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天师-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他清晰地感应到了一股细微的,很难察觉到的术法力量波动,由门外的那辆轿车中传出来,并以小翼试探的状态,递送到了他的身上。那一瞬间,天性谨慎小翼的陈自默,害怕了。

    为什么,会有术士登门?

    如若是去年那个姓穆的老头儿登门找他,这不奇怪。可今天这未曾出面的术士,要找的人,是陈金!

    这让陈自默不得不愈发谨慎紧张了。

    听着外面青年下了台阶的脚步声,又听着车门的关闭,车辆启动驶离的声音,陈自默高度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些许,竟是感觉到无比疲累,双腿一软靠着大门坐下了。

    他庆幸,那辆白色轿车中,施展术法的术士来得较晚。

    恰好他刚才在吃饭。

    如果,这位未出面的术士再提前半个小时来,陈自默正在书房里继续修行铸炉境的时候,天地间五行元气汇聚,又有卷轴缓缓释放着灵气,那么,坐在车里的术士无需施术,就能清晰感应到天地间五行元气的异常状态,从而准确判断出,在这处宅邸中,有术士在修行。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想想《通玄经上卷》当年引起全球各大势力之间腥风血雨的争夺,陈自默禁不住骇得打颤,后背生寒。

    毕竟,和干爷爷所讲述的奇门江湖上,那些强大的术士以及世界各地神秘的强大势力集团相比,陈自默觉得,自己比一只蝼蚁还要弱小、渺小,那些强大势力只需要稍有动作,引起的风波波及到陈自默,就足以让他灰飞烟灭。

    更不要说,知晓他私藏“通玄经上卷”,专门来针对他了。

    突兀出现并找上门来的术士,让陈自默紧张恐惧后,发现自己现在,似乎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一,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把《通玄经上卷》扔掉,或者,捐献给国家,可是,如此价值连城的神秘宝物,绝学,扔掉那是暴殄天物,决不能做。捐给国家的话,将来奇门江湖和全球的神秘势力知道这则消息后,就会放过他吗?显然,是不会的,因为很显然,当他们得不到卷轴,肯定会把曾经拥有过卷轴很长一段时间的陈自默,当成是一个活卷轴,把他抓走不择手段地得到他记忆中的所用东西;

    第二条路,就是继续隐藏下去,风险性同样很高——那位穆老出现过,现在,又很突兀地出现了一个术士……

    将来,还会来什么人?

    发生些,什么?

    “只有,变得足够强大,才能够保护自己。”陈自默双眼眯缝着,目露狠戾凶光。

    “卷轴,是我的!”陈自默咬牙切齿。

    下定了决心后,刚才因为恐惧紧张而酸乏的体力逐渐恢复,他起身把街门打开,踏过门槛走下台阶,站在街上四顾,看着大街往西以及东边桥头上,稀稀落落的村民或者走动或者骑自行车来往,稍作思忖后,陈自默迈步绕着四合院外围,慢慢悠悠地走了两圈。

    目的,是检查下那个突兀前来的神秘术士,是否在四合院外,或者附近布下什么术阵。

    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陈自默心性谨慎,为了安全,从来不吝啬耗费时间和精力、体力,哪怕是,明知是做些无用功!

91章 七星迎仙惊生灵() 
陈自默没有返祖本元,自身更是存不住灵气、元气,根本无法施术。但他现在最大的优势在于,由于三魂五脏六腑七魄和通体经脉尽皆通透溜滑,所以但凡天地间五行元气稍有异常,他就能在第一时间内迅速精确地感知到术法和术阵细微至极的变动,并予以准备的判断,是术阵,还是术法之力?又或者,是天地自然现象导致。

    然而这般优势,他自己并不清楚,已经比任何未修行至分体境,已然可以在奇门江湖上称得上一线高手的术士,在对于天地气场的细微波动感知度上,都要敏锐,

    查找一圈后,他放下心来。

    又小心观察了一番四周来来往往的人,远处有无可疑人员和车辆等等,陈自默这才回家,到书房取黄裱纸,裁剪出四十八张大小不等的符纸,放置在桌上,又研磨辰砂备好。

    做完这些准备,陈自默在书桌后的空地上站定,细细感应着卷轴的灵气沁润身心,大概推算了一下,知道这点儿灵气如果仅仅是用以修行境界,还是勉强可以的,但,不足以助自己施术,因为身体还在不断地向外泄露本元,稍稍提气,泄漏的速度就会加快。所以他抛开杂念,以白启林传授的武学心法,以及自己推演出的武学气功导气方式及其中的规律,在屋内打起了经过自己小小改动的太极拳。

    有了昨晚习武导引天地元气汇拢的经验,陈自默很快就引来了天地元气的汇聚。

    大致感觉推算了一下天地五行元气的量,够自己施术了。

    而且,体内中枢魄附着了一些元气。

    陈自默收功,走到桌前咬破右手食指的指尖,以本元之气逼出几滴血洒入研好的辰砂中,旋即拿毛笔蘸辰砂,默念术咒,心法流转,施术化五行元气为本元,在体内以大周天之势迅即流转,意念裹夹在高速流转的本元中,透体与天地相参形成固定循环。

    源源不断!

    陈自默左手掐决,右手持笔挥毫,在四十八张裁剪好的符纸上笔走龙蛇,书一张,符箓便在术法力量的作用下,自行轻飘飘飞起落地。

    很快,书符四十八张:

    十天干金水符;

    十二地支木石符;

    八张乾坤符;

    九张巽震符;

    九张离兑符;

    四十八张符箓成,陈自默收功,有些无奈地苦笑着摇了摇头,心想自己这副身板实在是无用,以至于想要施术布下一些术阵,都不得不麻烦好几次——拿着四十八张生了窍的符出去,到堂屋取了各屋的钥匙,分别在前后院每间屋的内墙跟、墙角放下一张或者两张符箓,所处位置,又需要与计划好的术阵阵脚对应。

    这,是非常有讲究的。

    室内总计摆放了四十一张符箓。

    在圆门处,后院这一边,距离圆门半米正中间的青石地板上摆放了七张符箓,分别为:一张金水符、一张木石符、三张巽震符、两张离兑符。以北斗七星的阵形摆放好。然后,陈自默从屋内取来砚台,将书符四十八张后剩下的那点儿研好的辰砂,用毛笔蘸了,在七张符箓的边缘,分别勾画出了属性不同的符文。

    做完这些,陈自默回到书房,再一次以武学气功心法,习武打拳以导引天地间五行元气的汇聚——因为,刚才他聚元气而施术书符,之后收术去忙着摆置符箓,天地间汇聚而至的五行元气很快消散,而他体内,更是没有存下丝毫,所以,他现在想要激活术阵,就只能再次导引天地元气汇聚,借以施术了。

    此术阵,名曰“七星迎仙阵”

    顾名思义,是一种没有攻击力,善意的术阵。

    一般奇门江湖上的诸多流派,包括那些散修的术士,都极少会使用类似的术阵,因为这玩意儿麻烦不说,其用处,说得难听点儿,多半是用来“拍马屁”的——以七星迎仙阵,布置在宅邸之中,施术者就可以借助术阵,与第一时间内感知到方圆五里之内,有术士出现,且能够凭借术阵对术士自身所带的术法气息感应度,推断出术士的个人修为境界,甚至,可以推断出其是善意者,还是心存恶意者。

    在江湖传说中,古时候曾有术士为了能够提前出门十里迎接有了地仙之实的高人,故而研究发明了这种术阵,从而做足架势,提前出门五里,假装出早已恭候地仙多时的样子。

    而“七星迎仙阵”最大的优势在于,不会散发出寻常术阵运转时较为强烈的波动,与天地真正融为一体,而且因为覆盖面积大,故而愈发薄弱细微几不可查的五行元气异常,往往很难被术士感知到,即便是感知到了一星半点儿异常的波动,也会当作是自然现象导致。

    所以,江湖上对“七星迎仙阵”的说辞和看法,未免显得太过偏激。因为这种术阵运转之后,还可以为施术者起到提前预警的效用。

    事实上,奇门江湖自古以来,但凡使用了“七星迎仙阵”的术士个人或者流派,一般都是在非常时期布下,以作预警之用。而不在非常时期,谁用了这种术法为人所知的话,难免会被当作笑柄,你是为了拍马屁,还是胆小害怕?

    还会引起经常前来拜访的好友不满——你,在监视我,防范我?或者,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生怕被人知道,所以才会布下这类术阵?以提前做好防范伪装?

    显然,陈自默委实过于谨慎小翼了。

    毕竟那未曾谋面的术士,是来找他的父亲的,到底有何事还未知。而且,以后上学,他大多数时间只有周末在家,怎么可能就那么巧合地,有术士前来叨扰,且发现他在修行呢?

    压根儿不去考虑自己是否“脱了裤子放屁,多费一手”,向来谨慎惯了,最是好未雨绸缪的陈自默,在室内起式,双臂开合,拳掌变化,云卷云舒连绵不绝地打起了经过自我稍稍改动后的太极拳。

    以武学气功心法导引,渐聚天地五行灵气汇聚而至。

    待外部元气浓郁,沁润入体游走周天时,陈自默默念术咒,心法借沁润入体化本元,且沿周天而动的元气,与天地相参,形成施术循环。继而左手掐决至胸前,右手食指向天,口中轻吟:“七星破开夜幕重,九宫覆阖昼色明;仙家善来恭相迎,魔戾恶行请自停。”

    “七星迎日月,八门进阴阳。”

    “开……”

    室内天地五行元气汇聚浓郁,忽而平地起风,丝丝缕缕受术法所控,飘摇如被箭矢带动的细线,至四合院各屋的符箓上,与此同时,丝丝缕缕无形的五行元气,循着术法的轨迹,在整个院落中交织成网,组成术阵,在陈自默口中道出一声“开”时,四十八张符箓同时燃起,迅疾火苗熄灭,化作灰烬。

    “七星迎仙阵”运转,交织成网的术法波动,贴着地表引地气,向四周迅速扩展。

    很快,以院内那七张符箓摆成的阵法为核心,扩展至方圆五里的范围。

    丝线密密麻麻相连,无不及之处。

    时值正午。

    村东石桥下河岸边,正在洗衣服和洗完衣服准备回家的妇女们,发现缓缓流淌的近二十米宽河面上,忽而有大鱼小鱼络绎不绝地跃出水面,河岸边的草丛中,更有虾蟹爬出,水草丛和远处的稻田中,大中午的,蛙鸣声响起,比之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响亮,仿佛所有的青蛙,在同一时刻开始欢快地鸣叫。

    正自她们惊诧议论时,村子里忽而传来了此起彼伏的公鸡打鸣声,这,可是中午啊!

    犬吠声四起,家畜也开始叫唤。

    村里村外,热热闹闹……

    但从鱼跃河面结伴嬉水,至虾蟹趴岸,鸡鸣犬吠牲畜不安……这般诡异景象,总计不过持续了十几分钟时间。

    逐渐消停了下来。

    听闻消息急忙拿了抄网赶赴到河边准备大捞一场的村民们,都颇为失望地空着手,议论纷纷地议=回村。不知是谁率先说了句:“一般地震之前,动物都会有异常的表现,今儿,是不是太奇怪了?”

    这般猜测和判断,顿时引来了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