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妖精农场-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少?”

    郭奇瞪眼,心说你能不说废话吗?

    “按照五亩计算,亩产两千两百三十二斤。”

    轰。

    听见这个数字,郭奇和霍忠隽同时倒抽了一口凉气,瞠目结舌。

    不仅他们,凡是听见的人,齐齐嘴巴大张,满脸的不可思议。

    两千两百多斤,比普通玉米种增产一倍?

    这怎么可能?

    李磊同样有些惊讶,不过转念一想,不由得心头恍然。有农场系统加成以及各种加成,在理论数据上增加一两百斤,完全在情理之中。

    半响后,众人回过神来,纷纷把目光投向李磊。

    郭奇大步过来,一把握住李磊的手:“小李,我代表县委县政府,恭喜你。你创造了奇迹,是真正的奇迹。”

    “李磊,做得好。”

    霍忠隽更是激动,连话都有些说不利索。

    “郭县长,这只是实验田的亩产,真正规模种植后,亩产肯定达不到两千斤。”李磊无奈的说。

    “我们相信你,总有一天会更上一层楼。”

    郭奇说完,拉着李磊就走:“小李,跟我去见林书记。今天中午,给你庆功。”

    与此同时,得到了准确亩产数字,两路记者大喜过望,匆匆返回。

    今天这个新闻,必将轰动全国。

    抱歉,从明天开始三更,直到上架!

第八十九章 真有要求() 
庆功会设在县委大礼堂,其规模之大,超乎李磊的想象。

    他原本以为就是一场普通饭局,没想到最后却来了一百多人,除了县里各大实权人物,各局局长,县电视台记者,还有大王村村长王加海和李希望。

    坐在首席第一桌,李希望看看左侧,副县长霍忠隽,望望右边,还是副县长,顿时让他变得无比紧张,哆里哆嗦,连手都不知道该放在哪儿。

    李磊的位置更加瞩目,位于********和县长郭奇中间,不过和老爹比起来,他倒是颇为从容。

    一番激动人心的讲话后,李磊立刻多了两个头衔,“阳北县十大杰出青年”,“阳北县科技专家”,另有奖金十万。

    总之,只要他想,完全可以再加上几个。反正这些除了用来吓唬人,貌似没其他用处,完全不如那十万块钱来的实在。

    宣读完对李磊的嘉奖,酒宴很快开始。

    当着摄像头吃饭,李磊终于体会到几分纠结,索性摄像头转眼过去,他该吃吃,该喝喝,渐渐平静下来。

    “小李啊,对于你今后的农业研究,县里必定全力。如果有什么困难,你尽可以提出来。”郭奇和李磊碰了碰杯,笑呵呵的说。

    李磊闻言心中一动,毫不客气的道:“不瞒郭县长,我现在还真有点儿困难。”

    郭奇一愣,和********对视一眼,“哦?说来听听。”

    霍忠隽看见这一幕,眉头微皱,暗暗叹了口气。

    还是年轻啊!

    这种话纯粹是客套,你如果说没有,老郭肯定觉得年轻人懂礼节,知进退,以后反而更加你。

    现在说出来,那就是不知好歹,恃才傲物。

    “是这样!我刚回家不久,一直想申请种子生产证书,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好像没达到相应条件。如今虽然培育成功新型高产良种,但是如果没有种子生产证书的话,我实在不敢出售,以便违反法律,追悔莫及。”

    听完这话,霍忠隽松了口气,接口笑道:“这算什么要求?凭你在良种培育方面的成就,不发给你种子生产证书那些高产种子无法造福全县百姓,那完全是我们整个班子的失职。”

    “老霍说得对。”

    县委郑书记大点其头,“这件事必须特事特办,尽快办好。这种足以影响全世界的高产良种出现在阳北县,那是咱们阳北县的荣誉和骄傲,谁敢阻挠,那就是和全县几十万老百姓作对。”

    郭奇也道:“小李,你刚培育成功高产良种,没有种子生产证书很正常,你放心,我稍后让农业局的同志去一趟,尽快帮你办好。”

    “谢谢郑书记,郭县长。”李磊开口道谢。

    “哈哈,这算什么。等你的高产良种扬名全国,我和郑书记说不定还要占你的光。”郭奇大笑道。

    听见这话,不仅郑书记,桌上众人纷纷点头。

    啥叫政绩,这就是政绩。

    有了高产良种,他们完全可以把良种推向全国,到时全国扬名,想升职还不容易?

    而且李磊是良种培育专家,他们是政府人员,两者没有利益冲突,反而相辅相成。

    李磊的成就越大,他们作为当地主政者,政绩自然越突出。

    一顿中饭吃到三点多才结束,回去的时候,李希望和王加海明显喝多了,脚下如同踩着云彩,满脸涨红,东倒西歪,好似已经不会走路。

    尤其李希望,李磊能有今日成就,获得巨大荣誉,他可谓最兴奋的那个。

    当晚,凌南市新闻台,凌南市农业频道,阳北县电视台,全程报道了此次玉米收割情况。

    翌日清晨,凌南日报,凌南都市报头版头条,赫然是关于高产玉米的新闻。

    《我市青年农业专家李磊,培育出亩产两千三百斤玉米良种。》

    《亩产两千三百斤,一个跨时代的成就!》

    《高产玉米的出现,势必改变我国进口粮食的现状。》

    ……

    尚不到中午,一辆辆新闻采访车奔赴大王村,其中既有市电视台记者,又有省台记者,稍远的地方,甚至还有国家电视台的记者。

    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日益富足,当今社会,再也不是那个“研究导弹比不上卖茶叶蛋”的年代。

    无论现实中还是网上,对知识的尊敬和重视,已然超过过去太多。

    一种举世瞩目的科研成就,足以迅速引起各大媒体注意,更何况还是粮食这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突破。

    大王村。

    李磊虽然看过昨晚的新闻报道,此时却没有多少出名的觉悟。

    早上按时起床,先巡视一圈农场,然后回来吃早饭。

    早饭过后,打发走艾丽和鲁德,前往鱼塘那边溜达。

    施工队的效率很高,在郑虎虎视眈眈的目光中,工作做得干净利落,方方正正。如今距离截流已经不远,估摸着再有一两天,肯定能彻底完成。

    “李哥,那些玉米真的亩产两千多斤?”瞥见李磊过来,郑虎急忙丢下烟头,跑过来问道。

    “实验田数据和大规模种植,多少有些差距。”李磊解释道。

    “那也很厉害了。”

    郑虎挠挠头,一脸感慨,“我上学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当科学家,可惜咱实在不是学习的材料,一上课就打瞌睡,没办法,初中毕业就外出闯荡。后来做的那些事,尽管大家不说,我也知道很不是东西,很让人厌恶,但是我没有学历,没有特长,除了敢打敢拼,几乎一无是处。”

    “而且现在这年代,老老实实就要被人欺负。就说我,自从从那里出来,走在路上,谁不得让我三分?承包工程,我一露面就没人敢抢。”

    李磊听得满脸古怪:“你这是打算改行,决定当哲学家呢?”

    “额?”

    郑虎嘴角一抽,尴尬不已,“李哥,奉承的话我不会说,就一个字,我认识的人不少,但就是服你。”

    “这是一个字?”

    李磊笑笑,瞥见土路上出现一支车队,他上前拍拍郑虎的肩膀。

    “佩服不敢当,我只想告诉你,十年之内,我会让种地当农民,成为全华夏最让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第九十章 名扬全国() 
农场院内。

    李磊端坐在妖精树屋下,面前摆放着五六个麦克风,在他身前,一名打扮靓丽,眉清目秀的主持人,正满脸兴奋的提问题。

    “李磊你好,我是江北卫视记者徐颖。”

    “你好。”

    “据悉,您培育成功了亩产两千三百斤的高产玉米,对这项成就的意义,能说说吗?”

    “首先我必须声明,两千三百斤是试验田亩产,以现有品种,在大规模种植后,亩产最多在一千六百到一千八百之间。其次,我之所以回来,就是希望改变农业现状,将来无论取得成就,目的都是如此。”

    “请问,您是如何培育出这种高产玉米?其中有哪些困难的地方?”

    “困难自然很多,比如对水土光照的充分利用,最佳种植密度,父本母本的选择,幸好我最终成功了。”

    “接下来,您有什么打算?”

    “当然是推广玉米良种。而且县里向我采购了十万棵桃树苗,等新桃上市,届时欢迎大家品尝我们县的特产——奇迹水蜜桃。”

    ……

    记者来回询问,李磊侃侃而谈。

    这些记者大都是外行,李磊压根不需要讲的太明白,随便说点儿专业知识,很容易就能把其中难点忽悠过去。

    再说,种子培育过程,在申请专利前都属于秘密,他有权不回答。

    各种问题之后,记者提出要求,希望在农场拍摄,李磊当即答应,带着众人前往农场。

    如今西瓜和玉米刚收割完毕,除了辣椒,农场已经空出大半。

    见农场里实在没什么可以拍摄的东西,李磊心中一动,转向玻璃暖棚。

    一步踏入暖棚,当先闻到一阵浓郁的花香。那花香浓郁却不腻人,香气弥漫,令人觉得心旷神怡,明明数量不多,却犹如置身花海。

    “这?李磊,这是你培育的花卉?”

    扫视着那些形态各异,姹紫嫣红的花卉,众多记者大吃一惊,纷纷调转摄像机镜头。

    “对。这些花卉只能算一般,好在每种只有一株,可谓独一无二。”

    “想不到你在培育高产粮种的过程中,居然还培育出这么多高品质花卉,这真是奇迹!”徐颖满脸赞叹,眼眸中已经充满小星星。

    女人哪有不喜欢鲜花的道理,尤其农场里这些花卉,尽管都是常见品种,却因为鲁德的细心培育,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风姿和魅力。

    “大家如果喜欢,等会儿可以送你们一盆。不过事先说好,一人最多一株,多了没有。”

    玻璃暖棚内种植着十种花卉,每种一百珠,总数一千株。今天来的记者只有十二人,每人送一株毫无问题。

    “这个不好吧!台里有规定,外出采访过程中,不能接受礼物。”

    徐颖目光迟疑,如果只有她过来,那倒是没什么,关键还有不少其他台的记者,万一被人家捅出去,麻烦不小。

    李磊笑笑:“一盆花而已,值不了多少钱。”

    话音落下,徐颖忍不住看向其他人,大家对视一眼,相继点头。

    这些花卉单论品种,实在没什么珍贵之处,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花型完美,香气宜人。

    当然,他们大概不会想到,等这些花卉上市后,价格直接就是十万起步。

    转手送出价值百多万的花卉,李磊浑意,而徐颖等人既然接受了他的礼物,接下来的采访自然再无难度,全都是一些最简单的问题。

    中午时分,众位记者告辞离去。

    下午,又有一批记者出现,李磊没有大方下去,仅仅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第二天,李磊刚起床不久,院子里就冲进来一名中年人和俩小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