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藏-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逸进来之后的态度一直是不冷不淡,吴天宝想多和方逸套套近乎,却是苦于找不到机会,他注意到方逸似乎对那报纸里的东西很在乎,所以就将话题引了过去。

    “嗨,刚才淘弄的个小玩意儿,不是什么值钱东西……”方逸脸上一笑,但丝毫都没有打开报纸拿出东西的意思,这让吴天宝的笑容凝结住了,他知道方逸这是不想给自己看。

    “方逸,你这东西我还没看呢,拿出来瞧瞧吧……”看到吴天宝一脸尴尬的样子,华子易开口说话了,甭管怎么说今儿这杯茶也算是承了吴天宝的情,多少也是要给他一点面子的。

    “好,华哥既然说了,那就看看吧……”方逸笑了笑,将卷着报纸的烛台递给了华子易。

    “老吴,方逸可是个行家,这里面是个青铜烛台,是方逸花了两百块钱淘来的,按他的话说,有可能是汉代或者汉以前的物件……”

    华子易一边摊开报纸,一边给吴天宝介绍着,其实这东西他并没有上手,也不知道究竟是真是假。

    “青铜烛台?”

    听到华子易的话,吴天宝眼睛一亮,他上个月认识了个台岛的大老板,那人最喜欢收藏青铜器,曾经找过吴天宝好几次,只不过青铜器交易在国内管制很严,再加上吴天宝在圈内的人缘并不怎么好,所以一直都没找到什么好物件。

    所以此刻听到方逸拿的是个青铜烛台,虽然只是花了两百块钱淘弄来的,但是吴天宝也上了心,在潘家园这地界,花个百十块钱淘到几十万的物件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

    ……

    ps:马上下旬了,兄弟们手上有月票了吗,支援下胖子吧!(。)

第二百五十一章 欲擒故纵(中)() 
“咦?方逸,这……这个是你刚才淘弄到的那个烛台吗?”

    原本华子易对方逸的这个青铜烛台并不是特别的在意,因为能在地摊上捡漏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点,但是当报纸完全展开之后,华子易却是看着那个青铜烛台愣住了,连刚泡好的茶都放在了一边。

    “就是这个啊,你和初夏不一直都看我拿着的吗?”方逸随口答了一句。

    “可……可这是大开门的玩意儿啊……”看着放在桌子上的青铜烛台,华子易口中喃喃自语道,眼睛里满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方逸,大开门是什么意思?”柏初夏虽然也跟过和文物相关的案子,但毕竟对这一行不是很了解,当下的向方逸询问了起来。

    “大开门,指的就是东西比较真,一眼就能看出来……”方逸也没去管正瞪着眼睛查看青铜烛台的华子易,小声的向柏初夏解释了起来,其实他也是现学现卖,这些知识都是最近几个月才学到的。

    在古玩行里,有大开门和一眼货的说法,所谓大开门,指的就是不管是从物件的特征、器形、纹饰,还是标识、老化痕迹包浆等等上面都达到了一致,确认是真货无疑的情况下,行里人往往将这样的东西称作是“大开门”或者“一眼货”的物件,

    当然,有大开门和一眼货的称呼,自然也就开门假和一眼假的说法,如果一个物件拿上手就感觉到粗制滥造,破绽百出,那这样的东西就会被称之为一眼假,和大开门正好是相反的意思。

    不过此刻华子易喊出来的话,却是大开门。那就说明方逸淘弄到的这个青铜烛台,十有**是个真物件,要知道。大开门的东西是很难作假的,尤其是青铜器。那种岁月的包浆,不是埋在厕所里几天就能沤出来的。

    “华老弟,真……真的是大开门的东西?”

    华子易的话让旁边的吴天宝也愣住了,虽然在华子易打开报纸的时候,他的心里有那么一点期望,但在地摊上淘弄到真东西,那几率和买彩票中五百万也差不了多少,眼下真开出奖来。吴天宝自然也是震惊不已的。

    “应该错不了……”

    华子易仔细的看着手中的青铜烛台,低声说道;“这东西的造型虽然很少见,但这包浆绝对是有年头的,通体包浆浑厚,没有一点儿贼光,不是后面做的旧,最少是唐朝以前的物件……”

    不知道何时,原本那个铜锈斑斑的青铜烛台,已然是变得光泽内敛了起来,只是用眼睛一看。就给人一种沉沦在历史沧桑中的感觉,那上面的锈斑,也似乎在诉说着千百年来它所经受的磨难。

    “哥们耗费了大半的神识。也只能把这玩意弄到汉唐时代了……”

    听着华子易的解说,方逸心中不由苦笑了起来,以前盘玩珠子加速其年代的时候方逸没太大的感觉,但是让这件青铜烛台渲染上历史的印迹,却是让花费了很大的力气。

    就在刚才华子易泡茶的时候,方逸悄无声息的默诵经文,用神识加持起了这个烛台,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足足耗尽了过半的神识。这件烛台才具备那种历史的气息,那一头的冷汗就是由此而来的。

    “华哥。这东西是真的?”

    方逸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哈哈一笑。道:“两百块钱换个真东西,值,太值了,哈哈,华哥,您说我这是不是也算古玩行里的一段佳话啊?”

    “当然算了,你小子这运气真是逆天了……”

    华子易连连点头,眼中无不有羡慕的神色,想当年他整天的在潘家园转悠,也没见到一个老物件,没想到方逸这第一次来,竟然就捡了个大漏。

    “嘿嘿,这东西要收好,等回去我给老师显摆一下去……”方逸忙不迭的从华子易手上拿过了青铜烛台,就要用报纸再将其给包起来,压根就没有要给旁边吴天宝上手的意思。

    “哎,方先生,等一下……”看到方逸的动作,吴天宝忍不住说道:“方先生,不知道您这物件,能不能让我看看啊?”

    别说自己一直在找青铜器了,就算是没下家需要,这么一个大漏吴天宝也是想见识一下的,只是看到方逸没有给他看的意思,吴天宝这才开口说起话来。

    “吴老板也懂青铜器啊?”方逸有点不情愿的说道,按在青铜器上的手也没有拿开。

    “稍微懂一点,我这人学的东西杂,什么都不精,但什么都知道一些……”

    吴天宝笑着说道:“方先生这漏,在潘家园可有几年没人碰到了,回头我一定要给方先生好好宣传宣传,咱们潘家园还是有好东西的嘛……”

    “方逸,给他看看也没什么啊……”柏初夏也在旁边说了一句,自己的男朋友有如此眼光,柏初夏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那好吧,你上手看看……”不知道是柏初夏的劝说起了作用,还是被吴天宝嘴上说的“宣传”那两个字打动了,方逸拿开了手。

    “不错,是大开门的东西,而且这件东西还很难得……”

    吴天宝和华子易两个人,代表了古玩鉴定中两个不同的派别,华子易是属于学术派的那种,真物件虽然见了不少,但更多的却是用各种考证的方式来鉴定一个东西的真假。

    而吴天宝却是正好与其相反,他是那种所谓的民间鉴定师,十多年下来,经手的真假古玩怕是都要以数十万计,很多东西一上手,就知道大致的年份是多少,虽然也会打眼吃药,但十件东西里面,最少能有六七件判断个**不离十。

    “老吴,这东西我大概能猜出年份,但是个什么来历我就说不出来了……”

    华子易对这烛台也有几分好奇,按照他所学的知识,国内很少有这种大象造型的东西出土,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大象可是极为罕见的动物。

    “这东西,应该是古暹罗时期的东西,对应咱们国家的汉代……”

    见到华子易都说不出这东西的来历,吴天宝微微有些得意,一边把玩着手上的青铜烛台,一边开口说道:“汉代不光是开通了丝绸之路,和那时的泰国也就是古暹罗等国家也多有通商,这个东西,应该就是古暹罗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家庭使用的,后来作为商品流落到了咱们的国家,所以才有着这样独特罕见的造型……”

    “嗯?有道理,那会咱们国家可是不产大象的……”

    听到吴天宝的话,华子易点了点头,他知道吴天宝所说的古暹罗就是现在的泰国,在古代的某个时期也是鼎盛过一段时间的,能制造出来这样的青铜器也不足为怪。

    “吴老板,您可看准了?”听到吴天宝的话,方逸却是皱起了眉头,开口问道:“这烛台真是泰国流过来的?不是咱们国家的?”

    “古暹罗的确是现在的泰国……”

    吴天宝用手摩挲着青铜烛台,很有把握的说道:“有八成的可能性是从当时的泰国传过来的,另外还有两成的可能性,是汉代负责管理对外事务的大行令根据国外进贡的大象制造的……”

    吴天宝根据青铜烛台包浆的程度,判断这件东西应该是汉武帝之前就存在了的,而在汉景帝的时候,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被称之为大行令,是以吴天宝才有这样的说法。

    “怎么捡漏捡到国外的东西了?”

    听到吴天宝的这番话,方逸脸上不喜的神色愈发明显了,开口说道:“我把这东西拿回去,还不要被老师笑话啊?他肯定说我国内的文物还没整明白,就开始玩世界收藏了……”

    “哈哈,孙老要是见到这东西,说不定真会这么说……”

    听到方逸的话,华子易不由笑了起来,他跟着孙连达工作了好几年的时间,对孙连达算是很了解,那老头的嘴要是损起人来,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

    “孙老?是哪位孙老啊?”吴天宝听得一愣,小心翼翼的开口问了一句。

    “还有哪个孙老,金陵的孙老呗……”华子易指了指方逸,说道:“方逸是孙老的弟子,你以后没事多亲近亲近……”

    “华哥……”方逸不满的看了一眼华子易。

    “随口一说,随口一说而已……”

    被方逸看了这么一眼,华子易顿时醒悟了过来,话说连自己都不愿意和吴天宝这个搅屎棍多接触,更不要说和吴天宝还有过节的方逸了。

    ……

    ps:求明儿的推荐票啊,又要到周一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欲擒故纵(下)() 
“方先生,原来您竟然是孙老师的学生啊?”

    听到金陵孙老四个字,吴天宝顿时明白过来了,孙连达在古玩行也是个国宝级的人物,地位和秦海川是不相上下,尤其是他出具的古玩鉴定证书,在行内可是千金难求的。

    “不是学生,是弟子……”

    华子易纠正了一下吴天宝的话,孙连达本身是大学教授,这几十年的书教下来,可以说是学生满天下,但学生和弟子,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学生是那种考试入学,花钱学习的,他们每一个科目都有一位或者是几位老师,就算是旁听过孙连达课程的人,那也算得上是他的学生。

    但是弟子就不一样了,弟子是要经过正规的拜师仪式,对老师磕头行礼,宣读入门章程的,而亲传弟子,更是和师父亲如父子一般,在古代的时候,师父对待传承他技艺的弟子,是要比亲生儿子更加好的。

    “弟子?这……这孙老师不是不收弟子的吗?”听到方逸是孙连达的弟子,吴天宝一时间不由愣住了,孙连达从不收徒的事情,在古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