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工皇后很倾城-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话听音,皇帝听他话里有话,便也放下杯子,认真的看着他问道:“九儿有什么话直说吧,父皇虽然年迈,却不昏聩。你可是有什么打算了?告诉朕,只要朕能办到的,必会为你准备好一切。”

    凤九天凤眸中流露出一丝忧色,犹豫再三才对皇帝说道:“此番我东煌与北冥交恶,父皇可有什么打算?”

    皇帝见他提到国事,便敛正神色,一双饱经沧桑的眼里也露出几分无奈,叹息道:“我东煌与北冥百十年前就是宿敌。虽然两国停战数载,也是为了民生考虑,但两国的宿怨难消哇。你皇兄这一次真真是给朕出了一个难题。”

    凤九天看着皇帝惆怅的样子,不自觉伸出手挽住皇帝的胳膊,安慰道:“父皇不必忧心。虽然皇兄此次冒失了一些,但北冥的野心却是由来已久。北冥人生性好战,挑起战事是迟早之事。”

    皇帝认真看看凤九天的脸,这张曾经在他怀里哭闹着找母妃的小男孩儿,在他不经意间已经长成了风俊的青年,也许他不应该再拿他当孩子来看了吧!

    “九儿说说,你对这天下之事是如何看的?”皇帝饶有兴趣地问凤九天。

    凤九天早就憋了一肚子的话想告诉父皇,如今得了机会,心中也非常高兴,两只眼中射出兴奋的光,似乎要向父皇展示他的什么新奇的发现一般。

    “父皇,其实孩儿并不支持与北冥结盟。这倒不只是因为这件案子,而是因为我们与北冥结盟得不到任何好处不说,反而会给北冥人提供挑起战争的机会。”

    “哦?”皇帝也被他的话挑起了兴趣,继续追问道:“此话怎么讲?”

    “北冥原来占有蒙古草原,百年前引兵南下,越过长城,侵占燕云之地建都,这一占就是百年之久。国子监的师父曾经说过,如果不是当初先祖率军拼死反抗,这整个中原大地恐怕都会被企蒙部的铁蹄踏平。”

    皇帝听他说到那段惨痛的历史,紧锁眉宇点点头。

    凤九天接着说道:“这些野蛮之人如果身在长城之外,即使控弦三十万,也只是一群牧民,最多只拥有骑兵的优势。可一旦他们越过长城,游牧民族就会变成草原帝国。他们利用我中原的铁矿和工匠,组建成天下无敌之军队。若不是我东煌控制着鱼米之乡,又联合华国,一起封锁了北冥的粮道,恐怕现在的天下早已经是北冥的天下了。因此,儿臣以为华国绝不可让。华国破,则北冥粮道通,我东煌危矣。”

    皇帝闻言吃惊不小,倒不是他没有想到过这些道理,而是惊奇凤九天能有如此的真知灼见。就连那些从政多年的文臣武将们都未必想得明白,而这个从未参与过政事的小儿子怎么会对形势和格局看得如此透彻?

    皇帝怔怔看着侃侃而谈的凤九天,半晌才用有些激动到颤抖的声音问道:“那皇儿以为,当此乱局,我东煌要如何应对?”

    凤九天不假思索,开口便道:“当今天下,四分五裂。北冥强、中华富、西秦悍、南诏险。我东煌虽富不弱中华,强不弱北冥,但要以一国之力西吞中华,北抗北冥,却也不易,需要充足的准备。另外,南诏国虽不用担心,但最西方的秦国却不容小觑,会不会乘着我等混战之际壮大进而东征,也未可知。”

    他略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不过,若想一统江山,联华抗冥乃为上策。只有将北冥打出长城,方为天下安定之始。”

    皇帝看凤九天条理清晰,判断精准,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九儿,这些事情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么?”

    凤九天一楞,突然明白过来。父皇对他呵护有加,一直把他当成最心爱的孩子娇着、宠着,从未让他参与过那些累人的朝政。他今日这番言辞,恐怕对老皇帝冲击不小。

    虽然如此,凤九天还是果断的点点头,对皇帝说道:“父皇,孩儿闲来无事,便拿些史集兵书翻阅,这些都是孩儿胡乱猜度的,如有什么错漏之处,还请父皇指正。”

    老皇帝欣慰的摇摇头,眼里居然闪出几朵泪花。皇帝抬起头,把眼中还未掉落的眼泪眨回去,这才抽着鼻子说道:“你的母妃泉下有知,也该瞑目啦!没想到哇没想到,我一生辛劳,终究是后继有人啦!”

    皇帝伸出两只手,握住凤九天的双臂,激动的说道:“朕要去告诉你的母妃,朕要好好感谢她,给朕生了个好儿子!”说到这里,皇帝眼中再盛不住那些眼泪,任由它们自己滑落下来。

    凤九天听父皇提到母妃,万般感触涌上心头,鼻子一酸,也落下泪来。从小就没娘的孩子,即使有父亲的疼爱,又能幸福到哪里去呢?

    好在凤九天还算理智,并没有让父皇伤心多久,连忙劝导安慰了一番,转移了话题:“父皇,您刚刚不是问孩儿有什么请求吗?孩儿早想过了,孩儿今生别不所求,唯愿离朝戍边、征战沙场,保我东煌一世太平。”

    皇帝闻言吓了一跳,忙拦住他道:“这如何使得?朕让你练习武艺是为了强身健体,补一补你从小伤到的身子。你是朕最小的孩儿,怎可离朕远行?再说那些刀枪无眼,万一伤了分毫,叫父皇今后如何去见你母妃?”

    凤九天皱着眉头听皇帝讲完,才苦笑着问皇帝:“父皇,难道您要让儿臣在笼子里关一世不成?”

    皇帝被他一句话问住了。是呀,他如今已经十七岁了,再过一年就要娶妃成人、开府另住了。自己已经老了,能护得了他一时,难道还能护得了他一世?身为皇家之人,皇帝非常明白权利对人性的考验,尤其是那个愚蠢无能的太子,能容得下他这个聪明绝顶的小兄弟吗?

    皇帝犹豫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三章 暗龙() 
皇帝看着凤九天那张果敢坚毅的脸,再想想他刚刚精准透彻的分析,心中开始犹豫起来,难道真要将这样一颗好苗子关在温室里一辈子吗?可如果让他崭露头角,那

    他天天带着太子上朝理政,对太子的能力非常清楚。尽管他费尽心思,想把一切都教给太子,可是事实却一再打击他。如今再看凤九天,老皇帝真的心塞了。

    犹豫之后的结果是,皇帝把凤九天塞进了兵部,说是让他专办战前准备事务。这实际上是皇帝给凤九天历练的机会,也是为了他将来能一展抱负做准备。

    凤九天当然能体会皇帝的用意,第二天开开心心地去兵部报到了。

    几位皇子中,只有太子和二皇子在朝中听政。其它几个皇子明面上都没有实职,更没有上朝的机会。

    太子作为国之储君,原来每日都要临朝学习政务。只因最近被皇帝责罚,才回去闭门思过,暂时离开朝廷。

    二皇子早年督办过工部事宜,在工部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不成想因前些日子的崔佑道案,他在工部的势力被拔除了个干干净净,现在只挂着个督办的名头,偶尔在朝中露露脸。

    如今皇帝亲自下旨,擢九皇子凤九天挂职兵部,并给了专办战前事务的实差。圣令一下,犹豫一滴冷水滴进热油锅中,瞬间让整个朝廷都沸腾起来。

    人们议论着两个焦点:一是九皇子越过了前面四位赋闲的成年皇子,直接被派到刑部。二是在太子被罚、二皇子只担任虚职的情况下,九皇子却领了兵部的实差,督办战前事务。这着实让朝中的风向变了又变,一些机敏之人开始打听起九殿下的门路来。

    刚一散朝,兵部尚书晏晖晏少伯就来丞相府拜访了。

    童丞相手扶美髯,悠然说道:“少伯老弟迂腐喽!陛下让九殿下到你的兵部专办战前事宜,这是对九殿下的历练。你何须多虑?”

    晏晖眉头皱紧,嘬着腮帮子说道:“只是这战前事宜,说的具体却又含糊,兵马、战略、钱粮、物资,可是样样都沾哪!”

    童丞相哈哈笑起来,拍拍晏晖的手说道:“那又如何?难道九皇子立功,还能少得了你那一份儿?”说完手捋须髯,微笑看着晏晖。

    “哦——哦——哦——”晏晖拊掌,醒悟道:“是下官糊涂了,哈哈哈哈”

    丞相接口道:“九皇子自幼跟在皇后身边,与太子殿下向来亲厚。如今太子思过不能临朝,陛下在这个时候让九皇子进兵部,少伯老弟难道还看不出陛下的良苦用心吗?”

    “此事办妥了,即得了陛下的心意,又支持了太子殿下。老弟,你这可是美差一桩啊!”

    “对对对,还是丞相大人高瞻远瞩哇,老夫这就回去为九皇子准备衙署,告辞告辞!”晏晖两眼冒出精光,自己只想着无端空降了一尊佛爷来,却没想透这里面的弯弯绕儿,看来自己还是太嫩哪!

    “晏大人慢走!”

    送走兵部尚书,童丞相叫来管家,问姜墨言那里可有消息送来?

    管家禀报说:“姜少爷那里一切都好,前儿还派人送了一些新鲜土仪过来,说是大小姐从乡下让人送上来的,给相爷您尝尝鲜。

    童丞相想到姜墨言如今能跟着前途无量的九皇子做事,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凤九天下了早朝没有回宫,而是带着姜墨言等人去了逍遥居。陆逍遥和沈长青已经等在那里多时了。

    陆逍遥拍着女主的肩膀说,“不错,没想到你倒是个胸怀大局之人。”

    姜墨言没听懂陆逍遥话里的意思,回头拿眼神询问凤九天。

    凤九天喵了眼陆逍遥搭在姜墨言肩膀上的手,凉凉地道:“快说正事儿吧,楼下的洪班头还等着你开戏呢!”

    陆逍遥嘿嘿一笑,坐回圈椅里。凤九天正色道:“今日早朝,父皇已经正式下旨,调我去兵部专办战前事宜了。”

    沈长青一拍大腿,叫道:“好哇!我可是都等了好久了!”他边说着边拿出一本本帐册来,“这本是铁矿和铜矿的总帐,刀枪剑弩的数量都准备齐了。这本是粮食储藏地、数量和监管人员名册。储存地点是按你上次传给我的线路图布置的。这本是银钱总帐,今年秋收的账目还没算进去。”

    凤九天随手翻看着那些帐册,头也不抬的问陆逍遥:“你那边如何了?”

    陆逍遥也敛正神色,认真道:“全国十八个分舵,召集了两万余人,加上师傅那边和华国的五个暗舵,共有三万之众。高手不少于百人,轻功卓绝者有三百众,另有哨探军千人。至于人马,也都按数分到各个山头了,华国二十座山寨,北冥三十座山寨,每山千人一队。只是长城沿线实在难啃,一时间尚无良策。”

    一边旁听的姜墨言眼睛险些瞪出来。这也太多了吧!除了正规军,九皇子居然暗中藏了这么多兵马钱粮,这些都非一时之功能完成的,恐怕这些人早已筹谋多年了。

    看着她张嘴瞪眼的傻样,穆青轻轻拉了拉她的胳膊,提醒她注意形象。

    凤九天倒没有注意他们这边的小动作,一边思索一边对陆逍遥说道:“长城自东到西,连成一气,当初保我中原子民、拒蛮夷以边外。如今屏障已失,再想收回自是不易。此事容后再议。当务之急,先要把兵部拿下。你们再斟酌几个人手,给我送进兵部吧。”

    陆逍遥点点头。他犹豫半晌,这才不确定的问道:“此次你进了兵部,正好便宜行事,要不要往边关送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