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311章 圣眷甚隆() 
曹大学士听到赵大学士的表态,点了一下头,对此表示满意。

    然后问方浩:“方将军,你觉得迁移多少人口过去才是最好的?”

    人口问题,是制约方浩发展的最大问题。

    大草原上地方很多,但是人口不够,他再怎么发展都没办法发展成一支足以称霸天下的军队出来。

    朝廷对于内地人口往边关迁移,采取的是禁止的手段,不希望太多的人口迁移过去,让边关两个节度使力量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没有办法招揽到足够的人口,不管是招兵买马还是兴办工业,都没有那个基础。

    关外的土地再多有什么意义?没有那么多人口,根本就开垦不过来。

    他倒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迁移到关外,可是他也知道,朝廷对边关一直心存戒心,不可能允许太多的人来到,口开的太大了,会被驳回,平白的失了颜面。

    所以他报出来的人口是二十万。

    十万人口的话,最多只能够支撑他在关外做土皇帝,可没有能力逐鹿中原,争霸天下。

    要是有二十万边民移过来,他就可以在里面训练出至少五万士兵,利用草原的优势,那五万士兵都可以变成骑兵,就是一直可以驰骋天下的劲旅。

    现在见到曹大学士力挺他,甚至户部的赵大学士也表态尽量的支持他的要求,心中大喜,说道:

    “最好的情况,那就是迁移三十万人口过去,有妇孺也无所谓,可以在关外繁衍生息,那样十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哪怕是我不再继续镇守关外,也可以扎根在草原之上,将草原变为耕地。只要没有了草原,戎突人就永远没有那个能力成为我们的祸患。”

    这一块土地也历经了几个王朝,北方草原上的民族永远是王朝之大患。

    农耕民族碰上游牧民族,在战斗力上永远都是处于弱势。

    戎突人只是这几百年在草原上崛起的民族,在之前也有着不同的游牧民族,给中原大地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北方边关,永远是部署军队最多的地方,供应边关部队,一年的财政开支都要占到国库开支的很大一部分。

    就算是消灭了戎突人,只要这座大草原还在,还会有别的游牧民族在这草原上繁衍生息,成为中原大地新的威胁。

    但是,如果能将这大草原给消除掉,游牧民族就没有了立足的根本,以后都不会成为中原大地的祸患。

    曹大学士望向赵大学士:“三十万边民,你这边没有问题吧?”

    “三年之内,可以迁移那么多人过去。”赵大学士说道。

    曹大学士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迁移三十万边民过去。”

    龙城升为军镇的事情说定了,迁移人口的事情也说定了,接下来商量的就是给这个新成立的军镇多少的士兵名额。

    以狼牙关为例,在先锋为之前一共有六个卫,每个卫二千五百人,加在一起就是一万五千士兵,还有相应的将领名额。

    当然根据防守的任务不同,不同的军镇,配置的兵力也不一样。

    有的军镇士兵名额才四五千,两个卫所而已。

    有的却有着两万多。

    龙城需要多少士兵名额,也是需要好生计议的。

    方浩可不是据险以守,孤军深入大草原,目的是彻底断绝大草原的根,必须要配备足够的士兵。

    经过一番商讨,给方浩定下的士兵名额是两万五千名,拥有十个卫所,五十个指挥。

    另外,因为方浩还准备在草原上多筑几座城池,还给了他四个副将的名额。

    最后,就是议定给方浩的品阶。

    第一次方浩立的功劳很大,在战场上斩杀骑兵数万,获马数万匹,按照尧国的军功标准,就算是封侯也可以了。

    不过他这么年轻,肯定不会就给他封侯,他自己也不会愿意封侯。

    因为按照尧国的惯例,封侯之后就应该卸下兵权,回京养老。

    太高的职务也没有给他的,除非将他调到禁军,才有安排他的职位。

    身为一个军镇的总兵,品阶也不可能太高。

    计议一番,给了方浩一个正三品的冠军大将军。

    这个品阶已经比狼牙关的总兵卢伦英还要高。

    不过方浩立下的功劳,比卢伦英也要高。

    议定之后,由兼职礼部尚书的大学士代皇帝的语气草拟诏书,几位大学士都过目之后,由参与到会议里的一名太监拿过去给皇帝过目。

    皇帝要是同意这样的安排,御笔亲批,再盖上玉玺,这就成了正式的任命。

    太监拿着这封草拟的诏书走后,齐澄大学士笑呵呵的跟方浩拉起了家常,说道:

    “我听说前几天你参加国子监举办的那个中秋诗会时,又写了一首传世之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飘然有出尘之思,我还在想,你是不是被那一场刺杀弄得心灰意冷,想要辞官不做,很有一些惋惜。现在看到你对经营草原还有着很大的信心,非常的欣慰。”

    又是一个过度解读的。

    方浩笑道:“其实就是思乡思人之作,并没有什么别的用意,边关是我成长的地方,保家卫国也是我从小的志愿,一点点小的挫折,不会让我放弃。”

    “那我就放心了,”齐澄笑道,“你现在还年轻的很,有着无比光明的前途,好好的干,只要不犯错误,为了一个侯爵少不了你的。”

    曹大学士也点头说道:“年轻人,不要思虑太多,皇上都允许了你携带家眷过去,这是皇恩浩荡,免得你思家之苦,你也要好好的报答天恩。”

    他们在这里勉励着方浩扎根边关,经营草原,过了没多长的时间,先前离开的那个太监又转回来了,对方浩说道:“方将军,皇上有诏,让你过去觐见。”

    几名大学士都是一惊——一向卧床不起的皇帝,竟然要召见一个边关来的将军,这可是很难见的事情。

    曹大学士没说错,皇帝对方浩这个斩杀了数万戎突骑兵的边关将军确实非常的欣赏。

    难怪连方浩要携带家眷去边关这种要求都会批准。

    圣眷甚隆。

    王大学士激动得声音都有一些颤抖了,对方浩说道:“方……方将军……还不赶紧跟余公公一起去……”

第312章 面圣() 
方浩也没有想到皇帝竟然要召见自己,心里还颇有一些忐忑。

    不过皇帝要召见,他是没有资格拒绝的。

    跟着那个余公公从文渊阁出来,在一座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物中穿过。

    这皇宫实在是太大了。

    这一座皇宫,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

    这两处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之地。

    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方浩就是在外朝的文渊阁接受那些大学士们的垂询。

    而他去的地方,就是内廷皇帝的居所乾清宫。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

    这里又称为后宫。

    不只是皇帝和他的后妃居住于此,还有先帝的女人,还有皇帝的子女都居住在这后宫之中。

    当今皇帝的妃嫔就有一百多人,另外宫女有两千多人,那些宫女从名义上来讲都是属于皇帝的女人。

    在这后宫里还有两三千名太监,服侍着皇帝以及他的妃嫔子女。

    过乾清门之后,那些建筑物的风格就变得迥然不同了。

    外朝的那些建筑物,风格都恢弘大气,有一种天朝上国的气象在里面。

    而后宫的建筑者则变得秀美了很多,掩映在众多的园林之中,有如仙境一般。

    在这后宫里面,也多了很多宫女太监的身影。

    “这地方倒是挺漂亮的,”方浩心中想着,“只不过这么大的地方来当成自家的房子,让那么多的人来侍候自己,也太过奢侈了,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这个世界的生产力还是比较落后,在大多数的老百姓日子过得都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将皇宫弄得如此奢华,让方浩很难认同。

    在他眼中,这后宫实在是太大了,已经不能说是一个家,只能说是一个风景区,住在这里,不会有家的感觉。

    皇帝住在乾清殿,但是现在皇帝卧病在床,方浩过去的时候,皇帝就半坐半躺在龙床之上,旁边有一个艳丽的女子在服侍他。

    方浩也不敢细看,进来之后就要跪下磕头——心里虽然非常的不情愿,但是到了这个地方,就必须要遵守这样的规矩。

    不过皇帝让人扶起了他,没有让他跪下去,说道:“方将军是有功之臣,朕就免你行那跪拜之礼。”

    现在的皇帝也有了六十多岁,在尧国的皇帝里面,已经算是比较长寿的了。

    毕竟不管是哪个男人,有那么一个巨大的后宫,后宫里面养着全国各地选秀过来的美女,全部都是他的女人,身体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活到五十岁以上的,就已经算是长寿的皇帝了,更不用说他已经活到了六十多岁,把太子都给熬成了一个中年男人。

    他以前身体还算比较健康,就是在戎突入侵之后,思虑太多,把身体给累坏了。

    那一场战争持续了几年的时间,在和戎突人拼消耗的过程中,国库都被掏空,甚至皇宫也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裁减太监宫女的事情,因为打仗的情况下,实在没法维持那种奢侈的生活。

    那一场战争对尧国的破坏很大,对皇帝的伤害也很大。

    在那场战争结束之后,他也坚持不住,病倒在了床上,一年上朝的时间,也就是在那几个重要的日子里出现一下,很快就离开。

    朝政上面的事情,基本上也是甩手给内阁。

    戎突人的入侵,在他心中就是一件耻辱之事。

    尧国自开国以来,一路东征西讨不停扩张,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自己的国门被异族攻破,屠戮如此之惨的事情。

    偏偏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发生了,心里自然相当不爽。

    方浩在关外打那两场胜仗,让他心情非常的好,特别是后面那一场仗杀了几万名戎突骑兵,更让他有一种大仇得报的感觉。

    这一次将方浩召见过来,也是想见一下这个会打仗的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看到方浩才二十出头的样子,很是意外,也很羡慕他的年轻朝气。

    问了方浩一些边关的事情,问得最多的就是和戎突人打仗的那些事情,听到方浩是怎样带着手下的军队打败戎突人的时候,就非常的兴奋。

    方浩看到他这个样子,也就多挑了几件战场上发生的事情跟他说,都是以压倒性优势屠杀戎突人的事迹,让皇帝非常的满意。

    “有你这样的将军在边关镇守,我就放心多了。”皇帝对他说道,“如果你能够将那片草原变成我尧国的疆域,使我尧国千秋万代都不用担心草原异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