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盛世-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衣英俊男子说这话的时候,声音诚恳,仪态自然,没有丝毫的娇作之意,这番气度也是让萧莫颇为欣赏。

    萧莫自然是拱手连说不敢当。

    而此时**涵也已经换了衣裳归来,盈盈的站到了萧莫的旁边。

    带有那么浓香味道的衣服,毕竟也的确不是一般人能长时间承受的,为了献艺这么穿穿倒是没什么,平常可没有谁会这么穿。

    **涵见萧莫和那鸣凤阁的第一才子正在相谈,也就没有立马开口说话,而是默默的站在了萧莫的旁边。

    待得萧莫结束了谈话,**涵才轻轻的用手碰了碰萧莫,然后用极低的声音对着萧莫道:“世兄,楼主最新传来的消息,鸣凤阁的那第一才子,的确并非大隋之人,而是来自南陈,名叫江一鸣。此人为人儒雅坦荡,在南陈年轻一代中,才名鼎盛,极受人追捧。”

    萧莫听了这话,心里暗道一声果然。这倒不是萧莫原本就知道了那江一鸣的身份,而是萧莫一直都隐隐觉得这江一鸣肯定是来自传承世家。如今萧莫听**涵说了这江一鸣的身份,自然就和之前的想法联系到了一起。

    南陈的左光禄大夫,萧莫记得应该是如今陈后主陈叔宝上位后的尚书令江总,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说其是尚书令,其实更应该说是南陈的当朝宰相。江总在历史上可是颇有名气。

    这江总可不仅仅只是官当的大,他也是南陈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尤其是在陈叔宝上位后,这江总在南陈的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

    不过这江总在历史上也是陈代亡国宰相,算是后宫“狎客”,虽然江总尤其擅长写诗,又特别擅长写宫廷艳诗,但随着国家渐渐走向灭亡和个人际遇的不断变化,其人生历程也经历了大喜大悲,最后他的诗也渐渐洗去了浮艳之色,常常有悲凉之音出现。

    这江总的确是一个有大才之人,直到后世他的诗都有一百多篇存世,从这一点就可见其一生作诗的数量有多少了。在唐朝以前,论存诗最多的,绝对非此人莫属。

    这样一位传奇人物的嫡长孙,那江一鸣自然也不会是简单之人。

    古代世家之中的确是不乏二世祖的存在,像谢家谢宾白那样的纨绔少爷也不在少数,但一般这样的二世祖绝对不会是这个世家的嫡长孙。

    在任何一个世家之中,嫡长孙只要不是天生有缺陷,都会按照家族继承人和家族精英培养。不论言行举止,礼仪才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定。

    真正的世家嫡长孙,绝不是后世电视剧中描绘的那样,除了极个别的特例,像王志明这样的二货外,世家嫡长孙个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这群人,都是从小享受着此时最高端的教育,接触着此时最高贵的人群。

    萧莫从这位江一鸣的一言一行中,都可以看出其自身修养和内涵之高。仅论风度,萧莫也是有所不及。

    尤其这江一鸣又是出自文学世家,用句俗话说,那就是从小喝着墨水长大的。诗词一道在这还没有严格诗词规矩的年代,自然是站在了最顶峰。

    萧莫不得不再一次提高了自己的警惕之心。毕竟鸣鼓摘花,各家最终是文比定输赢,而不是献艺决名次。

    **涵虽然知道这江一鸣不简单。但毕竟其来自南陈,对于**涵来说南陈那等地方还是有些遥远,所以**涵虽然得到了消息,但心中也并未替萧莫多担心。这会儿只有萧莫自己心里才最清楚此次鸣鼓摘花是有多么的艰难。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一百三十章 文比开始()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求收藏,求推荐,已累成狗。求安慰!

    萧莫的压力来的并非毫无道理。

    暂且不说那美仙院的独孤白与红月楼的萧飞扬,毕竟这两人,一个萧莫还不了解,一个萧莫已经见识过了。

    就仅仅潇湘馆的宋暮,和鸣凤阁的江一鸣,已经是足够萧莫头的疼了。

    一个是著名小说大唐双龙传里鬼才军师宋师道的原型人物,一个是文学世家,南陈最著名诗人的嫡长孙。

    萧莫要是仅凭自身才学,不盗用后世他人的诗词,和这几人比起来,不知得被人家甩出去几条街。

    不过好就好在,中华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尤其是从大唐时候开始,诗词歌赋的灿烂就不用说了。

    放到今日的鸣鼓摘花上,这些知名的诗词,萧莫都可以借来一用。因此,萧莫也算是放心了一些。

    不过有点可恨的是,萧莫一直没搞明白为何这鸣鼓摘花要选在端午,萧莫打小就没听说过有什么关于端午特别有名的传世诗词。

    要是放在中秋那就好了,萧莫说不得也要借借苏大才子的光。不过这些事情,萧莫也只能感慨一下了,毕竟这种事不是萧莫能决定的。

    不管怎么说,人都应该尊重民俗和传统文化节日。而不是随意去篡改。

    虽然萧莫有所担心,但是如今萧莫已经站到了这里,那么就意味着萧莫已经没有退路了。就算是硬着头皮那也得上。

    四海楼并非四大院之一,而且从四海楼建立到如今,在鸣鼓摘花之上,四海楼也都未曾进入过四大院排名之中。

    这虽然与四海楼的规矩密不可分,那位萧莫从未见过的,四海楼神秘楼主,将四海楼定位在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使得四海楼严重缺乏民众基础。但是不管怎么说,事实胜于雄辩,四海楼的确未得过大院之称。

    鸣鼓摘花的输赢最终看的是文比结果,尤其看的是各家第一才子的诗词水平。不过献艺的精彩和百姓的拥护程度,都会影响到大儒的评定。

    这么一来,诗词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献艺的出彩和百姓的呼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今年的四海楼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四海楼并没有改变本身的硬性规定。

    但是从萧莫与萧飞扬在四海楼对赌开始,四海楼便开始了造势活动,并且随着萧莫之后一步步做出惊世之举,舆论宣传使得四海楼一下子在百姓中名声大噪。

    萧莫的神秘也给四海楼带来了巨大的人气,这些都来自于萧莫的种种神奇行为,在梦游仙宫一事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后,萧莫便在凡人与仙人之间有了一层神秘的联系,仙之一字,于此时淳朴的百姓而言,魅力可就不一般了。

    但是萧莫为人偏偏又十分的接地气,让洛都的普通百姓都很有好感。

    萧莫如今既不是世家传承子弟,也不是达官贵人之后,萧家在洛都权势虽大,但已经和萧莫并无关系了。萧莫在被逐出萧家后才开始名声鹊起,也是因为做了祈雨之事才被诏书封爵。

    作为一个不如庶出的子弟,母亲更是一名普通的婢女,萧莫在普通百姓的眼中就如同是同类人一般。

    所以相对于那些一直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们,萧莫这位突然出现的贫民才子,反倒是让百姓们觉得更为亲切了。

    鸣鼓摘花的文比是在大众面前进行的,而且各家背后都有着不小的后台,暗箱操作的确有些不现实。

    不过鸣鼓摘花历年来都是在端午进行,文比历来都不限制题目,所以使得文比也存在漏洞。各家才子的确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一首完美的诗词。

    在四海楼献艺结束之后,接下来的楼院献艺,对于观看的人们来说就实在是有些乏味了。毕竟前面的视觉大餐让众人吃的太饱了。

    百姓们可能还有些兴趣,看台上的权贵们就觉得很是乏味了,毕竟一些普通常见的舞蹈,再怎么精心的编排依旧还是普通舞蹈。权贵们不说天天能见到,但是权贵们会有哪一家缺舞姬的?

    不过有资格参与鸣鼓摘花的青楼,总共也不过那么些。到四海楼结束后,已经差不多去了一半了。所以接下来的献艺时间过的倒也算快。

    我们的萧大公子这会儿对于这些献艺也是兴致颇高,这可是萧莫来到这个时代以后,第一次参与这么盛大的节日。心里自然是充满了好奇。

    待得所有献艺结束,人群里爆发出了强烈的呼声,不仅仅是赞叹献艺的精彩,也因为大家都知道鸣鼓摘花正真精彩的部分要来了。

    此时各家的楼船也慢慢的改变了排列方式,由原来的呈弧线状正对高台,变成了整齐的一排侧对着高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竟渡,而这竟渡的力量,自然是来自于文比的诗词。

    韩路之此时也是起身走到了高台的前方,对着各家楼船道:“献艺结束,文比开始!”

    随着韩路之的话语传出,高台两岸的伊河两岸自然又是响起了一阵欢呼。

    而后,韩路之又接着道:“文比的规矩想必大家已经有所了解,本官就不再多说了。下面就开始正式文比。”

    话音落下,便是九声鼓响。这也意味着此次鸣鼓摘花的文比就此正式开始了。

    鸣鼓摘花的文比规矩,萧莫自然是早有了解。自从这鸣鼓摘花有文比这项出现后,历年来鸣鼓摘花的规矩并非一直是一层不变的规则。开皇三年的鸣鼓摘花与北周之时也有所不同。

    最初的文比,纯粹比的是竟渡距离,那个时候每一家都会有三位才子,文比的最终结果是看哪一家才子的诗文在大儒的评定下获得最高的鼓声,从而最先到达终点。最先到达的自然就成了文比的头名。其他的就会依照到达的次序排名。而且一般都是由上一届排名靠后的首先作诗。

    但随着时间的递进,鸣鼓摘花的文比规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鸣而惊人()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小说如戏,全靠脑力!求一波收藏推荐。

    洛都每一年端午都会举行鸣鼓摘花,以往的每一届,每家都需要三位才子坐镇。

    每一家的头牌大家可以连续几年不变,但是每一家的代表才子是必须每年不能重复的。

    这样的规矩,短时间内鸣鼓摘花并未出现问题,但是经过几代人的更迭之后,各家突然发现,已经无法每年不重复的找到那么多名气出众的年青才子来坐镇了。

    因此鸣鼓摘花的规则也不得不随之改变,变成了各家只有两位才子,而文比最看重的则是各家的第一才子。

    不过因此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各家的重点都放在了第一才子身上,这种压宝在第一才子身上的方式,使得很多届的鸣鼓摘花上都出现了没有哪个才子能够一诗九鼓一人完成竟渡。这么一来,竟渡原本设定的这一千丈距离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所以这评定各家胜负的准则也不得不随之改变,如今大隋初年的鸣鼓摘花,已经不再是以哪位才子先在大儒评定下完成竟渡为标准。而是比各家第一才子文比所做的诗词,谁所获得的鼓声最多,所得的镀金牡丹最多。这多者自然就会成为胜者。

    这种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