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活之书写人生-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些因由,林方清沉吟片刻,便有了想法。

    似是随意的一挥手,林方清指了指余白身上湿漉漉的衣服。

    “衣服怎么湿了?”

    “自然是被雨淋湿的。”

    “能被雨淋成这样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疯子或是情急之下顾之不急,你是属于哪一种。”

    林方清仍旧站在余白的面前两步之远的地方,两人像是很有默契的都没有再提及考试或者是回家,而是说起来不相干的事情来。

    虽然两人都没有明说,可两人都很清楚自己的所想,一个惜才,一个怀揣希望。

    余白一愣,没料到对方会说这个,因为如果不是对方提及,他自己都要忘了这件事儿。

    低头看了眼快要干透的衣服,停顿了下才开口回道,“第三种吧,当时情况紧急顾不了那么多。”

    得到余白的回答,林方清这时才回过头,冲着旁边的萧丹几人说道,“老萧你也看到了,这孩子事出有因,咱们按规定办事儿无可厚非,可也要听听究竟是因为什么而错过了如此的考试吧。”

    这话是在商量,可萧丹却暗自苦笑,因为他没有第二个选择。

    “既然林老都开口了,那就听听看,如果真的是事出有因,咱们也不是不可以酌情处理。”

    刹那间因为林方清不相干的询问,而扭转已成定局的结果余白很是喜出望外。

    韩韩当时之所以能再次参加考试,是因为碰到了哪位有缘人他不清楚,也不想去探究,可他余白如果真能考试,那么功劳一定是眼前这位老人的。

    可能是看出余白的所想,林方清面露微笑,“别愣着了,说说是因为什么紧急情况你耽误了考试。”

    余白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着有些动荡的情绪,过了良久这才开口讲道:“原本今天我的朋友陪我过来参加最终的考试,是因为新概念作文比赛我们认识的,他叫洛水,落阳人。由于提前一个小时过来,我们俩就去冷饮店等着入场……”

    过程很简单,甚至没有曲折离奇,更没有所谓的前奏**。

    就是很普普通通的一次突发事件,朋友突然发病,余白送去医院,一来一回,耽搁了时间。

    等到讲完,除了沈文娟以外,人的脸上都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

    这种事情在现实中真的可能会发生,可要是把这件事和比赛联系上,两者同时发生,那出现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余白并没有因为比赛而迟疑甚至推搪,这才是让他们意外的地方。

    林方清像是相当满意这个故事和余白的所为,听完后便望着萧丹,一言不发。

    萧丹自然清楚,这是在征询自己的意见,毕竟在名义上来说他才是这件事儿的负责人。

    虽然朝令夕改这种事儿让人很难接受,可更难能可贵的是,能看到和听到这么一桩让人心生暖意的故事。

    随即咳嗽两声,萧丹这才开口说道,“余白同学,林老,说实话我个人是非常赞赏他的这番行为,即便是真的因为这件事儿而缺考,我觉得非但不会因此失去什么,反而会因为他的无私帮助而多一个朋友。而且还是有过性命相交的朋友,这一点即便是我这个年纪,也从来没有过,可是……”

    前面的话,像是意料之中,人都在等着后面的转折,当可是两个字说出之后,整个场面显得更加安静。

    “可是比赛有它的规定,再说现在时间还剩下不到一个小时,他的考场已经被组委会监考人员视为弃考,所以……他是肯定不能回去接着考了,那样会影响到别人,同样也会影响……”

    萧丹小心的组织语言,一方面既想表达自己对余白的赞赏,一方面又想给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只是根据他所说的这么走下去,答案无非也就一种,结果已经处理下来,即便你事出有因,即便我想让你考试,可现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放你进考场,那么无异于告诉人,新概念作文比赛毫无规则性可言。

    那么这样一来,比赛所谓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也就是是一纸笑谈罢了。

    沮丧吗?

    应该有些,原本因为老者的出现让他有了希望,可兜兜转转的走了一圈,发现他竟然又回到了原地,这个结果不管对谁,都是无法接受的,即便接受也是不甘和难受。

    好似这一刻余白身上快要被体温烘干的衣服,再次变成了因为雨水而紧贴皮肤的粘稠,难受的不行。

    沈文娟看到他的样子,不忍心的悄悄拽了拽旁边的老人。

    林方清从头到尾一直在沉默不语,好像在认真听着萧丹讲话,也好像在想着可能行得通的并且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

    终于在这种甚是尴尬和怪异的氛围中,林方清开口了。

    “老萧你看这样行不行,如你所说,肯定是不能让他回考场考试,时间上不允许,影响上也不允许。但是为什么迟到咱们心知肚明,既然你有赞赏之意,我有惜才之心,那为什么咱们不就地给他来一场考试,监考人员就咱们几个来。这么多双眼睛,恐怕他就是想作弊也没办法。”

    “可是现在距离考试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就算我同意让他考试,可他的考试题目没有,考试时间也不一定够用,这样对他来说并不公平。”

    不过林方清却回过头问向余白,“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准确来说现在距离考试结束,也就是距离四点半还有四十七分钟,如果让你在四十七分钟内进行答卷,你是否同意,时间上对你是不公平,所以你有选择的……”

    “我同意!只要能让我考试,别说还剩下四十七分钟,就算仅剩下半个小时,我也要考,因为这是我梦的起点。”这一刻,余白无比动容,不知道是为峰会乱转的喜悦,还是命运如此的捉弄。

    至此,林方清摊了摊手,走到萧丹面前说道,“你也看到了,孩子不介意比别人少了一百三十三分钟,所以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出一道考题,并且让他抓紧利用剩下的时间进行答卷。”

    “好,既然如此,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事情发展到这里,萧丹也意识不能再去阻挠,可紧跟着问题就来了,“只是考题都是事先组委会提前根据各组情况拟定的,他这个情况,同考场的考题肯定是不能用,所以林老你看这个……”

    原则上的确如此,萧丹即便身为副主编,可他也没权利独自出一份考题,身份够不够另说,因为在华夏大地,年纪资历才能在很多时候代表你所能做的事和说的话。

    被萧丹问及考题的事情,林方清便思索了起来,可能是现在余白的状态真的很好,也可能是他明亮的双眸吸引了视线。

    所以林方清一下子就看到了他的身上的衣物,当即开口说道。

    “这样吧,既然你是因为救人才迟到,也是因为救人才淋湿衣服,而且根据你所说,途中还遭遇到了一个对你辱骂的妇女,我想期间肯定还有漠不关心的路人吧。”

    说到这,就连萧丹也忍不住拍手击掌,“对啊!这多好的素材,多么现成的考题,林老那给他出的考题是?”

    “雨中窥人!写你看到的事物,写你看到的社会,写你所看到的一切。”林方清嘴唇闭合,说完后看了下手腕处的表,转头又冲着萧丹说道,“现在还剩下四十五分钟,老萧你赶紧给他拿纸和笔过来吧。”

    “没问题,我这就去。”

    没有人知道,甚至没有人能体会,当林方清冲着他说出雨中窥人这四个字的时候,余白是什么感受,是什么作想。

    雨中窥人,写我看到的事,写我看到的社会,写我看到的一切……

    命运终究还是奇迹般的重叠在了一起。

第三十三章 他是如此()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华夏的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刚出生好比一场清澈之雨,这余水可以清澈亦可见底;但触碰到社会一物,哪怕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如害羞草叶,本来的清澈也会慢慢被尘埃所侵染,渐渐被润透。

    思想便向列子靠近。

    ……”

    余白毫无犹豫的写下这番话,《杯中窥人》韩韩将人生比喻成投入水杯中的一团纸,纸团渐渐被水湿透,慢慢下沉,以此表达出社会如这杯水一般,将每个原本无甚特点,无甚缺点的人侵染成各色各样的人,直至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临场考试,临时发挥,却能写出如此立意新奇人读之畅快,发自肺腑的感慨的文章来,说韩韩才华横溢一点都不夸张。加之他学习成绩奇差,却能以文字杀出一条血路,更能以这种让人想不到的方式写出一篇让他一炮而红的文章。

    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韩韩几乎成了大部分八零后学子的所向往的方向。

    时至今日,余白想写什么?想表的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其实雨中窥人这四个字中不难看出,它有着杯中窥人的相同性。除下过程是余白经历所被特定外,两者几乎没有差别。

    这也为什么,余白会选择《杯中窥人》来作为现在这篇文章蓝本的初衷。

    因为他无法否认,这篇文章的影响,更无法否认,他想借助这篇文章的独特性来完成他想达到的目的。

    人都是现实的,更不用说活了两辈子的余白,他不会意气用事的临时起意写一篇他脑子里关于今天事物的文章。不是不自信,也不是没这个能力。

    而是觉得,命运既然如此相似的重叠,那为何不让两者融为一体,最起码没有所谓的后顾之忧。

    韩韩将人比喻成纸团,将社会比喻成那杯水,水会侵蚀纸团之变化。人生如此,它将每个人变成普通大众,或是庸碌,或是平凡,或是辛勤。

    余白则是将社会比喻成那场雨,雨下的人、物,都会被社会这场雨所笼罩,或是琳的全身湿透,忘了自我,或是激发内在,磨砺前行。

    至此,余白,眉眼微皱,下笔如飞,兴许是写到高兴之处,兴许是写到感慨的字眼。

    “华夏人向来品性如钢,所以也偶有洁身自好者,硬是撑到出生后好几十年还清纯得不得了,这些清纯的不得了的人未浸雨水,不为社会所容纳,“君子固穷”了。

    写杂文的就是如此。《杂文报》、《文汇报》上诸多揭恶的杂文,读之甚爽,以为真是嫉恶如仇。其实不然,要细读,细品后可以品出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倘若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引官为荣。可惜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

    ……”

    这一段余白没有更改,而是一字不差的把它写下来了,原因也很简单,这篇文和之前的《求医》几乎是同承一脉,相同的对文字有着极高的触觉,相同的揭示着社会所存在的现象,笔力老道让人赞叹。

    可能真如文中所写,总是会有群人欲求不满,总是会弄一块遮羞布似的的东西,挡在身前,然后像是只穿一块肚兜,自认为穿着马褂,便上街呐喊,这世道如何的不公,如何的不平!

    倘若他真有这份愤世嫉俗为民情愿的心,为何不低头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