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天下-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病道:“也好,大师兄本在龙门派,况且我也想和错然道长研讨一下,看看有没有解除两仪丸药性的法子。”

    二人不再多说,从鬼谷崖而过。到了另一侧,第五安却怔住了,原来他看见石道上刻有几个大字:“第五安你看清楚,若是活着就赶紧到龙门派来,若是死了就别来,我怕鬼。”

    莫病奇道:“字亦秀丽,当是个女子!安儿,这是谁啊?”

    第五安被这几行字笑裂了嘴,道:“上古天真,张迪。”

    莫病点头捋须,眼神里充满笑意,道:“上古天真?这倒是奇了,我却是从未与上古天真的人打过交道,此番前去倒要好好看看这个张迪,看看她是何许人也。”

    第五安细细瞧着莫病的眼睛,笑道:“二师父,你想多了!”

    莫病反将第五安眼睛细细瞧着,笑道:“子非我,焉知我所想?我只是觉得这个女子有些奇特而已。”

    第五安道:“你从未见过她,又怎么知道她奇特?”

    莫病瞧着石道上的字,道:“她知道你坠了崖,语气中却透着轻松顽皮,若不是没心没肺的傻丫头,便是对你极有信心,断定你死不了!”

    第五安想了想,认真道:“二师父,你真的想多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洗牌(上)() 
经过数月,《大明日报》的销售稳中有升,每期售出已近七万份;肥皂更是供不应求,甚至鲜朝等国商人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大量进货。

    朱允炆没准。

    按照目前肥皂的产量,只能供应京师和江浙诸省,大明朝其他行省都还没有货,怎么能给外邦那些野蛮人用?

    那叫糟蹋。

    见朱允炆如此重视肥皂,李景隆很是高兴。他很想给朱允炆解释一下,赚外邦人的银子不是糟蹋,而是富国之策。但想到自己设立报厂和肥皂厂的目的,便将这一想法深深藏在了心底。

    外邦人的银子是要赚的,但不是现在。

    现在的首要事情是将卓敬、练子宁等朝臣除去,只要自己的话在朝堂上没有人反对,赚不赚银子都是小事情。

    是以,他不仅坚决拥护朱允炆不将肥皂卖与外邦人的决策,还亲历亲为肥皂厂的扩建、改良诸多事宜,让朱允炆看在眼中、喜在心里。

    银子有了,朱允炆的心思又活了。

    这日,他将李景隆诏进宫,笑道:“景隆,我决定开春以后再次北征,你以为如何?”

    李景隆道:“陛下英明!庶人棣一日不除,我大明百姓一日难安。”

    朱允炆欣慰之极,道:“我有景隆,何愁不除棣患?这半年来未曾加赋,而库银却颇丰,全仗景隆的仙缘良策啊!”忽又皱眉道:“对了,那个第五安也有仙遇,他会不会也想出什么法子来助朱棣?”

    李景隆颇不以为然,笑道:“陛下,第五安虽然有仙遇,但他的道行却浅得很!不说肥皂这等奇物,便是办报纸的想法他也未必会有。不然,此半年已过,北平竟无半点消息?”

    朱允炆连连点头,道:“嗯,如此甚好,甚好!打仗打的就是银子,朱棣便有通天的本事,若是手中无银无粮,此仗也必输无疑!平定北平,指日可待啊!”

    李景隆暗道:“手里有了银子,这个瓜娃子又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口中迟疑道:“陛下,近来我越发将仙梦记得清楚,确定战事必临京师,而我们则以大隧之策来应对。”

    朱允炆一怔,微觉讪然,道:“景隆不也说过人定胜天吗?难道就不能将朱棣消灭在黄河以北?”

    李景隆暗道:“这瓜娃子不是没主见,而是爱装傻,我不能把话说得太死,得留些后路。”口中答道:“大隧之策便是人定胜天的具体法子,此不可轻易改变。不过,这是最后消灭朱棣的法子,在此之前确也可以尝试……”

    他微微一顿,心念急转,再道:“可惜朝中人心不齐,许多朝臣对我颇有成见。我倒有心与盛庸等人联络交待,让其留意朱棣之诡计,又怕落人于口实。”

    朱允炆暗道:“撤他大将军是方学士的意思,可不能让他对我心生误会。”笑道:“景隆一心为公,不必担心他人妄议,我诏与盛庸、陈晖、何福等人,让其在战事难决之时当采你之策。”

    李景隆窃喜:“我与盛庸等人毕竟是私交,有这瓜娃子密诏就再好不过。嗯,再加上京师周边吴杰、胡观、滕聚等人,或许又可以在金川门前消灭朱棣……呸呸,我特么心又大了,要不得要不得!还是慎重点……用大隧之策吧!”

    朱允炆不知李景隆所想,见其不说话便只道他仍有些顾虑,再道:“景隆啊,战事一开,京师驻军将悉数北调,京师防务便落在直侍十二卫身上。我的意思呢,从即日起,直侍十二卫由你府军前卫总领,如何?”

    李景隆暗地一惊。

    他领府军前卫指挥使职,便等于掌握了朱允炆的安危;而总领直侍十二卫,则等于是整个京师的安危都在他手中了。

    虽然他一直想要拥有这种权力,但这个权力来得太突然,还是让他分不清到底是福还是祸。

    毕竟,有权力便有责任,若是京师在朱棣攻来之前出现任何纰漏,他都脱不了干系。

    一念及此,他赶紧说道:“陛下,臣惶恐。”

    朱允炆笑道:“惶什么恐?我既然相信你,也便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李景隆道:“臣不得不惶恐,毕竟战事一开,我将关注朱棣的动向,难免会分了心。而京师重地,却是容不得半点闪失。依臣愚见,或许可以再任一人,与臣一道来守护京师。”

    朱允炆想了想,点头道:“这倒也是!那你认为谁合适?”

    李景隆皱眉沉思,半晌道:“锦衣卫佥事徐景昌可任。”

    朱允炆微有意外,道:“徐增寿、徐景昌父子二人素来中庸,虽不致树敌招乱,却也难有作为。景昌的忠心或可不疑,但其能力却未得到证实……”

    李景隆道:“陛下放心,我对徐景昌的能力了解颇深,若他领锦衣卫指挥使,我想京师一定无虞。”

    朱允炆暗道:“既然让他总领直侍十二卫,他当有举将用人的权力才是。再者,景昌也不是外人……”于是点头道:“如此也好,任徐景昌为锦衣卫指挥使,辅佐于你。”

    李景隆大喜,说得片刻又将话题引到朱允炆喜闻乐见的肥皂上来,君臣二人聊得不亦乐乎。

    回到六百年望台,李景隆皱眉紧思。

    先时在皇宫举荐徐景昌,只是他念头闪过时能够想到的可用之人,随后才反应过来,这竟然是一步妙棋。

    对于徐景昌,李景隆自始自终并无多少怀疑,甚至因为徐景昌揪出了燕府支人和术等人的原因,他已是十分信任。

    但对于徐景昌的父亲徐增寿,他却是没有完全抛却怀疑。毕竟,历史上记载得十分清楚,那是一个暗通朱棣的内奸。

    按照眼下发生的事情来判断,徐增寿应该和历史上记载的不一样,或许不再是内奸,但慎重总不是坏事。

    将徐景昌父子二人绑在身边,这就是慎重。

    更重要的是,这父子二人还可以视作一种有备无患的储备。即当京师发生任何闪失,那都是可以拿来垫背的。

    而在此之前,徐景昌必然感激自己的举荐之恩,不说让他当个鞍前马后的狗仔子,让他办些事情那是肯定会尽力的。

    李景隆嘴角扬起,暗自得意:“老子手中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再将卓敬等人除去,那就是真正的权倾朝野啊!洗牌,势在必行!”

    念头一起,他便再按捺不住,令胡为请了徐景昌来。

    徐景昌听得皇上口谕将升其为锦衣卫指挥使,怔了半天都没回过神来。直到李景隆笑吟吟地叫了他三声,才赶紧起身行礼:“国公大恩,景昌没齿难报!从今往后,景昌唯国公马首是瞻。”

    李景隆心道果然,笑道:“景昌此言差矣!若是履行公职便罢,而像眼下这种闲时,你我还是兄弟之情嘛,何必这见外?以后在私下里叫我隆哥便是。”

    徐景昌连道不敢,李景隆执意坚持,前者无奈只好再度感激应下。

    闲聊片刻,李景隆笑道:“景昌,你也有些交好的兄弟吧?若是他们有兴趣,我也可以让他们顶上几个肥缺。”

    徐景昌喜道:“多谢国……隆哥提拔!只是……还请隆哥说明白一些,到底有哪些缺可顶?”

    李景隆起身踱步,慢慢说道:“你也知道,现在的报厂、肥皂厂的厂长、副厂长都是好差事,不仅皇上格外重视,便是年俸也是按月足额地发放,而且还全是现银,好多人都眼红啊。”

    徐景昌暗道:“你忍了好几个月,终于要动手了。好在卓敬等人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角色,我倒是可以配合。”面上不动声色,道:“可这些职位并没缺啊,怎么顶得上去?”

    李景隆侧头看着徐景昌,似笑非笑道:“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样的道理,职缺就像是墙上的窟窿,本来是没有的,但你多捅几下,或许就捅出一个窟窿来。”

    徐景昌暗道:“话说到这份上,我却是不能再装了,省得被他小看。”于是也起身,凑近李景隆,低声道:“隆哥所言甚是,只是不知道如何去捅才合适?”

    李景隆面露满意之色,低声道:“法子我有,但动手还得靠你自己。”

第一百九十六章 洗牌(下)() 
回到徐宅,徐景昌将李景隆之意禀告给徐增寿。

    半晌,徐增寿道:“法子倒是在情理之中,但此举却又在意料之外。按说他与你做了便是,何苦又要拉上我?”

    徐景昌道:“孩儿认为,李景隆定是因为父亲在朝中不偏倚任何人,所以父亲出面宴请卓敬等人,他们才不便推辞。”

    徐增寿点点头,道:“可如果宴请卓敬,朝中之人难免不会揣测,以为我站在卓敬一方。”

    徐景昌笑道:“宴请之后,卓敬一干人将不复存在,又哪里谈得上他们一方?”

    徐增寿沉默半晌,笑道:“此事你要给燕王报一声,我可是为了他啊!别到头来他还以为我没出什么力。”

    徐景昌笑而应下。

    徐增寿又道:“你也要把仔细一些,审稿固然是黄观、胡广负责,但刊印之前却要送皇上亲阅。”

    徐景昌道:“这便要小柱儿出面了。”

    徐增寿叹道:“这支人一个接一个的没了,连我都心疼,倒难得燕王不在意。唉,到底是做大事的人,舍得啊!”忽又一怔,再道:“我宴请了卓敬等人,次日报纸便出了事,皇上会不会疑心我啊?”

    徐景昌道:“李景隆说了,等卓敬等人被问罪时,父亲当上言力保。如此,非但没有人会疑心父亲与此事有涉,还可络拢一批朝臣。”

    徐增寿怔了半晌,再叹:“好计谋!力保之举本身便是证据,可证明我并无私心。同时此举却让朝臣知晓我是重情重义之人,哈哈,好计谋!”

    徐景昌笑道:“是啊,以常人而论,都恐祸及已身,父亲偏反其道而行之,便可主动封了别人的嘴。”

    徐增寿点头道:“李景隆真不可小觑啊!”

    徐景昌道:“可惜他的对手是我们。”

    徐增寿哈哈大笑,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