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瑾绣-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续好杯后,来人看荆大人的神色似乎好转了不少,便又接着说道:“只是大人,今晚的酒宴怕是大人要费翻心思了。”说完就转身施施然离开荆大人的位置到别处给其他人续杯。

    荆大人被情绪冲昏的头脑一时有些没转过弯儿来,经过一番整理后,他的嘴角不可抑制的向上扬。

    一番思量后,荆大人立刻神清气爽起来。顺着这青衣小生说的想来,不仅仅是自己此次的危机算是平安度过,今日大将军进城时就算是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礼部尤其是荆大人自己完全是无可厚非的。

    而且如果今晚的宴会准备停当,没准还能为自己在皇帝面前博个好印象——办事利落,随机应变。越想越高兴的荆大人,立刻开始着手应对面前的突发情况。】的!有;;您随时随地看!

第一章 猜疑 一() 
彼时礼部尚书郑大人才刚刚起身,正在用些粥点。身上的仍穿着在家的常服,听说来报后,一个不稳差点跌坐在地上。

    下一瞬间,便起身吩咐小厮,带上朝服随自己直奔礼部。

    在郑大人抵达时,礼部这里已经将诸般事务安排的井然有序。

    看到郑大人匆匆赶来,荆大人立刻胸有成竹的笑脸迎了上去。

    “劳顿大人了。”说着将郑大人请到礼部的内室,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并和郑尚书告假要留在礼部准备之后的一应琐事,不能参加今日的早朝。

    郑尚书本来惊魂未定,快马加鞭的赶来礼部准备处理戍北大将军带来的烂摊子。没成想自己手下已经完成了大半,此时心神终于安定下来。

    “好,好,如此安排也算是尽善尽美了。”

    在大大的嘉奖了一番后,郑大人暗示在今年的考核上对荆大人一定会有诸般肯定,且会力保他坐上礼部侍郎的位置。

    荆大人万没想到,吏部的考评还没来,自己顶头上司的嘉许和举荐几乎已是板上钉钉。心情可谓又与刚才截然不同。

    “大人放心,我定不辱使命。”

    两人从内室出来后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安然表情。郑大人起身去礼部专为值守官员准备的客室休息,并准备上朝,而荆大人则又坐回自己的位置,准备未完的事务。

    边处理手头上的事,荆大人边不经意的随手一指,问身边领命办事儿的官员道:“那人是谁,我怎么不大认得?”

    被问话的人回首看了看荆大人指的方向,笑道:“我当大人说的是谁,那是去年春闱入仕的明经,名叫乔柏。学识文采一般,只是人却很聪明,可惜了。”

    荆大人只点了点头,便又开始手头的事务。心中却在暗想,这人心思活络,没准可为自己所用。

    原来本朝可经进士、明经两种考试仕途,只是前者需要广读诗书,旁征博引,时事论辩具不能少。而后者则要稍容易些,不用在故纸堆中耗费太长时间。

    因此得未来长官青眼,大多读书人都会选择前种方式入仕。也因此朝中明经入仕者寥寥无几,若有也多被同僚排挤轻视。

    如此经由明经入仕的人大多也没个好前程,所以现在参加明经的人是越来越少,至今这科还没废弃也算个奇迹。

    荆大人现在的心情是近几年来最为舒畅的一次,因此思路敏捷,只一会儿就将诸般事务处理妥当。此时半眯着眼睛稍作休息边思考着,明经一途虽被大多读书人所轻视,却也是聚贤任能的一条通途,也许自己明年可以再多加留意几分。

    这位荆大人以前主管的就是科举。

    这样的寒冬清晨京城皇宫的另一角落,宫中静妃的轩景宫内,年轻的皇帝还未醒来。门外的众人已经准备停当,只等内室的静妃传唤便可入内服侍两人起身。大概再过一刻钟皇帝就会醒了,并开始一天的政务。这几乎是这位小皇帝当政以来从没被打乱的作息。

    只是今天兵部一个传令的人也加入了门外等候的队列。

    果然寅时末,室内传来静妃轻声的“进”。

    因为皇帝的个人习惯,睡觉时室内从来都是没有侍从的,因此传唤,开门这样的事情就只能是由静妃来做。

    门从内里被开启一条小缝,手上端着各式器具的侍从仆役鱼贯而入。而站在最后面的兵部传令则在原定静静着特殊的传唤。

    他已经将事情的大致通禀内侍总管其代为通传,而他此时还未离去,则是兵部尚书特别的吩咐。

    皇宫的各宫装潢无不是天下最好的材料,当然这全仰赖前代的大肆翻新,好在本朝的宫殿不如以前的王朝般恢弘,否则举全国之力也未必能满足前代的要求。

    内室燃着云烛,昏黄的光亮映在莹白的窗纸上,显出众人忙碌的身影。

    静默的最是无聊,况且又是这样的寒冬清晨,独自一人时,传令小吏不打瞌睡,努力回想着自己在兵部值守时众人听到消息后的场面,维持着自己就要闭合的眼皮。

    那将军手下的小将来传令来到兵部理事厅后,洪亮的声音将大将军今日便到的消息传达给值守的官员时,兵部那场面真可谓是炸开了锅。随后那人从怀里拿出两封信说是大将军让其亲手转交尚书。

    众人正是无措,耳听尚书两字,立刻回过神来,此时是一定要兵部尚书来坐镇的,自己这些人有什么可忙的。

    因此,将来传令的人安顿好后,一众人立刻手忙脚乱的开始安排通知尚书与侍郎的人手,外加前去打探大将军所在的人。想来也是本已经定好的事情,大将军应该这月中旬抵达京城,怎么无缘无故提前了半月?这还不算,之前竟是一点消息也没透露。

    这里面不仅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兵家最讲令行禁止。别说是行军打仗,就是朝班早朝没个规矩章法也是要乱。大将军如此任性妄为,不说多就是带着他三分之一的兵马回来,怕是都来者不善。

    众人也都是这样心思,才一时拿不定注意。此时只能盼着兵部尚书和侍郎坐镇。

    好在兵部尚书很快便到了兵部,场面也立刻回复了秩序。

    “一个个都乱作一团,成何体统。去将传令的人叫来,我要问话。”声音铿锵有力的兵部老尚书沉着说道。

    只说话的功夫,那传令的人便又被带回兵部理事厅。

    遣散身旁众人,只留下兵部侍郎站在自己身后,赵尚书问道。

    “将军随扈多少,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下首站立的小将抱拳行礼后,说道:“将军随扈500,现已到京师以东万里桥,将军命令部从原地稍作修整。一个时辰后,再行进京。”

    听到这里兵部侍郎的眉头终于稍稍松弛了一些。

    “为什么沿途从未通报,你们所走路线都是那些?”、;;,,!!

第二章 猜疑 二() 
小将听后,似乎有些犯难。默默斟酌了一下说辞后,开口道:“将军说一切缘由都在呈递的信中我不必多言。并要我在尚书您问起时,回答‘事急从权’。”

    听后,兵部尚书赵旬挥手道:“好了,把信给我,你下去休息吧。”

    “是。”小将双手递上信件行礼后,便依言退了出去。

    此时兵部侍郎席锦来到赵尚书身边,悄声商议道:“看这样子,问题应该不严重?”

    赵旬哂笑道:“我从来没担心那混小子会犯上作乱。这话也只和你在这里说,他以前有千次这样的机会都是少说,为什么偏偏选这么个不当不正的时候来给自己找麻烦?”

    “我只是担心,从来都是招摇惯了的人,怎么突然这么谨小慎微起来,那边怕是要有什么大事儿。只是当今和咱们这位闯祸精还从没打过照面。啧,这家伙也不考虑一下,一上来就是这么个不服管的样子,只怕是会给那位心里留下点儿什么,这就不好了……”

    “是啊,咱们冷眼旁观着,都知道这两位是真心为民的,只希望别生出什么嫌隙来就好。要是咱们这边能为他们做些铺垫……”

    赵尚书边和兵部侍郎说话,边将手边大将军写给自己的信拆开来看。

    在侍郎还未说完自己的思虑时,赵尚书已抬头给了他一个别有深意的眼神,并抬手示意他禁声,之后开口唤道:“来人。”

    张明此时一脚刚刚踏入大门内,便听到赵尚书的声音,正好手头又无事,便应道:“是。”

    他能在此刻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他是武举出身,这在军中不是世袭就是行伍出身的人中算是个另类,只因其从小比之四书五经,更好读兵法与谋略类,几次科举落榜后索性去报了武举。

    没想到他的一篇答策竟引起了兵部侍郎的注意,而骑射马术也算勉强及格,后得兵部尚书首肯便被破格提拔到兵部任库部的小职。也因此他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每日除了值守的官员外其必是第一个到兵部议事厅当值的人。

    及至张明走到赵尚书跟前,赵尚书才像是看清来人。

    “哦,是你啊。好好,这倒是不用换人了。”好像赵尚书刚刚在做什么重大决定,眉头此时还没有完全舒展。

    “你把这封信和我一会儿告诉你的话直接面呈皇上,记住不能让他人代传,且要一字不差的转给圣上,能做到吗?”边说着赵尚书边以眼神示意兵部侍郎去草拟一份公文,自己则将随身佩戴的玉佩解下交给张明。

    张明还没见过老尚书这么郑重其事的神情,他自己也立刻肃穆起来道:“是!”

    就在张明回忆到热血澎湃时,一位内侍婢女正好走到他面前,轻道:“圣上传你进去问话。随我来。”

    突然的说话声吓得张明差点喊出来,还好他记起自己现在还在皇宫内院,如果大喊大叫轻则也是一个高声喧哗之罪。

    张明还是第一次内廷,如果不是事关戍北大将军且是紧急事态,估计没人能得到这样的机会。

    侍女带着小吏转过屏风厅堂,估计是问话方便也好避忌静妃,此时皇帝正在外室更换朝服。

    张明叩拜行礼后,皇帝平静的问道:“何时来的消息。”

    估计是刚刚睡醒的关系,此时皇帝的语气里还带着两分慵懒。

    “寅时一刻,将军的传令兵由东门入城来报。”

    “大将军带的随行多少。”

    “随扈500,此时应该在京师以东的万里桥。修整后即刻来京,巳时三刻便会到达。”

    皇帝似乎没有听到,并未做出什么反应,一时间室内除了整理衣服的簌簌声外再无其他声音。

    “启禀圣上。尚书让我单独面呈皇上几句话和大将军带来的书信。”张明紧张的全身发硬,却又怕皇帝之后一句话就将自己打发走了,那自己还何颜面去见赵尚书和席侍郎。说着尽最大努力控制着双手颤抖,拿出之前传令兵带来的大将军书信,双手举过头顶。

    内侍总管取走张明手中的信件,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此时已经收拾齐整,看着那封被递到眼前的信却久久没有什么动作,心里着急却不敢抬头确认的张明正急的直冒虚汗时,只感觉身边众人都悄无声息的后退而去。

    “起来回话吧。”

    张明战战兢兢的爬起来,站在下首。突然想起内室里还有个静妃,记起老尚书郑重的嘱托,一时间觉得自己肺腑里似乎又凝聚起一股力量。

    “臣斗胆,赵尚书吩咐,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