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我所在本队的行军途中罕有多停留;基本在日程表的范围内;按部就班的达成每天的行进目标。在这种多段接力之下的急行军;掉队率也仅仅控制在两成多一点上。

    长时间徐进和小跑交替的驰走;已经让大多数人的头脸;甲衣、兵器和旗帜都蒙上了一层灰扑扑的颜色。

    可以看到;偶然还有不小心跌倒或是脱力的士兵;被伴随行进的马车搭载起来;敷药或是饮水休息一段时间后;重新下车归建倒后队里去。

    按照基本操条;只要有足够的通行空间;铳兵就按照两列纵队居于内里;然后左右各一列白兵或是轻装的矛手伴随行进;

    而每隔一火(五十人)的前后间距;还有两辆马拉的厢式大车;用来承载肉搏战兵的装备和武具;以及伴随行军的口粮、灶具。

    这样便于有事或是遇敌;在最短时间内重组成和展开战斗姿态。大车及其厢板、物资也能马上拆解下来;变成各自小战团的就地防线和掩体。

    如今我的军队以铳队为核心;其他的辅助部队只需重点训练三类阵势;既空旷之地正面压制和攻击敌人的数列横阵;遇到骑兵等高机动兵种突入时的四边空心大方阵;以及在崎岖或是狭窄地形遭遇敌军;则用类似后世戚氏鸳鸯阵的小战团;来分力合击。

    然后在这些阵势的基础上;按照个营团的配备情况和擅长风格;进行细微的调整和局部的变化;以更加适应战地需要。

    比如冷兵器居多的第四第五营;保留了大量的适宜弓弩发射的箭阵;而第一营中阵列线中;则还要留给配属炮团的前出位置。

    而作为辅助和从属序列;不需要他们掌握太多的战术要领;或是相对复杂的变阵动作;只需要能够遇敌的第一时间;迅速而熟练的聚拢到铳军身边;构成基本的屏护和外围即可。

    那些铳军的老兵和士官们;自然会用皮鞭棍棒等;最简单便捷手段;“帮助”他们构成基本的阵线。

    虽然骑在马上;但我现在的心思;已经飞转到了;如何重点着手改善战地的通讯条件上了。

    要知道;相对于被长期的内乱拉锯;打的一片残败的中原;在岭外好歹有前代打遗留下来的有线传讯线路;而进军到江河船作为传递的辅助……但是越过了淮河到了北方的中原腹地之后;那真是又回归到了;交通基本靠两条腿和四条腿;通讯基本靠吼的原始阶段来。

    在肉眼的视野内;或是声音所能波及的局部战场还好说;但是作战的范围半径以来开;各种延迟和误差就开始被放大;而尤为明显起来了。特别是这种分头多地同时作战的策划。

    因此;临时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应急;既利用缴获的马力;在每个团级单位;增设五名专职的信兵;放弃其他方面的要求;专门训练战场奔走和传递;以及野外生存和跋涉的技巧。再准备十名兼职的替补人员;负责相邻部队之间短距离的传达。

    此外作为高层之间的连络手段;帅司那位李使君派过来的人;倒是给我送来了一组专门训练过的鹞鹰;以及相关配属的饲养人员;以保证对徐州帅司简单联系。

    相比传统民用的鸽书;这种小型鹞子;有着不怕天敌拦截和飞行速度快的优点;在两三百里之内定点寻向很是出色;因此被格外驯丨养来用作战场间传递。

    不过;这种鹞鹰携带的分量毕竟是有限的;通常在紧急情况下;仅能传递一张小纸片上所能书写的密语而已。

    说实话;关于战地的通讯手段;经过这短时间的经历;我已经有了一些模糊的想法和意向;只是……

    终究还是没有稳定的地盘;作为立身之地啊;我思前想后还是不免叹息到;不然我倒是可以考虑;就地建立起一套更高效率的传讯体系。

    “报……”

    一名飞奔而来的骑手;在我身边勒马高声道

    “第二营已经轻取襄邑县和桃林镇……辅军和散兵队正在追索残余”

    “张都尉特命职下前来回复;”

    “二营所部已经安排好后队人马;在襄邑城中过夜的事宜了……”

    手机: 电脑:

第三百三十七章()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州;襄邑城外;

    旷达的原野中;大片尚未来得及收割的豆田;已经在枝叶的深绿中泛出黄白点点;而负实累累的豆丛;则已经被翻找和践踏的七零八落。濠奿榛尚

    随着田埂上的青烟袅袅;火烤带荚青豆的香气;一直弥漫在空气中;

    散兵队的成员们;三五成群聚在新生的火堆前;正在做那“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式的炊伙勾当。

    这也是他们在战地间暇;无数不多的乐趣。虽然军中对散兵队的要求不高;但同样也有相应的管束和条令;并非一味放任自流的。

    他们虽然可用在协同战斗中;自行获取战利品和装备上的补充;但是同样被严格限制;不准无目的滥杀和缺少节制的过度破坏。

    最初的时候;有人因此反弹过;然后被毫不犹豫的镇压下去;又有好些人不堪忍受或是排距约束;而因此成群结队的逃亡;然后又被追杀的部队;把成串的人头带回来;变成风中的悬示之物。

    甚至一度有传闻;其中一些逃亡是受到鼓励的;用这些逃亡行为来练兵;锻炼部队的侦查和追索能力;于是剩下的人无论是什么理由或是想法;都逐渐习惯了这种常态;隐隐期待着有一天;能有机会被补充到各只辅军大队里去吃香喝辣的;乃至像正军三营的大爷一般;拿全额正饷和津贴。

    虽然是位列军中第三等资序;连辅助部队名分都没有;只能在名籍上算成辎重民夫之类的散兵队;但是其中同样也有三六九等的细微差别。

    当然;这并非日常名闻规定;而是他们内部自发形成的。

    居于散兵队最上层的;无疑是将主作为辅助役从岭内带来的老人;其中甚至还有些一些来自婆罗洲亲藩的国人;

    其次是岭外东南路延边的军镇辖下;所提供的壮勇;再着就是江西、两浙、闽中诸道就地征募的民壮;

    然后还有江南那些被讨平的军镇旧属;因为某种历史渊源;主要是以润州、江宁以及对岸的江都一带人士为主;

    又有过江后来自淮南本地;那些官军强行征发抓差的青壮丁役;归入新军右厢的麾下后;同样择选其中身健胆大的充入散兵队;为军下辅助杂役。

    本来;这些淮南人才是属于这个群体的最底层;但是现在取代了他们垫底位置的;无疑是那些新来的倭人。

    捧着烤过的豆薯;就着野菜酱汤;吃的十分香;偶尔有几片罐装代肉;就千恩万谢的大喜过望;在供给上的需求和期望值;委实低得可怜。

    用军中的老话说;这些倭人只消当作两脚牲口;来喂养就好了;给什么都吃;给什么活都肯于。

    就是脑子有些愚笨和呆滞;沟通起来颇费力;學东西比常人慢上许多;须得多费些功夫;才能掌握简单的命令和操条。

    因此;其中大多数人;也就充作苦力和炮灰的命而已;但是尽管如此;这些倭人似乎还是食如甘饴;对上固然各种谦卑恭顺妥帖;对内则按照出身的地域;分作好多个小团体;相互竞争隐隐较劲别着苗头。

    而对于南朝大多数军伍来说;这些倭兵相比其他的藩人出身;实在有些不堪大用。因此在帅司那里;听说到新军右厢居然愿意接收和使用;这些矮矬子之后;就又是遣送了一大批过来。

    连带刚当上倭兵头领;还没有得意两天的黑岛仁;也产生了某种危机感;而亲自带人过去;用拳打脚踢的方式;好生“教导”这些新过来的同胞;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内;學会新军左厢的规矩;以免拖累大家。

    刚夺下的宁陵城中;攻打焚烧过后的烟火味;还未散去;我就坐在了城衙里;听取各路的回报

    进入宋州之后;我用第一营和第二营;兵分两路的交替攻势;在境内几乎是势如破竹;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和妨碍。

    或者说当地守军;根本没有考虑和防备到来自西面;自己大后方的攻击;那些烽燧哨垒;军城堡寨;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几乎这么哄然而下;甚至连报信的人手;都没能跑出去。

    直道我们一直打到宋州西部的宁陵城;才有当地官员和守军;得到消息反应过来;闭城瓮守;然后被火药桶轰开城墙的年久失修处;仅仅投入三个辅兵大队;就轻易压制了全城。

    然后;我得到了高歌猛进之下;连州城宋城也被拿下来的消息。

    “这是?……”

    我看着眼前木盘中;犹自滴血的人头

    “这便是水陆转运副使;兼宋州刺史陈继烈的首级……”

    第二营的佐副;果毅都尉苏霍伊道

    “职部抵达宋城之时;发现城民出逃者众”

    “遂有探报曰:敌部正在内讧……”

    “遣人再探;却是宋州的团练兵和打着河东旗色的客军;正在城中厮杀无暇……”

    “标下乘乱而击;一举夺下三门……”

    “困守内衙的残敌;突然开门出降;献上了此僚的首级;作为投献……”

    此君那是出名的酷吏;以手段残忍横暴著称;治下动辄以剥皮、活剐处置;虽有小错;亦不能免。

    结果情势危急之下;露了怯态;而被心怀夙怨的部下;给剁翻献了首级。顺带还给我送上完好的牙城一座;连带上千名降兵。

    这可是我第一次收降到如此数目的敌军;之前都是捕俘和溃亡;真正在阵前主动投降的北兵;倒是寥寥无几。

    对于这些降兵;事后处置问题的请示;我就比较慎重了;虽然不打算继续沿用他们;但也不会太过为难;虐俘和将他们转卖为奴是一回事;杀降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可不是那种;为了个人一时的好恶;被上滥杀名声的傻瓜;就算是敌人;也要考虑潜在的分化瓦解手段;以减少遭遇抵抗的成本和自身的损耗。

    这些意料之外的降兵;无疑是很好的标杆和样范;我随即传令;从当地缴获的府库拿出一些财帛来;在给三日口粮;令他们遣散回家去。

    紧接着又有新的消息传来;我派遣南下攻略的先头部队;居然遇到了新军后锋的探马。

    闻后方失守;腹背受敌;正在拓城和谷熟一代据守城要;抵挡来自陈州刘延庆部攻打的宋州军;几乎是哗然大沮;士气一落千丈;虽然有军将严令约束;当场斩杀了数十名“妖言惑众”之辈;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在夜里;出现成批的逃亡。

    然后天明之时;刘部再做攻打谷熟县城时;却发现当面之敌;却是士气低落无心恋战;仅仅稍坚持一会;既开始溃亡。因此;在夺得谷熟县城后;新军后锋抓住机会;派人混入溃军;而一鼓作气轻取了柘城;杀获守军数千。

    这样宋州全境已下大半;而剩下的那几个城邑全在东面;夹在徐州主力和我部之间;被拿下来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既然比预期更快达到了既定目标;我也不免生出些许得陇望蜀的念头来;或许还可以乘着眼下的势头;继续再做点什么。

    这时候;随州后队辎重一起跟上来的首席大参陆务观;却给了我一个提醒

    “秋收在即?……”

    我惊讶道。

    “正是……”

    风尘仆仆的他仅仅抹了把脸;就继续道

    “我这一路行来;所见颇多田亩稼禾;盈伏于地里而无人收拾……”

    “当地人口凋敝;而尽聚于城中避祸;而日耗甚多……”

    我这才想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