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鸾归桐-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灯下,他眸光深邃,郭圣通总觉得他意有所指。

    她想起宴会时那短暂的喧噪,不禁轻轻皱起了眉。

    是有人又说什么了呢?

    朝臣们防着外戚她是知道的。

    更何况,为了让她母亲到洛阳来,刘秀大封郭氏祖宗,能有几个人不看绿了眼睛?

    也就是她身为皇后,又生育了皇长子,朝臣们才说不出她狐媚惑主的话来。

    她叫青素牵来刘疆下去,柔声叮嘱他道:“累了一天早些睡下,也别写字了。”

    刘疆不肯:“太傅说每天都要习字,为君必先自律。”

    郭圣通只得道:“那写完要是饿了,叫宫人给你吃点夜宵,消消食再睡。”

    刘疆乖乖点了头,跟着青素下去了。

    郭圣通忍不住感慨:“邓禹教的很好,疆儿跟着他我放心了。”

    刘秀笑:“朕还能让不靠谱的人教朕的太子?”

    笑着笑着,他脸上又起了阴霾。

    等情绪过去后,他拉着郭圣通坐下说话。

    “于汉室无寸功,却总跳着脚跟朕要这要那。

    朕也就是气性好,懒得搭理他。

    便得了个刻薄寡恩名。

    邓禹说的没错,君君臣臣,没有君怕臣的道理?”

    郭圣通这才知道,原来是今日刘嘉见刘秀格外礼遇郭况,连赐五道菜,却看也不看他。

    又想起投汉以来过的憋屈至极,要权没权,要兵没兵,还不如从前割据一方呢。

    心下不顺,便喝起了闷酒。

    酒盖了脸,便发起酒疯来。

    端了杯酒去敬郭况,郭况客气的很,忙道:“您是客气了,该我敬您才是。”

    刘嘉听了这话,猛地发作起来,不阴不阳地冷笑道:“不客气能怎么办?

    诸吕威风谁敢忘?”

    殿里一下静了大半。

    刘嘉这话是在说吕后当年掌权后大杀汉室宗室,外戚耀武、不可一世。

    如今郭圣通独宠后宫,兄弟又争气,朝臣们不是不担心的。

    可在这样的场合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心可诛。

    刘秀当时就上了脸,冷冷喝道:“族兄酒多了,上些醒酒汤来。”

    刘嘉又笑:“族兄?”

    他叹气:“说出去,臣也是高祖后人,到如今却是没脸站出去。”

    到了这时,谁还不明白他这是借酒耍疯。

    说郭氏的荣耀,说自己的落魄。

    归到一处去,就是刘秀慢待了他。

    他也不怕刘秀把他怎么样。

    天下未平,根基未稳,刘秀不敢杀宗室,还是来降的宗室。

    闹到这时,刘秀的脸色已是铁青。

    彭宠当庭按剑喝道:“谁敢以下犯上?目无尊卑?我彭伯通容不得他。”

    早有谣言说彭宠能复得圣意,是因为皇后从中疏通。

    刘嘉不好继续和皇后的人硬刚。

    人家手握兵权,自己有什么?

    发够了牢骚,将了陛下一军,也就够了。

    刘秀越说越来气:“想这么逼朕给他个一官半职,真当朕是面人性子。”

    他喊赵昌海道:“去,把朕的印绶取来。”

    这是要下旨?

    郭圣通虽也被气的心下发堵,但刘嘉却是计较的没错。

    刘秀不能杀他,杀了他会寒了宗室的心。

    刘嘉虽是无理取闹,但宗室朝臣们对外戚的忌惮却是真切的。

    她忙去拉刘秀:“陛下消消气,为这样小人不值当。”

    刘秀回头看她:“你当朕要杀他?”

    要不然呢?

    气上头的人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刘秀冷哼一声,“他给朕添堵,朕也不会如了他的意。”

    赵昌海取印绶来后,他当即挥毫落纸。

    郭圣通凑过去看。

    “……诏曰惟宗室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愍之。其并复故国。若侯身已殁,属所上其子孙见名尚书,封拜。”

    这是要大封刘氏宗室。

    但跟封郭氏一样,封赏的都是故去之人。

    他唇边漫起笑来:“想逼朕就范,是那么容易的?”

    郭圣通见他不杀刘嘉,便松了口气。

    “刘嘉只怕要被你气吐血。”

    刘秀狡黠一笑:“那朕就管不得了,自找上来的。”

    翌日还是宫宴,刘秀令人当众宣读了。

    宗室们哪有说不好的?

    尤其是那无甚依靠的年轻一辈,听了这话,更是热泪盈眶,连道陛下圣恩。

    郭圣通特意叫青素去看了,青素回来告诉她刘嘉气的话都说不出来。

    原想着逼刘秀封赏他,如今叫旁人白捡了好处,如何不气?

第两百九十九章 选犬(两章)() 
建武三年,暮春四月。

    天刚裂开亮口,刘秀就轻手轻脚地起身了。

    等他带着刘疆在庭中打了通拳回来,郭圣通才悠悠醒转。

    洗漱过后,她跪坐在梳妆台前,由青素给她梳妆。

    凤马纹菱花铜镜中映出她月眉星眼,也映出大步流星而出的挺拔身影。

    郭圣通没有回头,轻声笑道:“饿了吗?再等我会。”

    刘秀在软榻上坐了,接过宫人奉上的茶水:“不急,疆儿出了身薄汗,正在洗浴呢。”

    “都说外甥似舅,疆儿却一点都不像况儿。

    原先我怕念书枯燥他读不进去,后来又怕习武辛苦他坚持不下来。

    却没想到,都是我多虑了。”

    笑意爬上刘秀的唇角,“朕的儿子,自然是最好的。”

    郭圣通听这话听的耳朵都起了茧子,“他跟我说,他得有个当哥哥的样子。

    不然,以后弟弟有样学样怎么办?”

    刘秀一愣,继而笑意更深了,眸光中也有了些感概的味道:“这孩子……”

    伯姬未出生时,他在家中排行最小。

    父母最溺爱他,哥哥姐姐们也疼爱他宠惯着他。

    可是,突然有一天母亲的肚子大了起来。

    父亲问他喜欢弟弟还是妹妹?

    他那时笑着说都喜欢。

    直到他犯了错,父亲训斥他时说了句哪有个要做哥哥的样子?

    他蓦然觉得委屈起来,做哥哥怎么了?

    后来,伯姬生下来了,他有好长时间都不想抱她。

    总觉得,她要把他的宠爱给夺走。

    但等伯姬越长越大,他发现自己错了。

    其实是多了一个手足来爱他啊。

    疆儿半点都不妒忌,一心要当个好哥哥友爱兄妹,刘秀又是欣慰又是惭愧。

    说起来,他还真比不上自己的儿子啊。

    用过早膳后,刘秀和郭圣通往前殿去,刘疆往明光殿去。

    分手时,刘疆拽了拽郭圣通的衣袖:“母后,你和外祖母都不要催舅舅成婚了。

    太傅说好男儿先立业再成家……”

    母亲到了洛阳后,见了刘疆可爱乖巧,也盼着抱孙子了,郭况的婚事便正式提到了日程上。

    只是郭况很是不配合,相看谁家的贵女他都说不喜欢。

    气的母亲说亲还没结上,仇倒是要结一堆。

    女儿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几个人能高兴旁人嫌弃自家女儿?

    郭况也很不高兴,他总觉得但凭见一两面就要和那人过一辈子有些太荒唐了。

    万一合不来呢?

    他想着等再过几年,天下平稳下来了再议亲。

    可母亲和姐姐都催他,催到后来陛下也含笑问他。

    郭况被催的一个头两个大,刘疆最是心疼舅舅,常常跑来跟郭圣通和刘旻说不要催舅舅成婚。

    今天母亲要进宫来,他这是怕又为的给郭况说亲。

    这孩子,人小鬼精的。

    郭圣通拿手轻轻点了下他额头:“好了,长辈的事轮不着你管。

    快去明光殿吧,一天到晚太傅说这说那的吓唬你母后,母后又不是太傅的学生……”

    刘疆说不过母亲,低着头走了,但面上仍有不服。

    郭圣通忍不住有些想笑。

    上了辇后,刘秀见郭圣通一直抿唇忍笑,便问她:“怎么了?方才疆儿拉着你嘀咕什么了,把你逗成这样?”

    郭圣通把刘疆的话告诉他,刘秀也笑:“朕看况儿也喜欢的不行,只是可惜朕没有侄女外甥女……”

    郭圣通怕叫他想起他死去的二姐和那三个外甥女,忙挑开话题:“况儿要是这么不愿意,我还是得劝劝母亲。

    况儿娶妻,那是要相伴一世的。

    若是起了怨怼待人家不好,那可就造孽了。”

    到了前殿,刘秀去理政,郭圣通则往偏殿去读书。

    没过半个时辰,宫人来报说阳安侯夫人到了。

    郭圣通忙迎出去,母女两个携手进来。

    坐着说了会话后,郭圣通见春光明媚便提议说出去走走。

    母亲笑着应好。

    出了前殿,慢慢走上复道。

    居高临下望去,但见春风涤荡,绿草如茵。

    松柏浓绿,杨柳嫩绿,梨花雪白,桃花嫣红……

    春光肆无忌惮又温柔小意地流淌在天地间,几乎把人的心都给化开了。

    郭圣通和母亲一边走一边说话,“疆儿以为您今天进来还是要说况儿的婚事,急的不行,要我别催他舅舅……”

    她一面说一面看着母亲的神色,见母亲也是欣慰好笑居多,便趁机道:“男儿不比女儿,婚事大可从缓些。

    况儿实在抵触的厉害,母亲便再放宽几年吧。”

    母亲站住了脚,望着她笑:“我就知道,况儿犟着脖子不肯,你早晚得先向他低头。”

    郭圣通有些愧疚。

    一年中况儿至多在家待上一月,洛阳于母亲来说又是他乡,处处不熟悉。

    母亲不想随意结交朝臣家眷,将来让郭圣通难做。

    便是想串门说话,也只能去两位公主家。

    两位公主家都是有小孩子的,母亲见了难免又是喜欢又是难过。

    别人的孩子再可爱,终究不是自己的亲孙子,哪能时时刻刻见着呢?

    刘疆是她嫡亲的外孙不错,却因着是太子早早就要念书进学,哪有功夫在她跟前承欢呢?

    母亲在空荡荡的绵蛮侯府过的很寂寞。

    她盼着郭况成婚,有了儿媳有了孙子孙女,日子就热闹起来了。

    可谁成想,郭况都十六岁了还不愿意成婚。

    郭圣通作为女儿,非但不能在母亲跟前尽孝,如今还要劝母亲算了。

    她觉得很有些对不起母亲。

    她自己如今是幸福美满了,可母亲呢?

    她嫁了,况儿从军,母亲过了多久冷清清的日子啊?

    也是该过够了。

    母亲见她低头,就去拉她的手:“傻孩子——”

    她柔和的声音泼洒在春风里,淡淡地拂到郭圣通脸上:“我嫁到郭氏的第一年,就怀了你。

    你祖母高兴的不行,和我说人老了真就盼着抱抱孙子。

    我那会只是笑没有说话,心里却在想哪会这样?

    儿女大了,该成婚成婚,该生子生子,我哪会巴望着盼?”

    郭圣通看见母亲平静的眸子里起了涟漪:“但真叫你祖母说中了,年纪大一点了确实格外喜欢小孩子。

    我也开始盼着能有个孩子奶声奶气地唤我祖母了,可况儿啊——”

    母亲连连叹气:“他硬是不肯,难不成我给他强娶回来个媳妇?

    那不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