以兄长身份叮嘱朱高煦小心等等,便与朱高燧、徐妙锦勒马进城。

    待朱高炽等人远去,朱高煦笑吟吟地对第五安说道:“有没有兴趣陪我去草原看一看?那里可有世上最神俊的战马,和世上最彪悍的骑兵啊。”

    第五安微微一怔,觉得脑子中似乎涌起些后世记忆,但这记忆十分模糊,却是想不起到底是什么。正自迟疑,另一个念头反倒突然冒出来,于是问道:“这些日子常听燧兄说十五神甲,令我十分神往,若是有机会,我倒想见识一番。“

    朱高煦笑道:“那你就随我前去罢,他们就是燕山脚下。不过,所谓神甲,那是我幼时狂妄瞎闹,随便取的名罢。其实与第五兄相比,他们当真不值一提……你真不与我同去?”

    第五安摇头道:“此次确然不能,我还要去个地方。”

    朱高煦不再勉强,抱拳而辞,策马北上。

    第五安勒马回首,看向西南方向,口中默念:“宝刹都城内,今朝旷野中。浮图瞻宝志,书记忆刘聪。画屋烟花绕,青松雨露浓。徘徊增感慨,历落问英雄。”

    此是前朝留诗,指的便是那个地方。

    第五安从未到过那个地方,但他却知道那个地方有两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一座九层,一座七层。

    甚至,第五安亦知道九层塔额为特赠光天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七层塔额为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

    在那个地方,有他必须要见的人。

    也有他想见的人。

    。。。。。。。。。。。。

第六十六章 什么也不想() 
斜阳西照,庆寿寺如披佛光。

    寺庙周围松林翠聚、浓荫如夜,显得格外清幽古朴。寺前有一座桥,桥下清水横流,桥两端各有一石碑,分题“飞渡桥”、“飞虹桥”,字迹强健有力、王气十足,相传为金章宗完颜璟亲笔书题。

    金色的夕阳余晖洒满飞虹桥,亦洒满桥上那道湖蓝身影,如同在那湖蓝身影上面再镀上一层金色,看着有些梦幻。

    此值晚课时辰,寺内的袅袅梵音叠叠漫到桥上,那道梦幻般的、金色的湖蓝身影在诵经声中便显得愈发缥缈出尘,甚至显得有些虚无。

    静女喜欢虚无。

    心中的虚无,便是什么也不想。

    要做到什么也不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静女能够做到,因为她本就是如此天性。

    天性一旦得到释放,便与旧时的曾经割裂开去。甚至,亦割裂了世间一切的约束与沉重。

    是以,自从作出离开山水荒这个她人生中最大的决定或选择以来,她似乎忘了过去,忘了人生的几多风雨。

    像春天里一棵刚刚冒出地面的小草,带着对这世间的新奇与喜爱,向着阳光的方向欢愉地滋长。

    整个庆寿寺仅她一名女子,她并不觉得有甚不妥。看着那些个被她多问几句话便会面红耳赤的小和尚,反而还会很开心。

    寺内主持对她极好,只是不明白他那么大把年纪,为何却反过来对自己极为恭敬?

    想不明白,便决定不再去想,而且亦能做到立即不去想。

    这便是静女的什么也不想。

    什么也不想,却充满着希望。

    黄裳和想得美将其送至寺内便继续北上,经鲜朝回倭国。她则在此留驻,时已近两月。

    这两月以来,静女每天都有希望。在小和尚们晚课时辰,她便来到飞虹桥上,静静地看着南方,释放出自己的希望。

    她希望遥远的地平线上能够突然出现一道身影,一道蔚蓝色的身影。

    每天如此,今日自然亦不例外。

    夕阳越发金黄,像一枚圆圆的、熟透了的脐橙,马上要坠落枝头。

    静女在这片金色中缓缓转身,准备如以往一样,将希望留待明日。此时则当围着寺庙散散步,然后便回房炼功。

    转过身来,她无意看到东北方向远远出现一道身影。看不清是否是一道蔚蓝色的身影,但看得清那是一道纵马驰骋的身影。

    静女怔怔地看着,片刻后,她突然听到自己的心在怦怦直跳,里面像是藏着一面越来越欢快的乐鼓。

    …………

    远远瞧着两座高塔,第五安心中突突直跳。

    终于到了庆寿寺。

    庆寿寺主持道衍,这是第五安必须要见到人。只有见着道衍,才能消除他心中的疑虑,或者证实某种猜测。

    海门卫那夜,他记得将要发生靖难之役后,首先想到的便是道衍。后世记忆中那个近似妖僧的形象似乎与自己今世记忆中关于他的形象不太一样,实在有必要确认一下两者是否真的同是一人。

    京师皇城中,他与李景隆长谈时再度想到道衍,却是怀疑后世那个明非或许穿越到了他身上。

    如果真是如此,道衍再有如何妖孽的表现都不会让自己意外,因为明非本身就是一个妖孽。

    同样,若真是明非穿越到道衍身上,那么帮助朱棣当上皇帝则更应当稳妥。如何阻止李景隆改变历史的难题,将会便得简单。

    但是,现在有些不同,有些变数。

    如果道衍是明非,他知道自己和李九江介入历史,还会不会还像历史记载的那样,尽心尽力辅佐朱棣?

    第五安策马疾驰,想要马上见着道衍,确认他是否真是明非。如果他是明非,且有改变历史的可能,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将其变成不可能。

    哪怕他是道衍,或者明非!

    念头及此,第五安有些后悔,想着先时应当去燕王府瞧瞧再说。毕竟,后世记忆中这一点很清楚,道衍总在朱棣身边。

    抬起头来,第五安看到一座桥,看到桥上有一个人。

    只是一眼的时间,第五安不再感觉后悔,而是感觉庆幸,庆幸自己先到了这里。

    因为,那是他想见的人。

    自离开湘王府,直至那夜逃离京师,第五安一直想的都是李景隆和靖难之役的事情,对那个人倒还没有特别的感觉。

    出得京师后,特别是与徐妙锦谈经论道时,第五安总会不由自主地想着那个人,想着那一脸扭捏,和那一句话。

    我不是他女人。

    记不得是哪一日,或许是和徐妙锦讨论日月悬象那日,第五安忽地有所明悟一般,懂得了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那一刻,他明白当日听到那句话后,自己觉得应该说话但却不知道说什么时,其实心中已经有一句话。

    翻身下马、纵上桥头。

    第五安缓缓上前,在那道隐闪金光的湖蓝身影前面站定,直直地看着那双瞪得圆圆的眼睛,看着它变得朦胧起来……或许是自己眼睛有些朦胧。

    然后,他把那句话轻轻说了出来:“做我的女人罢!”

    …………

    那道身影越来越近,静女的心跳越来越快。

    终于看得清楚那道蔚蓝身影和那张熟悉的脸,静女忽然感觉不到心跳,却感觉很想哭。

    原来,希望被实现的感觉却是这样?

    看着第五安走近,静女感觉到自己眼中越来越模糊,便努力睁大了眼睛。心中忽然觉得这样被他看着到底让人窘迫,须得说说话才是。

    只是,又不知说些什么。

    那便不说!

    其实,只要看着他便好,说不说话都不要紧。

    却在此时,她听到了一句话。

    一听到这句话,她再也忍不住低下头去,泪珠儿到底还是流了下来,心里很委屈。

    曾经的一切、世间的约束,岂是真正能够割裂忘却的?

    什么也不想,其实只是不去想自己不愿意想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说来,什么也不想便是逃避。

    静女是在逃避。

    逃避自己对上官虩的担忧害怕,逃避自己应当对山水荒九十七名弟子的责任,逃避盘旋在自己心中的、无家可归的孤单和惶恐。

    静女哭出了声,心里很甜蜜。

    当初悄然离开山水荒,这和寻常人家的孩儿离家出走并无不同。离开的原因,却是十九年来第一次忤逆师父的意愿。

    难免担忧害怕,难免孤单惶恐。而这一切,都在一句话里烟消云散。

    做我的女人罢。

    这不是一句话,是一种依靠,是一种归宿。有了依靠,便真的可以什么也不想;有了归宿,从此便不需要再逃避。

    …………。。

    第五安的心被揪了起来,揪得差点后悔自己说出这句话,心中迟疑:“这番梨花带雨的好哭,难不成是不愿意做我……”

    这个念头很快被压下去,第五安怜惜而自信地伸出双臂,将静女轻轻搂进怀里。见其并未表示拒绝,于是手臂渐渐用力,将自己的心意传递过去……

    日坠,月起。

    静女在夜色里似乎流尽了最后一滴眼泪,显突出来满满的羞涩,挣脱开去,微微恼道:“你怎地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什么都敢说。那种话……你以前绝对说不出口的。”

    第五安轻声道:“正所谓言发乎心。以前没说,或是心中未想;此时说了,自然是心中想说。再者,又不是见不得人的话,为什么说不出口?”

    静女瞪上一眼,心下极是喜悦,将头轻轻倚于第五安肩头,道:“反正不许说!以后若是再说,我可是真要杀你。”

    第五安嘴角扬起,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须得一直杀下去,与我相杀一生一世。”

    静女脸上发烫,暗暗想着如此便是私订终身?忽又想到上官虩,心中忍不住一寒,暗道:“师父终是不会同意的,她若知道此事,将会怎样的震怒?”随即又轻轻摇头,心道:“算了,什么也不想便好。”

第六十七章 王府来能人() 
半晌不见第五安说话,静女扬起头来,问道:“你在想什么?”

    第五安道:“我在想蜀川,想米仓山。以后我们便在那里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耕田来你织布,你挑水来你浇园。”

    静女道:“那你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