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游仙武-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八章至境() 
就在李师道的精神一种非常奇妙的状态时,丹田之内七种先天真气乍然间凝聚成一股,然后分为性质完全对立的两种阴阳五行之力,自丹田中破穴而出,分头而走。

    第一股先天真气有丹田而上任脉,经泥丸,过尾枕,直冲背脊督脉,然后一路涌至左边涌泉穴,之后从另一条路返回丹田。第二股先天真气则是一路往上,过眉心祖窍穴,穿泥丸而下督脉,再由脊骨的尾板穴入丹田。

    两股真气游遍全身各个大穴,每到一个穴位处,真气竟像一个漩涡般积聚扩大,使他体内每个穴位都成了真力的仓库。之后,这些大穴蓦地一鼓,就仿佛开了个口子似的与外界取得了联系,将某种冥冥之中存在的东西吞进体内,炼化为真气,储存起来。

    最妙的是当两股性质不同的真气在泥丸穴相遇时,立即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自此蔓延周身,阴阳五行自发按照某种奇特的规律排行,自动,阳中藏阴,阴中蕴阳,五行相生,无止无休。

    这泥丸为人体全身至清至灵之地,上应太空之镇星,以真心合天心则天地相合,静以养慧,动以炼慧。法惟冥心寂定,诀在一“诚”字,诚于静者神自明,诚于动者性自彻,天下无撇不下之凡情,无识不破之物理。

    到了此步,静极生动,定极生慧,开发出人体潜能,得大智慧、大神通。

    一般习武者,能练至运气发劲,收发由心的地步,已可称高手。但若要超越其它人,则必须在其中寻求变化,用以克敌制胜。

    而变化之道,则在于体内作为经脉枢纽的窍穴的修练,其难度自不可与一般练气相提并论,到能以窍穴作控制真气输发的泉源,始是一流高手的境界。

    以那曾被李师道击退的曲傲为例,身为绝顶的武学天才,他二十三岁便练成功了七个窍穴,四十一岁时,全身窍穴均可随意控制,武功至此直追三大宗师中的“武尊”毕玄。

    李师道修炼长生诀,又用“以魔铸道”的法门锻炼自己,由此另辟蹊径,即便全身窍穴没有如同曲傲一样可以随意控制,却有着隐隐间比曲傲还要高出一筹的实力。

    而现在,师妃暄一席话让他彻悟,一直以来无法体悟的境界因为内心的变化而伸手可得,七种属性的先天真气自动蜕变,把他的经脉和窍穴进行改造,假若以前的真气是世间难得一见的诸如屠龙刀一样的名刀名剑,那么现在就是得到天地之力加持的神兵利器。

    这种特异的真气迅速的改善着体内的经脉,令脱胎换骨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切实实的现象。

    同一时间,来自泥丸中的奇怪感觉令他感官的灵敏度都已倍数提升。

    方圆两百丈内声息都瞒不过他的耳朵,皮肤更清清楚楚感应道空气中的湿气,杂尘,连气流的流动都清晰的捕捉的到,更清楚的感受到来自身旁师妃暄体内的庞大气机。

    从她身体生出的气势,其强度竟是与祝玉妍相比也不逊色,更有隐隐间超出的迹象,仿佛是感知到李师道无意中的窥探,师妃暄体内的真气悄然一动,这种感觉立即变为朦胧一片,仿佛雾里看花一般看不清晰了。

    李师道此时无感无觉,只是一心沉浸在对天地别看生面的体悟中,炼气化神的境界瞬间破入练神返虚,之后以狂飙般的速度往上增长,然后笔直破入炼虚合道的道家之境。

    刹那间,他可以明白如果自己此时再和使用天魔功的人战斗,无形的天魔气场便再也难以阴到他。因为他现在对面天地的感知已经到了非常强横的程度,单以境界而论,已经所谓的“宗师境”了。

    同一个刹那,他感觉到四周有五股宏大刚正的内息,是个稍弱的把持着进出这里的四个方向,较强的那一个则是就在旁边,值得一提的是,这五股气息最弱的一股也是武林中绝顶高手,最强的那一股如果不是状态不再,比师妃暄也强横的多。

    李师道此时的脑子晶莹通透,无有遗漏。

    就在此刻,他清楚知道这五股气息就是净念禅观的四大圣僧和了空大师,他们正满怀警惕和敬佩的看着与师妃暄并肩而立的自己,警惕的是自己会对师妃暄不利,而敬佩的则是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超凡的修为。

    这一番感悟说来话长,可是时间却极为短暂,李师道只是觉得自己失神了片刻,再醒来时,境界心神已经提升,功力也已经增长,整个人都有一种脱胎换骨的舒爽感。

    而且,师妃暄正面对着自己站着。

    此时他得窥美人全部容貌,纵使心神如水,也仍是给她激起层层涟漪,惹起一阵微微的悸动。

    在修长和自然弯曲的眉毛下,明亮深邃的眼睛更是顾盼生妍,配合嵌在玉颊的两个似长盈笑意的酒窝,肩如刀削,蛮腰一捻,纤秾合度,教人无法不神为之夺。她的肤色在月照之下,晶莹似玉,显得她更是体态轻盈,姿容美绝,出尘脱俗。

    此时她那对令三人神魂颠倒的秀眸,射出蕴含着薄怒的情绪的目光,配和上那副美绝人寰的容颜,相信就是最铁石心肠的人和李师道换了立场相处也会为之心软,自动讨饶。

    李师道不由得尴尬一笑。

    他很清楚师妃暄这股薄怒是因何而起,刚刚他无意间探知到她体内的气息变化,那种心神上的悸动对于任性而言就跟被色狼用肆无忌惮的目光在身体狠狠扫视一样,师妃暄终究还不是无情无欲的仙子,当然会生气。

    不过李师道心中除了尴尬,还隐隐有股自得,能让这清丽脱俗的仙子生出“薄怒”的情绪,怎么说这也算是一种非常大的成就了吧。

    这件事情不便于当众提起,李师道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暗暗苦笑不已。

    索性师妃暄非是寻常儿女,看李师道的神色就知道他心中所想,心中不由一送,目光恢复了平静,以依旧轻柔的语气淡淡说道:“恭喜宋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踏入至境指日可待。”

    李师道见她语气平静,心知这件事情就算是揭过去了,心中领情,便也还礼道:“还要多亏师小姐!如果不是师小姐这一番话,宋某要明悟自身不足,不知道还要多久呢!”

第二十九章观战() 
求点击!求打赏!求!求收藏!

    晚风从洛河徐徐吹来。

    常人感觉凛冽的风吹到了近处,乖乖的变成了和煦的清风,轻轻扯动两人的衣袂。男的潇洒飘逸,女的淡雅如仙,望之若一对神仙璧侣,可谁又知道他们谈的是完全与风月没有丝毫关系的话题。

    李师道谈的是道,而师妃暄说的却是佛。

    两者虽不相同,但却殊途同归。

    其实,佛法入中土之时,异域的教理根本不为中原人接受,佛法根本得不到广泛传播,更及不上根深蒂固的道家。为求尽快传播教义,佛家宣扬“老子化胡”、“佛本是道”等学说,表面上让自己与道家扯上关系,暗地里吸收道家、儒家文化精髓,最终成为与道家、儒家并列的三大显学。

    彼时,三教合流,佛中有道,道中有儒,儒中有佛,形成绵延数年前的中土文化雏形。到了隋朝时期,佛家的思想已经与原本的佛家相去甚远,不能一概而论,都是与道家和儒家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万法归一,殊途同归,便是由此而来。

    李师道刚刚突破境界,对于天地的体悟颇多,与师妃暄佛家的理论验证,更觉耳目一新,眼界大开,那师妃暄也因为李师道独特的道家理论所获颇丰,境界比之以往更上一层楼。

    “见解独特,鞭辟入里,师小姐果然聪慧无比,实是宋某这辈子见过的最优秀的女子!不过可惜去!如果不是文士装扮,那就更好了!”李师道喟然叹道。

    师妃暄嘴角突然掠过一丝笑意,不是欢喜,而是别的情绪:“妃暄当不得宋兄如此夸赞。只不过,妃暄真的是宋兄见过的最优秀的女子?”

    李师道愕然一愣,随即答道:“这是当然。其实用‘优秀’一词并不妥当,只是我一时笨嘴拙舌,想不到词语来形容,师小姐不要怪罪才好。”

    师妃暄淡淡一笑:“身外之物,何须在意。”

    ————嗒嗒嗒嗒!

    一阵常人根本听不到的细微脚步声由远而近,听其声音,走来的人共有三个,都是江湖上难得一见的绝顶高手。

    李师道不用看就知道,这三人就是寇仲、徐子陵和跋锋寒。

    臻至炼虚合道之境,他对四周天地的感知非常敏锐,纵使相隔距离不近,也仍是能感觉到与自己所修功法相近的两股气息正在接近,不用说,普天下也就只有未来的双龙了。

    师妃暄出现在这里为的就是这三个偷了和氏璧的人,至于刚刚和李师道的对话,致使李师道得到突破,谈佛论道,都只不过顺便为之,后者更是无意间的举动,顺势而为。

    这时,李师道敏锐的察觉到有不少高手隐伏在四周的暗处,虎视眈眈,或者来意不明的看着这里的情况,为防师妃暄不被人暗算,一直隐在暗处的了空大师手托铜钟,现身在天津桥长街的另一端,四大圣僧全神戒备四周。

    刚才驶过桥下那叶小舟,又驶回来,还停在桥底下,隐约可见有人坐于其上,也是十分这里。

    一时之间,天津桥这里风云际会,暗流汹涌。

    “既然师小姐有事要处理,那宋某就在一边压阵好了。”李师道不去看走来的三人,脚尖轻轻一点,身不动,脚不移,人如被风推送着一样来到了空大师身边,面朝中央的四人。

    当今世上,若论剑法造诣最强的武学,毫无疑问就只有位列四大奇书之一,慈航静斋的镇派武学——慈航剑典。

    这部奇书的习练者虽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破碎虚空”的程度,但是走的却是以剑道修天道的路子,它以【气主灵神心】五大要诀为纲领,又以“静”、“守”、“虚”、“无”为主,将剑道臻至至境,在江湖上绝对是独一份的剑术秘典。

    更牛的是,称“中原武林第一人”的宁道奇曾经得到慈航静斋掌门的许可翻阅《慈航静斋》,结果当成吐血,其神妙不凡之处,由此可见一般。

    如今师妃暄要和三人比斗,慈航剑典玄妙剑术即将出现,精善剑术的李师道自然不能错过。

    师妃暄直言讨要和氏璧,寇仲三人矢口否认和氏璧是自己盗走的,反正和氏璧已经被三人弄没了,别人找也找不到。不过师妃暄又岂是泛泛,当下直接挑战徐子陵,双方开始动手。

    李师道此时隐隐有点好奇。

    原著中的徐子陵不畏惧师妃暄的试探,是因为他连番奇遇,眼界已臻至宗师之境,体内又充斥着和氏璧的异能和自身真气融合而成的奇特气劲,而现在的他应该还不如原著中那么强横,那么他的信心到底是哪来的呢?

    “妃暄手中剑名‘色空’,专求以心御剑,徐兄小心了!”

    “师小姐请赐教!”

    话音落下的瞬间,电光激闪,剑气漫空,森寒的剑气直达三丈以外其飘摇往来之势,有若狂风刮起的旋雪。剑术飞洒幻变,绝无成规,但每击出一剑,都是针对对方的弱点,每一剑都有千锤百练之功,巧夺天地之造化。

    最厉害是她剑锋发出的剑气,有若泻地的水银般无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