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妖精农场-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砰。”

    下一刻,李磊双手抱起桌子,劈头盖脸拍在胖老板肩膀。

    桌上的盘子碗筷,鱼刺蟹壳,转眼洒落一地。

    一击得手,李磊轮圆桌子扫向其他人,吓得众人撒腿就跑,可惜经过动物仿生勋章强化后,巨大的力量同时导致速度倍增,他一踏地面,跃出七八米远,挡住众人去路。

    “王八蛋,你们不是自认为牛逼吗?老子今天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猛龙过江!”

    使用动物勋章虽然也能教训人,但是哪有拳脚揍人来的舒坦。李磊这次又是憋了半肚子火气,早就想大开杀戒,可谓没有客气。

    三拳两脚下去,除了躺在地上,不停哀嚎的五人,饭店内已经再也没有完整的桌椅。

    将一众人揍了个七荤八素,李磊心满意足,叫上艾丽和艾薇决定离开。就在这时,那胖老板从地上爬起来,颤颤巍巍的叫道:“你们别走,我要报警!”

    “报警?”

    李磊皱起眉头,迅速跑回来,一巴掌抽在胖老板脸上,紧跟着又是一阵拳打脚踢。此时,动物仿生勋章的效果已经消失,仅仅片刻,他已经手脚麻木,累得够呛。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果再让我听到你们坑人,我拆的就不是饭店,而是你。”

    居高临下打量着胖老板,李磊威胁一声,转身离去。

    这次,那胖老板不敢再说,只恶狠狠的瞪着李磊,琢磨着以后再找回找个场子。

    走出酒店,李磊长长的伸了个懒腰,突然朝艾丽问道:“艾丽,我刚才是不是有点儿过分?”

    “额?”

    艾丽摇头:“艾丽不知道。”

    “艾薇觉得他们是咎由自取,咱们如果没有自保之力,倒霉的肯定是咱们。”艾薇插嘴道。

    李磊摇摇头,哭笑不得的道:“你们其实理解错了。以前看新闻的时候,看到普通人旅游被人欺负,出于各种原因自认倒霉,仗势欺人的却难受惩罚,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和他们一样,是不是也只能如此?”

    顿了顿,他叹了口气,“大该差不多吧!毕竟咱们在这边人生地不熟,和他们这些地头蛇没法比,一旦闹起来,肯定吃亏。但是另一方面,我如果有能力,比如身手超好或者背景深厚,那我会如何?”

    “毫无疑问,我肯定狠狠教训他们,就像今天做的那样,哪怕为此拘留几天都无所谓。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我当初的一个小小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第九十八章 种植基地() 
大打出手的后果,并未超过李磊的预料。

    尽管狠狠教训了黑店那些人,对方张牙舞爪,满口威胁,当时恨不得吃了他。之后几天,却始终没有人过来找麻烦。

    甚至于,在打过电话,种植基地那边派车来接的时候,李磊特意要求去了趟酒店那边。

    几天不见,整座饭店赫然已经装饰一新,那胖老板守在门口,笑颜如花,貌似早就把之前那件事忘了。

    “真是,欺软怕硬的东西!”

    看见这一幕,李磊顿时没了兴趣,招呼一声,前往种植基地。

    整座基地隶属于农科院,建在海岸线附近,面积足有十万亩。

    基地内并非只种植着玉米,还包括小麦,水稻,高粱等等各色农作物。凡是市面上常见的作物,这里基本上都有。

    不仅如此,基地内还着国内最顶级的一批农业专家,他们的研究领域各不相同,却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玉米种植基地位于东南角,一面临海,风景得天独厚。如果不发展农业,建设旅游区都毫无问题。

    事实上整个南海省就是一座巨大的旅游岛,若非这些年名声太差,游客肯定人满为患,即使如此,每年仍然能接待数百万游客。

    “教授,你好。”

    从车上下来,看见周教授等在附近,李磊急忙迎上前,主动和周教授握手。

    “李磊,欢迎你来到农科院种植基地。来来,我先给你介绍下。”周教授打量李磊一番,不由得愈发欣赏。

    “我的学生张青。”

    “基地主任刘连波。”

    “……”

    介绍完其他人,周教授最后指了指自己:“周怀宇,暂时负责玉米项目。”

    “您就是周教授?”

    李磊愣了愣,神色中多了些敬佩:“我最近查阅过许多玉米良种方面的论文,大部分论文的第一名叫周怀宇,应该就是您吧?”

    “呵呵,和你的贡献比起来,我那些论文实在没什么意义。”

    周教授满是谦虚,“李磊,接到你的电话后,我已经给你收拾好住处。这样,你们远来辛苦,先好好休息两天,其他的,咱们稍后再说。”

    李磊挠挠头,尴尬的道:“教授,我其实已经来了三天,之前一直在到处旅游。”

    “额?那行,先放下行李,等会儿我带你去试验田那边转转。”

    “没问题。”

    种植基地的生活条件自然不能和市区里相比,不过也算不错,至少吃喝不愁,电力不缺,房间内有空调。

    否则住在这么热的地方,李磊又初来乍到,肯定极其不习惯。

    放好行李,吩咐艾丽两人自由活动,李磊跟随周怀宇前往试验田。

    “你看,这边栽种的,都是你培育的玉米良种。”

    周教授指着面前的玉米田,一脸赞叹的道:“经过初步分析,我们基本确定,这些良种的品质极其优秀,非但成熟速度快,而且味道和营养很高。我已经向农业部提出申请,等这批成熟,他们会派遣专家过来。一旦通过验收,获得商业推广证书,你就可以进行规模推广。”

    李磊感激的道:“谢谢周教授。”

    “没什么。我研究了一辈子玉米良种,能发现一种适合大田种植的种子,其实比你还要高兴。”

    周教授摆摆手,示意没必要客气。

    接着,他又带着李磊来到最边缘的试验田,“李磊,你看这块试验田,亩产能达到多少?”

    听见这话,李磊打眼望去,顿时面露讶然,“这些玉米品种,从其长势和植株来看,亩产肯定不低,两千斤应该有吧?”

    “最高产量两千一百斤,比你培育的原种稍微差点儿。”

    周教授注视着那些玉米苗,如同看着心爱的孩子。

    “两千三百斤,这个亩产,我们只能做到接近,暂时还达不到。亩产到了一定程度,即使提高一百斤都千难万难。更可贵的是,你培育的玉米良种成熟期特别短,直接解决了大田种植的难题。”

    周教授感慨的道。“李磊,我不瞒你,我们现在正考虑对两种玉米进行杂交。以我多年的经验,届时的玉米亩产,很可能超过两千三百,而且适合大田种植。”

    “啊?”

    李磊心中震惊,这对他来说可不是好消息,如果真达到两千三百斤,普通级玉米良种就要停止出售,损失肯定很大。

    当然,如果和系统出售的良种持平,那就太完美了。到了那时,指不定系统良种降价,利润只会更大。

    显而易见,关键问题就在于具体收获如何。

    见李磊愣住,周教授拍拍他的肩膀,笑呵呵的说:“倘若种植成功,李磊,这都是你的功劳。届时,国家肯定大力推广,你的名字将和袁教授一样,走进千家万户,响彻全国。”

    “还是算了吧!我现在就想安安稳稳过日子。”

    想到前段时间被采访的日子,李磊就觉得无比郁闷。

    “哈哈。”

    周教授大笑,拉着李磊朝前走:“南海基地是农科院最大的良种培育场,基本上国内能见到的高产实验品种,这里都有。你现在也算农业专家,如果有需要,可以单独选择一块地用于实验。”

    李磊闻言心中一动,毫不客气的道:“教授,我需要一亩地以及各种玉米种子。”

    这里的条件得天独厚,的确很适合研究良种。

    李磊尽管拥有系统农场,可以无限量供应普通级良种,但是如果没有种植基地,实在没法解释良种来源。

    因此,如果能及时培育出一种亩产极其接近的品种,将来哪怕有人怀疑,他也能给出合理解释。

    “没问题。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足够你进行先期培育。”

    在种植基地内转了一圈,李磊和周教授并肩返回。

    晚上,众人特意为李磊的到来,举办了一场接风宴。直到此时,李磊才发现这边的专家学者相当多,居然超过两百人。

    第二天,李磊特意购买了部分普通级良种,又向周教授讨要了十多种高产玉米种子,完全混合后种下。

    时间流逝,他白天伺候玉米,晚上和周教授他们讨论,日子过得无比充实。

    转眼间,二代种子到了收获日期,经过称重,亩产超过一千七百斤。

    对这个亩产,李磊多少有些不满意,周教授他们却兴奋不已,当晚就举办了庆功会。

    与此同时,消息迅速传出南海省,华夏帝都。

第九十九章 高产种子的价值() 
遥远的凌南市,正进行一场比之前更高规格的会议,参见会议的,除了凌南市前几把手,甚至包括三位省级封疆大吏。

    一种适合大田种植的高产品种,在改变村民生活的同时,其影响力早已超过农业领域,足以引起有远见之人的注意。

    会议室经过特殊布置,主席台位置没有桌椅,只摆放着一台巨大的液晶电视。

    此时,一名戴着眼镜的教授拿着文件,边看一眼电视,边满脸激动的进行介绍。

    “如今第一批种子丰收,平均亩产一千七百斤,最高一千八百斤,最低一千六百斤。而且这是在粗放条件下达到的成就,换句话说,这是大田种植的亩产。”

    “国内主粮,北方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水稻亩产较高,平均一千四百斤左右。显然,这种玉米的发展前景极其光明,在不远的将来,存在替代小麦或者水稻,成为真正主粮的可能。”

    说到此,教授顿了顿,摸起矿泉水喝了口,道:

    “我们必须注意到,培育这种高产玉米的专家李磊,他今年只有二十二岁。这种高产玉米第一批成熟的时候,亩产更是高达两千三百多斤。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李磊的能力,以玉米良种早熟的特性,培育出平均亩产超两千斤的玉米良种,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一点,倘若这一切成为现实,再配合机械化作业,凡是和玉米有关的行业,必将迎来一次爆发式增长。”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我国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可耕地面积远不如印度。2003年之前,我国进口和出口的粮食基本持平,但是近些年,随着城市化加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以及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大增,尽管我国连续多年丰收,进口粮食的数量却大幅增加。”

    “根据农业部推断,到2020年,我国的粮食缺口将高达一亿吨以上,变成完全的粮食进口国。”

    教授挥舞着胳膊,愈发兴奋,“各位,经过我院专家测算,这种高产玉米只要推广得力,未来五年内,将使我国的粮食缺口减少三成,也就是三千万吨。”

    “从这方面说,我认为李磊的贡献足以名垂青史,获得荣誉都不过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