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半世欢-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却没工夫想那些事情,只问他们道:“那照刚才所说,伤我之人,就该是天宗了?”

    顾因一顿,眼内射出坚决之意,道:“我敢肯定是,天宗多女子,而那刺客,正是女人!”

    “天宗?”我咀嚼着这名字,莫名其妙有一种熟悉感,脑中一片云雾飘过来,似乎那就和天宗有关,可答案又包裹于云雾之中,根本看不清。

    可我什么时候遇见过天宗?难道是我失忆之前?我从未出过山,又怎会与天宗有瓜葛?

    “天宗的人刺杀我做什么?”我喃喃念道。

    第一次,我无比想知道,我忘记的,到底是什么。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二章 迎客的礼炮() 
卧床养伤一周,伤口已渐渐愈合,每次换药时,看着那红森森的寸余狭长血口,还是不免心惊,天宗的人伤我,究竟为何事?

    难道知道我是阴阳家?为夺阴阳石而来?

    还有那阴阳石,自在地下河发出过异光之后,它又和平日一样,再无其他异常。

    顾因说我体内有阴阳之气,我尝试过用意念让那阴阳之气流动起来,想看看到底是不是这阴阳之气触发阴阳石。

    可惜却不得其法,无论我如何意念,体内都再无动静,除了伤口传来一阵阵的痛楚。

    顾因自我醒来之后,渐渐又恢复平日的模样,只每天与三行结伴来探望几次。

    我明白这是必然的事,这样对我也好,可内心深处,还是会浮上淡淡的失落。

    倒是闵秋与李昱怀,往我房内跑得颇勤,不时来陪着我聊聊天,讲讲江湖趣事。

    这李昱怀虽有些滑头,却也不失为一个趣人,琴棋书画都能谈上一番高论,又是个名副其实的老江湖,不管是各国朝堂还是武林中事,都知晓几分。

    据他所说,自己对掌管商号并无兴趣,李家业务都是其二弟李昱准打理。

    聚源商行以药材起家,后涉足矿山,与官府关系日益紧密,却也风险颇大,特别在这乱世之中,得罪谁或不得罪谁,可能都有性命之舆。

    其父李元海也希望能有个武林倚靠,便千方百计,让他拜入逍遥宗门下,搭上了这个现今武林第一大宗。

    权、武、利,这三者,向来不分家,以权谋利、以武做保,这天下,终究是强者的天下。

    此时我对奶奶所说的预言,已更觉是一个遥远的梦。哪有那样的圣人,以一己之力造天下和平?

    都是暴力、厮杀、征服,堆积起多少白骨,才能换一方安稳。

    一周后,传来消息,梁军大军已集结南下,准备下月,挥军巴陵。

    再不能拖了。

    王镇山借词托聚源商行运货,亲自登上李昱怀准备好的商行货船,将我们一路护送出梁军边防。

    相隔二十里水域,便是湘军边防,比起梁军的重重关卡,封江之长木阵,湘军的边防显得简陋而单薄,无论是军力上还是工事上,都相去甚远。

    一路向东。

    我斜躺在为我特制的软榻之上,透过一层舱窗看出去,正好能看见独自立于船尾的顾因,向着船后翻起白涛的江水,久久凝望。

    不久的将来,这水面的平静将会被战火打破,届时,箭乱清波,血染长江,鹿,又死谁手?

    我闲着无聊,拈了六根发丝,为此趟行程起结卦。

    结卦是阴阳术中最难的卦象,以发丝打结为象,需结遍八八六十四爻,分成前中后三卦,再以此释象。

    我意念之处是湘国之行是否顺利,随着卦象渐成,心中愈发惊疑不定。

    主卦为剥卦,顺势而止,主滞厄,象征极其凶险之地。前为大畜卦:止而不止,看似静止,实则仍动。后为遁卦:遁去,乃隐也,可取消失之意。

    此三卦连为一体,阴长阳消,小人得志,厄运难止,将身陷险中之险,最终,将,消失。

    谁会消失?我捏着发丝不敢动,我?还是顾因?还是湘国?

    正想着,忽觉船速渐缓,舱门竹帘打开,闵秋的大头探进来:“湘王派人来接我们了。”

    我们出得舱来,见一艘三层楼高的乌木官船昂立江面,船头一人正对我们挥手,待两船接近,只见那人翻身而起,张开双臂,似大鸟一般在空中滑行而来,待去势已尽,再两个翻身,安然落到我们船上。

    “好功夫!”闵秋“啪啪啪”拍手道。

    那人身量修长,差不多与顾因一般高,年纪也相仿,圆脸长眼,下巴略凹,鼻头厚大,看起来稍显木讷,身着枣红锦袍,头带同色布冕,满面堆笑,对我们抱拳道:“在下湘王之侄韩今是,特奉王命前来迎接各位,早已在此恭候多时。”

    顾因往前一步抱拳道:“在下顾因,多谢韩兄。”

    那韩今是脸露喜色,往前两步扶住顾因胳膊,打量一番,激动道:“顾兄竟是这般青年俊秀,难怪叔叔日念夜盼,若是蜀湘两国早日联姻,共抵梁军贼子,只怕蜀国也不会”

    说道此处,哽咽下去。

    顾因面色平静道:“湘王殿下能记得小侄,在下已是感恩不尽。前事已尽,如今顾某只想与湘国上下一心,共抗梁军。”

    韩今是缓一缓情绪,重重点点头,转向我们道:“这几位是?”

    看向我时,眼中划过一抹惊异之色,转瞬而去。

    顾因道:“都是这一路来助我脱身的朋友。”

    再将我们一一介绍一遍,并不提我是阴阳家族的人,也隐瞒了李昱怀逍遥宗的身份。

    韩今是逐个招呼,再指着大船道:“诸位请先上船,我们再行详谈。”

    大船那头已放下绳梯并木艇。

    顾因看看我,对韩今是抱拳道:“多谢韩兄好意,不过,良姑娘有伤在身,不宜挪动,我们就留在此船,跟随韩兄大船入城就好。”

    韩今是闻言一愣,打量着我缠着纱布的胸肋处,旋即恢复笑容道:“当随顾兄的意思!那在下也在这里陪着顾兄吧。”

    李昱怀客气了几句舟小地窄,招待不周,再走到前头,往船舱中弯腰一揖,道:“韩兄请。”

    顾因与韩今是并排往前走去,我与闵秋跟随其后,刚到舱门口,忽听得“砰!砰!”连声巨响在身后响起!

    一阵强大的气浪朝我们扑来,整个船身一晃,幸好闵秋及时伸手相扶,我才得以站稳。

    一回身,刚才还好好的大船瞬间笼罩在黑烟之中,船上人影闪烁,尖叫声哭喊声四起,烟幕下火影憧憧!

    韩今是与顾因从舱中扑出,皆是面如土色。

    “火药!而且不是少量的火药!”李昱怀沉着脸叹道!

    对于湘国来说,这是多么惊天骇地之事,在迎接贵客的官船之上,竟埋伏有炸药!岂不是在眼皮子底下拔毛?

    此时那黑烟往上升去,甲板四分五裂,可见船腹中一个黑窟窟大洞,窜出丛丛火苗。

    那火药是藏于舱下的。

    韩今是双手拳头紧握,额筋浮胀,横眉怒目,咬牙切齿道:“竟是暗算到我门口来了!”

    顾因眉头紧簇,道:“都是在下不好,差点连累韩兄。”

    韩今是一扬手,止了他的话,道:“顾兄万勿有如此想法,如今你与韩家,已是一体,冲谁来又有何区别?还怪我们防范不严,竟连这等眼皮子底下的阴谋都未查出!”

    闵秋淡淡道:“必是有内奸,韩兄回头,还得请湘王好好排查排查,梁军渗进湘王身边的人,想必不止一两个。”

    那船还在烈烈燃烧,有几个幸运跳入水中的,朝我们商船游来。

    李昱怀看着韩今是道:“想来逃生的人中有韩兄想找的人。”

    韩今是牙关咬得咯咯作响:“都救上来,我一个一个审。”

    木材燃烧的“噼啪”声传来,我还愣愣地看着火海发呆,若不是因我之伤,我们此时应该刚到那官船之上,如此恰到好处的爆炸,玄之又玄。

    是梁军吗?还是,潜伏在暗中的其他敌人?

    那卦象,险中之险,就从这迎接的礼炮开始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三章 湘之国() 
天已将暮,商船比预计中晚了两个时辰到达巴陵。

    巴陵城西,三江码头。

    此处,比巴东渡口大倍许,千帆万橹,停满密密麻麻的渔船、商船、客船,一眼望不到头。

    据李昱怀说,巴陵乃南来北往客商必经之地,又是出川入川的长江要道,且作为湘国都城,是一座拥有十余万人口的大城,也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

    “砰!砰!”两声真正的礼炮响起,甲板木梯缓缓放下,架上江岸,一轴红缎地毯直铺至船跟前,湘王亲自在码头相迎。

    国宾之礼!

    湘王确实很看重顾因。

    我们陆续走下船来,我向湘王探头望去,只见一年约五十男子,身着明黄龙纹袍,体态微胖,眼神柔和,圆脸上带着一层略夸张的笑容,两撇八字须翘起来,张开双臂迎向顾因道:“贤侄可来了!”

    顾因行礼拜道:“小侄顾因,参见湘王殿下!”

    只见韩今是上前一步俯在湘王耳边低语几句,想是报告刚才官船爆炸之事,湘王一张笑脸顿时僵住,略一失神,忙回转笑脸,扶起顾因道:“让贤侄受惊了!且先回宫再说!”

    有身着华服的宫女来迎我上了一辆装饰精巧的马车,车内宽敞华丽,四壁皆铺以银线丝绸,垫榻上铺设一层明黄色龙凤图案锦缎软垫,车座下放一盏手持黄铜雕花暖炉,真不愧是皇族,比之李昱怀的奢豪,更多了几分贵气。

    直走了一盏茶的功夫,才到巴陵城门口。

    入得城内,我闷得发慌,撩起厚厚的夹棉织锦窗帷,见外层还有绉纱遮挡,使得车内人可以观景,车外人却无法看清车内之状,遂放心细细张望起来。

    只见城中房屋一律白墙黑瓦,多为二层小楼,飞檐翘棂,比之川中的青瓦房,更似水墨画般闲适写意。

    街道宽阔笔直,商铺众多,有的一整条街都挂满各色旗帘。

    此时夜色将至,不少楼门口亮起大红灯笼,来往路人多而不乱。

    许是帝王出行,马车过处,卫队先行,行人纷纷避到一边。

    多为商旅游侠、走足贩夫,还有不少打扮精致华贵的女子穿行其中。

    铺子吆喝声、酒楼谈笑声、车马隆隆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常。

    我尚是首次进入一座城,益州不算,泸州浅尝辄止,巴东过而不入,只觉琳琅满目、眼花缭乱,根本看不过来,原来真正的大千世界是这个样子。

    要是能把奶奶接出来,找一座这样的城,安安心心住下来,也挺好。

    不一会儿,街道两旁行人渐少,又穿过两条长街,来到一排足有两层楼高的灰墙之前。

    这便是宫墙了。

    穿过宫门,又走半盏茶的功夫,马车才停下来,有宫女来撩开车帘,扶我下车,一面道:“姑娘,湘和殿到了。”

    “湘和殿。”我自言自语念道,下得车来,三列宽达两丈的白玉台阶,延伸至高台处,一座雕梁画栋的宫殿巍峨矗立眼前。

    我张大了嘴,这便是皇宫了,就这一座房子,比我们村的小广场都大。

    只见四周都是这样的宫殿,在夜色中绵延开去,处处高悬的大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