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藏-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夏,别那么紧张,放松一点,今儿就权当是来学习了……”看着柏初夏气嘟嘟的样子,余宣顿时笑了起来。

    其实这次余宣能来参加拍卖,有八成是看在柏初夏的面子上的,这个女孩家中的长辈,可是王老交情很深,要不是王老亲自给他打了电话,在国内古玩行文物界,谁又能指使的动他余宣呢。

    “余老,我明白了,明儿可还要麻烦您啊……”

    柏初夏刚才只是钻了牛角尖,但是听到余宣的话后,她也想明白了,这桩悬挂起来了好几年的案子如果那么容易破,岂不早就被破掉了,哪里还能轮到到自己?

    “行,明儿我跟你去看看,正好介绍你认识个老朋友……”

    余宣点了点头,开口说道:“现在社会上的骗子太多,古玩行尤甚,好像我那老朋友的弟子就喜欢收藏文玩类的东西,到时候你找他买就行了……”

    其实昨天来到金陵,听柏初夏说有人要卖他一串价值五万的大金刚手串时,余宣就在心里将那物件给否掉了。

    因为在文玩中,金刚并不是很贵重的东西,和海南黄花梨与沉香木根本就无法相比,材质决定金刚这类东西是卖不到很高的价格的,就算品相很好盘玩不错的精品,充其量也就是价值两三万块钱的样子。

第98章 恶意抬价(上)() 
“嗯,多亏余老您来了,要不然我肯定会被骗,这个人真是心太黑了……”

    听到余老的话后,柏初夏吐了下舌头,她虽然出身不错,但家教很严,从小到大的压岁钱加起来也就只有七八万,这还是父母在自己上了大学之后才交给她支配的。

    所以要是一下子被骗去五万,柏初夏也会很心疼的,这会正暗地里握着小拳头,准备明儿见到胖子他们的时候,好好的教育他们一番,这见义勇为是好事,但做个奸商也是不对的嘛。

    “我心黑?”

    听到柏初夏对自己的评价,方逸不由哭笑不得起来,要不是看在胖子和三炮这两个兄弟答应了她的份上,方逸压根就不愿意将那串金刚卖给她的。

    “看来明儿自己是要出面了……”

    方逸用眼光的余角瞄了柏初夏和余老一眼,如果余老明儿看不出自己这串金刚是法器,那他在古玩行的偌大名声,怕是也有不少的水分吧。

    听着柏警官和余老的对话,时间倒是过的很快,有他俩的对话分散方逸的注意力,他脑中不适的感觉倒是缓解了不少,对于台上的拍卖,不管是说话的余老还是偷听的方逸,都是没怎么在乎。

    本身参加拍卖的人也不多,各自又都看好自己想买的东西了,竞价并不是很激烈,近乎一大半的东西都被人以起拍价给拍下来了,在方逸看来,这也正是满军说有漏可捡的原因吧。

    “哎,方逸,到我要拍的东西了……”就在主持人宣布了下一件排名的时候,满军忽然激动的用胳膊碰了碰方逸。

    “满哥,是谁的画?”

    方逸随口问了一句,他刚才见到满军一直拿着这幅画在看的,不过就方逸的观察,上台的那几波人对这幅画感兴趣的人似乎不少,满哥未必就能顺利拿下来。

    “是朱由桵的画,你知道他是谁吗?”

    满军笑着看向了方逸,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他知道方逸的古文功底很好,但他说出来的名字比较生僻,在满军想来,方逸肯定是不认识的。

    “嗯?你能说出朱由桵这个名字,不错啊,知道这名字的人可不多……”

    满军兴奋之下,说话的声音有点大,却是被旁边的余宣和柏初夏听到了,余宣更是开口对方逸笑道:“小伙子,朱由桵是这个画家的本名,实际上他的字号更有名气的……”

    “朱由桵?满哥,您这是在考我啊?”

    方逸闻言也是笑了起来,说道:“要是说起别人我肯定不认识,但由桵这个名字我还真知道,他原名朱耷,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驴屋等,是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满哥,我说的可对?”

    “咦?你真知道啊?”

    两声惊疑声同时在方逸左右两边响了起来,显然满军和余老都没想到方逸能说出答案,因为朱耷此人最响亮的名号就是八大山人,由桵这个名字不是对其深有研究的人,压根就不知道的。

    “方逸,你不是做道士的吗?怎么连和尚的事都知道?”满军原本是想显摆一下的,没成想方逸一口就说出了八大山人的来历。

    “满哥,看来你对朱耷这个人还不了解啊……”

    方逸嘿嘿一笑,说道:“朱耷虽然号称是清初四僧,但实际上他做了几年和尚之后,却是改奉道教,而且一直到死都是住在道观里的,你说我知道不知道啊?”

    正如方逸所说,满军说别人他未必能知道,但和道家有关联的人,方逸几乎都是耳熟能详的,而且他师父对八大山人的画很推崇,以前经常会在方逸耳边提起来的。

    “啊?还有这么一档子事?”

    听到方逸的话后,满军有点傻眼,他学东西大多都是囫囵吞枣,在知道八大山人被称为清初四僧之后,就想当然的以为他就是和尚了,没想到后面朱耷竟然甩了佛祖改信道祖去了?

    “嗯,小伙子不错,这典故知道的人也不多,不错……”

    听到方逸的话,余宣脸上也有几分意外的神色,忍不住隔着柏初夏夸赞了方逸一句,按理说从事古玩这一行当的人,是要将古代各类大家的背景都给背下来的,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却实在没有几个人。

    “好了,开始拍了……”

    满军的注意力忽然放到了台子上面,因为主持人已经报出了五万的底价,就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和名声来说,这个价格真的是非常的低了。

    “三十万!”就在主持人的话声刚落之际,满军突然就举起了手中的拍号,一下子将五万的底价给翻了六倍。

    “三十万,二十八号朋友出价三十万,有没有人再出价?”

    主持人被满军这超出常理的出价搞的也是愣了一下,按照拍卖的规矩,五万以上十万以下的物件,是以五千为单位来加价的,实在没必要一下子抬的如此高。

    “满哥,有魄力啊……”

    全场之中恐怕也只有方逸能猜中满军的心思了,方逸知道满军一共就只带了三十五万,他一下子叫出了三十万,就是想摆出自己势在必得的气势,想将那些对这副画有兴趣的人给震慑住。

    还别说,满军的这个办法真是有几分作用,在主持拍卖的那人话声落下之后,场内整整将近一分钟都没人报价了,要知道,八大山人现在的画作价格也就是在五六十万的样子,再往高了叫即使能买下来,那利润也是不多了。

    “三十一万……”就在满军脸上露出一丝喜色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响了起来,“老满,对不住了,八大山人的作品,这几年可是炒的很高啊,三十万你是拿不走这幅话的,我先加一万……”

    “老谢,那就价格者得呗……”

    看到说话的谢清阳,满军恨的牙根都痒痒起来了,话说谢清阳又不是专营字画的,他的这番插手,说不得就有因为那幅唐伯虎的扇面报复自己的因素在里面。

    心思虽然在骂着,但满军脸上却是没有显露出来,而是又举起了号牌,说道:“三十五万,我出三十五万……”

    当满军说出这个价的时候,谢清阳不由有点犹豫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再出上一次价。

    虽然说1840年以前的画都算是古画,但是在两千年这会的古画市场上,八大山人这幅并不是其代表作的画,上拍的价格充其量也就是五六十万,谢清阳再加的话,说不定就不好出手了。

    “三十六万!”

    犹豫了好一会,谢清阳还是又加了一万,都是在行里混的成了精的人物,他自然能看出来满军是很想拿下这幅画的,自己只加上个一万,满军肯定还会再出价的,谢清阳权当是给满军恶意抬价,让他多花点钱罢了。

    “得,老谢你那么想要,我就不要了……”

    满军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都在滴血啊,他哪里是不想要,而实在是囊中羞涩,就算是三十五万,满军还要把在门口支付出去的两万块保证金给算上,多一分他也拿不出来了。

    “满哥,要不先拿我这两万用?”方逸低声说了一句,他也能看出满哥很想将这幅画给拍下来的。

    “不用,买不到就算了……”

    满军强压下心中的失落,先是低声回了方逸一句,继而大声说道:“老谢,这幅画我刚才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感觉像是真的,但是否为赝品我还真是不敢确定,你买回去最好找个专家给鉴定一下吧……”

    虽然财力不如人被谢清阳抢走了这幅画,但满军也不是善于之辈,简单的几句话说的谢清阳面色一变,他知道满军在字画类古玩鉴别上的造诣是强于自己的。

    这也导致谢清阳拍下这幅画之后,又专门赴京找到了国内一位书画名家帮着鉴定了一番,算上来回费用外加鉴定费,谢清阳这幅画的成本差不多到了四十万了。

    虽然四十万也能收回成本,但谢清阳心里却是不爽啊,他知道自己也被满军摆了一道,于是一年后就以四十二万的价格将这幅画出手了。

    但是让谢清阳没想到是,仅仅过去了三年,八大山人的画作就往上翻了十几倍,想到自己出手的那幅画,谢清阳气得差点吐血,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第99章 恶意抬价(下)() 
“满哥,买不到那画可以买别的东西啊……”

    看到满军一脸失望的样子,方逸心中一动,说道:“我在台上看到有一本《永乐大典》的残本,满哥,这可是好东西啊,在我看来,《永乐大典》可比八大山人的画值钱多了……”

    方逸这话说的是一半对一般错,《永乐大典》的原版是早就没有的了,就是方逸看到的这一本,那也是嘉靖年间的再版,虽然现在全世界也仅有八百多册,算是弥足珍贵,但是这单本的售价,未必就能比八大山人的画作高。

    不过要说起这两件东西的文化和对历史考证的价值,那八大山人的画是拍马都赶不上《永乐大典》的,俗话说宝贝卖给识货人,如果这一本《永乐大典》被金陵本土派的孙连达看到的话,恐怕倾家荡产都要将其给买下来的。

    “《永乐大典》的残本?那玩意儿满地摊都是,哪有真的啊?”

    听到方逸的话,满军头都没抬的说道:“要说康熙字典这玩意有老版的我相信,但《永乐大典》都被赝品给搞臭了,市面上就没出现过真的……”

    或许别的城市出现《永乐大典》赝品的机会不是很多,但金陵那可是朱棣编纂《永乐大典》所在的地方啊,所以金陵的藏家们心里也有这么个情结希望能在市面上淘弄出一本真的《永乐大典》。

    古玩商们正是利用了这个情结大肆作假,在前几年的时候可是卖出去不少的印刷本篆刻本之类的《永乐大典》,满军自然也不例外,他那店里进了一百多本,隔三差五的就拿出来一本,还别说,足足赚了上万块钱。

    所以一听到《永乐大典》这四个字,满军就立马将它和做旧的赝品挂上了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