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半世欢-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秀点点头,似是意料之中的模样,朝着他身后道:“王爷怎的亲自来了。”

    说完微微屈身福了一福。

    忠亲王抱拳弯腰,哈哈笑着:“姑娘太客气了,姑娘是老朽的救命恩人,老朽怎能受礼?”

    忠亲王身后跟上来一个穿银红衫裙的身影,朝着阿秀深深一拜,柔声如沥沥春雨:“晴儿见过姑娘!”

    “请屋里坐!”

    四人在屋内分榻而坐,碧玉就端上正好的茶汤,滚沸的乌红茶汤,氤氲出浓浓茶香,孟千秋接过茶,笑道:“阿秀又精进了,看这茶,是早就备好了待我们上门的。”

    忠亲王只知阿秀阴阳之气神奇无比,虽听孟千秋说过阿秀也通阴阳术,但还不知具体如何,见状微愣:“姑娘是早知道我们要来?”

    晴儿也道:“方才在廊下,见那茶盘上正好摆着四个茶杯,难道姑娘是早知道要来三个客人?”

    阿秀点点头:“晴儿姑娘仔细,见微知著而已。”

    晴儿见她夸自己,脸颊微红,垂了头,正是大家闺秀该有的模样。

    忠亲王捧着茶喜道:“那姑娘可否知道,我们此战如何?”

    阿秀毫不犹豫,直接道:“大捷!”

    忠亲王呵呵笑着,下颌银须抖个不停,虽皱纹纵深,但脸色红润,容光焕发,早不是当初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老头子模样,看着阿秀道:“姑娘如此肯定?即便是千秋跟着我,周大将军也是个会打仗的,可对手,可是杨昌烈啊!”

    阿秀意味深长地看了孟千秋一眼:“有千秋在,王爷可放心。杨昌烈,这次,可能你们遇不到。”

    孟千秋知道她是说自己拿了天兵志,颇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再想起一事,狐疑地看着她:“为何?杨昌烈不是驻守襄阳?”

    阿秀轻轻摇头,转向忠亲王道:“观星西北,天狼位移,有兵动之势。梁国换了攻防战略,还请王爷提醒皇上,小心晋中。”

    又向孟千秋道:“你可给金将军送去一封密信,告诉他,小心杨昌烈带人南上。”

    忠亲王是懂兵之人,一听就明白,皱着灰白的浓眉,道:“姑娘是说,梁国想夺晋中?梁大军屯南线,晋中空虚,要真让他夺了晋中,离上京不过数城,岂不是等于扼住孟之咽喉?”

    他猛一拍大腿:“好狠的杨昌烈!”

    阿秀补充:“怕他是作的两手打算,若夺了晋中,当最好,若夺不了,必会调头包抄,直扑南阳。”

    要知道,南阳是襄阳的大后方,南阳与襄阳若断了线,襄阳的几万大军,便如陷身孤岛。

    忠亲王不住点头,眼中闪现一丝狠厉,年轻时的热血又涌上心头,豪气万丈道:“既能提前预料他的打算,还怕他得逞吗?好!方才老夫还有些怀疑姑娘,但此番姑娘说得头头是道,老夫信了,定是大捷!”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九章 离开() 
天已凉,野菊满山,黄灿灿地摇曳在秋风里,代替春花夏草覆盖山野,在上京南城外官道旁,尽情地盛放。

    城门外不远处的小山坡上,一座六檐凉亭倚山而望,远可眺望城门,近处下临官道,不少进京或离京之人,都将此处作为会别之地,无名小亭也被人题名:酒香亭。

    只因聚散离别,少不了一两杯清酒,酒洒山亭,香飘山野,久而久之,在这亭中,鼻尖总能嗅到一股淡淡地酒香。

    顾因也闻到了,空气中隐隐有一丝清甜甘冽,即使没有饮酒,也仿佛酒入愁肠,离绪中多了几分茫茫。

    一匹枣红大马从官道上疾驰而至,到了山下,策马转头,从山道蜿蜒而上,几息之后,便到了凉亭外。

    一个身穿黄衫的小姑娘从马背上跃下来,急冲冲跑进凉亭,头上双髻坠着的钗环,一晃一晃地颤动着。

    “师兄,你就这么走了?见到她了吗?说什么了?”小姑娘一双眼又圆又亮,满眼不甘地瞪着眼前人。

    顾因背着双手,脸色平静,看不出内心丝毫波动,他不是喜欢解释的人,只是现在,有个人可以跟他聊聊她,他觉得挺好。

    “见到了,知道她有人照顾,就好。”他胸中有百般情绪,到了舌尖,最后却只化作一句话。

    挺好,她回到他的身边,他们才是应该在一起的。

    小姑娘嘟起了嘴,质疑着:“好吗?真的好吗?可我看她从来不笑,她不开心。”

    顾因倒是笑了,微微地,嘴角上翘,像是想到了什么很美好的事情:“经历过那些事,她现在当然笑不出来,和我那时候,倒是一般样子。所以,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助她一臂之力。”

    小姑娘视线转往亭外,看着天之南:“也不知道师父怎样了,要不,我跟你一起去吧。”

    顾因摇摇头,郑重道:“玲儿,你留在这里。鬼王宗的九子,还有六子在南方,京中反而更安全一些,军中也不适合女子,更何况,有你在,她也多个帮手。”

    小姑娘正是香玲儿,归元宗宗主唯一的弟子,女弟子。

    香玲儿揪着眉,小圆脸蛋满是愁色:“可我总觉得她不是那么无情的人。”

    顾因长叹一口气,眉尖微蹙:“正因为她不是无情的人,所以,我离开,才是对她好。她做出了选择,不管是什么选择,我都是支持的。”

    他伸出手,摸摸香玲儿头顶乌发:“她心中已经够乱了,我何必再去添乱。”

    香玲儿做个鬼脸:“知道了,我不会告诉她,不给她添乱。”

    顾因再往遥远的城门看了一眼,虽然看不见那人,但只要他想,她的音容笑貌会立即浮现眼前。

    他微微一笑,大踏步往亭外走去:“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阿秀已经完全康复了,搬离小院,回到丁府。

    进到屋内,撕下面皮,到净房洗了把脸。

    丑婆婆跨进门的时候,她刚刚从里转出来,额顶还有细碎的水珠。

    “好久不戴,再戴上,就不太舒服了。”丑婆婆的双腿走路已经比较稳了,虽然还有些慢。

    阿秀点点头:“是不太习惯。”

    丑婆婆坐到桌旁,阿秀给她倒上茶。

    “既然你不用出面,也不见那些人,何不以本面目出现?裹着那面皮的滋味,我知道,出山以后,我一刻也不想用了。”丑婆婆接过茶。

    “还有许多暗地里盯着我们的人。”阿秀垂着眼,坐到桌边。其实她最怕的,不是自己的身份被天宗或父亲知道,而是暴露了丁巳与丑婆婆的身份,那才是最糟糕的。

    丑婆婆叹口气,阿秀的事情,她知道得最多,都是被家人抛弃的人,都是被世人唾骂过的人,同病相怜,有时候也是种深刻的感情。

    阿秀当初虽有求与她,但她救了自己,又治好自己的腿,照顾了自己这么久,就算自己帮了她忙,也早就还完了。

    “可惜我只会拖累你,我腿好了,还是回去吧。”丑婆婆说话的时候嘴有点瘪,掉了两颗牙的缘故,她抿着嘴。

    “婆婆。”阿秀伸手搭上她扶着茶杯的手,诚恳道:“没你的巧手,我哪能走到现在,堂堂正正地住进这京城。”

    不过,她收回手扶着额:“你提醒了我,我们就在这京中,分开住吧。”

    门外响起丁巳的声音:“师父,李公子来了。”

    阿秀站起身,刚迎到门口,丁巳带着李昱怀进来。

    阿秀迎了二人进厅堂内坐下,再亲手烧起茶,一面道:“李公子来得正好,阿秀有两件事想拜托公子。”

    李昱怀点点头:“是殿下托我来说一声,离京启程的日期定在两日后,他正忙着与忠亲王编队点将,今日就不过来看望姑娘了。不知姑娘有何事,尽管吩咐。”

    阿秀有一瞬间的恍惚,殿下,曾经那个人,大家也是这么称呼他,只是如今,殿下已不是那个殿下。

    她努力驱散脑中那个念头,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她凝神对李昱怀道:“一个,是为婆婆在这附近,再寻一个住处;另一个,是想你派人盯着无忧阁的翩翩姑娘。”

    李昱怀洒然一笑:“住处没问题,就在隔壁巷子,寻一间小院如何?”

    丑婆婆知道阿秀决定的事情,不会再改变,自己与她们同住一处,怕是反而会添麻烦,遂干脆点头:“没问题,我这老婆子,呆哪儿都成。”

    阿秀嘱咐道:“这里的两个哑婢都不错,婆婆一并带过去。只是平常没个说话的人,还得麻烦李公子,再寻一个嬷嬷,一面照顾,一面也能聊聊天。”

    “姑娘!”丑婆婆嗓音沙哑,感谢的话却说不出口,她那么多大事要做,这些小事却也能替自己想得周全,这样的姑娘,为何要受那么多苦!

    李昱怀点头道:“姑娘放心,交给在下便是。翩翩姑娘那边,逍遥宗的人要跟着殿下去军中,保护殿下安全,我会派商行的人手去盯着。”

    阿秀冲开滚烫的茶汤,端上一杯茶奉到李昱怀面前:“多谢公子!无忧阁乃危险之地,派去的人还得多加小心。”

    丁巳在一旁插嘴道:“师父,前两日京帮的许帮主来过,说有事相求,因你不在,我也没把握,便几句话打发了。不知道他所求何事,若是能成,是不是可以让京帮帮忙打探消息。”

    阿秀眼睛一亮,闪出莹莹神采:“京帮打探消息,倒是更合适。他们的人遍布京中,出入无忧阁这样的地方也更方便。你可约许帮主会面,看看到底所求何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章 离开() 
柳府的书房阁楼后园中,一大片地,绿的黄瓜红的辣椒紫的茄子,倒是如别人家春天的花园般,姹紫嫣红,别有一番滋味。

    柳相国立在窗前,欣赏着本来要在田园中才能看到的风景,每到这个季节,便心怀快慰,收获的季节,是的,他的收获的季节,也快到了。

    凤姑悄无声息地走进来,也不言语,扫了柳相背影一眼,自顾自坐到书案旁,拿起桌上一枚小巧的象牙雕花笔架打量着,雕的宝瓶葫芦。

    “葫芦,这园子,倒是可以搭个葫芦架。”

    柳相国听到突如其来的声音,也不以为意,对别人来说是悄无声息,对他来说,空气中流动的气息,已告知他来者是谁。

    他今日心情很好,温润的声音带着笑意:“不急,等明年此时,或许可以在御花园开一片园子,种上葫芦。”

    凤姑娇笑几声:“难得啊难得,我们柳相,终于开口说这话了,看来,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

    柳相国转过身:“周子征自请出山,算他识相,他那不成器的儿子,早该滚回来了!忠亲王也请命带兵,还有一个金佐堂,想当年,朝中无将,而现在,天下兵将,皆数为我所用,梁国区区一个杨昌烈,还能有三头六臂不成?”

    凤姑附和道:“原来如此,周子征年轻时也是狂傲惯了的,只如今他女儿在从浩身边,到时候,必然会上船。只是。”

    她微微笑:“金佐堂是个认死理的木头,不保他到时候就会听话;还有个忠亲王,打的什么算盘,相国可清楚了?”

    柳相国冷哼一声:“金佐堂确实软硬不吃,但他认理,这样的人,不好对付,但说起来,又好对付。只要到时候给他个理,他站队站得会比谁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