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文坛艺界-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面对的是高考。这一独木桥。

    昨日的他本来震惊了全场,让老师撤销了处罚不说,还让老师拿这个当做了作业,让人很是诧异,然后又听道林峰同班长柳月所说的话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而后这个话题就淡了下去。甚至还有人冷嘲热讽:“我就说吗,一个学音乐的竟然写出这样的诗,肯定有猫腻,果然,哼哼。”

    面对这种情况,林峰实在懒得于和他们计较,本来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而且这种被遗忘的状态也挺不错,至少能让他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忙自己的事情,不被打扰。

    高中的知识点虽然很多,但是只要掌握了规律还是很好里理解的,而且林峰可是大学本科毕业,在那个年代的大学本科,而且年年拿奖学金,是很有料的。虽然时间久了,但还是能够在书的引导下回忆起来的。

    同时,林峰还在想,这回用那个大作来应付这剩下的两个问题。虽然张永说了时间不限,但还是提早解决的好。

    “铃铃铃。”

    陈文踩着上课铃声进来了,后面跟着的是张永。张永瞪了陈文一眼,然后看向了林峰。他希望林峰能给他的惊喜,虽然可能性很小。

    林峰在张永的注视中站了起来。

第6章 接连震撼() 
在张永惊喜,惊骇的眼神中。同学诧异,不信的眼神中。

    林峰说道:“老师。你的作业我完成了。”很平淡,没有一丝显摆和得意,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这股淡定这份自信,感染了张永,他的声音都有些提高了,“好,林峰你很好。不过我们应该先把这节课的任务完成,等下离下课还有几分钟的时候,你把它写到黑板上。现在你先坐下,我们开始上课了。”

    林峰心中暗赞,“这样的高素质老师可真是少见啊,天大地大学生最大,把教学摆在第一位。明明特想知道自己的这两首诗的水平怎样,却还是要把课上完。”

    正在林峰暗自寻思的时候,张永已经开始抑扬顿挫,这次讲的主题是作文,不愧是老教师,讲的是面面面俱到,讲课速度一如既往,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毕竟高考作文很是重要。

    终于,张永老师把各要点都说清了,看看时间距下课还有十分钟左右,时间刚刚好。张永放下手中的粉笔,看向了林峰,道:“林峰同学请你上来展示一下你的风采。”

    “是,老师。”林峰站起来应道,离开了座位,走到讲台上接过老师递来的粉笔,开始书写。一旁的张永没有逐字逐句的跟看,而是走到了一旁,心道,这小子挺自信的,只是若能写出同昨日一样的诗篇,那这小子的文学功底就太可怕了,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约过了一分钟,一首诗已跃然于黑板之上。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本是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前两句。此诗整首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只是,这次张永给的题目是写雪的,而整首诗覆盖的太广意境太深,所以需要舍去,而且正好,前两句正好自成一体,完美的描绘了一个美好弘大的想象。

    看到林峰完成了一首,张永便不紧不慢的读了起来,而后,“神作,神作啊!林峰,老师…老师…骄傲啊。”张永脸上全是激动之色,语无伦次,颤抖着身体,心情已经不是震惊可以形容的了。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更是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表达出了惊喜好奇之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妙,妙,妙啊。”张永的声音越来越大,他身旁的同学都堵着耳朵了。

    张永从惊叹中回过神来,一笑道:“老师失态了。”

    一旁的同学开始嘀咕,“有这么好吗?”

    “应该是吧,你看老师都变态了,不,是失态。带我们这么久了,你见过老师这样吗?”

    “也是,赶紧抄下来,回头到传到网上显摆显摆。”

    “嗯,这主意不错。”

    两人嘀咕着,没注意到一旁的陆承脸色越来越阴沉,嫉妒了。

    而柳月这课代表更是惊得一双美眸睁的大大的,她的语文水平也是不错的,所以她更能感悟想象到其中的景象,所以她被震住了。另外,昨天她回家以后,专门上网用万查查了查昨天林峰的那首诗,网上根本没有,这也就是说明那首诗是林峰原创的,这已经很颠覆林峰在她心中的形象了,而如今又出来一首,柳月心中林峰的形象全变了。是那么的那么。

    ……

    在下面众人震撼的时候,林峰已经写好了关于竹的一首回到了座位上。回过神来的众人急忙看向黑板。只见黑板上龙飞凤舞的写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以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总之,这首诗很好很应题,所以被林峰直接移了过来。

    张永通读完毕后,叹了口气,心道:“总算没有妖孽到把我老人家惊出病来。虽然很好,但是没有那梨花开的震撼,但是寓意是非常具有正能量的。”

    “哇,好霸气的诗。”

    “霸气?你从哪个方便看出来的?”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那句“任尔东南西北风”了,多么嚣张,任尔啊。”

    “恩恩,不错,果然霸气。”

    “你也是这么觉得,我也是啊。”旁边一人加入了两人的讨论。

    ……

    此时,班级中已然讨论开了,主题当然是林峰和他的诗。

    虽然陆承很不爽,但是却有无可奈何,只能暗自磨牙。而柳月则是打定主意要好好请教一番。

    这时,张永已经从自己的心中世界走了出来,走到讲台上,看了看时间,说道:“首先,大家先动起双手,别着急拿笔,是先给林峰一阵掌声,谢谢他给我们带来的这一篇篇经典大作。让我们都得到了进步。”

    听到张永的话,大家一笑,笑的是那句“别着急拿笔。”紧接着是一阵热烈的掌声,不是鼓励,是钦佩。

    掌声过后,张永继续道:“好了,这次不会让大家在写感悟了,这次古诗事件也告一段落。大家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互相交流进步。下面说一说作业,是今天的主题,作文、题目是青春,很平常的一个题目,希望大家能够老瓶装新酒。”

    话音刚落,“铃,铃,铃。”下课铃声响起了,“下课。”“老师再见。”在老套的对话中这堂课结束了。

    课间,柳月来到林峰身旁,一双明媚的眼眸看着他,盯了一会儿,对他说道:“林峰,你干嘛骗我?”

    林峰抬头问道:“我骗你什么了?”

    “就是诗的事儿。”

    “诗怎么了?我不是说了吗?网上查的。”林峰抬说道,很真诚。

    “哼,骗子,我上网查了,根本找不到,你就是原创。”柳月的脸色有些涨红,开口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我可能记错了。”谎言被人揭穿,但林峰很淡定。

    柳月一愣,这人怎么这样,失神了一下,说道:“反正张老师说了,大家要多交流进步,你可不能藏私。”?听到这句话,林峰想了想,“有时间吧。”

    柳月点了点,“那可说好了,有时间多交流。”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一旁的同学看到这一幕,也纷纷也到林峰这儿讨了句有时间,一时间很是热闹。

    ……

    夕阳又一次的出现,美丽的晚霞伴着每个人回到了家中。

    林峰在处理完琐事后打开电脑,刚想进入创点网站作者专区,却在导航首页看到万查的论坛上的一个帖子。

第7章 跟帖() 
帖子的题目是这样的“惊现诗篇大作,经典可传世。”点进去一看,正是自己昨天在课堂上所做的那首诗。其下跟帖无数,点击量的数字已经令人疯狂了,其中不乏网络名嘴和现实大家的点评。

    “今天我偶然在网上浏览帖子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了一个帖子,帖子题目甚是嚣张。我怀着鄙视的心理点开了帖子,上有一首诗篇。我很随意的看完以后,又很郑重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实在无法违背自己的本心,我怀着朝圣的心情把它抄了下来,仔细感悟。对于那位神秘的作者甚是钦佩,恨不能为门下走狗。下面是我对诗的一些浅陋见解,写出了我的感悟,请大家参考指正。”

    “诗写旅途愁怀,构思巧妙。起句“移舟泊烟渚”点题,写小船停靠在江中的小沙洲边准备住宿。第二句“日暮客愁新”写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一个“新”字,让人觉得原来诗人本有无尽的旧愁,今日在此停泊,又生出更浓的新愁。而后作者又给我们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江边日暮风景:茫茫旷野,天幕低垂,似要笼罩一切;清清的江水中,只有一轮明月,在舟边荡漾。在这茫茫四野、悠悠江水中,惟有明月来陪伴孤独的游字。明月让他获得了慰藉,也使他平添了更多的新愁。我在阅读时候感到自己仿佛出现在了那江畔,那旷野,四下茫茫唯有明月相伴,一股愁绪充满了胸前,甚是沉醉。”

    这是网络名嘴崔鸣的感叹,此贴一出,更是令人疯狂的探讨着。都要化身走狗了还不赶紧围观。

    而另一重量级的人物的出现更是将该贴推向了高峰。同样的是一份感叹。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景寄寓客愁乡思。诗人很自然地摄取适于表达旅途孤寂、飘泊之感的眼前景物,采用白描的手法,着墨轻淡地写来,却传达出了真切的情意。”

    “这首诗通过细致传神的景物描写,揭示出客观事物的特殊联系,同时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诗人先描绘暮霭迷濛的江边洲渚,指出夜宿建德江的时间、地点。接着,更具体地描写泊舟烟渚上所见的江天景色。先写远景,再写近景,层次分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很精彩的景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