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珠光宝色-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席家还拐着弯儿的和王老有亲戚关系,就更不能在这么重要的时候,拆王老的台了!

    亲妈出马,席琨的理智渐渐回拢。

    他一个侧头,就看见自家亲爷爷和亲爸正一脸不善的看着他。要不是场合不对,估计这俩都能立马过来对着他来个男子双打了!

    一想到那个画面,席琨浑身一颤,终于不敢再继续作死,果真老实的坐了下去。

    蔡佳蓉心里松了口气,却又不敢全然放松,只得在劝住了席琨之后,又对坐在席琨身边的两位侄女嘱咐个没完,拜托她们帮自己盯着点席琨。

    两位席家姑娘心里委屈死了,刚刚席琨甩开她们的时候,可是半点儿没有留情,直接就把她们的手摔倒椅背上去了,不但砸红了,还痛得要是,甚至还破了皮。

    对她们这样的人家来说,这就已经是很严重的伤害了!

    结果席琨就跟没发生过这事儿似的,不但没有向她们道歉,反倒还一脸气冲冲的样子,好像在等着她们去哄他似的……大家都是席家人,凭什么他就要娇贵些啊?!

    还有二伯母,明明三哥都比她们大,结果竟然还要她们去照顾三哥,也亏二伯母说得出口!

第315章 沾亲带故(三更)() 
两位席家姑娘面上是笑吟吟的应下了蔡佳蓉的嘱咐,可她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那可就没人知晓了。

    蔡佳蓉却以为两个侄女是真心听了她的吩咐,心里一阵得意,放心的掉头离开。

    餐桌上,大家又恢复了边吃边聊的热闹场面。

    只不过,没有任何人再搭理席琨。

    席琨只觉得这顿饭吃的憋屈无比,连带着对身边不理自己的堂妹心里也起了怨气。只是他好歹知道如今形势比人强,竟然还真就硬撑着没有发火,只是在匆匆吃了几口饭之后,就以上洗手间为借口,直接遁走了。

    席琨这一走,满桌的气氛瞬间都好了不少。

    “东哥,席琨就是个浑人,您别跟他一般见识。”同桌的席家大姐席蔚举杯道,“我敬您一杯,希望您不要以为我们席家人,都是席琨那样的货色。”

    席家年轻一辈出色的并不多,而且还没有坐在这张桌子上。不然的话,这时候也轮不到席蔚出头替席琨道歉。

    只不过,即便是替堂弟道歉,席蔚这姿态摆得也太低了,更把席琨贬低得一无是处。

    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一家人。

    在外人面前都如此不给自己人留面子,席家这些年,也真是在走下坡路了。

    孟东岳本就没把席琨当回事,他随手端起自己面前的酒,道:“席蔚妹妹客气了。我心眼儿明亮,还不至于为了这么点小事,就坏了孟、席两家的交情。”

    话音一落,他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席蔚脸上带笑,看起来是个很温和的女人,可她的做派却一点儿也不温和,同样将手中的酒一口喝光。

    这一茬就算是揭过去了。

    饭后,孟东岳被褚英略招手叫了过去,王老也在一侧。

    “小东子,刚刚吃饭的时候,你们闹什么呢?”王老玩笑似的道。

    孟东岳却不敢认为王老这是真的在开玩笑。

    “和席家三小子斗了两句嘴而已,没想到他那么沉不住气,差点儿就要掀桌子了!”孟东岳赔罪道,“差点儿扰了您的宴席,请王爷爷见谅。”

    王老知道孟东岳和席琨的习性,刚才见席琨针对孟东岳那样子,就知道这事儿肯定是席琨先撩起来的。

    他心里挺不高兴的。

    只是顾及着大家毕竟是沾亲带故的,这才没有当场发作而已。

    尤其是席家人太没规矩,竟然到现在都还没来跟他打声招呼,也没道个歉什么的,实在让王老心里不爽。

    好在孟东岳是个明白人,几句话说下来,很快就把王老给逗笑了。

    “行了,你小子我还能不知道吗?”王老笑道,“要不是别人先惹的你,谅你也不敢在我这里胡来。今天这事儿,怎么怪也怪不到你头上去。”

    “王爷爷明察秋毫,小子佩服!”孟东岳嬉皮笑脸的道。

    王老笑着摇摇头,道:“不说这些糟心事。对了,你爷爷今天没来,上次他找我要好茶,我最近才给他凑到了点儿。你跟我去书房拿,一会儿给你爷爷带回去。”

    孟东岳的爷爷年纪比王老还大,身体各个机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因为身体的缘故,孟老爷子最近几年已经很少出来走动,只有几位老朋友能够请得动他了。

    过年的时候,孟老爷子一时高兴,有些吃多了,肠胃不适,引发了身体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最近一直在家修养,连王老的亲自邀请都缺席了。

    孟老爷子爱好不多,好茶是排在第一位的。而能让王老费尽心思凑来的好茶,显然不会是一般货色。

    孟东岳兴致勃勃的道:“多谢王爷爷了!等我回去之后,一定好好跟我爷爷说说,到时候让他亲自来谢您!”

    “得了吧,就你爷爷那脾气,我可不敢指望他的一声谢。”王老一边和孟东岳说笑,一边带着他去了书房。

    一起同行的,还有褚英略和褚凝父女俩。

    几人刚走到了楼梯口,席琨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平日里经常和他在一起玩儿的各家小子,大多没个正形,让王老一见就皱起了眉头。

    自己还没去教训这小子呢,他倒是自己钻了出来,难道还真以为自己不会拿他怎么样?

    席琨就跟没看见王老的脸色似的,只是讪笑道:“舅公,您要去书房啊?不如带上我们一起啊!我们几个一直都很敬仰您,也想去您的书房沾沾书香气,顺便鞭策我们一下。”

    真要论起来,席家和王老其实是没什么关系的。

    不过,王老是时缙父亲的舅舅,而席家,又是时缙母亲的娘家。

    有时家在中间做纽带,席家才算是和王老沾上了点亲戚关系。

    席琨称呼王老为“舅公”,也是跟着表哥时缙的辈分喊的。

    王老对席琨的请求十分意外。

    他知道席琨一向是个不学无术的,估计席琨连自己家的书房都没去过几次呢,竟然会对他的书房感兴趣?

    不只是席琨,还有他身后那一群小子,也是想去他书房参观的?

    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啊!

    怎么说也是亲戚家的孩子,王老当然是喜欢看着他们能上进的。

    “你们真要去我的书房看看?”王老问道,“我书房里东西多,你们要是进去了,可不能乱碰乱动,小心坏了我的东西!”

    “那是肯定的啊!”席琨笑嘻嘻的道,“舅公您放心吧,我们就是再浑,也不敢拿您的东西开玩笑啊!您放心,我们进去之后,保证只是看看而已,什么东西都不会动的!”

    王老对席琨这话还是比较相信的。

    他倒不是相信席琨的人品,而是相信,还没有哪个晚辈,敢随便乱动他的东西。

    “那行吧,你们就跟我们一起吧!”王老同意了席琨的请求,带着孟东岳等人仍然走在前头,低声给褚英略父女介绍席琨等人的身份。

    席琨忙带人跟上。

    走在前头的王老等人没有发现,席琨脸色阴狠的看了看孟东岳,又看了看褚凝,嘴角突然露出讥讽的弧度来。

    孟东岳要跟着王老,也没工夫理会席琨。

    不过他知道,以席琨的脾性,他会突然提出这么不合常理的请求来,其中必有古怪!

第316章 消失的梅瓶(四更)() 
孟东岳悄悄朝褚凝使了个眼色,让她小心一点,别被席琨带的这一群人给算计了。

    褚凝只觉得一头雾水。

    她和后来跟上的这群人压根儿就不认识,人家算计她干什么?

    而且,因为修复大师席瑜桐和时缙的原因,褚凝对席家人原本还挺有好感的。

    不过,既然孟东岳给了她信号,那就绝对不会是无的放矢。

    褚凝朝孟东岳点了点头,示意他自己心里有数。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书房,王老将门推开,正要向众人介绍他的书房,眼神在书房中一扫而过,突然眼神一凛,脸色骤然间变得肃穆起来。

    走在后面的席琨见队伍停了下来,不但没有觉得奇怪,表情反而变得兴奋起来。

    “舅公,怎么不进去了啊?”席琨故意问道,“出什么事了?”

    孟东岳心里一动,回过头深深的看了席琨一眼。

    席琨差点儿被孟东岳的眼神吓得跳起来,好在他及时的稳定了下来,还对着孟东岳挑衅般嘲讽的笑了起来。

    褚凝也已经察觉到了不对。

    她本就站在王老身侧,书房里的情况对她来说完全是一览无遗。一眼扫过去,褚凝的目光陡然在王老的书桌上停留了下来。

    书桌,向来是书房里最重要的摆设之一。

    所以褚凝之前上来放礼盒的时候,她虽没有在书房里多做停留,但当时却下意识的打量过书桌。

    王老书房里的书桌,是典型的黄花梨家具。不过,书桌本身应该并不是古董,只是制作书桌的黄花梨木材,应该是从一些古旧的黄花梨家具上拆下来的。

    这些旧的黄花梨木材经过重新打磨设计,才有了这张书桌。

    不过,即便如此,这张书桌的价值也不低。

    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制作书桌的黄花梨木材堪称极品不说,制作这张书桌的工匠也同样是大师水准,让整张书桌几乎找不出半点缺点来。

    在这书桌上,原本随意的摆放了些东西。

    有笔墨纸砚,也有花瓶摆设,完全是照着古人的书桌布置的。

    而此时此刻,王老书桌上的其他东西都还在,唯独那只插了梅花的梅瓶,竟然消失不见了!

    梅瓶,是我国传统名瓷之一。

    它口细颈短,肩部极为宽博,由上至下越来越狭窄,瘦底圈足,造型十分独特。

    梅瓶口径太小,仅能用来插梅枝,亦被称之为与梅之瘦骨相称,所以得名梅瓶。

    在梅瓶刚出世的时候,也曾被称为经瓶。

    宋朝的时候,皇家讲经之后,皇帝会招待大臣们吃饭喝酒。而当时宴席上的酒,就被装在梅瓶之中,所以梅瓶在当时更广泛的名字,其实是经瓶。

    在那时,梅瓶常被用来装酒,在各大酒肆都很常见。直到明朝,才慢慢以装饰摆设出名。

    宋朝时期的梅瓶样式比较单一,到了明清时期,梅瓶的造型才变得多种多样起来,分工也更加明确,皇室宫廷采用得也越发的多。

    王老书桌上的那只梅瓶,就是常见的宋朝样式,而且还是官窑出品,保存完整,价值高昂。

    到了现在,那只梅瓶的价格,几乎不比褚凝得自度尘大师,又转送给王老的那只哥釉青花茶罐低多少!

    王老书房里值钱的东西不少,那只消失不见的梅瓶甚至都排不到前三。可此时此刻,书房里其它的东西都在,唯独那只梅瓶不知去向!

    和那些最值钱的东西比起来,消失的梅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摆放的位置。

    书桌上插着腊梅的梅瓶,明显比其他的物品要显眼多了。

    它这突然不见了,也特别容易让人发现。

    褚凝瞪大了眼睛,眼神中透着不可思议。

    王老书房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