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位面骇客-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问题!”

    建安九年。

    曹军掘壕灌水,对邺城围而不攻。袁绍最疼爱的幼子袁尚只能放弃攻打平原的大哥袁谭,带领万余兵马回师救邺。

    曹操得到袁尚回军的消息之后,于麾下问计。

    谋主荀彧上前道:“袁尚倾力来援,士兵归家心切,必定人人死战,理应避其锋芒,放其入城!”

    郭嘉拱手拜道:“主公,归师勿遏!”

    曹操皱起眉头,撵着美须沉吟道:“邺城后路已断,虽已成死地,但城高墙厚,人心归袁,若再放袁尚入城,孤只怕上党、邯郸、涉县、易阳等新得之地会有反复,此战又将迁延日久!”

    就在他下定决心,有所决断的时候,忽地听到内帐里“砰”地一声响,随后“哗啦啦”地一阵乱七八糟的声音。曹操及众人循声望去,却见一个木盆“咕噜咕噜”地从里面滚了出来。瞪着木盆,众人面面相觑。

    这莫名其妙的声响顿时让曹军的将士们如临大敌,拔刀相顾。许褚更是满面惊疑,眼中颇有敬畏之色。

    曹操心中一动,虚抬起手,淡淡地说道:“贵客临门,孤等待多时,尔等不必惊慌!”

    果然,沈弘便从内帐中走了出来,他背着一个半人高的大包,这次倒是穿着汉代民间常见的白底黑边直裾袍,只是短发依旧显目得“不当人子”一见如临大敌的曹军上下,他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曹公,不欢迎在下?”

    曹操挥挥手道:“尔等各安其职,都退下!仲康,除紧急军情,所有人不得入内!”

    “唯!”

    郭嘉以为曹操会留下自己,所以脸上闪过一丝失望。就在所有人一一离开时,一个男子还站在原地不动,他生得仪表堂堂,风流温雅,上前躬身道:“阿翁,儿请留下侍卫!”

    “子桓!也罢,你”

    曹操话音未落,沈弘便出言阻止道:“等等,曹公,在下所诉的内容涉及人物众多,包括令郎,所以暂时还请令郎回避!若事后曹公有所想法,再亲自告知也不迟!”

    沈弘的话说完,还未走出帐的荀攸郭嘉贾诩等谋士面面相觑,皆心中凛然。曹操听后,沉默一会,点点头,挥手让曹丕退下。曹丕怒目瞪了沈弘一眼,恨恨离开了。

    等所有人都走之后,曹操席地而坐,身躯凛凛,五官轮廓犹如山岩般深刻,尽显威严霸气:“尊驾上次来去匆忙,行踪缥缈,此次亦然!不知如何称呼?”

    “在下姓沈,单名弘,字道远!”相比起正襟危坐的曹操,沈弘则没有学汉代人那般跪坐在几前,而是毫无素质地盘腿而坐,俨然如一民夫。

    曹操身躯微微前倾,沉声道:“孤有很多问题,又不知该从何问起!不知道远可否为孤解惑?”

    沈弘笑吟吟地说道:“曹公会得到您想要的答案的!但我的帮助并非毫无代价,不知曹公以为如何?”

    “美人和黄金?”

    “然也!”

    “孤有的,卿但可自取!”

第五十七章 曹魏、三国、天下(中)() 
是不行了,看起来得厚积薄发重拾老书啊!

    一番对答,沈弘点头道:“既然曹公不知该如何问起,且先从最关心的事情问起!”

    曹操心中蓦地一动,颔首道:“孤此刻恰有难题,卿可为孤解惑:袁谭去年降于孤,为了安抚袁谭,孤命二十子曹整娶袁谭之女,两家结为秦晋之好!今年二月,袁尚复攻袁谭。孤行围魏救赵之策,攻打邺城距今已有半年,邺城被孤围得水泄不通,袁尚围攻平原郡失败只能回援邺城,大军以至左近,我军军心浮动,将士皆言归师勿遏,不知道远可解孤心中之惑?是避开袁谭大军,放其入城,还是迎难而上?”

    “来得好不如来得巧!曹公虽欲让在下解惑,然而心中却早有决断!然否?”沈弘拍掌一笑。曹操不置可否,沈弘又道,“在下不但知道曹公有所决断,且知曹公作何决断!”

    “噢?”曹操不信。

    沈弘笑了笑,缓缓说道:“‘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此言,不知是否是曹公心中所想?”

    或许是曹操枭雄之姿,心机深不见底,也或许是沈弘两次高调的登场让曹操有了心理准备,他脸上虽然震惊骇然,却没有显出失态,反而很快就平复了心情,缓声道:“那袁尚作何决定?”

    沈弘答道:“尚果循西山来,临滏水为营。夜遣兵犯围,公逆击破走之,遂围其营。未合,尚惧,遣故豫州刺史阴夔及陈琳乞降,公不许,为围益急。尚夜遁,保祁山,追击之。其交将马延、张顗等临阵降,众大溃,尚走中山。尽获其辎重,得尚印绶节钺,使尚降人示其家,城中崩沮。八月,审配兄子荣夜开所守城东门内兵。配逆战,败,生禽配。斩之,邺定。”

    一席话说完,沈弘神情自若,而曹操则是木然端坐。良久,他才问道:“卿究竟是何人?这番话,听之更像是史家正论!”

    沈弘淡淡地说道:“重新认识一下,我叫沈弘,来自一千八百年后的世界!而你,曹阿瞒,三国曹魏政权的奠基人,魏武帝,庙号太祖!”

    或许是沈弘的登场过于惊世骇俗,虽然匪夷所思,曹操还是很容易就接受了对方的身份。对于沈弘的“预言”,曹操震惊之余又有点欢喜,然而他很快就意识到问题:“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奠基人!”沈弘点点头,“建安十年,曹公攻灭袁谭,袁尚、袁熙奔逃三郡乌桓;建安十一年,曹公灭高干,平并州;建安十二年,曹公远征乌桓,彻底肃清了袁绍的势力!”

    曹操仿佛在听天书一般心驰目眩,只是面上却非常平静,抚着美须。听到最后,他有了疑问:“黑山军呢?”

    “黑山军首领在袁尚袁熙逃奔乌桓之后就领其部众十余万人投降曹公了!”沈弘微微一笑。然而,曹操还未来得及得意,胡须就被自己抓掉了好几根,因为随后沈弘抛出一句话让他惊愕地半天都说不出话来。“然而,在曹公打败乌桓之后,郭奉孝因气候恶劣、水土不服、日夜疾行操劳过度而病逝,享年三十八岁!”

    曹操呆立当场,半天都说不出话来。但他毕竟是世之枭雄,很快就冷静下来:“卿继续!”

    毕竟是乱世之枭雄!沈弘心中赞叹,继续卖弄着这段时间钻研的曹操简史:“建安十三年,曹公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锋转而南向,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六月,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七月,进军南征荆州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

    “樊城刘备欲退往江陵。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曹公怕江陵落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疾驰三百里,在当阳长坂将刘备追上,大破其军,随后进占江陵。曹公击溃刘备后不听谏言,欲一举鲸吞江东,结果促成孙权刘备两家组成联盟!之后”

    沈弘摇摇头,叹道:“之后就是名传千古的赤壁之战,此战曹公大败而归,从此曹家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天下的机会!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国”曹操沉吟道,“上次卿留下一首诗,孤百般不解西蜀是何人所立,张鲁、刘璋皆是冢中枯骨,不足道哉,原来竟是刘玄德所立!孤悔不听文若奉孝之言,放走刘玄德!”

    沈弘笑道:“曹公何须懊恼?以上在下所诉之内容,当曹公得知时,从现在开始的历史便已经面目全非!或许更好,或许更坏,绝非不能改变!”

    曹操心中一动,问道:“卿曾言,要救曹魏江山,必先救奉孝,此话何解?”

    沈弘沉吟道:“赤壁之战,曹公险丧华容道,只剩二十七骑逃回南郡。战后,曹公泣曰‘我哭奉孝耳!倘使奉孝在,决不会使我有此大失。’可见郭奉孝在您心中有多么重要!近日,在下观史册另有立论:建安十三年,曹公攻破荆州,欲乘机顺江东下。贾诩劝阻说:‘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曹公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可见战前,曹公不听谏言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曹操问道:“可否借史册一观?”

    沈弘哂笑道:“曹公,史论您奸诈多疑果然半点不假!若在下将三国志这本书交给您,在下对您的用处就大为削减!这可不是好事!曹公‘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之论,响彻天下,在下岂可不慎!”

    曹操再三发誓,沈弘都坚决摇头,只听他说道:“三国史料,在下迟早会交给你的!但是在下必须得到足够多的报酬!在下刚刚说过,即时您拿到三国志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当在下出现在您面前开始,历史就已经变了!好比曹公不信在下之言,放袁尚入城,那么至少北地这段‘历史’的走向都将变得不同!既然如此,知道不曾发生的‘历史’又有何用处?”

    曹操阴着脸道:“卿既然担心孤翻脸,岂不知孤已知‘历史’走向,又何须赠予卿美女黄金?”

    沈弘抚掌道:“曹公果然是世之枭雄!可在下原也没打算仅仅依靠‘历史’逼迫您答应在下的要求呀!毕竟,在下出现在您面前,就是为了改变历史!”

    曹操无奈叹息道:“如之奈何?卿请告知,除了史家正论,还有什么是孤必须依赖卿的?”

    沈弘肃然道:“一,曹公的头风病;二,曹冲曹仓舒;三,天下!”

    曹操直起身躯,目光炯炯:“卿能治孤的偏头疼?”

    沈弘坦然道:“不能!即使我那个时代,也难谈根治偏头疼!不过在下有治标的药物,可以缓解曹公的症状!另外,中医的针灸之法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嗯说到这里,华佗可在?”

    曹操颇为懊恼地说道:“华元化?此人医术了得,孤的头风病在他施针之后有所舒缓!奈何,此人只愿悬壶济世,不肯为孤留下!”

    沈弘讪笑道:“曹公四年之后强留华佗不得,竟将他拷问致死,以为除了他以外还有人能整治曹公的头风病!然而,扁鹊和华佗是中国医学史上仅有的外科鼻祖,华佗一死,他毕生所传的青囊书因徒弟保护不利而皆尽失传!几年后曹公爱子曹仓舒病重难治,曹公悔不当初杀华佗,晚年更是再无良医为你缓解头风病,可见命运有时候是一饮一啄天注定啊!”

    曹操大为震惊:“竟至于此?”

第五十八章 曹魏、三国、天下(下)() 
“曹仓舒病重夭折似乎来势汹汹,史册并无记载病因,若华佗在可由他医治。若华佗都束手无策,在下可另外想办法!”沈弘语气一顿,忽地似笑非笑地对曹操说道,“曹公有子二十几人,曹仓舒又是您爱子,是以史册上持阴谋论调者并不少!曹仓舒夭折时,曹公涕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真相如何,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