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世小馆-第8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爷牛逼!”

    “山爷牛逼!”

    “牛逼牛逼!”

    山爷翘着二郎腿,理所当然的享用着众人的敬酒,同时用鼻孔睥睨着全世界。

    “晓得伐?”

    “对付恋爱中的女人有一个绝对的真理自行脑补,最为致命!”

    一群人化身狗腿子,

    “哦哦哦”

    “妙啊~”

    “山爷说得对!”

    废话,这时候不抓紧拍马屁啥时候拍。

    跟这货打好关系没准以后被媳妇从别人家媳妇床上薅下来这货都能给你掰扯成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啥的。

    就听林愁忽然幽幽的说,

    “想好怎么跟赵二解释了么,您老人家好像已经替赵二坐实了他要娶星星姐的事实。”

    黄大山睥睨的表情顿时僵在脸上,一个趔趄钻进桌子底下去了。

    “我”

    “不是”

    “的”

    会死的吧?会死的!

    黄大山惶急的咆哮,

    “老子救了他的命!”

    “真的,不然他会被暴怒的星星姐撕成碎片的!”

    林愁耸耸肩,

    “当场死亡和持续至少八十年的慢性死亡你选哪个?”

    “呐,你还是想想等赵二爷酒醒了你该怎么解释吧。”

    “我个人墙裂建议你先写好遗嘱,免得来不及。”

    众人轰的一下散了,连白穹首都当场跑路。

    ——他们可都是参与了刚刚的表演的。

    黄大山顿时骂娘,

    “我敲你姥姥,回来,都给老子回来!”

    “回来啊沃日要死一起死”

    任由外边儿折腾着,林愁可不管那些事,他要好好犒劳犒劳自己着卑鄙啊不悲伤的十年。

    缺油水啊,实在是特么的缺油水,那鬼地方除了鸭子油和一点不解馋的椰子油还有啥?

    几乎可一说林某某在水晶世界的这段时间里,就没有一天是真正吃“饱”了的。

    用最快的时间熟悉了一下“十年”没碰过的厨房,表情恶狠狠的用清油搓洗着青稻米,泡好。

    又从房檐上琳琅满目的火腿里精挑细选了一条成色好的,咔咔几刀就给解开,就只取那最精致的、层次分明的火方部分。

    冷涵眼睛里的光几乎都能听出“唰唰”声了,回味的舔了舔嘴唇,说道,

    “是要做火腿饭团了么?”

    林愁抬头道,

    “不是,做油饭,糯米油饭,油星儿大,解馋!”

    冷涵努努嘴,

    “没有糯米的,早都绝种了吧,所以是要用青稻米代替了么。”

    林愁说,

    “对,青稻米香气足粘性大,代替糯米妥妥的,味道绝对不会差。”

    冷涵想了想,

    “没有听说过这种饭这些材料都是要加到饭里去的么,好多”

    后头的黄某某和吴某某齐齐捂脸,小声哔哔,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这未免也太配合了吧?”

    “别说了,又到林子的炫技时间了。”

    “愁哥是不是开挂了,为啥一提起这些东西来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简直滔滔不绝啊有木有。”

    林愁手底下的动作不停,眉飞色舞的说道,

    “没听说过也很正常啊,糯米油饭不能算作常见的华夏菜系,这道菜是属于大灾变前的‘水族’的。”

    “水族自称‘睢’,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独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其主要居住区,自古以鱼为图腾,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语古文字体系图画文字、象形文字与抽象文字兼容,并且水族有本民族自己的历法‘水历’,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水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总的来说,水族的文化可谓是一本通向古华夏文化的活字典,据说大灾变前水族的人口大约只有40万左右,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食酸辣调味,有‘无菜不酸,无辣不食’的习俗。”

    “嗯,据说水族人嗜酒,非常的嗜酒。”

    “这个糯米油饭啊,就是水族很有特色的一种早餐”

    冷涵好奇宝宝一样的眼神顿时变成了诧异,指着案板上极端丰盛的原材料道,

    “早饭?把这些当成早饭?水族人个个都是大力士么,还是进化者??”

    将近二十种食材将案板摆了个满满当当,做上一桌小炒儿是绝对足够的,可如果说只用来弄这一道糯米油饭,未免显得太过奢侈丰盛——大早上的就吃油水这么足的食物,真的吃得下么?

    林愁挑挑眉毛,

    “唔,大约和水族生活的地理位置有关,他们大多聚居在陡峭的山区,又以种田种植稻米为主,大概需要将这顿早饭做的格外丰盛一点,带在身边充当午餐,毕竟山高路远的,并不支持他们在做农活的时候回到家里安安逸逸的吃一顿午饭。”

    冷涵嗯嗯嗯的点着头,突然有些小可爱的样子。

    她问,

    “所以水族人是不是连火腿腊肉都要做成酸辣的辣的还好可酸的好像很奇怪诶我不太喜欢吃酸的呢”

    “唔,如果是火腿的话,酸的好像也可以试试的?”

    “诶呀,突然好期待呢怎么办。”

    林愁“”

    好吧,冷暴龙成功的终结了话题。

    。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能够扭曲画风的存在() 
林愁把切碎成小丁儿的猪网油下到热锅里,

    “呲啦~”

    被红通通的炭火加热到灼脸的大号铸铁锅与猪网油甫一相遇,便有袅袅青烟升腾、油星儿爆裂。

    猪网油又被叫做“花油”,实际是猪的肠系膜,大网膜堆积的脂肪在猪的腹部成网状的油脂,一头猪的肚子里就那么几两,出油率也不高,但要比猪板油熬出的猪油味道更醇厚芳香。

    就像一碗简简单单的猪油拌饭别人做的就是比你做的又香又好吃,很大可能并不是手艺问题,而是选错了油而已。

    熬到网油上的油膜焦黄酥脆就要适时捞出,以免糊锅。

    动物系的油脂有植物油所没有的特殊芳香,懂的人自然会懂,有些时候动物油脂的作用是其他油代替不了的——比如这锅油饭。

    林愁用两头黑山野猪的网油也不过熬出了一大瓶的花油,大约有两点五升的样子。

    其余的盛出保存,借着锅里剩下的花油油温还在,下五花肉切就的猪肉丁煸炒,炒到弹韧有劲表面焦黄时再下火方肉丁、舞茸丁、胡萝卜丁、白萝卜丁、去骨带皮鸡肉丁、青蚕豆等等十几种原材料过油翻炒片刻,再行盛出。

    冷涵被炒火方的香味激得有些意动,

    “咦?盛出来了,米饭呢,你把米饭放哪儿了。”

    刚刚她看到林愁用油搓米,然后一不留神一盆米就不见了。

    林愁从热风箱里取出已经“晾晒”四十八小时的青稻米,

    “不是在这儿么?”

    青稻米经过搓洗了晾晒,淡淡的绿意仿佛是从米芯里透出来的,十分动人,每一粒米的表面上又好似披着一层浅薄的油光,更使得米粒光洁通透、质感十足。

    林愁找来火钳子,将灶膛里的炭细心的整理了又整理,取出多余的红炭,使灶膛传达到大铸铁锅上的热量保持温和、均匀。

    青稻米入锅,林愁挥动着大勺不紧不慢的推动、翻炒。

    炒米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火候,火大米粒就容易开成米花甚至煳掉,而一粒米煳掉,可以说整锅炒米就会被染上煳味——也就是所谓的“窜烟”。

    炒米的时间大约是20~25分钟,期间需要一刻不停的翻动,最好是把米从锅的一个方向推到另一个方向,如此往复,以保证每一粒米都能炒得均匀合适,直到米粒表面带上微微的烟熏黄、膨胀至原来的15倍大小而没有成形的裂隙。

    用水和油搓洗出来又晾干的青稻米炒好之后很香,非常香。

    尤其当炒好的焦香米粒被温热的鸡汤冲开,燥热的米香与温润的、湿漉漉的鸡汤彻底融合,其滋味简直难忘。

    林愁一边把炒好的原材料在米上铺展开来,一边说道,

    “其实我更中意鱼汤的,e,就是忘记事先准备。”

    冷涵猜测道,

    “所以是要用禾花鱼么,咱们这里可没有人会奢侈到在青稻田里养鱼的,据说伤根哦。”

    林愁也就是笑笑,

    “其实不是伤根啦,种植青稻米的水田与青盐田隔的不是很远,水田里的盐分有些足,不适合养禾花鱼而已,毕竟鲤鱼和鲫鱼都是淡水鱼。”

    林愁说着盖上锅盖,

    “鸡汤够鲜,但不够厚重,要是依我的意思,最好是用炸过的泥鳅或者鳝鱼炖出的汤加进去才好。”

    “走走走,跟我去杀只鸡。”

    冷涵干脆的答应着,“好!”

    半个多小时之后,冷涵手里捏着一只褪好了毛、除尽肚脏的白条鸡重新进了厨房,林愁则拽了一大把开着紫色花序的野草。

    冷涵后悔了,脸上的表情很不好。

    林某某所谓的“杀鸡”并没有说来那么简单。

    这货楞是让冷中将在某只可怜的小母鸡儿的鸡爪、鸡腿外侧、翅下、脖颈处开了大小不一总计7处伤口,然后令鸡疯跑到血液点滴不剩最后他才一刀剁了可怜的小鸡儿的脑袋,以至于这只鸡整个儿都湿乎乎血淋淋的——单单就一味食材来说,其表现已经可以堪称“英勇”和“壮烈”。

    清袁枚《随园食单》中讲取童鸡未曾生蛋者杀之,不见水,取出肚脏,塞黄芪一两,架箸放锅内蒸之,四面封口,熟时取出,卤浓而鲜,可疗弱症。

    袁枚又讲蒸鸡用雏鸡,煨鸡用骟鸡,取汁用老鸡;鸡用雌才嫩,鸭用雄才肥

    呸呸呸,去你大爷的鸭子!

    所以林愁要做的是黄芪蒸鸡,古方。

    “不见水”这仨字儿怎么揣摩都比字面意思更难,杀鸡不见水就意味着不能用水烫褪毛,不能用水洗去血污等等。

    各方面限制掉之后,几乎就只能从杀鸡上做文章了。

    多运动、血放得干净鸡肚子里才不会有血液淤存,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又不能太长,否则鸡肉就会紧绷绷的、会泛酸。

    总之,很讲究技巧。

    林愁将手里的“野草”摘掉茎叶,只把根留了下来,洗净备用。

    这种开着紫色小花的野草实际上是黄芪的一种,大约是大灾变前黑龙江地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淡紫花黄耆”的一种,多年生且特别耐寒,比野菜还野菜,很不起眼儿的小东西。

    这种黄芪根茎纤细,透着一股子温婉柔弱,差不多属于总也长不大的典范。

    林愁很中意它们最粗不过筷子粗细的鲜根,觉得比干制后依然有指头粗细的药用黄芪根片味道好的多的多。

    用竹片稍稍刮洗一番之后,林愁将它们塞进鸡肚子中,又找了少许胡椒碎撒在鸡身上,反复揉搓按摩。

    接下来的自然就是蒸了,大锅中注水,水上放汤盆,盆上架起竹片编制的小笼,笼上再放鸡。

    冷涵张了张嘴,

    “好麻烦”

    林愁耸肩道,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些东西就是值得‘麻烦’,再说,顶多是处理的时候麻烦一点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