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9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之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英军士气暴跌到冰点毕竟不管是再怎么样坚韧的钢筋铁骨,也扛不住原子弹爆炸的破坏力而西班牙反动政权的领袖佛朗哥将军,原本刚刚在加的斯港纠集了一些部队,准备利用马德里核爆的机会发起一次反攻。可是随着直布罗陀的蘑菇云升起,反攻之事也只得无疾而终。

    瑞士,苏黎世

    随着时间的流逝,核爆蘑菇云的耀眼强光渐渐黯淡,致命的高温热浪也渐渐冷却下来。

    透过滚滚浓烟放眼望去,苏黎世,这座瑞士第一大城市,著名的金融之城和钟表之城,全欧洲最安全、富裕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城市之一,已经在原子弹的爆炸中面目全非。古老的钟楼和华丽的楼宇都在核爆中被夷为平地,残存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冒着浓烟的半裸尸体。城市的一部分化为乌有,一部分只剩瓦砾,而其余的街区则燃起了熊熊大火。幸存的瑞士人在火焰中哭喊逃窜,为了减轻烧伤的痛苦,他们下意识地张开双臂,臂下长长地吊着一卷卷被烧脱的皮肤,当真是难以形容的可怖。

    自从苏联与瑞士开战以来,依靠着险峻的山岭、崎岖的地势和坚固的堡垒工事,还有战前囤积的军械弹药,勇敢的瑞士山民一度成功地阻挡住了苏联红军和“红色欧洲”联军的攻势。

    虽然苏联空军很快就把瑞士人的那几架老式飞机一扫而空,牢牢掌握住了瑞士战场的制空权,每天都在对瑞士的各个主要城镇狂轰滥炸。但依仗着遍布全国的崇山峻岭,还有精心伪装成山头的炮台和深藏地下的国防坑道工事,瑞士人依然能够顽强地战斗,同时派遣游击队不断骚扰红军的后勤补给线。

    乍一看上去,这一年的瑞士战场,似乎很有希望变成类似于后世阿富汗战争那样的泥潭陷坑。

    然而,此时的斯大林不是后世的勃列日涅夫,从来不惮于把手头的核弹统统丢出去,更不怕在国际上直接刷到恶名值溢出反正在西方自由阵营的眼中,他本来就已经是跟希特勒齐名的嗜血暴君了!

    于是,云集着上百家银行的苏黎世,就成了苏联原子弹的第一个祭品贯穿天空的明亮蘑菇云,直到核爆发生的两个小时之后才逐渐散去,超过八万市民在核爆当时不幸毙命。当那些侥幸没有直接死于核爆的幸存者,肝胆俱裂地走出地下的防空掩体,难以置信的看着被夷为平地的家园之时,天空中又下起了富含着各种放射性尘埃的混浊“黑雨”,在这些幸存的苏黎世市民们身上,留下了一条条灰色的痕迹。

    很显然,淋过这场雨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天到几个月内,还将会有成千上万的瑞士人死于辐射病。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还公开通告瑞士政府,这仅仅是针对瑞士的第一次核打击。如果瑞士政府继续执迷不悟,拒绝无条件投降,那么接下来还将有更多核弹袭来四十八小时之后,由于迟迟未能收到瑞士政府的无条件投降公告,第二颗原子弹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上空轰然炸响,然后夺去了大约七万瑞士人的生命这仅仅是在现场统计出来的数据,因为辐射污染的缘故,接下来肯定还要死去更多的人。

    到了这一步,瑞士人已经等于被打断了脊梁骨二战时代的瑞士仅仅是一个五百万人口的小国,而在短短几个月的战争中,瑞士已经打掉了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大半还是作为主要劳动力的青壮年男性!

    如果再继续打下去的话,恐怕就要出现整个社会崩盘,老无所养,幼无所依的毁灭性绝境了。

    十月十三日,迁移到日内瓦的瑞士政府发出通电,宣布全国停止抵抗,向苏联红军无条件投降。

    英国,苏格兰,斯卡帕湾

    这片英国海军近代最著名的战时锚地,是一块位于英国苏格兰地区最北端、奥克尼群岛境内的半封闭水域,由该群岛里的主岛、霍伊岛、南罗纳赛岛与一干小岛包围,是一良好的天然海湾,长约24公里,宽13公里,面积130平方公里。有3条航道通大西洋和北海。从中世纪维京海盗入侵的时代开始,斯卡帕湾就一直是军舰频繁进出的区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海军也是据此扼守北海要道。

    在英国大舰队最鼎盛的一战时期,斯卡帕湾曾经云集着三十多艘战列舰和数百艘其它舰艇,当真是一副桅杆如林,发炮如雨,煤烟遮天蔽日,横行七海无敌手的模样。但是,到了此时此刻,英国大舰队的精华已经在战火之中逐渐凋零殆尽,补充舰艇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消耗,尚存的主力舰只所剩无几。

    去年夏天,为了迎战冲出波罗的海的苏联红海军,斯卡帕湾的皇家海军大舰队最后一次全军出动,虽然在荷兰外海成功击败了苏联舰队,但接下来却连续挨了两枚苏联原子弹的轰击在这场核爆浩劫之中,英国皇家海军光是前后直接战沉的舰艇总吨位,就高达十万吨之多。等到残余舰艇挣扎着勉强撤回斯卡帕湾之后,经过有关专家的检查,又更加绝望地发现,除了少数几艘当时远离爆心的驱逐舰之外,剩余几乎所有的幸存船只,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放射性污染,至少需要进行三个月以上的洗消作业,才有可能重新恢复现役。其中一些污染严重的船只干脆被判定只能废弃,甚至无法拆解回炉,因为船体钢材已经成了辐射污染源

    雪上加霜的是,皇家海军不仅舰艇大批覆灭,连人员都损失惨重参战各船舰的乘员,都出现了大规模的辐射病症状,而以这个时代的医疗能力,哪怕是最轻程度的辐射病,实际的治愈率依然低得可怜。

    而海军又是一支高度专业化的军队,只能从航海学校和商船水手之中来补充兵员,不是像陆军那样,只要随便抓些壮丁,经过两个星期的紧急训练就能上阵了虽然英国曾经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商船队和最多的熟练水手,偏偏经过连续几年世界大战,这一切的资本都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此一来,在核爆之后,皇家海军被搞得是既缺船又缺人,好一派凄凄惨惨戚戚、愁云惨淡万里凝的窘迫景象,

    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英国差一点儿都要落到了有海无防的灾难惨境之中。

    不过,虽然在荷兰外海的核爆之中承受了如此毁灭性的重创,但在缩回斯卡帕湾休养生息、惨淡经营了一年之后,随着若干新建舰艇的陆续下水服役,以及前后几批新兵的补充入伍,这支舰队还是又渐渐恢复了几分元气。曾经因为遭受辐射污染而瘫痪的“豪”号战列舰、“安森”号战列舰、“可畏”号舰队航母等一系列主力舰,在经过大规模的整修和反复的洗消作业之后,也总算是能够重新投入使用了。

    随着战斗力的逐渐恢复,蛰伏了一年的大舰队也不再继续躲在斯卡帕湾装鸵鸟,而是重新开始了一系列的小规模军事行动。虽然伦敦的战时内阁,暂时还不敢用这点有限的本钱深入波罗的海,直捣列宁格勒,也没有绕过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远征摩尔曼斯克的勇气,但组织巡洋舰队在北海和挪威海的商船航线上进行破交战,或者偶尔偷袭一下挪威和丹麦的沿海港口,还是可以轻松办得到的。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皇家海军大舰队的第二次覆灭,此时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今年秋天的北大西洋格外寒冷,仿佛那条给全欧洲带来温暖气候的墨西哥湾暖流突然罢工了一般,尽管尚未正式入冬,斯卡帕湾周边就已是一片酷寒,在奥克尼群岛北面的挪威海上,甚至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小雪。

    此时,一艘排水量两百多吨的英国海警巡逻船,正在波涛汹涌的挪威海上劈波斩浪,执行巡逻任务。

    事实上,在军港的外围海域,像这样的常规巡航任务,按道理应该是交给驱逐舰的。但如今皇家海军屡遭重创,又要承担繁重的护航任务,还得拨出舰艇前往远东参加殖民地战争,留在本土的驱逐舰数量实在不够,只能担任作战任务。至于这些例行的巡逻警戒,就只能设法搜罗一些乱七八糟的船来凑数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桩令人厌倦的苦差事。即使是遇上了晴空万里的好天气,空气和海水依然冰冷刺骨,若是碰上坏天气,雪花与浪沫就会混合成冰粒,让人和船仿佛置身在冰魔的世界,整个船身除了烟囱都裹上了冰壳,挂满了冰柱像这种两三百吨的小船,居住环境原本就非常糟糕,虽然部分船舱内有火炉可供取暖,但为了防止煤炉燃烧不充分而导致的一氧化碳煤气中毒,舷窗或门需要留缝通风,使得取暖效果大打折扣。更要命的是,因为熟练的水手都被征发上了军舰,如今驾驶这些巡逻船的家伙基本都是些不熟悉大海的菜鸟,结果就是三天两头搞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故,从火灾、停机、断电、迷航到触礁都是常有的事,让船长们整天气得跳脚。因为神经紧张加上寒冷与疲劳,某些船长甚至需要靠吗啡才能睡上一觉。

    眼下这条海警巡逻船的船长,就是在精疲力竭地处理了一大堆乱子之后,刚刚给自己注射了一针吗啡准备好好睡一觉。不料还没等他的脑袋沾上枕头,就被神色惊慌失措的大副给拖了起来,“船长!有飞机!”

    能够让大副先生这样惊慌失措的,自然不会是一两架侦察机或者迷航的战斗机,而是铺天盖地的庞大轰炸机群。虽然从雾气缭绕的海面,哪怕手里拿着望远镜,也分辨不出万米高空之上的机型和徽章也就是说无法确认对方的身份,但光是看着它们的航向和架势,就足以让人感到来者不善了!

    “这很可能是苏联人的轰炸机群!见鬼,雷达上怎么完全没发现?”

    船长迎着海风努力晃动着脑袋,想要驱散吗啡针给大脑带来的困倦,“快发电报告警啊!”

    然而,回答他却是一个尴尬的声音“船长,我们的无线电和雷达早就被风浪给打坏了”

    于是,这条可怜的老式巡逻船只得掉过头来,将锅炉烧到极限,以二十节的最高时速向斯卡帕湾赶去以这个速度,等到它抵达斯卡帕湾的时候,苏联飞机估计早已炸完收工回去了。想要发出预警信息的唯一指望,就只有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在半路上遇见另一艘无线电完好的船只而已很遗憾的是,一直到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他们也没遇到另一条船,反而却看到了一朵蘑菇云从远方的海平线尽头冉冉升起

    虽然斯卡帕湾的高射炮部队和航空兵都在防御战中打得格外顽强,苏格兰地区的英国岸基航空兵也紧急赶来救场,但是对于从万米高空进行的水平轰炸,这个年代根本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防范到滴水不漏。

    按照二战的标准,面对一次这样规模的战略轰炸,防守一方能够击落四分之一的轰炸机就已是极大的成功了,想要不让一枚炸弹落到自己头上,根本就是做梦如果是普通的炸弹,硬挨上几颗倒也罢了,而且很可能并不会被直接命中,只是近失弹而已。但如果是原子弹核打击也有近失弹的概念吗?

    总之,虽然苏联空军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前后有数十架飞机化为一团团烈焰坠落海面,但上帝终究没有眷顾英国佬,苏联人还是突破了英国飞机的围追堵截,成功地朝着斯卡帕湾投下了一枚原子弹。

    接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