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巧姐的另类人生-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菀深深的看了林黛玉一眼,只觉得自己那点小心思在这些纯粹的古人跟前简直不够看啊!尤其是这府里的几位,都是人精啊!

    林黛玉和贾菀先给贾母请了安,贾母招手让二人在她身边坐下,天气渐渐热了,贾母本想着小孩子火气大,让贾菀挪到碧纱橱里住着,可没住几天,便发现天气再热,贾菀身上却是冰凉舒爽的,便又让贾菀挪了回来。贾菀其实是不大愿意的,毕竟和贾母睡在一起,一点私人空间都没有,无奈年龄太小,说话没有话语权。只能挪回来了。

    贾母搂着贾菀说道:“我就爱搂着我家巧儿,你们不知道她的好处,这小丫头啊,冬暖夏凉,冬天倒也罢了,小孩子家家的,火气旺,身上热乎乎的这也是常事,可到了这夏天,巧儿身上却又凉丝丝的,就跟块上好的寒玉一样,如今啊,我可是离不了她了!”

    邢夫人、王夫人和薛姨妈听了,赔笑道:“到底是老太太福气大!”

    薛姨妈有心哄老太太高兴,便假意说道:“果真吗?我可不信,老太太让我抱抱看。”

    贾母有意显摆重孙女,便拍拍贾菀的手,示意她到薛姨妈跟前去,薛姨妈果然拉着贾菀的手,触手果然凉丝丝的,又抱了贾菀在怀里,五月的天已经有些热了,老太太年纪大了,不敢用冰,只靠丫鬟打扇,薛姨妈等陪坐在侧,里头的小衣已是有些汗湿了,如今抱了贾菀在怀里,果然觉得冰凉清爽。

    薛姨妈奇道:“以前只听闻故事里说前头有个宠妃叫什么花蕊夫人,冰肌玉骨,清凉无汗,如今可算见识到了,咱们巧儿也是如此啊!”

    王夫人听后,心中微微一动,抬眼看了贾菀一眼,随即低下头去,再抬头时已是满脸笑容了。

    贾母也是心中一动,她之所以抬举贾菀,除了当初的那个梦以外,还因为贾菀这些日子的聪颖机灵,让她看到了当初元春的影子。只是,元春比贾菀尚有些不足,一是身份,元春不过是五品员外郎之女,二是容貌,元春端庄稳重,贾菀则是娇艳美丽,虽形容尚小,但已隐约可见日后倾城之姿。

    贾菀隐隐感觉到了什么,但是又不确定,她回头看向林黛玉,发现林黛玉也是一样的神色。此时刚好王夫人说起明日是薛蟠的生日,薛姨妈立刻笑着说摆了几桌酒席,又请了戏班子,不知道老太太可赏脸?大家顿时又将话题扯到明日的酒戏上去了。

    等邢夫人、薛姨妈林黛玉等人走后,王夫人找了个借口留了下来,贾母挥退了伺候的众人,说道:“薛姨妈的话虽然糙了些,可巧儿这资质,的确是做宠妃的料子,可不得荒废了。娘娘若是有子,则贾家五十年富贵可保,到时候替巧儿找个好人家,也当是娘娘和小皇子的助力,若是不然······”

    王夫人深吸一口气,“老太太说的是!”其实王夫人心里是不愿意贾菀走元春一样的路的,毕竟,贵妃娘娘,贾家有元春一个就够了。只是,元春自封妃以来,一直没有好消息,自己暗中寻医访药的,什么生子秘方也找了不少,一直没有消息,若是仍旧没有消息的话,少不得要为元春和贾家的日后找个靠山,那时候,就该是巧儿为家族献身的时候了。

    “日后,巧儿的分例就和宝玉一样吧!初六你进宫的时候,向娘娘要几个教养嬷嬷来,巧儿日后前程如何,到底还没有个定数,先教养起来,到时候就算不入宫,或匹配皇子,或嫁入门当户对之家,对宝玉也是好的。”贾母怕王夫人糊涂了,特意点出宝玉,让王夫人知道,若巧儿将来嫁的好了,对宝玉也是有好处的。

    王夫人哪里不知道贾母的心思,只是,这人选是贾菀罢了,毕竟身上流着一半王家的血,她若好了,对王家、贾家都好。若是换做旁人,她可没这样好的气度了。只是,贾菀毕竟是大房的孙女,她若嫁的好了,难免大房也跟着抖起来了。想到这,王夫人又暗恨王熙凤脱离了控制,若是还在府里,她自有法子让她生不出儿子来!可如今天高皇帝远的,又摸不到她的边!如今只希望之前做的努力没有白费吧!毕竟只要凤丫头生不出儿子来,大房没了后,庶子又不能袭爵,那么这荣国府,迟早是宝玉的!到时候,贾菀一个丫头片子,嫁的好了,也只能庇佑咱们宝玉!

    “老太太说的是,回头等见了娘娘,就让娘娘好生找几个嬷嬷,最好是从太后皇后宫里找。只是若找到了,只给巧儿,家里这几位丫头和林丫头宝丫头那边?”

    “二丫头她们不是请了嬷嬷吗?够了,至于林丫头和宝丫头,不必了,她们以后的路不一样!”贾母沉吟了片刻说道,贾家好容易捧出一个贤德妃,才不会自打嘴巴,再捧出一个去和元春抢,贾菀毕竟矮了一辈,怎么着也不会妨碍贾元春的。

    “是,还是老太太考虑的周全。”王夫人也想到了这一点,既然是从太后皇后宫里请的嬷嬷,教的东西自然和普通嬷嬷教的不一样。

    林黛玉的卧房内,贾菀正在描红,只是此时她的心思却不在这上头,她总是想起王夫人和贾母那时的眼神,总觉得好像有什么隐瞒是围绕自己的。偏她又什么都不知道。不行,指望着贾母和王夫人的那点子亲情是不行的,她必须得知道些什么,就算无法躲避,也好做些准备啊!

    想到这里,贾菀搁下笔,“林姑姑,我有事出去一趟。”

    林黛玉也在想事情,手里的书已经很久都没有翻页了,闻言点了点头,“你去吧!”看到贾菀出去后,林黛玉叹了口气,搁下了手里的书。

    紫鹃端着两碗荷叶茯苓粥进来,抬头看了看,“咦,巧姑娘呢?”

    林黛玉蹙眉,“她说她有些事。估计是去找平儿了吧!”

    紫鹃将荷叶茯苓粥放在桌上,将林黛玉看的书收了起来,“天黑了,姑娘还是少看些书的好,当心眼睛。我让厨房熬了荷叶茯苓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的。姑娘尝一尝吧!”

    林黛玉点点头,紫鹃便端了一碗过来,林黛玉喝了几口,到底不放心贾菀,“巧儿出去没带着人,你让月儿去琏二嫂子的院子里迎一迎。”

    紫鹃应了一声,下去吩咐了。

    屋里,林黛玉虽喝着粥,可嘴里却一点味道都尝不出来。她也在想着方才的事,薛姨妈说完那话后,老太太和二舅母的眼神都变了。莫非她们还真有那样的想法,已经送进去一个大姐姐还不够吗?还要再搭一个巧儿进去?偌大一个荣国府,竟连个立起来的男人都没有,全都指望着女人出人头地,好提携娘家?偏所有人还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林黛玉想到这儿,叹了口气,她是不是该庆幸,老太太对自己还有一些真心,可是巧儿呢,巧儿该怎么办呢?

    林黛玉这头担心着贾菀,贾菀那头也在和平儿说着此事,平儿这些日子忙极了,都不曾好生歇着,不是外头贾芸有话要回,就是几位姑娘那里管家有问题要问。如今猛然听到贾菀说起这事,唬的不行,“姑娘说的可是真的?”

    贾菀点点头,“虽不是十分肯定,但也有几分影子,就是因为不放心,所以想请平姨悄悄打探打探,看看老祖宗和太太那里到底是什么打算。”

    平儿叹了口气,眼眶都红了,“姑娘放心,我知道了。你还小呢!万事有二爷和二奶奶做主呢!”其实这话说的平儿自己都觉得亏心,贾琏和王熙凤在这府里如果说话算数的话,就不会避到外头去了。只是,现在,她也只能拿这话安慰贾菀了。

    贾菀点点头,她倒是想的很开,既然穿成了女人,还是这个时代的女人,她就已经做好了被牺牲的准备。只是,怎么牺牲?为谁牺牲?她牺牲了谁得益?她总要搞搞清楚,如果可以的话,还要尽可能的为自己选择一条相对好走的路!

    “不早了,我送姑娘回去吧!姑娘说的事我记住了,明儿就悄悄去打听。姑娘银钱可还趁手吗?若是不够,就使个人跟我说,我给姑娘送去。姑娘不知道,那芸大爷真是个人才呢,二奶奶的几家铺子原半死不活的,如今在他手里,不过几个月的工夫,生意竟好了不少了呢!瞧我,和姑娘说这些做什么呢?”平儿一边说着,一边牵着贾菀的手往贾母处走去,半道上正好遇到来接人的月儿、圆儿,平儿见了,还算满意,总算这两个小丫头子还知道出来找人。刚才看到姑娘一个人都不带就这么跑了过来,她吓得冷汗都出来了。

    “怎么是你们?翡翠呢?”平儿站在那里,笑嘻嘻的问道。

    月儿、圆儿却不敢像在贾菀跟前一样嬉闹,站直了身子,低头回道,“老太太那儿想起几样东西,说是给咱们姑娘,让翡翠姐姐过去拿呢!”

    贾菀见月儿、圆儿来了,便拉了拉平儿的手,“平姨,你回去吧!你也累了一天了,早点歇着吧,有她们在呢,我先回去了。”

    平儿点点头,她如今哪里歇的下,心里存着这桩事,必得办妥了才行。“姑娘慢些吧!”然后又嘱咐了月儿、圆儿几句,让她们不许淘气,好生照看姑娘,将来二爷二奶奶回来了,自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如此云云,方才回去了。

    平儿走后,月儿、圆儿这才松了口气,月儿最是夸张,拍了拍胸口,贾菀笑了,“平姨有那么可怕吗?你们就这么怕她?”不应该啊,平儿一直走的是平易近人路线,在贾府下人里人缘还是很好的。怎么月儿、圆儿这样怕她呢?

    圆儿人如其名,长得圆乎乎的,年纪又小,不过十一岁,是家中幼女,性子最憨,贾菀一问,圆儿便老实说了,“平儿姐姐不可怕,只是,她每次见到我们,都要嘱咐我们好生照顾姑娘,不能贪玩,要不然就告诉我娘,让我娘教训我。时间久了,我就怕见到她了。”

    贾菀忍不住笑了,原来如此。

    贾菀回去后,看到桌上那碗荷叶茯苓粥,立刻笑道,“这是给我留的吗?那我就不客气了!”

    林黛玉来不及阻止,眼看着她就那么吃了起来,“凉了,该热热再吃的。”

    贾菀呵呵笑着,“这天气,凉了便凉了呗!”

    林黛玉见她出去前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出去一趟回来后便轻松起来,笑了,到底还是个孩子,心事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想想也是她才多大,等她长成了,也是十来年后的事了,到时候是个什么情景,谁知道呢!现在就提心吊胆,岂不是杞人忧天?算了,顺其自然吧!

    到了初三日,是薛蟠的生日,家里摆酒唱戏,贾府诸人都去了,唯有薛宝钗身子不好,没有去。薛蟠虽然混帐了些,对寡母幼妹倒是十分心疼的,道妹子一个人在蘅芜院,无趣的紧,命人送了一桌酒席,又请了几个女说书先生,送去了蘅芜院,只说给妹妹解闷。

    薛宝钗看到时,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自己‘病着’,正该清清静静的养病才好,哥哥却使人送了这些来,况她一个人能吃多少!又感动哥哥还惦记着自己,但心里又想着,若是哥哥将这些心思用在正途上,她何苦这么劳心劳力?这样想着,薛宝钗也没了兴致,只胡乱吃了几口粥,一桌子酒席都让莺儿拿去分给以后婆子们吃了,说书先生也请下去歇着了。

    晚间,贾母等人回来,贾宝玉兴致勃勃的拉着林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