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游仙武-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创造出来的无上秘笈。就算是一个蠢人修炼了这一门智经,都能够成为武学智慧通天之辈。

    李师道只感觉到自己的元神越来越通透澄静,以往在武学中解不开的疑惑障碍全都这个时候豁然开朗,就仿佛是灵光一闪的灵光突然在这一刻爆发了似的,原本受限于这个世界元气稀薄而并不凝练的元神一点一点的凝练通透。

    元神越来越清明,整个人与天地大自然的隔阂几乎已经不存在,已然超过天人合一的至境。智慧的闪光随着元神的清明越发繁复,在这个一瞬间,李师道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原来自己修炼《长生诀》走上了歧路。

    他当初自以为推演七幅图就能掌握真正的《长生诀》,但其实他就如同许开山一样只学到了这门神功的武学部分,最精髓的文字部分反而被忽略了。如今元神清明,灵光陡闪,千余以往看不出意义的文字突然在脑海中变得非常清晰。

    在这一瞬间,李师道对于这些鬼画符一样的文字有了较为清晰的领悟,虽然依旧不认识这些文字,但却莫名的就是知道它们说明的意思是什么。刹那间,数千种文字与七幅人形图案不断的交融,排列组合。

    这种神奇的状态下,道家宝典总算是在这一刻向李师道敞开了神秘的一角。

    一念甫动,体内真气立即重新排列凝练,阴阳金木水火土七种真气水ru交融,道家真气赫然转化成一种介于气态与液态之间的模糊存在,气转周天,真气滚滚,换日大~法、佛像手印、不死印法、炎阳奇功等等诸门功夫全都被撕成碎片,融合进这种奇特的力量之中,转瞬间,周身道气四溢。

    念头再转,道气化为祥和佛气,宁静淡然之中,又有刚正不阿之气流转;再一转化,佛气褪尽,全身上下涤荡着浩然的两极之气,佛气与道气并存,宁静冲虚却又宏大刚阳,两股截然气质融于一身。

    气息再次转变,又重新变为浩然道气,紫气浩荡。

    李师道甫一修炼《御尽万法根源智经》,武学智慧便得到极大提升,《长生诀》虽然走上了歧路,却也加深了他对道家真意的理解,竟而将其他武学融汇于一炉,提升到了某种神秘玄妙的境地。

    以前他创造的《青璇宝鉴》只是将数门神功的精髓剪下来,再拼接到一起去的产物,纵使功效可比当世一门神功秘籍,可真正的内涵却比不上同列。而今李师道开始觉悟武学真理,这门功夫直到现在才算是初成。

    如今李师道不断加深对《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的参悟,武学智慧一点一点的增长,以往想不透的武学关窍一一破开,气、体、神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境界水涨船高,自然而然的提升。

    此时此刻,李师道与道合真,神游物外,冥冥中已然触摸到了那层自我认定绝对不可触及的领域,只要他坚定意念,巩固境界,就能够轻松的彻底踏入其中,完成传说中「破碎虚空」的至高成就。

    然而李师道却在此刻选择了放弃,并不向前踏步,只是巩固着目前的境界,然后倏然睁开双眼。

    ——呼!!

    关闭着窗户和门的密闭空间在他睁开双眼的那一瞬间陡然生出一股旋转的气流,这气流并不强烈,但却有着莫大的破坏力,只听的“啪”、“啪”……声音当中,房间内的桌椅床纱全都纷纷化为粉碎。

    “直到此刻方知神功妙用啊!”

    李师道畅然感叹,多亏了《御尽万法根源智经》,否则他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领悟到这种境界,更不可能明了《长生诀》的真正精髓之处。

    接下来的几天,李师道一直住在这间客栈里,参悟自身种种所学。

    他浑然不知外界已经因为他而闹翻了天。

    大军之中击毙“武尊”毕玄与“魔帅”赵德言!

    以一己之力迫使大明尊教退出中原!

    这两件事情经过有心人的传播已经传遍整个天下,令无数江湖人为之侧目,难以相信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惊人实力。现如今,李师道的名气已然凌驾于两大宗师之上,隐隐成为武林第一人。

    有传言说他现在仍在长安城中,随时向李阀之人下手。

    因为宋阀与李阀之间的冲突,他的一举一动已然成为影响天下大势走向的因素。担心自己落得比颉利和突利更凄惨的下场,李渊已经召集手下好手驻扎宫外,天策府的好手聚在李世民身边,魔门中人聚集在李建成麾下,整个长安城都笼罩这一种看不见的硝烟。

    另外,高丽大宗师傅采林已经带着三名徒弟和高丽使团踏入长安,异域高手即将在此地绽放惊世光彩。

    李师道的大放异彩,傅采林的强势来袭,这些都令长安成为继洛阳之后最为人所瞩目的重大场所。为亲眼一睹有可能迸发的大宗师级别的战斗场面,天下武林人纷纷涌入长安,各方势力风起云涌,躁动不安,闹得长安人心惶惶。

    长安城内如今到处都能见到提着刀剑乱逛的武林人,维持治安的官员不敢随便招惹,只能尽力维持治安,确保长安人不受损害。好在这些武林人都知道这里是李阀的大本营,更是武林豪客的焦点,不敢太过放肆,竟是使的长安的治安并没有出现一片混乱的糟糕情况。

    这一日李师道没有再让店小二为自己送饭,亲自走出房间,到柜台处结了账,迈步走出这间客栈。

    现如今武林人最大的点就是高丽的傅采林,以及“武林第一人”的宋师道,所以来看热闹的武林人无不仔细打听了两人的长相。不过因为前者已经被长安外交部门安置好,与外界基本隔绝,他们注意的也就只有下落不明的宋师道。

    要说也是情报党的胜利,武林人从可靠的角度得到了关于宋师道的情报,刚巧李师道落脚的客栈里就有不少知情的武林人落脚。看到李师道施施然的从楼上下来走出客栈,这些人顿时精神一振,目露精光,意识到自己见到正主儿了。

    “看到了没?那位就是宋师道宋公子!”

    “原来他真的就在长安啊!”

    “快跟上,别愣着了。宋公子公然露面,一定是有大动作了。”

    一种武林人听了,顿时觉得有理,急忙慌慌张张的结了账,提着武器一窝蜂的出了客栈,追着前面慢慢走动的李师道。

    PS:下一卷就是霹雳了,兄弟正在写,求道友们的点击、收藏和啊……

第六十九章大战前夕() 
不想让那些好事的武林人跟着自己,李师道身形加快,转瞬间便甩开跟踪,独自一人来到长安郊外的玉鹤庵。

    昨夜刚下了一夜大雪,庙门外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雪。

    李师道踏步而上,举手推门,跨进玉鹤庵,院内铺雪已给扫作七、八堆,院内树木积雪压枝、银霜披挂、素雅宁静。

    在其中一个像小山般的雪堆旁,一名眉清目秀乍看似没什么特别,身穿灰棉袍的女尼正手持雪铲盈盈而立,容色平静的默默瞧着他。

    她看来只在三十许岁间,青丝尽去的光头特别强调素淡的玉容,如同灵秀山川起伏般的清丽轮廓以及双眼中那仿佛蕴藏着广阔至无边无际神圣而不可度量的心灵天地,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圣洁感。

    不愧是能让我那便宜父亲挂念二十多年念念不忘的佳人,即便落发出家仍是风采绝世无双……

    李师道心中微微感叹,淡然出声道:“是梵斋主当面吗?”

    女尼轻轻放下雪铲,合什还礼道:“若贫尼没有猜错,这位定是宋师道施主,到这里来是要找小徒妃暄和贫尼的吧。”

    她说这话,已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武林最神秘的势力,对正道武林有着非凡影响力的慈航静斋当代斋主——梵清惠。

    李师道颔首:“梵斋主猜的不错。”

    “唉!!”

    梵清惠低声叹了口气,道:“施主请随贫尼来。”

    两人来到庵堂接客处坐下来,梵清惠亲手炮制了茶水,端上来放于李师道面前,这才轻轻坐了下来。

    梵清惠看着李师道喝了一口茶水,柔声道:“宋施主此次拜访玉鹤庵,是向李家宣战的吧。”

    “梵斋主说的不错。”李师道轻轻点头,放下茶杯,“天下纷乱已久,百姓民不聊生,是时候终结战乱了。”

    梵清惠突然问道:“宋施主以为拿下了李家,就能夺得天下吗?”

    李师道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梵斋主有什么高论要说么?”

    “高论倒是没有,一点浅见倒是有,如果能给予宋施主启发,那不仅是贫尼的功德,也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李师道哂笑一下,却也不拒绝:“梵斋主请说。”

    梵清惠深吸一口气,整理一下思绪,同时暗道:这个青年人比当初的宋缺更加行事肆无忌惮,若无法在这里说服他,那就只有兵戎相见,生灵涂炭了。

    “打天下与治理天下并不等同。宋施主相比也知道,那嬴政与杨坚,均是把四分五裂的国土重归一统的帝皇,无独有偶,也均是历两代而终,可见他们虽有统一中土的‘天下之志’,却或欠‘天下之材’,又或欠‘天下之效’。”

    李师道轻轻“哦”了一声,不多作表态。

    梵清惠见了,双目亮起智慧的采芒,便说道:“‘天下之志’指的是统一和治理天下的志向和实力,‘天下之材’是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天下之效’是大治天下的效果。远的不说,只说杨坚此人,其登位之后,革故鼎新,开出‘开皇之治’的盛世,且循序渐进的平定南方,雄材大略,当时天下能与之相抗者,唯你父亲宋缺一人而已,但以宋缺的自负,仍要避隐岭南,受他策封。杨隋本大有可为,可惜败于杨广之手,为之奈何?”

    李师道点头道:“所以,梵斋主以为李世民比其他人更有‘天下之志’、‘天下之材’,更有可能达到‘天下之效’喽。”

    梵清惠轻叹道:“我们自然是没有资格挑选未来的明君,只是尽力辅助符合自己心愿的英明之材,希望能为受苦的百姓作点贡献,以我们微薄的力量加以和鼓励。现在统一天下的契机如同施主所说已经出现,就决定于施主一念之间。”

    李师道叹道:“若是之前听到斋主的这番高伦,我定是会息手退出江湖的,但在我父与宁道奇决战之前,我受了承载着他遗愿的家书,里面念念不忘的仍是‘汉人恢复山河’的大愿,身为人子,不得不尽力。”

    “此举只是愚孝罢了!”梵清惠急道,“听施主刚才关于黎明百姓的说辞,显然是关怀众生之苦的有识之士,为何因为你父一人的心愿就将黎明置于水火之中。施主仁慈,于心何忍呢?”

    “就如同你们深信李世民能够成为一代明主一样,我也深信我父亲能够成为领导百姓崛起,建立盛世大国的英主。”李师道站了起来,“今日与梵斋主一番对话获益匪浅,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宋某告辞了。请梵斋主代我向李家传个话。”

    梵清惠神色暗淡,轻轻叹息:“请说。”

    “三日之后的午时,我在跃马桥约战李家。期限为三天,只要有一人能够击败我,这场浑水我就彻底退出;而如果没人能够击败我,李家就必须让出占领的地方,归顺我宋家。若是不从,自由我的刀来问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