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骊仙-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解。
  “君有君道,臣有臣路,指望这些人了解?还是算了吧。”在新大陆,卫芊就凭神降之子的身份被人敬畏,大肆收敛民心。
  而且,梅楼有暗道。看似普通,实际上防御极高。只需将六门吊起,外人不能从正道进入,只能破柱毁楼。
  但这种奇观,非必然之时,谁会主动破坏?在卫芊预计中,就算未来有人破大明宫,念在奇观之景,也只会在四周驻扎,活活困死里面的人。
  而梅楼底部的莲花池里藏有暗道。当外人破柱时,可从梅楼第一层下面的暗室入水,借助太液池底的一条暗道逃到宫外。这算是卫芊为后人准备的一条生路。也是东阳长公主日后离宫的道路。
  诸臣从梅楼回到宴席,开始给卫芊二人送贺礼。
  贾琏送上一份“五谷丰登图”,以五谷秸秆粘成一幅神州地图。
  “此乃内人和林表妹亲力而为,恭祝陛下和娘娘福寿万年,我朝风调雨顺,五谷顺昌。”
  卫芊面带笑容,而今有七部,目前正在商议第八部和第九部。九部之政,是卫芊在南秦准备的模式。
  后世考古,在南秦和司徒朝同时出现这个政策,让人不得不怀疑梅妃之死到底是不是假死。
  农部关乎民生,地位一步步赶超其他几部。如果再分裂其他几部,地位会更高。
  紧接着,是贾雨村送的贺礼。他抬出一个大木箱,木箱盛满泥土,中间部分罩着纱布。
  司徒昀神色一动,对卫芊笑道:“看到此物,朕想起曾经你对父皇献礼之景。”
  “当日本宫不在,只依稀听人说过。”卫芊笑吟吟看向下方坐着的五王爷。
  五王爷一脸阴沉,正是当年卫芊出手设局,才让他一步步远离龙椅。
  贾雨村亲自上前解下纱布,露出里面一枝五色梅花。花蕾紧闭,不吐芬芳。
  “哦?”卫芊动了动身子,她看到花中暗藏梅花仙子精魄:“贾大人,这花是?”
  “这是千年之前大明宫孤本遗留。”贾雨村朗朗道:“当年则天皇后在宫中命百花齐开。此梅便是其中之一。”
  贾雨村这一说,卫芊和梅花仙子沟通,渐渐明白天数。
  此花乃梅花仙子本体,当年因诸花仙承武曌御旨而开放后,羞愧不已。于是花苞合拢,至今不曾绽放。
  贾雨村道:“此花因羞愧难当,至今多载不放。花枝不凋,正和娘娘装点梅楼。”箱子里面是老根,老根上唯有这一枝五色梅。
  “昔时之事已过多载。且梅花傲骨广而所知。何须为此经年遮掩?”卫芊笑道:“来人,拿笔墨,让诸臣一人提诗一首歌颂梅君,也好让梅君早日开花。”
  诸臣闻言,提笔一一写了一首诗。
  诗句汇聚诸臣文采,卫芊又请司徒昀御笔题字,最后拿“玉梅妃子印”轻轻一盖。
  顿时五色花蕾震动,一缕缕龙凤之气从大明宫汇聚而来。
  梅花仙子得龙凤之气蒙恩,顿时化解昔年业力,一缕五色光辉从花蕾逸散,慢慢绽放。此花有多载不开,如今一开,浓郁花香弥漫全宫。
  卫芊精神一振,看到花中女子得天封诏书而更进一步。卫芊大喜,忙为自己良友造势:“来人,传本宫口谕,明日在宫中造设一所梅庙,将此花供上,为梅君立祠。”
  金口玉言,更多龙气涌来。梅君之名落实,正逢百花仙子离职,所以梅花仙子顺理成章凭此运道击败另一位竞争对手,成为百花之主。
  之后,有工部尚书送上一卷天工图谱。
  “臣奉娘娘口谕,搜罗神州之地诸多能工巧匠之言,编撰辞书以佑我朝千秋万载。”
  这天工图谱上有古蓁蓁口述几种火炮制造之法。更有建筑、水力、兴农、民生、火器、攻城等诸部篇章。堪称神州工艺之结晶,千年智慧之汇总。上面冥冥汇聚一缕缕功德气运,可助神州大兴。
  工部尚书送上此物,就是想要工部地位上提一些。
  礼部尚书神色一动,正要开口阻拦,被旁边人拉住。朱志明早年和卫芊不愉快,可后来半辈子没跟卫芊起冲突,安安生生帮卫芊稳定朝局。在去年时候被卫芊建言追封“文哲”谥号。现在这位礼部尚书姓梅,清流人物的首脑,曾经梅大学士的小儿子。
  跟父亲一样,看不惯卫芊之举,将卫芊视作吕武之祸。如今瞧见工部送上这等奇淫巧技,正要出面劝谏。
  “今日大喜之日不可劝说,等日后上朝之时再做计较。”
  
    
    第199章 焚书

  树洞:大家有过这种经历吗?
  以前,楼主一直以自己的姓氏自豪,因为楼主偶像最喜欢的植物正好就是这个。结果前两天回到老家上族谱的时候突然发现。祖上有几个人正好跟偶像势不两立,也是楼主从小一直嘲讽的反面人物。现在一脸懵逼中,当年偶像早早预料到今天这一步,在那几位先人祖坟上留有一块石碑。现在我连去祭祀先人都不敢。
  一楼:植物?杨、柳?
  二楼:大哥,哪家姓杨柳的和一个喜欢杨柳的古人作对?倒是另外某个典故很耳熟能详啊。不解码,楼主问下,那植物是花吗?
  三楼:难道是冬天的那什么?
  四楼:靠!我国落后三百年的凶手!
  宴会散去,金陵公主跟卫芊回宫。女孩目光闪闪望着自家母妃。
  权利、威严,跟父皇站在一起,指点江山的这份气概,让人心生向往。
  元嘉公主前世遗留的龙气在体内激荡,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升起对权利的渴望。一如曾经那对母女一般。
  走在御花园,突然听到不远处一群宫妃议论声。
  “贵妃娘娘越发猖狂了,陛下还没说话,她就敢随便给人建祠。”
  “左不过是个小祀,又不用宫里大人们去祭祀,给就给了。”
  “你懂什么,你瞧瞧这位娘娘现在的仪仗。半副皇后仪仗,不,已经快等同于皇后仪仗。除却金马、凤椅和皇后华盖外,她的依仗还差什么?”
  卫芊微微皱眉,不远处太子夫妇也停下来,避在一旁。
  金陵公主不忿,不小心踩住石子,引起那些人注意。
  “贵妃娘娘。”诸人见卫芊,脸色大变,纷纷行礼。
  卫芊没吭声,默默看向人群之中的某位妃嫔。
  而今一代新人换旧人。文妃被封惠妃,陈妃的德妃之位不动,反而是一个新入宫的女子士气高昂,短短两年时间位列淑妃之位。气势之胜,让诸妃侧目。至于其样貌,和卫芊有几分相似。
  找不到正主,找一个替代之人。
  司徒昀每月在淑妃处要待上将近十天,卫芊明白司徒昀的意思,虽然腻味,但仍维系这个薄弱的平衡。不来折腾自己,随司徒昀的便。
  司徒昀很明白自己对诸妃的定位。
  卫芊这位大神作为宫中镇压宵小,文惠妃作为副手,跟卫芊一起干活。目前文惠妃都已四十岁多,渐渐失去姿色。但几十年下来,和司徒昀更多一份相互扶持的依偎。淑妃以色侍人,虽然升得快,但跌得也快,玩物一般的存在无非是让司徒昀补偿一下从贵妃那边的失落感。德妃,是为自家母族所留的位置,保全母族平安,为陈太后留下情面。
  剩下九嫔除却几个老人外,大多升升落落,无非是新人换旧人,尝一个美色新鲜。
  只是老人们明白的事情,未必新人们明白。淑妃见自己轻而易举获得高位,骄纵之下时常和卫芊对着干。
  如今被卫芊撞个正着她也不害怕,娇笑:“姐姐一言赦罪,令神花盛开,这金口玉言着实了得。昔日武后号令百花,想必也不过如此。”
  卫芊凤目一寒,顿时冷下脸来。
  武后,虽然是女中豪杰,但历代后宫有哪位女子敢自比武后?别忘了武后当年的事迹,哪位皇帝听了心中不戒惧?
  尤其自家这位“赤龙”已经开始忌讳提防自己。
  “这是要我的命啊!”卫芊盯着淑妃,旁边香菱二女不由握紧茶壶,暗中探听的太子焘皱了皱眉,但没走出来。
  旁边那些听到淑妃之言的宫女太监一个个恨不得自己根本没听到刚刚的话。虽说贵妃娘娘历来贤德,但为不让今日之事泄露,谁知道会不会对他们下手?
  不过仔细想想,这位贵妃娘娘的确并非寻常女子。当年从金陵行宫中坐镇大局,后面又借助一次次机遇把握时机伸手入朝廷。若跟那几位皇后比起来,也不弱什么。
  忽的,一阵凉风吹过,淑妃酒醒,也不由暗暗后悔。
  轻笑声在御花园响起,卫芊笑道:“我知妹妹敬我,但何须将自己轻贱,以此捧我?若我为武后,淑妃妹妹何以自居?妹妹得陛下恩宠,再怎样姐姐也不敢来一出骨醉之事。”
  淑妃娘娘脸色一变,露出惧色。昔年武后善妒,将萧淑妃扔入酒瓮,称此为“醉骨”之刑。比昔年吕后对付戚夫人的人彘差不了哪去。
  年轻女子花容失色,只见卫芊悠悠走来,拍拍她的脸:“反而要请妹妹多担待,他日姐姐被陛下冷落贬谪幽宫时,妹妹莫要落井下石,省的日后落得葬于梅树之下,尸骨无存之境。”
  这指的,便是武瞾后面高宗之事。说的是梅妃和杨妃之争,一代新人换旧人,那梅妃虽然得宠,但后来杨贵妃进宫,立马将她比下。在最后安史之乱中杨贵妃被高宗带走,而梅妃落得乱刀砍死的下场。
  而且杨贵妃虽然堪称四大美人之一,但在史书中的地位可不怎么样。历代帝王只要沉迷女色,偏爱后妃,少不得被人敲打,拿出昔年高宗之事。
  淑妃讽卫芊擅权,卫芊则嘲她以色侍主,魅惑龙御。
  淑妃羞得满脸通红,想起自己出身,自感卫芊在指桑骂槐,暗指她当年勾引陛下之事。毕竟淑妃当年以女官之身勾引皇帝,最后草草送到宫外,换了一个名字才顺利入宫。差点毁了女官们的声誉,让卫芊百年大计夭折,卫芊深恨淑妃昔年所为。
  不等她反应过来,卫芊拉金陵公主离去。
  李妃雅和太子偷偷从另一边离开。
  太子神色沉默,李妃雅试探问:“殿下别担心,娘娘不是那种性子。”
  “我当然晓得这位母妃的性子。只是思想未来我二人相处,不觉有些忧虑。”假如司徒昀帝崩,那么太子日后怎么跟卫芊相处?
  卫芊想要再这样插手朝局,是不可能了。毕竟不是亲生母子,太子愿意奉养卫芊给其尊荣,但是卫家岂可占据半壁江山?
  “外面那个‘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的传言,你也听到了吧?”
  李妃雅沉默,对卫芊在宫中之举,外界流传甚多。
  “生男勿喜,生女勿悲,坤承天命,卫守金阙。”
  卫芊这一生传奇,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司徒昀常年不在宫中,才给她可趁之机。后宫诸事由其执掌,更在太子年幼,太后年老的时刻对朝廷积极影响。
  赤龙主外,金凤主内,但凡明白气运之道的人都可看出朝廷气运之辨。
  “父皇一心征战四方,未来更有和北方的大战。母妃恐怕还会继续坐镇中枢。但是到我这一代,又如何?”
  太子可没有亲征的欲望。司徒昀嗜战已经被人非议。若非战争影响不涉及民间,且司徒昀几次征战下来名望高,士气盛,早就被人弹劾。
  李妃雅眼珠子一转:“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殿下,你不觉得京中那些谣言,是有心人刻意散布?”
  “老二,老三都有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