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戏骨-第10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戛纳还是最为商业化的电影节,大开门户,对好莱坞商业电影敞开怀抱,将电影的通俗简单与平易近人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戛纳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而多伦多也只能算是后起之秀。

    简而言之,戛纳勇敢地迈出了脚步,打破了艺术和商业的界限,打破了国家地域之间的界限,还打破了奖项评选和市场营销之间的界限,从选片到评委、从媒体到宣传,全方位地走在了时代的前端,跟上了全球化的步伐。

    如此戛纳引发了无数争议,尤其是来自欧洲传统艺术创作者们的猛烈抨击和批判,包括法国本土电影人的排斥和鄙夷,商业属性正在掩盖艺术本质;但没有人可以否认戛纳的成功,并且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无数优秀作品都渴望登上戛纳舞台。

    每一年报名阶段,戛纳的申请作品从数量到质量都全面领先柏林和威尼斯。

    现在,柏林开始设立基金会,扶持德国电影,而评奖方面则以政治和艺术为主;威尼斯则始终受制于本土的掣肘,希望意大利电影能够受到更多肯定,进而影响了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他们正在渐渐落在戛纳的身后。

    人们在诟病戛纳电影节,比如说,今年的开幕影片选择了美国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戛纳又一次向好莱坞的妥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出席就已经确保了星光阵容的璀璨,但显然,他们没有考虑到电影的质量,乃至于艺术水准。

    但人们也在期待戛纳电影节,因为报名作品的阵容名单可谓是实力雄厚,最终主竞赛名单出炉之后,更是引发了一片热议,二十部参赛作品之中,值得讨论值得关注值得雀跃的作品就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剩下的一半也往往能够挖掘出惊喜。

    没有人能够拒绝戛纳。

    但有趣的是,戛纳却是三大电影节之中,唯一一个不对公众全面开放的电影节。

    什么意思呢?

    当观众们参加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或者多伦多电影节时,他们才是电影节的主体,每一天在各个场馆来回奔波,较劲心思地安排着自己的观影场次,唯恐自己错过了某位大师或者某位演员的最新作品。观看电影,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却也是一种幸福的煎熬。

    但戛纳电影节却只有一个电影宫作为主要放映场所,主要观众是媒体和市场,而普通观众则只能抢占非常非常少的门票。

    电影宫于1949年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一个古老的建筑,一共六层楼,二十五个大小不同的放映厅,但这些放映厅都非常非常之小,最小的只能容纳二十人、三十人,最大的卢米埃尔大厅是唯一例外,可以容纳两千人左右,整体的空间格局都十分有限。

    一部分放映厅,专门为电影市场预留。简单来说,就是各大电影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员、版权购买人员以及宣传发行人员,每一部电影都会安排多次反复放映场次,留给市场人员观看,并且拍板决定,是否购买版权。

    一部分放映厅,作为媒体场,只允许记者进入。有时候,媒体场是内部放映,甚至提早于首映场,让记者们第一时间能够观看到电影,并且撰写影评,为随后的采访以及宣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记者们的撰稿留下时间。

    一部分放映厅,作为首映场,也就是红地毯场次。进入放映厅的,主要还是特邀嘉宾、赞助厂商、评审团评委、专业影评人、媒体记者,诸如此类等等。其中,专门放映主竞赛影片的卢米埃尔大厅,这也是唯一允许观众入场的观影厅。

    换而言之,这里只有一个两千人的大厅可以容纳观众,并且一天只排两场,最多三场,无法全面对公众开放售票;但就是这样的戛纳电影节,每一年却能够吸引超过四十万观众蜂拥而至。

    这,就是戛纳。

1284 无法拒绝() 
戛纳没有柏林的宽敞和辽阔,也没有威尼斯的繁华和喧闹,古老而残破的电影宫经历过半个世纪的风霜之后,二十五个有限座位的放映厅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不仅如此。在主竞赛单元之外,还有一种关注单元、特别展映单元、午夜展映等多个环节,短短十二天之内,超过五十部电影将登陆戛纳,有的作品在电影宫放映,有的作品则选择在一公里之外的另外一个场所放映,但巴掌大小的戛纳着实没有更多的空间来容纳放映厅了——

    更何况,除了每一年的五月之外,小镇居民又有多少人愿意蜂拥进入电影院呢?这不过是一个常驻人口勉强达到七万的镇子而已。于是,放映场馆以及容纳人数的局限,就注定了戛纳的与众不同。

    卢米埃尔大厅的两千观众之数,对于整个庞大市场来说,杯水车薪,换而言之,记者和市场以及专业人士们才是戛纳的主要观众群体,第一时间观看电影节的入围作品。

    超过四千人的媒体记者构成了戛纳电影节的主要观影阵容,从传统媒体到电子媒体,从杂志主编到社交网络红人,戛纳电影节将网络时代的传播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尽管如此,无数人潮依旧在初夏降临的五月蜂拥至戛纳电影节。

    为了亲眼一睹顶级明星的风采和芳华,为了亲身经历纸醉金迷的浮华名利场,为了近距离感受镁光灯底下的生活,也为了加入无数电影爱好者的行列。不同于属于观众的多伦多,不同于属于电影的特柳赖德,不同于属于艺术的圣丹斯,戛纳拥有无数自己的魅力,令人着迷。

    每一年的戛纳总是如此,让人兴奋,让人激动,也让人瞩目,群星云集的场合时时刻刻都包围在汹涌的镁光灯之中,掌声和喊声经久不息,连绵不绝地持续足足十二天,见证朝阳的绚烂和夕阳的璀璨。

    今年更是如此。

    官方组委会公布评审团名单的时刻,就第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将担任评委会主席,这位纵横世界影坛超过三十年的电影巨匠,虽然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始终不曾斩获最高奖项,但1993年就赢得了威尼斯终身成就奖,1974年就收获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这一切都证明了他的地位和荣光。

    评审团成员名单也是星光熠熠。

    李安,妮可…基德曼,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克里斯蒂安…蒙吉(…Mungiu),琳恩…拉姆塞(Lynne…Ramsay),河濑直美,薇迪雅…巴兰(Vidya…Balan),丹尼尔…奥图(Daeuil)。

    整个名单的构成沿袭了戛纳一贯以来的风格,在艺术和商业之中寻求平衡,而星光则成为重要参考标准。

    李安自然无需赘言,两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两座威尼斯金狮奖,两座柏林金熊奖;妮可也是如此,奥斯卡影后兼柏林影后;克里斯托弗则是两座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小金人,还有一座戛纳影帝奖杯。

    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于2007年凭借着“四月三周两天”斩获戛纳金棕榈奖;琳恩…拉姆塞是英国导演,目前只有三部短片和三部长片,却在各个独立奖项之中拿奖拿到手软,2011年的“我们需要谈谈凯文”在美国颁奖季之中大放异彩。

    日本导演河濑直美是戛纳力捧出来的嫡系导演,“萌之朱雀”和“原木之森”是代表作;薇迪雅…巴兰则作为印度演员的代表,今年是印度电影诞生一百周年,戛纳也将举办特别环节。

    法国演员丹尼尔…奥图也是老戏骨,“第八日”、“隐藏摄像机”、“冬天的心”、“男人的野心”等多部作品,先后斩获了戛纳、欧洲电影奖、英国学院奖、法国凯撒奖的影帝头衔。

    一位评审团主席,领衔八位评审团成员,清一色全部都是导演和演员,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显然在专业层面上更进一步,同时也在人气和名望方面更进一步。无疑,这也使得观众们对于最终金棕榈奖的评选报以了更多期待。

    因为根据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制度,所以金熊奖、金狮奖和金棕榈奖三个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评审团艺术欣赏品味的最直接体现。

    随后,官方组委会公布了竞赛单元入围名单的时刻,又第二次引发了全世界的热议。

    粗粗浏览一番,这一份名单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了——

    吉姆…贾木许(Jim…Jamush)的“唯爱永生”,阿斯哈…法哈蒂的“过往”,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唯神能恕”,三池崇史的“稻草之盾”,罗曼…波兰斯基的“穿裘皮的维纳斯”,贾樟柯的“天注定”……

    弗朗索瓦…欧容的“花容月貌”,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史蒂文…索德伯格的“烛台背后”,亚历山大…佩恩的“内布拉斯加”,保罗…索伦蒂诺的“绝美之城”,詹姆士…格雷(James…Gay)的“移民”……

    然后,还有科恩兄弟的“醉乡民谣”。

    这,仅仅只是主竞赛的一部分参展名单而已。

    在这之外,其他单元之中,索菲娅…科波拉的“珠光宝气”、阿兰…吉罗迪(Alain…Guiaudie)的“湖畔陌生人”、詹姆斯…弗兰科的“我弥留之际”、吉约姆…高丽安(Guillaume…Gailienne)的“男孩们和吉约姆”、杜/琪/峰的“盲探”、巴兹…鲁曼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等等等等。

    这是一份重量十足的入围名单,不仅仅是主竞赛而已,其他各个单元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备受肯定也备受期待的作品,每一位导演或者每一个卡司阵容单独拿出来,这都足以让所有新闻媒体群起云涌,而现在,所有作品齐聚一堂,人们怎么能够不亢奋呢?

    更何况,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祭出了保罗…纽曼这张牌。

    官方海报采用了已故演员保罗…纽曼和其遗孀乔安娜…伍德沃德为主角,他们曾经在1963年合作作品“新恋爱/经”之中奉献了经典的颠倒接吻,这一次海报则以此为灵感完成了设计,表达对2008年与世长辞的保罗…纽曼的缅怀,同时也旨在纪念这位为电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男演员与妻子之间的爱情。

    尽管在乔安娜之前,保罗还有另外一段婚姻,并且育有两女一子。保罗和乔安娜相遇相恋时,不少人怀疑保罗是婚内/出/轨,最终与前妻离婚,再与乔安娜结合。在当时,这段感情遭受了不少非议和瞩目。

    但乔安娜和保罗的这段婚姻却历久弥新,足足持续了半个世纪,一直到死亡将彼此分开。他们是整个好莱坞的经典模仿夫妻,没有花边新闻,没有负面传闻,始终低调而专注地经营着属于他们的家庭,就连业内人士都对他们羡慕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生活,保罗和乔安娜在工作之上也是黄金搭档。

    1958年,两位演员首次合作的电影“漫长的炎夏”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保罗勇夺影帝,两人不久之后就喜结连理;1973年,保罗执导、乔安娜主演的电影“雏凤吟”再次入围戛纳的主竞赛单元,乔安娜成功封后。

    这一次,戛纳电影节准备了专门的环节缅怀保罗,同时邀请了乔安娜抵达戛纳。无疑,原本就热闹非凡的电影节,现在就更是包围在无尽的瞩目之下。

    更何况,今年的好莱坞派出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瑞恩…高斯林和蓝礼…霍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