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盛世-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极佳的一个成绩了。若是放在以前,那也是绝对的第一。

    远处观看的百姓们早已迫不及待了,此时终于听到响起了鼓声,所有人都是静声仔细的听了起来。

    然后就只听得一声一声的鼓声接连响起,直到第七声后才停止了下来。

    而刚刚独孤白作诗的细节此时也在百姓之中传了开来。百姓们对于独孤白的气魄,都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这临场作诗,还能一诗七鼓,在百姓们看来,这可不比之前那鸣凤阁的江一鸣一诗八鼓的成绩差丝毫。

    美仙院的楼船在折返回来后,美仙院的众人也总算是松了口气。在他们看来,不管怎么说,自家的这个第二名是终于保住了。这样的结果对于今日接连遭受打击的他们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倒是美仙院楼船前的独孤白,此时竟是一脸的不痛快之色,嘴有些微微的嘟起,似乎对于看台正中给他乙等评定的大儒很是不满,对于输给江一鸣这事心里很是不痛快。

    这样的表情落在了萧莫的眼里,不禁让萧莫是一阵莞尔,看来这独孤白再怎么有才,再怎么任性,毕竟还只是个孩子。

    不过能给三位大儒臭脸看的孩子,想来在这洛都之中也是没有几人了。独孤白也算是

第一百三十五章 如此宋暮!() 
求收藏推荐,多谢支持。

    独孤白的一诗七鼓,也同样是在百姓之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再加上独孤白特殊的身份和本就在洛都之中的名气。使得独孤白的呼声比之江一鸣似乎还隐隐要高上一些。

    虽然一诗七鼓的这个成绩有些稍次于江一鸣,但是考虑到独孤白是临场所作此诗,加上独孤白的年纪又是在场才子中最小的。所以其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十分耀眼的,在人们心中,这两人文比的结果,独孤白是丝毫不比江一鸣差。

    而江一鸣和独孤白轮番上,同样的惊艳众人,使得两人的文比,实在是精彩无比。这也让此次的鸣鼓摘花比之以往历届,在开始的时候质量就要高出了不少。

    对于江一鸣这位儒雅俊朗的才子,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认识,但这并不妨碍人们被其才气所折服。而且鸣凤阁的名气摆在那儿,能作为鸣凤阁的第一才子,人们对于江一鸣有此表现也不是太过意外。

    至于独孤白么,其在洛都的名气一直就很大,人家也不是因为二世祖类型出的名,而是纯粹靠的自己的才学出名。作为皇亲国戚,国母的外甥,其在洛都人民心中可是很受爱戴。

    排名最高的两家文比结束,接下来自然就轮到了红月楼和潇湘馆。

    红月楼楼船上所站着的,到现在为止,依然还是是萧飞扬,不曾有任何的改变。而红月楼马上就要上场进行文比,纵是想要改变都是来不及了。

    洛都人民对于萧飞扬这位萧家旁系公子,也是十分的了解。虽是旁系,其名声却还要胜过嫡系长子萧飞龙。

    不过萧飞扬比之独孤白,不论身份才情,都是差了许多。所以人们并不觉此次文比还会出现多大的变化。

    尽管萧莫近来在洛都中风头最盛,可是今日人们在见识了江一鸣和独孤白的风采后,也慢慢开始觉得,那位萧公子就算再厉害也顶多就和这两人差不多了。

    至于潇湘馆的宋暮,人们似乎已经是选择性的忽略了他的存在。因为宋暮这人不仅是百姓们都不认识,连那高台之上的权贵们也是都没听说过此人。

    红月楼最终参与文比的时候,其代表才子并没有生变化,不知是不是涟依大家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自从到了这竟渡场地后,萧莫都没有看到其又任何的举动,只是冷冷的站在了自家的楼船之上,最多就是时不时讥讽的看一眼萧莫。

    红月楼最终的文比,由萧飞扬代表参与也成了既定之事。

    萧飞扬的确有些才情,一端午也是颇为惊艳众人。

    只不过萧飞扬作的诗有些明显的跟风之意,和独孤白所作的诗不论是布局,还是寓意之上都很是相似。最终其成绩虽然也得了六声鼓,但比起前面两人的文比成绩可就要差上不少了。

    一诗六鼓,放在以前的鸣鼓摘花上,不说最好,但保住大院之名那是稳稳的了。

    只不过今年的鸣鼓摘花出现了历史性的成绩,前面两大院的成绩实在是有些逆天,而又因为四海楼有萧莫坐镇的原因,萧飞扬本就是萧莫的手下败将,红月楼这样的成绩能不能保住大院之名,在今年的鸣鼓摘花之上就很难说了。

    萧莫近来的各种奇特表现在洛都已经被传的有些神化了,许多朴实的百姓已经把萧莫看做了无所不能之人。

    加上四海楼之前惊艳全场的献艺,大家都觉得四海楼此次就算不能争得花魁,但是大院之名应该是跑不掉的了。

    这么一来,所有人都知道红月楼此次的希望就都放在了接下来的潇湘馆上了,只要潇湘馆的文比成绩不过红月楼,那么红月楼基本上就不会掉出大院之列。

    其他二流青楼冒出黑马这种事情的概率太低了,基本不用考虑这种事情的生。

    当潇湘馆的宋暮缓缓迈步上场,红月楼的众人似乎是松了一口气,因为红月楼打探的所有消息,全都指向了此人是寂寂无名的。

    不过在场有一个人却不是这么想的,那个人就是萧莫了,萧莫在宋暮上场之后,就提气静声颇为紧张的等待了起来。只有萧莫本人才知道,这宋暮是多么的才华出众。

    如此截然不同的反应,也主要归结于宋暮此人在这个时候,的确还只是个刚被放逐出家门的落魄小子,毫无名声可言。

    不过萧莫却是太了解这宋暮了。一个人能在一千五百年后都依然很有名气,更是被人借用进了小说,称之为智计无双。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是个凡人,说不得惊才绝艳都不足以形容其才华。

    人家江一鸣那么有才学,在此时的南陈年轻一辈堪称佼佼者,到了后世典籍里,都见不到丝毫身影,就这一点,足够看出宋暮的不凡了。

    萧莫记得黄易大大对于宋师道的评价是计谋天下无双,才学傲看当世。萧莫觉得这样的评价虽有些夸大,但肯定有一大部分是源自其原型人物,宋暮身上的。

    所以萧莫在认出宋暮此人后,就一直对这宋暮十分的上心。

    宋暮此时站在潇湘馆的楼船前方,神态自若,丝毫没有被之前的文比所影响样子。

    这会儿轮到宋暮参与文比作诗,宋暮是面带微笑,一点也没有压力的样子,淡然自若。

    而且宋暮也不同于之前的江一鸣和独孤白,他并没有在楼船之上边踱步边作诗,而是站定在了那儿,任由清风吹过,一手在前,一背后。

    宋暮此时是既不受前面人的影响,也无故意娇作之意。如此宋暮!瞬间就将其豪门传承者的修养表露无疑,连带着本来并不在意的一众权贵,也是目中露出了疑惑之色。

    潇湘馆之上的众人此时也是露出了自内心的笑容,尤其是潇湘馆的头牌大家婉平儿,此时更是露出了一丝少女狡猾的表情。

第一百三十六章 惊四座!() 
求收藏推荐,多谢支持。

    站在潇湘馆楼船前端的宋暮,此时目中略带忧思的开口缓缓道:“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这第一句一出口,不少思维固定之人目中都是露出了疑惑之色,总觉得这诗哪里有些不对劲,按理说一诗怎么也得对仗工整,字数相同吧。怎么这诗却两个要求都没有达到?这样的错误不太应该生在四大院的代表才子身上吧?

    萧莫听了这第一句,便是立马就知道宋暮文比作的是一词,而非诗,这词的布局自然和诗是有很大的不同。

    不过词在开皇初年的此时是甚为少见的。在鸣鼓摘花之上作词的风险也十分的大,这年头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词,大多人都有着固有的思维定式。

    在萧莫想到这一问题的时候,却又听得宋暮开口道:“牡丹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这后两句一出,稍懂词之一道的人都是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不是因为这两句写的不好,恰恰是这两句写的太好,其中蕴涵的意思让不少年长之人都有些为之动容,但是这词的意境却与一位年轻才子的形象实在是不符。

    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谁,只要是识字的人,都已经知道宋暮做的是词,而不是诗。

    萧莫听完宋暮的整个上阕,惊艳的同时也是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宋暮词中的意思,摆明了是说自己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这端午佳节。此时自己漂泊在天涯远地,只不过是这洛都鸣鼓摘花盛会中的一个匆匆过客。

    放眼望去一片牡丹的花海,虽然这牡丹花无比红艳,却也是比不上都城中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

    这上阕中蕴涵的情感,显得有些过于孤独和忧愁了,宋暮把自己说成了一个异乡过客,身在洛都鸣鼓摘花之上,参与这万民的盛会,自己的心中却是无比思念家乡,只是不论自己如何思念,却是不得而回,心中只剩无限的惆怅感怀。

    这样的表达,实在是让在场的众人人费解。为何年纪轻轻,心中却会有这样的思绪?

    在不少人皱眉思索的时候,又听得宋暮开口道:“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河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船下水,今夕到湘中。”

    这词的整个下阕一出,悲凉之意竟是扑面而来。

    宋暮透过词意,表达出没有人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意。

    所有的事情到了如今都已经不算什么,自己徒留的不过只是一身老病。伊河两岸牡丹艳丽又有何意?那河水东边的葵花,仿佛也在嘲笑他此时的凄凉。

    杯中所盛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无丝毫不同,可是为何自己却身处千万里遥远的异地,四周无一处与往日相同之景?既然如此,不如将杯中之酒浇到这楼船之下的伊水之中,让伊水带着它流到湘江去吧。

    此词写的是惊艳无比,可谓是极佳之作!若论文笔韵味,比之江一鸣都要胜出不少。纵是萧莫听了,也不得不说,此词放在宋时,也此时为人传唱的佳作。

    只是此词放在此时却显得有些不太合适。才子佳人,共镶盛会,作为潇湘馆的代表才子正该是意气风之时,又怎会多出如此多的孤独与凄凉?这实在是让人心中费解。

    此词一出,让在场的权贵们心里不禁多了一丝丝的落寞与悲凉。谁能没有家乡与过往,谁能一帆风顺,事事无忧?

    萧莫此时听了这词,倒是十分理解宋暮的心情。

    宋暮天生聪颖过人,又生于豪门富贵之家,本是少年才子,风华正茂。但却遭到了自己亲哥哥的猜忌,被迫流落在外,有家不能回。

    而对于这位哥哥,宋暮一直像对待父亲一样的尊敬。如今生这样的事情,让宋暮实在是满心的悲凉。

    萧莫记得今日楼船驶过伊河的时候,在伊河的东边恰好有一片颜色艳丽的戎葵,生机勃勃的,煞是好看。当时萧莫还大加赞赏了一番。没想到这样的场景落在了宋暮的眼里,却成了百花在嘲笑他。可见宋暮心中有多么的凄凉与孤独。

    看台上的大儒们也是心中品鉴了此词良久,才由王谊率先开口道:“此词追忆往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