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半世欢-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都点点头,我却还有一处不甚明白,这卦象之中,却不见杀生之厄,那究竟刺杀是不是成功呢?

    两日后,李昱怀传来消息:王镇山往观云寺而去,果然还和平时一样,只带了两队卫兵。

    我与顾因闵秋三行,齐换上夜行衣,带上黑色面罩,悄悄从别院后山出发,没入夜色中。

    别院距那观云寺不远,一炷香的时间,我们已到得那山崖脚下。

    此山名观云山,西南两面为缓坡,东北两面如天神斧劈而成,绝壁千寻,直插长江。

    上山一路未见多少守卫,我们更加料定了这是诱敌之计,安稳来到寺院墙外。

    院内灯火稀稀落落,有隐隐的和尚诵经声从内传来,不见其他异常。

    据李昱怀地图所指,王镇山每次上香完,都会到智空和尚的主持厢房中谈经,而这厢房,正位于寺院内东北角,屋后便是万丈悬崖。

    那本是极安全之地,却不料更方便我们刺杀之后,从北面绝壁飞下。

    三行与顾因对视一眼,首先翻身上墙,打个安全的手势,我们沿着他的路线,飞身而上。如此几个起落,就来到主持和尚厢房外。

    这是一个简单的小院,院内可听见和尚念经声,想是那智空大师。

    按照约定,我们确定院内安全之后,便直扑房中。

    因武功高到一定境界之人,其听力直觉,皆比常人高出几许,若是潜行慢进,很可能被智空察觉,还不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将进去,三行与闵秋缠住智空,顾因杀人,我则保证自己安全。

    只见顾因凝神细听,确定院中没有防守,向我们一点头。

    四人贴墙而上,以极限速度飞进院内。

    “哗啦!”两声响,顾因闵秋破门而入,三行穿窗而进,我紧随三行,跃入房内。

    房中只有一人!

    一个和尚!

    王镇山呢?

    三行首先朝那和尚扑去,顾因闵秋面面相觑,我脑子一片混乱,李昱怀骗我们?

    他说他的人亲眼确认王镇山进了方丈室。

    或者,那个王镇山根本是假的?这个和尚扮的?

    我正百思不得其解,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那和尚不躲不让,将三行奔面门而去的长剑以两手一夹,紧紧握在手中。

    三行拔剑不得,但那和尚双掌,也霎时变红,滴下血来。

    “阿弥陀佛!”那和尚瘦脸宽额,此时面露焦急之色,全无高僧风轻云淡的模样,急切道:“王城主一直在等殿下!以老衲性命为保,请殿下先行躲入房中,外面的守卫马上就要冲进来了。”

    他在说什么?我们四人皆是一片茫然。

    与此同时,那佛龛下方地板一动,露出一个圆形洞口,一个人影跃出,急切道:“殿下先躲进去,待守卫走后,再行相谈。”

    那人年约五十,蓄把山羊须,正是眼角一颗紫色大痣,王镇山!

    这是什么计?

    骗我们自己入牢房?他是找死吗?为何明明躲起来,看我们来了反而跳出来?

    顾因与闵秋看向我,我并不比他俩清醒多少。

    已经能听见外面穿来衣袂翻飞的声音,那王镇山也一脸焦灼之色,见我们呆立原地,扯过智空,自己往三行剑上一送。

    “唰!”剑尖刺破衣衫,划过他臂膀,鲜血渗出来。

    “快进去!”他声音低浊,神情恳切而焦急。

    应是肺腑之言。

    不管了,不能就这么走,搞清楚状况再说。

    我带头往那地洞跳去。

    地洞盖口刚盖上,院内便穿来呵斥声。

    这是一条干净宽敞的地道,尽头处大约是一间方室,里面有昏黄的烛光映出来,使我们目能视物。

    只听屋内传来一阵混乱的脚步声,一个洪亮的声音道:“王城主,没事吧?快来人,给包扎。”

    王镇山的声音哆嗦着道:“谢杨大将军关心,小的只是轻伤而已,只是,他们人数,比我们预料的多,我与智空,没能留下他们。”

    只听那杨大将军道:“都怪我疏忽了。”

    “不不。”王镇山道:“是小的大意了,这么久以来都没他消息,以为是自己多虑,没想到,偏偏没布网的时候来了。”

    我们四个仍是面面相觑,搞不清状况,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王镇山,对我们没有恶意。为何?

    他敞开城门迎敌,将整个巴东双手供奉给梁军,顾因是非杀他不可的,他为何对来杀自己的人反而相救?

    那杨大将军道:“只是我们一路赶来的时候也没遇见他们人,难道往山后去了?”

    智空的声音道:“阿弥陀佛,确实听声音是翻过屋顶往悬崖后去了。”

    杨大将军道:“我们赶紧去看看,王城主请好好休息。”

    外面又是一阵喧哗,短暂的安静之后,又有脚步声进屋来,

    杨大将军去而复返,道:“庙中也搜过了,没看见人,但在山后崖顶发现两根长绳。”

    “人跑啦?他们竟还有这准备?”

    “我已将长绳砍断,可惜崖壁太高,不知下方是何状况。不过,城主请放心,已派人出船去这片水域搜寻了。”

    我们听得都是心一惊,若是照原计划攀绳而下,只怕刚到一半,绳索就被砍断了。

    但愿江面上的李昱怀见得情形不对,能有那么聪明地自行逃走。

    又听得王镇山道:“一击失败,他们应该不会来了,我以后也不会再如此疏忽大意。”

    杨将军道:“那城主就好好休息,我会再派两队人守在寺庙外,先告辞!”

    王镇山道:“谢杨大将军,还劳烦您从进军巴陵的部署中,抽时间管我这点儿破事儿,在下万分不安呐。”

    杨大将军道:“哪里的话,梁王殿下十分重视城主,进军巴陵,也还要巴东城全力配合,您的安危,当然重要。城主请回,好生养伤,告辞!”

    只听一阵纷沓而出的脚步声,室内又静了下来。

    我看看顾因,他的眼中似烧起烈焰,嘴巴张了张,明显在说:杨昌烈。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章 孰对孰错() 
这杨大将军,看来便是梁国第一猛将杨昌烈了,蜀国可以说,就是亡在他的手下。

    自他率领梁军出征以来,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从无败绩,已成为梁国人心中的一个神话。

    听他们所言,他的下一步便是进军巴陵,那顾因迟早会与他在战场上正面交锋。

    正想着,头顶一空,地洞盖子掀开,我们正欲上去,只见王镇山的脸出现在洞口,朝我们摆摆手,示意他要下来。

    我们忙让开,他跃身跳下,智空再将地洞盖上。

    他刚站稳,顾因一冲而上,剑尖指上他咽喉,声音中不带一丝温度:“你以为这样便能保得性命吗?”

    王镇山不惊不惧,满眼热泪,看着顾因,压着嗓子道:“殿下!”

    我拉拉顾因,道:“看这样子,必是有何内情,何妨让王城主说完。”

    顾因依然持着剑,眼睛里喷出火来:“你害了忠心为国的高老城主,杀了蜀军八员大将,开门迎敌,将整个巴东城双手奉给梁军!还有什么脸叫我殿下?”

    那王镇山热泪纵横,身子颤抖起来,“扑通”一声跪到在地,仰头看着顾因道:“老臣这一跪,跪的是先王,是高老城主与那八员大将,但老臣,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地,即使殿下杀了老臣,老臣也还是一样问心无愧!”

    顾因气得手哆嗦,剑尖微微颤抖,似随时要刺向王镇山咽喉,语气却更加冰冷,充满鄙夷道:“似你这般卖国卖友之人,有何资格对天对地?”

    王镇山双目噙泪,本是白净的脸皮涨得紫茄一般,梗着脖子惨声道:“殿下是更愿意看到巴东八千将士惨死沙场、城中五万百姓血流成河吗?”

    顾因被他问得一愣,旋即凛然道:“三尺男儿为保家卫国,马革裹尸又如何?哪个堂堂大丈夫没有精忠报国之志?若人人这般贪生怕死,还建什么国,守什么家?”

    “殿下!”王镇山的声音都嘶哑起来:“若是蜀国大军还在,我巴东男儿,必勇上战场。可当日,梁军五万大军围城,孤城啊!巴东就是一座孤城啊!”

    他泪水滚滚而下:“箭矢只有两万,粮草只够五日,用完了就没了!只有八千血肉之躯,拿什么去和粮草充足后援有力的梁军抗衡?”

    “还有城中五万百姓,老弱幼小!若是死战,梁军破城之后,又必要发泄心头之气,益州那惨烈屠城,难道还要再来一次吗?”

    顾因一时没了言语,剑尖颤抖得更加厉害,脸上一阵白一阵青。

    王镇山哽咽着,看着顾因道:“殿下!卖国卖友、无耻卑鄙之徒,这些骂名我都不怕,我只愿这蜀国土地之上,多些人活下来!只要少些荒野横尸,少些流离失所,如今这样,我背上千古罪名又如何?”

    “呵!”顾因一声轻笑,剑尖垂下来,寒冰似的眼里,有清泪沿眼角而下,他踉跄着往后退两步,喃喃道:“照你这么说,是我和父王的错了?梁军来了,我们不用抵抗,打开城门欢迎就是!为何要牺牲那么多人的生命,来成全我父子的名声?哈哈!”

    “顾因。”我一颗心揪着疼,跑到他身边,拽着他手:“你冷静一点,王城主不是这个意思。”

    他大力挣脱,将我甩开,转头看向闵秋,一双眼通红,问道:“闵兄,他说得对吗?我和父王错了吗?我们不该以死抗敌吗?是我们害益州满城冤魂吗?”

    闵秋也面色沉重,见顾因忽然转向他,略呆了呆,拍拍顾因肩膀,道:“顾兄,处境不同,不可如此轻言对错。若换了我,也必会站上城楼挡住敌人,哪怕只有最后一口气。但,王城主的做法,也不无道理。事已至此,他虽选择了委曲求全,苟活于梁军之下,但他保住我们,说明心仍向蜀。”

    那王镇山叩头匍匐在地:“殿下,老臣并没有说老臣对,我说的只是无愧无悔,让我重新来一遍,我仍然会这么做。但是,我的心,何尝不痛苦,高老城主对我恩重如山,当日我对他提此建议,他坚决拒绝。后来,见我们军力比之梁军,有天壤之别,他便,自杀成仁了。”

    “他是自杀的?不是被梁军刺杀?”顾因眼神一片迷茫。

    “是,老城主不愿对梁军俯首,也不忍看战士与百姓陷入战争泥沼,服下封喉毒药,追随蜀王而去。他的妻女,如今都在我府中安住,我必好好待之。”

    “而那梁军刺客,确实想来刺杀老城主,不过来的时候,老城主已经仙去,他本欲杀我,我称只要保得一城百姓与将士性命,巴东愿开门迎梁。”

    “如此,才与梁军谈妥条件。可老臣,每每想起蜀王与老城主,都如万箭攒心呐!”

    “你愧对于他们,我则愧对于蜀国十万冤魂,可是这样?只因我,极力主战,死守益州,才将满蜀军民置于了梁军箭矢之下!男儿保家卫国,拼死杀敌,我做错了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究竟是大丈夫之举,还是不自力量?”顾因满脸迷茫之色,哀恸万分。

    “你背蜀迎梁,我该杀你,可你又保全了蜀人性命,我又不能杀你。那究竟,我该怎么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